河北省黄骅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043357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黄骅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北省黄骅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北省黄骅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北省黄骅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北省黄骅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黄骅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黄骅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各地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多起特大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特别是北京密云、吉林商厦等特大安全事故,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关注 20172018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 政治试卷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两部分。第卷1至5 页,第卷 6至8 页。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卷(客观题 共50 分) 注意事项: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班级及准考证号等分别写在试卷相应位置和涂在答题卡上;不能将题直接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随着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热播,“四海八荒”、“历劫”、“飞升上仙”等成为热搜词。这表明( ) A.

2、人们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享用者 B. 流行文化是我们倡导的大众文化 C. 人们的精神产品都离不开物质载体 D. 实践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2、2016年9月20日,某校组织全体学生观看中华传统文化宣传片,在校园内挂出了“抵御西方文化扩张”“坚决维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等宣传标语。假如开展一次以“学校(不)应该支持过洋节”为辩题的辩论赛,作为正方辩手,你认为下列观点可以采用的是( ) 文化具有多样性,过洋节是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经济全球化必然要求文化趋同化,对传统节日与洋节应同样对待 过洋节有利于中西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借鉴与融合 重视我们的民族节日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3、A. B. C. D. 3、中宣部等四部委2017年7月31日联合印发的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指出,2017年,有条件的中学以及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实现所有学生免费欣赏1场优秀戏曲演出。2018年,实现全国所有大中小学每个学生每年免费欣赏1场优秀戏曲演出。2020年,戏曲进校园实现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基本实现全覆盖。这样做的目的是( ) 推动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A. B. C. D. 4、世界级动画大师宫崎骏以清新的艺术风格、精湛的艺术功底和充满孩童般的想象与构思,宣扬生命的真善美、和平与环保等充满正能量的主题

4、。其中值得中国动画创作人员学习与借鉴的是( ) A. 从外来文化中寻找创新源泉 B. 在文化创作中体现时代精神 C. 在文化创作中要善于模仿别人 D. 充分挖掘文化作品的商业价值 5、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来自5个自治区的13名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指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中华民族一家亲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这是因为( ) 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 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 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中华民族精神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共同生活 A B C D 6、网络本来是一个加快文化传播速度、拓展文

5、化空间、丰富文化内容的极好工具,然而我们却在网络上发现了黑客、迷信、色情文学这警示( ) 政府必须采取严厉措施禁止网络文化的发展 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监管,并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 学校和家长必须教育未成年人少上网,以远离不健康文化 文化消费者必须提高眼力,自觉拒绝不良文化的污染 A B C D 7、如今一提文化,大家很容易想到的是娱乐,在某种程度上,大众文化已等同于娱乐化。如何在娱乐的过程中提升文化、提高素养,这是一个必须深思的问题。我们的文化不能只有意思而没有任何意义,否则“文化快餐”只是一种“文化泡沫”。材料表明( ) A文化的商业性和社会效益是无法统一的 B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

6、化已被赋予新的内涵 C应该提供统一类型、统一风格的高品味文化产品 D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8、近年来,占星奇缘、十二星座解说、北斗星易学书、周公解梦等网络迷信,将旧时的街头算命改头换面,借助网络和“高科技”的幌子,堂而皇之地进军校园,掳获了不少少男少女的“芳心”。这说明( ) A腐朽文化腐蚀民族精神,必须取缔 B多种文化并存,错误思想占据主导地位 C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D落后文化仍然在扩散,危害社会 9、当前,我国文艺创作呈现出百花竞放、蓬勃发展的生动景象,但在思想活跃、观念碰撞、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文艺领域还存在价值扭曲、浮躁粗俗、娱乐至上、唯市场化等问题。为此(

7、) 文化生产应该面向市场,迎合人们的需求 文艺工作者在创作中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国家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绝不能放任自流 文化企业应将社会效益作为根本目标,兼顾经济效益 A. B. C. D. 10、2017年6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草案)正式在公众面前亮相,经人大网站公布,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后,9月1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表决通过,并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通过国家立法对国歌的奏唱场合、奏唱礼仪和宣传教育等进行规范的文化价值在于( ) 维护国歌尊严,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弘扬民族精神,充分发挥“主心骨”的指导作用 提升国家观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

8、核心价值观 建设精神文明,从根本上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A. B. C. D. 11、2017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下列对文化自信理解正确的是( ) 是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是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 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A. B. C. D. 12、浙江某市通过“品质社区”评选活动打造居民满意的品质生活。在参评过程中,某社区积极开展“邻里节”、“家庭日”等活动,建立“善诗美地”、志愿者联盟等社会组织,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

9、提升居民日常生活的幸福感。评选“品质社区”活动( ) 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抓手 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能够提高全体居民日常生活的幸福感 A. B. C. D. 13、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之所以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是因为( )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家庭美德建设为重点 家庭美德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 家庭美德是影响社会风气的核心要素 家庭美

10、德建设是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要求 A B C D 14、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这是基于( )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看待人生 哲学具有帮助人们树立理想信念的功能 真正的哲学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A. B. C. D. 15、我国许多地方都开展了“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周”。开展这一活动的背景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人认为只有能够为人们带来经济效益的学问才是真正的学问,哲学则是一种大而无用的学问。这种观点( ) 没有正确认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看到了哲学本身存在着的局限性

11、没有认识到哲学是一切学问的源泉 忽视了哲学对社会实践的指导作用 A B C D 16、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中国春秋时代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他们的观点( ) 具有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 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 把哲学的物质同具体的物质形态混为一谈 虽然坚持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但本质上是错误的 A. B. C. D. 17、2017年台风“天鸽”于8月23日在广东珠海沿海登陆,造成很大危害。“天鸽”台风具有强度大、移速快、影响广、后期路径不确定等特点。“天有不测风云”,面对频发的极端天气,人们时常发出这样的叹息。从哲学角度看,该观点具有一定的片面

12、性,这是因为( ) A.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 自然界具有客观性 C.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 存在是思维的反映 18、我国东汉时期的王充认为:“人,物也;物,亦物也。物死不为鬼,人死何故独能为鬼?”下列观点与之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 A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 B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C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D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也 19、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必须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使之更好地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这表明真正的哲学( ) A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13、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B是对社会生活的总结和升华,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 C把握了时代的脉搏,为社会变革提供巨大的物质力量 D是“科学之科学”,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0、2017年9月21日,求实网载文指出: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最核心的灵魂。这是因马克思主义哲学( ) 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是在总结近代自然科学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 其产生有着深厚的阶级基础和直接理论来源 A. B. C. D. 21、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指出:“宇宙并非上帝所

14、造,现代科学可以解释宇宙的起源。”这告诉我们( ) 真正的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正确改造世界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具体科学的进步可以推动哲学的发展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A. B. C. D. 22、“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8月的数据显示:不管从生产角度,还是从消费角度,中国经济稳中有进,向好势头持续发展。这一结论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 绝对静止与相对运动的统一 B. 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D. 思维与存在具有可知性 23、明朝诗人钱宰在拟古中写道:“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春花瘁复荣,秋草黄已碧。造化无停机,

15、循环岂终极?人生天壤间,少壮须努力!”下列与诗中哲理相近的是( ) 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B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C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D太阳每天都会升起,而太阳每天又都是新的 24、“树欲静而风不止”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有其规律性 B.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的反映 C. 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 事物的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5、十九大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