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四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14_26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课件人民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017731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3.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四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14_26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课件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四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14_26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课件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四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14_26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课件人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四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14_26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课件人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四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14_26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课件人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四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14_26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课件人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四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14_26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课件人民版(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6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四大发明 1.造纸术: (1)发明:西汉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东汉蔡伦独创“_ _”。 (2)外传:8世纪传到中亚,之后传到_。 (3)贡献:纸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蔡,侯纸,欧洲,【易错提醒】正确理解蔡伦改进造纸术 我国在西汉已经发明了纸,东汉的蔡伦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改进了造纸术,独创“蔡侯纸”。,2.指南针: (1)发明:战国时已有_;北宋时指南针用于航海。 (2)外传: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 洲。 (3)贡献:为明代郑和远航东非提供了条件;为_ _、麦哲伦环球航行提供技术保证。,司南,哥伦布发,

2、现美洲,3.火药: (1)发明和应用:_战争中已使用火药箭等。 (2)外传:12、13世纪传入阿拉伯国家,后传入西欧乃至世界各地。 (3)贡献:将人类带入热兵器时代;为_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唐末宋初,资产阶级,4.印刷术: (1)雕版技术:唐代已有雕版印刷技术,_是最早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2)活字技术:北宋_发明了活字印刷技术,此后出现木活字、铜活字等。 (3)意义:提高了印刷效率,推进了文化的传播;为欧洲走出中世纪及_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金刚经,毕升,文艺复兴,【名师指津】 1.北宋时期科技成就突出的原因 (1)北宋封建经济在唐代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发展。 (2)北宋文化的繁

3、荣对印刷术提出了新要求,促进了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3)唐代以来海上贸易和造船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使得指南针在北宋时被用于航海。 (4)北宋时,民族政权并立,战争不断,促进了火药武器的发展。,2.中国未产生近代科学的思想因素 (1)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轻视理论概括。 (2)重农抑商。 (3)保守僵化的哲学思想。 (4)反对对权威的怀疑与否定的传统。,二、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1.汉字的演变:_金文篆书_草书楷书行书。,甲骨文,隶书,【易错提醒】 甲骨文不是我国最早的文字 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不能说是我国最早的文字。,2.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颜真卿,怀

4、素,苏轼,董其昌,【名师指津】 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两个阶段 (1)自发阶段:魏晋以前,人们注重书法的实用功能,很少追求书法的审美功能。 (2)自觉阶段:魏晋时期,由隶书衍生出来的楷书、草书和行书,通过众多书法家的努力实践,书法日臻成熟,从此,书法的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体现中华民族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3.绘画: (1)类型:按题材分:_、山水画、花鸟画;按表现技法分:工笔与_。,人物画,写意,(2)代表。,意境,抒情写意,士大夫画,【名师指津】 1.中国传统书画的基本特征 (1)书画同源。 (2)写意传神。 (3)以笔墨黑白空间和线条刚柔枯润来抒情达意。 (4)艺术性与实

5、用性相结合。,三、文学成就 1.诗经: (1)内容: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分_三部分。 (2)特点:_或间以杂言,丰富多彩,音节和谐。 (3)影响: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文学_ _传统基础,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风、雅、颂,四言诗体,现实,主义,2.楚辞: (1)特点:_的创作手法;句式较为灵活,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 (2)影响:楚辞体被称为“_”,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浪漫主义,骚体,2.诗经和离骚的相同点 作品根植于民间,是劳动人民真情的流露和智慧的结晶。例如:诗经三部分风、雅、颂中的“风”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他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

6、同时也显示了劳动人民的艺术创作才能,所以是其中最精华的部分。楚辞也是屈原吸收民间语言的精华,运用江汉一带流行的一种句式参差不齐、比较自由活泼的民歌形式,创造出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所以这一诗歌体裁才能够光辉灿烂、千古不朽。,3.汉赋: (1)特点:散文和韵文并用,气势恢弘、辞藻华美,反映 了文人气度和时代精神。 (2)代表:西汉的贾谊、_、扬雄,东汉的班 固、张衡。,司马相如,4.唐诗: (1)李白: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_”,诗风体现了 盛唐的气象。 (2)杜甫:诗风充满了忧患意识和人道主义色彩,后人称 其诗作为“诗史”,称其人为“_”。,诗圣,诗仙,5.宋词: (1)概念:词是由民间的长短句

7、歌词发展而来的新体裁,作词是按特定的乐调曲谱填制歌词。 (2)代表:宋代豪放派代表_、辛弃疾;婉约派代表柳永、_。,苏轼,李清照,3.宋词兴盛的原因 (1)经济: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为词曲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2)阶级关系:市民阶层扩大,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 (3)政治:宋朝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词更能表达作家的思想情感。,6.元曲: (1)散曲:金元时期在北方民间流行起来并兴盛于元明时代的一种诗歌体裁,包括_和套曲两种形式。,小令,(2)元杂剧。 艺术特点: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用北方流行的_曲调演唱,又

8、被称为北曲或北杂剧。 兴盛原因:早期_的壮大;统治阶级的需要。 名家名剧:关汉卿的_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散曲,市民阶层,感天动地窦娥冤,7.明清小说: (1)元末明初: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以_水浒传为代表。 (2)明代中叶以后:长篇小说封神演义_等和短篇白话小说“三言”和“二拍”等。 (3)清代:吴敬梓的_、曹雪芹红楼梦和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聊斋志异。,三国演义,西游记,儒林外史,四、戏曲艺术 1.元代:一人主唱、曲牌联套体的_,成为元杂剧的核心艺术形式。 2.明代:_的繁荣:形成海盐、余姚、弋阳、昆山四大声腔;昆山腔的“水磨调”成为明清曲牌联套体戏曲舞台上的主腔。,戏曲音乐,传奇剧,3.清

9、代京剧: (1)形成:乾隆年间,_进京,为京剧诞生奠定基础;道光年间,徽汉合流,京剧形成。 (2)特点: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角色一般分生、_、净、丑四大行。 (3)地位:中国戏曲的精华,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四大徽班,旦,【名师指津】 1.京剧的艺术特点 (1)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2)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3)唱、念、做、打有机结合;(4)多采用虚拟性、抽象性的动作。,2.文学艺术的平民化、通俗化 伴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城市的兴起与发展,市民阶层逐渐发展壮大,出现了大批反映市民需要的文化现象,如文学方面出现了如宋词、元曲、传奇、小说等反映市民需要的文学形式和作品;绘画领域,宋

10、代出现的以清明上河图为代表的风俗画,明清时流行年画、剪纸画、木刻版画等民间风情画;戏曲方面则有元杂剧、京剧等,书法在明代以后也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史论要旨】 (1)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水平世界领先,对世界人类文明进程做出了重大贡献。 (2)中国古代艺术种类繁多,名家辈出,具有独特的民族品格。 (3)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学成就。,【本课小结】,重难点一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史料探究】 1.四大发明 以下是某校学生在中国古代纸的发明的探究性学习中出现的一个情景:,学生甲认为纸是东汉时期蔡伦最早发明的。他提供了支持自己观点的依

11、据:南朝宋范晔在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学生乙认为纸早在西汉就已经发明了。他也提供了支持自己观点的依据:1986年,在甘肃天水市东南放马滩5号西汉墓出土了西汉文景时期的纸质地图残片。,【探究】你支持上述哪一位同学的观点?请你说明理由。 你不支持另一位的理由是什么? 提示:(1)支持乙的观点。(2)支持理由:有考古材料证明西汉已有了纸,西汉早于东汉。学生乙的依据比学生甲的论据更可靠。,(3)不支持理由:学生甲对史料的掌握不全面(或学生甲对材料的解读有误,因为材料只能说明蔡伦制成了蔡侯纸,而并不能证明蔡伦是纸的最早发

12、明者)。,2.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马克思,【探究】根据材料探究,四大发明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以后,成为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强大力量,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给欧洲乃至世界历史进程带来了深远影响。,【史论总结】 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特点 1.科技内容上,应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2.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

13、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3.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的意识。 4.分布上,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医学等方面。 5.成就上,全面繁荣,多种成就领先于世界。,【备选要点】明清时期中西科学技术发展差异的原因 1.政治:中国受腐朽的专制制度的束缚;而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有利于科技发展; 2.经济:中国受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的束缚;而西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成为科技创新的驱动力;,3.外交:中国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隔绝了中外文化交流;而西方相对开放,思想自由,便于广泛吸纳先进成果; 4.思想:中国推行科举

14、取士,束缚了读书人的创新意识,造成对科学研究的轻视;而西方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比较重视对自然科学的研究; 5.研究风格:中国比较注重对生产经验和自然现象的简单总结;而西方比较重视严密论证和演绎推理。,【名家评史】 【观点】“我们若要观察新发明的力量、效能和结果,最显著的例子便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了。这三种发明将全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都改变了,又从而产生了无数的变化:印刷术在文学;火药在战争;指南针在航海。历史上,没有任何帝国、宗教或显赫人物能比这三大发明对人类的事物有更大的影响力。” 弗兰西斯培根,【解读】材料是弗兰西斯培根对中国三大发明对欧洲文化和历史发展影响的论述。作者认为,印刷术

15、、火药和指南针极大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状态,推动了欧洲和世界文明的发展。具体来说,火药武装了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战胜了封建势力,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指南针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促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体;印刷术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重难点二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 【史料探究】 1.中国汉字的演变 一脉相承的汉字,以汉字“车”的字体演变为例,【探究】请结合图片中“车”字的变化总结文字演变的基本规律。并简要分析文字演变的原因。 提示:(1)规律:由复杂到简单,由具体到抽象,由不规则到规则。(2)原因:社会发展的需要,便于人们之间的交流。,2.绘画艺术的发展 赏析下边的两幅图片,【探究】根据图片分析,图一和图二各属于哪种绘画艺术形式。图二绘画艺术形式的出现说明了古代绘画艺术怎样的发展趋势? 提示:图一属于文人画,图二属于年画。绘画艺术逐渐由贵族文人独有的享受转向大众化、通俗化和实用化。,3.宋朝的文化 近代学者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探究】陈寅恪为什么如此评价宋朝? 提示:宋词繁荣,话本出现;文人画发展,风俗画流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