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936394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教育学习是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意识的重要措施。“百日安全活动”开展以来,保卫部从自身着手对本部门所有员工开展集中安全教育培训元朝的统治一、单项选择题1. 元代开始实行的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举措A.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 促进了边疆经济发展C. 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D. 抑制了民族融合趋向【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元代开始实行的行省制度的有关知识。元朝疆域广大,为了有效实行控制地方,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元统治者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者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2、。因此元代开始实行的行省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CD明显错误,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 国家统一,民族和谐,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以下几组名词中,正确反映元朝社会发展状况的是A. 澶渊之盟宣政院行省制度B. 回族宣政院行省制度C. 达赖伊犁将军驻藏大臣D. 大都中书省伊犁将军【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宋辽澶渊之盟;清朝设置伊犁将军、驻藏大臣;元朝形成一个姓的民族-回族、元朝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元朝实行行省制度。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3. 从根本上说元朝能统一中国并维持近百年的原因是A. 蒙古族善于骑射,军事力量强大B. 成吉思汗、忽必烈等君主善于谋略C. 重用“汉人”“汉

3、法”,接受先进的社会经济意识形态D. 推行民族分化政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元朝的统一的相关知识点。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面对先进的农耕文化,只有接受先进社会经济意识才能够维护统治。所以重用“汉人”、“汉法”,接受先进的社会经济意识形态是元朝能统一中国并维持近百年的根本原因,故选C。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古代之所以能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不断的制度创新分不开。下列制度创立于元朝的是A. 王位世袭制B. 郡县制C. 科举制D. 行省制【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元朝疆域广大,为了有效实行控制地方,元朝创立了行省制度,

4、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A项创立于夏王朝;B项创立于秦朝;C项创立于隋朝。故选D。5. 元朝时,民族关系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A. 采取说汉语、用汉姓等汉化政策B. 澶渊之盟有利于民族交往C. 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D. 设立驻藏大臣【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 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B 发生在北宋;D发生在清朝。元朝时我国形成新的民族回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6.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元朝设立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元朝时在全国设立了10个行省。行省制度有利

5、于对全国的管辖。以后各朝基本沿续下来,我国的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代。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7.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一个统一的国家政权。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它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这一制度是A. 郡县制B. 中书省C. 行省制D. 尚书省【答案】C【解析】由于元朝疆域广大,为了有效实行控制地方,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元统治者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者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一直沿用至今。AD和元朝无关,B属于行省制度的内容。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8. 元朝忽必烈接受了一位贤士的建议,逐渐学会

6、了更多地依赖汉人及其制度来治理国家,主要表现是A. 推行重农政策B. 下令合并州县C. 重用汉族官吏D. 设立驻藏大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依赖汉人”治理国家,可知,元世祖重用汉族官吏进行国家治理,故选C。ABC与“依赖汉人”没有直接关系。9. 如图是历史上某一朝代行政区划图(局部)有关该朝代历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新疆地区设置西域都护B. 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C. 取得雅克萨反击战的胜利D. 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答案】B10. 在“情系玉树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晚会上,汉藏两族著名歌手同台演唱:“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西藏自古以

7、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始于A. 唐朝B. 元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的是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定国号为元,乌思藏(今西藏中部、西部及其迤西地区)、朵甘等地成为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元帝国的一部分,西藏地方从此正式纳入中国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所以答案选择B。11. 西藏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机构归入中国的A. 唐朝安西都护府B. 汉朝西域都护府C. 元朝宣政院D. 清朝驻藏大臣【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元朝设置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宣政院的设置,标志着从元朝开始,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

8、政区域。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12. 元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表现在设宣政院,首次直接管辖西藏创立行省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结束分裂,首次实现大一统民族融和的深化及其回族的形成,影响深远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元朝的知识,元朝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实行行省制度,设立宣政院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促进了民族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首次实现大一统是秦朝,所以答案是C。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13. 疆域图反映了一定时期国家或政权掌控的领土领海现状,包括领土领海的面积、边界、海陆

9、位置以及疆域内部的行政区划、山川形势、岛屿分布等请仔细观察如图所示疆域图,把握有关信息,判断这是何朝的疆域图?A. 秦朝B. 唐朝C. 元朝D. 清朝【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元朝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在地方行政上创置行省制度。除称为“腹里”的地区(指大都及其周围地区)由中书省直辖外,其余地区分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派遣官员管辖。行省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为后世沿用,直至今日。仔细观察右侧疆域图出现行省,应是元朝的疆域图。本题选C。14. 下列选项能准确概括从宋到元历史发展趋势的是A. 繁

10、荣与开放B. 分裂走向统一C. 文明初露曙光D. 封建国家陷入危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宋朝是我国历史上的政权并立,是分裂的时期,而元朝的建立元朝的民族融合,是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从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开始,中经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到元朝时,民族融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故应选B项。1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反映的是谁的崇高气节?A. 王安石B. 韩世忠C. 岳飞D. 文天祥【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天祥相关的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过零丁洋。因为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反映

11、其高尚的气节。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16. 某中学历史老师确定了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开创的全国性统一政权元朝”,你认为下列地图中能为这一课题所用的材料是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历史识图能力。认真观察,可知A图上有镐、蜀、巴等字样,是西周分封制的分布图,镐是西周的都城; B图是上有咸阳、桂林郡、象郡等,可见是秦朝统一后实行郡县制的地图;C图元朝的疆域图,因为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来管辖广阔的疆域;行省制度对后世历史影响深远,我国省级行政制度从此开始了;D图是清朝疆域图,清朝应用省制地方行政。二、解答题17. 阅读下列材料:位于北京东城

12、区府学胡同,院内有一棵苍劲的古枣树,树干斜指南方,与地面成45度角,使人们联想到下面的诗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1)你知道诗中歌颂的人是谁吗?(2)忽必烈赏识他的才华,亲自劝降并许以高官,他不动摇,在狱中写下了正气歌,诗云:“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作为他的姊妹诗篇的过零丁洋一诗中的后两句,你还记得吗?把它写出来,再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答案】(1)文天祥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自古以来,人都不免一死,但死要死得有价值,有意义,名垂青史【解析】(1)依据材料信息:“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可知,诗中歌颂的人

13、是南宋抗元将领文天祥;(2)依据所学可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意思是,自古以来,人都不免一死,但死要死得有价值,有意义,名垂青史。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始改称元。摧灭弱宋,遂一天下。(1)材料一“至元八年”是哪一年?“遂一天下”是怎么一回事?这次“遂一天下”与前朝相比,有何突出特点?(2)请你写出在这次统一以前,曾经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的三个朝代。材料二(3)图中A地是 今是 ,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统治,元朝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4)图中B地在唐朝时生活的民族是 ,元朝在中央设置宣政院管辖B地,该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答案】(1)1

14、271年;灭亡南宋,统一全国;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实现统一的政权(2)秦朝、西晋、隋朝(3)大都,北京,行省制度(4)吐蕃,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解析】根据材料一“至元八年,始改称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 “至元八年”是1271年;“遂一天下”是1279年灭亡南宋,统一全国。这次“遂一天下”与前朝相比,前朝统一全国的都是汉民族,而元朝建立者是蒙古族,所以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实现统一的政权。写出在这次统一以前,曾经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的三个朝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结束三国分裂局

15、面;589年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结束东晋以来的分裂局面。根据材料,图中B地在唐朝时生活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中宣政院管辖地,在唐朝时期称吐蕃。由“元朝在中央设置宣政院管辖B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建立后,元世祖先后设置了管辖藏族地区的中央和地方机构。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职掌全国的佛教和藏族地区的政教事务,从此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19. 我国统一多民族大家庭的形成和发展中,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的融合超了关键作用。民族融合,自扫描晋南北朝形成趋势,元朝时发展到一个高潮。探究元朝的民族融合现象显得非常重要。(1)举出一个元朝时民族融合的现象(或表现)(2)元朝为对辽阔的疆域,各民族地区进行有效的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3)你认为民族融合有什么历史作用?(4)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元朝的大一统与元朝对民族融合现象之间的关系。【答案】(1)形成了回族(或汉族去边疆开发;边疆各族迁入中原和江南;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