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935405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教育学习是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意识的重要措施。“百日安全活动”开展以来,保卫部从自身着手对本部门所有员工开展集中安全教育培训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课题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授课类型新授课标依据知道春秋时期新的生产工具出现,了解西周分封制逐渐瓦解,知道诸侯争霸,这一时期社会的变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了解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观察分析争霸战争这种历史现象,比较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确

2、立霸主地位的过程,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分析争霸战争对中国的深远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兴人是兴国的关键,做人做事要有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才能成功,培养他们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春秋时期新的生产工具出现的影响教学难点齐桓公称霸和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教学过程设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师:同学们听说过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没有?(学生看课件讲故事)。师:周幽王导致了西周的灭亡。之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被迫东迁,史称东周。东周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这是一个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我们今天

3、要学习的就是动荡的春秋时期。春秋战国的历史分期1.回忆夏商周建立的时间(夏朝:前2070年;商朝:前1600年;周朝(西周):前1046年)。2.春秋战国的历史分期: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春秋时期,一般是指公元前770至公元前476年。(二)新授1.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1)经济发展的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标志)(2)经济发展的表现农业:开发山林,扩大耕地; 手工业:规模扩大商业:商业活动逐渐活跃,更多城市出现商品交易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2.王室衰微3.诸侯争霸(1)原因(背景):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

4、开激烈的战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自身利益相互展开争斗;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打着“尊王攘夷”旗号进行征战。)(2)争霸的经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3)目的:争夺霸主的地位(4)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首先称霸的是齐桓公,他任管仲为相)(5)影响(结果):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出现了局部统一);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不断兼并和扩张;民族融合。)(三)思考练习1.齐桓公成就霸业的主要原因?(经济、政治、军事、外交) 2.孟子曾说过:“春秋无义战”,对这句话,你怎样看?(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利弊?)(四)春秋争霸的实质和历史影响实质:奴隶主的掠夺战争积极影响: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消极影响:客观上有利于实现区域性的局部统一,促进各民族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作业设计 同步导练111必做,12小题12必做,13题选做。通过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根据导学自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分小组学习讨论诸侯争霸的利弊,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治安防范工作中保卫部要求治安员按照“全覆盖、零容忍”的工作原则,明确责任、清晰目标,坚持对重点要害部位进行“地毯式”巡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