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片制件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927171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垫片制件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垫片制件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垫片制件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垫片制件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垫片制件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垫片制件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垫片制件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基本内容: 1、 学会查阅资料和有关手册; 2、 按要求绘制被加工件零件图 A4 一张; 3、 对所给零件进行成形工艺分析,拟定最佳成形工艺方案并进行工艺 设计、计算; 4、 合理地选择模具结构,进行有关的结构设计和计算; 5、 能够正确地进行凸、凹模工作尺寸计算和尺寸标注; 6、 正确地选择压力机设备,进行有关使用参数的校核和计算; 7、 按照有关国家标准正确地绘制模具装配图及非标准件零件图(总量 不少于一张 0图纸): 8、 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字数不少于 3500 字) ; (二)基本要求: 1、 借阅参考资料。独立完成零件工艺分析及资料收集工作; 2、 模具结构类型合理,尺

2、寸计算正确; 3、 绘制的模具装配图及零件图符合国家机械制图标准规定; 4、 设备选择合理实用; 5、 设计说明书思路清晰; (三)主要参考书: 1、 田嘉生. 冷冲模设计基础. 航空工业出版社,1994. 2、 虞传宝. 冷冲压及塑料成型工艺模具设计资料.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3. 3、 许发樾. 模具标准应用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4、 郑大忠. 模具结构图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5、 王孝培. 冲压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6、 国家标准总局. 冷冲压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出版社. 1981. 摘摘 要要 本次综合实训设计垫片的冲压模具,零件结构简单对称

3、,料厚较小,设计 者将其设计为级进模模具,主要有冲孔落料两道工序。本说明书以图文并茂的 方式对此零件的模具设计加以介绍,主要叙述了从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到模具结 构的设计、工艺计算、冲模结构的设计以及主要零件设计等,直到最后的模具 装配图、零件图、排样图等一系列的设计过程。其中详尽的分析讲述了针对于 该零件的冲压模具完整设计方法,读者可以从本说明书中简单、明确的了解该 设计的主要思想路线及合理设计制造方案,加深对级进模模具设计知识的了解、 应用以及提升关于级进模模具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关键词:垫片、级进模、冲孔落料、模具、设计 65mn 钢板应用:65mn 钢板强度、硬度、弹性和

4、淬透性均比 65 号钢高,具有过 热敏感性和回火脆性倾向,水淬有形成裂纹倾向。退火态可切削性尚可,冷变 形塑性低,焊接性差。受中等载荷的板弹簧,直径达 7-20mm 的螺旋弹簧垫圈弹 簧环。高耐磨性零件,如磨床主轴、弹簧卡头、精密机床丝杆、切刀、螺旋辊 子轴承上的套环、铁道钢轨等。 力学性能:抗拉强度 =980(100) 屈服强度=784(80) 伸长率?10(%)=8 断面收缩率(%)=30 硬度:热轧1.5t 要求(其中料厚 t 为 1.0mm, 可得出 c=8-8.22=3.9mm, 1.5t=1.5mm) 。 对于冲压件材料一般要求的力学性能是强度低,塑性高,表面质量和厚度 公差符合国

5、家标准。本设计的产品材料是 10 号钢,其力学性能是强度、硬度 和塑性指标适中,用冲裁的加工方法是完全可以成形的。另外产品对于表面质 量等没有严格要求,所以尽量采用国家标准板材,其冲裁出的产品的表面质量 等就可以保证。 经上述分析,产品的材料性能符合冷冲压加工要求。 1.1.2 产品尺寸精度、粗糙度、断面质量分析产品尺寸精度、粗糙度、断面质量分析 1) 尺寸精度 根据零件图上所注尺寸,工件要求不高,采用 IT14 级精度,普通冲裁 可满足要求。 2) 粗糙度、断面质量 查冲压手册表 2-12 得,一般冲裁件冲材料厚度 t1.0mm 金属板 料时,其断面粗糙度为 3.2m;本产品在断面粗糙度和尺

6、寸精度上均要求 不高,所以断面质量可以保证,用冲裁的加工方法是完全可以成形的。 1.2 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完成此工件需要冲孔、落料两道工序。其加工的工艺方案分为以下三种: 1.2.1 第一种方案第一种方案 采用单工序逐步加工 1)冲孔落料单工序模,工序简图见图 1-2-1-1。 2)落料冲孔单工序模,工序简图见图 1-2-1-2。 特点:由于单工序模,模具制造简单,维修方便。但生产率低,工件精度 低,不适合大中批件的生产。 图 1-2-1-1 冲孔落料单工序模简图 图 1-2-1-2 落料冲孔单工序模简图 1.2.2 第二种方案第二种方案 采用复合模加工成形,工序简图见 1

7、-2-2。 特点:生产率较高,工件精度高。但模具制造较复杂,调整维修较麻烦, 使用寿命低。 图 1-2-2 冲孔落料复合模 1.2.3 第三种方案第三种方案 采用级进模加工成形,工序简图见图 1-2-3。 特点:生产率高,便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适合加工复杂的小型冲裁件, 但模具制造复杂,调整维修麻烦,工件精度较低。 图 1-2-3 冲孔落料级进模 根据本零件的设计要求以及各方案的特点,决定采用第三种方案级进模加 工成形比较合理。 第第 2 章章 冲压工艺计算冲压工艺计算 2.1 排样排样 采用直排有废料排样,虽然此零件斜排能够提高材料利用率,但是设计计 算复杂。排样图见 2-1-1。 图 2

8、-1-1 排样图 2.1.1 搭边搭边 查冲压手册表 2-17 得,当 t=1.0mm 时,确定侧搭边值 a=2mm,工件间 搭边值 a1=1.5mm。 2.1.2 条料宽度和导尺间距离条料宽度和导尺间距离 采用单边侧刃。 条料宽度:B=L+2a+nb=L+1.5a+nb (a=0.75a) 式(2- 1) 导尺间距离:A=B+Z0=L+1.5a+nb+ Z0 式(2- 2) A 1=L+1.5a+Y 式(2- 3) 式中 L冲裁件垂直于送料方向的尺寸,L=62.5mm; n侧刃数,n=1; b侧刃切去的条料宽度,查冷冲压模具设计难点与技巧表 1-7 得 b=1.5mm; Y冲切后条料宽度与导

9、料板的间隙,查冷冲压模具设计难点 与技巧表 1-7 得 Y=0.10mm; Z0条料与导料板之间的间隙,查冷冲压模具设计难点与技巧 表 1-6 得 Z0=0.1mm; B=62.5+1.52+11.5=67mm A=67+0.1=67.1mm A 1=62.5+1.52+0.10=65.6mm 2.1.3 送料步距送料步距 级进模送料步距 S=D+a1=40+1.5=41.5 式(2- 4) 式中 D冲裁件横向最大尺寸,D=40mm; 2.1.4 材料利用率材料利用率 一个步距内材料利用率 =A/BS100 式(2- 5) 式中 A一个步距内冲裁件的实际面积 B条料宽度 S步距 图 2-1-4

10、 面积计算参照图图 2-1-4 =arccos(20-8)/23=58.55 =90-=31.45 A=84/360+204/360+2(8+20)(23-12)1/2 -24.1-211 =1182.97mm =1182.97/(6741.5)100%=42.5% 2.2 计算冲压力计算冲压力 2.2.1 冲裁力计算冲裁力计算 采用平刃口模具冲裁时,其冲裁力 F 可按下式计算: F=KLt 式(2- 6) 式中 F冲裁力 L冲裁件周边长度 t材料厚度,t=1.0mm 材料抗剪强度,查手册10 钢,=255333,取 =300 K修正系数,一般取 k=1.3 冲裁力公式为 P=P孔P落 式 (

11、2-7) 冲孔冲裁力 P孔 其中 L孔=22+28.2=38.4mm P孔=1.338.41.0300=47048N 取 P孔=47KN 落料冲裁力 P落 其中 L落=40431.45/360+16458.55/360+4(23-12) 1/2 =155.1mm P落=1.3155.11.0300=60489N 取 P落=60.5KN 冲裁力 P=P孔P落 =47+60.5=113.5KN 式(2- 8) 2.2.2 卸料力、推件力与顶件力的计算卸料力、推件力与顶件力的计算 常用下列经验公式:PX=KXP 式(2- 9) PT=nKTP 式(2- 10) PD=KDP 式(2- 11) 式中:

12、KXKTKD分别为卸料力系数、推件力系数与顶件力系数,查 冲压模具设计表 2-20 得 KX =0.045,KT =0.055,KD =0.06 F冲裁力 n同时卡在凹模孔内的冲裁件数 采用弹性卸料装置和下出料方式冲模时 P=P+ PX +PT 卸料力 PX =0.045113.5=5.1KN 冲孔推件力 PT1 =20.05547=5.17KN 落料推件力 PT2=10.05560.5=3.33KN 总冲压力 P=P+ PX +PT1 + PT2 =113.5+5.1+5.17+3.33=127.1KN 式(2- 12) 对于冲裁工序,压力机的公称压力应大于或等于冲裁时总压力的 1.11.3

13、 倍,即 P0 (1.11.3)P =139.8165.2 ,查冲压手册表 9-3 得,选择 开式压力机,公称压力 250KN。 2.3 压力中心的计算压力中心的计算 图 2-3-1 建立坐标系于落料中心,如图 2-3-1。 压力中心到 Y 轴距离 X=(L落 0+L孔 41.5+ 2L销 41.5/2+ L刃 32.8)/(L落 +L孔 +L销+L刃)=25.5mm 式(2-13) 压力中心到 X 轴距离 Y 近似看作 0。 第第 3 章章 级进模凸凹模设计级进模凸凹模设计 3.1 模具刃口尺寸的计算模具刃口尺寸的计算 3.1.1 冲孔凸、凹模冲孔凸、凹模 冲孔(22 8.2 3 ) ,设计

14、时大孔小孔参考图 3-1-1-1,导正钉孔参 考图 3-1-1-2。 冲孔件时,尺寸为内形尺寸,基准型面为凸模。 d凸=(d+x) 式(3- 0 t 1) 其中 d凸冲孔凸模刃口尺寸; d凹冲孔凹模刃口尺寸; x摩擦系数,冲裁件精度为 IT14 时,x=0.5; 工件孔径公差,mm,=0.16mm; t凸模刃口尺寸制造偏差,mm,查冲压手册表 2-28 得, t大 =0.020mm,t小=0.020; a凹模刃口尺寸制造偏差,mm,查冲压手册表 2-28 得, a大 =0.020mm,a小=0.020mm; Zmin凸、凹模最小合理间隙,mm,查冲压模具设计表 2-10 得,Zmin=0.10

15、0mm,Zmax=0.140mm; 大孔:d凸=(22+0.50.16)=22.08 mm 0.02 0 0.02 0 d凹=*22.08mm 小孔:d凸=(8.2+0.50.16)=8.28 mm 0.02 0 0.02 0 d凹=*8.28mm 导正钉孔:d凸=(3+0.50.16)=3.05 mm 0.02 0 0.02 0 d凹=*3.08mm 校核间隙:Zmax-Zmin=0.04mm;t +a =0.04mm;所以满足 Zmax- Zmint +a 的条件;所以各孔凸、凹模刃口尺寸均计合理。 图 3-1-1-1 图 3-1-1-2 3.1.2 落料凹、凸模落料凹、凸模 落料件时,尺寸为外形尺寸,基准型面为凹模。设计参考图 3-1-2-1。 A1=62.5 d凹1=(A1-x)+0t 式 (3-2) A2=40 d凹2=(A1-x)+0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