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施工设计(成蒲铁路)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922913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DOC 页数:270 大小:14.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施工设计(成蒲铁路)_第1页
第1页 / 共270页
六施工设计(成蒲铁路)_第2页
第2页 / 共270页
六施工设计(成蒲铁路)_第3页
第3页 / 共270页
六施工设计(成蒲铁路)_第4页
第4页 / 共270页
六施工设计(成蒲铁路)_第5页
第5页 / 共2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施工设计(成蒲铁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施工设计(成蒲铁路)(2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 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 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1 编制依据、原则、范围1.1 编制依据新建成都至蒲江铁路站前工程施工总价承包招标招标文件。 新建成都至蒲江铁路站前工程施工总价承包招标文件补遗(答疑)。招标人提供的有关设计文件、图纸和工程量清单。国家现行的设计、施工、验收规范、规则和标准及有关文件。我联合体对施工现场实地勘察、调查资料。我联合体现场调查情况、施工能力及类似铁路工程施工工法、科技成果和施工经验。我联合体为完成本工程拟投入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机械设备等资源。我联合体可调用到本工程的各类资源。1.2 编制原则符合招标文件的原则。严格按招标文件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环保、水保等目

2、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使招标人的各项要求均得到有效保证。遵循设计文件的原则。编制施组时,认真阅读核对所获得的设计文件资料,了解设计意图,掌握现场情况,严格按设计资料编制施组,满足设计标准和要求。遵循标准化管理的原则。根据关于推进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铁建设2009154号)、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组织机构,配齐人员设备,细化工作流程,制订工作标准,依据工作标准进行现场标准化管理。遵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坚持“引进、创新、发展”的原则。积极采用、研发旨在提高工程技术和施工装备水平、保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四新”技术,充分发挥科技在施工生产中的先导保障作用。遵循“

3、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等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施工安全,服从招标人指令,服从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检查,严肃安全纪律,严格按规程办事。遵循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原则,施工生产与环境保护“三同时”的原则。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依法用地、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少占土地、保护农田;搞好环境保护、水土保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科学规划施工场地,尽量减少临时占地,维护既有交通秩序。铁路建设用地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贯彻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

4、,最大限度地节约使用土地。1.3 编制范围新建成都至蒲江铁路站前工程施工总价承包招标CPZQ-2标段:成蒲正线起讫里程为D3K24+461.186(含成都西特大桥698号墩及基础)DK55+060,正线长度32.611km。主要工程内容有改移道路;通信、电力及管线迁改;路基;桥梁;涵洞;轨道;信号综合接地;站场土建(不含装修)、站场道路、站场排水等工程;大临设施和过渡工程。2 工程概况2.1 线路概况2.1.1项目概况新建成都至蒲江铁路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南部。东起成都西站,西至成都市蒲江县朝阳湖,途经成都市双流县、温江区、崇州市、大邑市、邛崃市至蒲江县。线路东连成都枢纽,连接宝成、成昆、达成、

5、成渝等既有干线,在建的成兰和成西客专和拟建的成贵客专、成渝城际等铁路,可通往东中部地区,西端将与未来规划建设的川藏线衔接。成都西至朝阳湖正线线路全长99.78公里,桥梁占线路总长的57.52%;西环线增建二线全长21.300公里,桥梁占线路总长的10.99%;新建车站11个。本项目具体地理位置见图1-2-1。图1-2-1 本项目地理位置缩略图2.1.2 标段概况本标段正线起讫里程为D3K24+461.186(含成都西特大桥698号墩及基础)DK55+060,正线长度32.611km。本标段主要项目有:特大桥3座,共计20104.93延长米,中桥1座,共计109.4延长米,小桥14座,共计248

6、延长米;新建框架涵80座;路基长18977米,其中区间路基土石方为2147500立方米,站场土石方143730立方米,路基附属工程土石方111890立方米,土工格栅1164536平方米,旋喷桩25157米,强夯(冲压)900372平方米,CFG桩378114米,排水管119898米等。正线轨道64.513铺轨公里,站线轨道1.083铺轨公里,铺新岔8组;站场其他运营生产经营设备及建筑物等。2.2 标段主要工程数量本标段主要工程数量见表1-2-1表1-2-1 主要工程数量表工程名称单位数 量正线长度公里32.611改移道路公里1.68路基工程区间路基土方立方米502706石方立方米1644794

7、级配碎石立方米179467站场土石方土方立方米24756石方立方米118974级配碎石(砂砾石)立方米4967路桥过渡段立方米3307路基附属工程土石方立方米111890钢筋砼圬工方13281干砌石立方米7浆砌石圬工方667混凝土圬工方115961弃砟防护圬工方16072植草护坡平方米149485播草籽平方米8470植灌木株288128土工布平方米180281土工格栅平方米1164536旋喷桩米25157强夯(冲压)平方米900372CFG桩米378114碎石垫层立方米113777堆载预压立方米122700桩板结构圬工方1896水泥砂浆平方米9550沥青混合料平方米478.5排水管米11989

8、8路基地段电缆槽米24114线路防护栅栏公里37.64路基非金属声屏障(3m)平方米12960桥梁吸声式声屏障(2.78m)平方米4690遮板吸声板(1.65m)平方米8192路基地段接触网支柱基础个526桩网结构碎石立方米11461土工格栅平方米43761混凝土圬工方10908管桩米30137钢筋吨2144.086桥涵工程桥涵总长正线公里桥梁公里32.61120.214其中:特大桥成都西双线特大桥延长米12335.65大邑特大桥延长米6776.1一般双线特大桥延长米座993.181中桥一般双线中桥延长米座109.41小桥框架式桥延长米座24814涵洞框架涵横延米座1791.6380轨道工程正

9、线轨道无砟轨道铺轨公里64.513无砟道床铺轨公里64.513站线轨道无砟轨道铺轨公里1.083无砟道床铺轨公里1.083铺新岔单开道岔组8电力及电力牵引供电正线公里32.611通讯、信号及信息正线公里32.611其他运营生产设备及建筑物正线公里32.611大型临时设施和过渡工程汽车运输便道新建引入线公里0.592改(扩)建便道公里0.701既有便道整修公里6.658预制梁场(崇州梁场)临时用地亩139.3填料集中拌和站处1栈桥米120电力线路处8轨枕存放场处1大型临时设施和过渡工程正线公里32.6112.3 主要技术标准 成都西到蒲江段1.铁路等级:级;2.正线数目:双线;3.速度目标值:2

10、00公里/小时;4.最小曲线半经:2200米;5.正线线间距:4.4米;6.最大坡度:20;7.到发线有效长度:450米;8.牵引种类:电力;9.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10.调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2.4 自然条件2.4.1 地形地貌线路由成都西站引出,经温江崇州大邑邛崃蒲江至朝阳湖,整体呈西南走向,穿越四川盆地川西平原及盆地边缘山前丘陵区,海拔高程500600m。地势整体上平坦开阔,地形起伏小,呈阶梯状上升。整个平原主要展现了山前冲洪积扇,河流阶地、漫滩,冰水-流水堆积扇状平原,周边一、二、三级堆积侵蚀台地的地貌形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山地,群峰入霄,谷深坡陡,水流湍急。树木茂密

11、,山路崎岖。东南为冰水堆积之扇状及带状平原与河流堆积阶地。2.4.2 工程地质本项目地属成都平原,地面高程503526,高差为14m,主要由上源冰水排泄物不断供应,下泄造成浩瀚冰汛堆积而成扇形平原。该段横跨江安河、大郎河和金马河、西河、干溪河、斜江河等河流。段内地表多为旱地、民房、厂房,人口密集,交通发达。段内上覆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厚03m,一般分布于沿线城镇房屋、道路等。全新统冲洪积(Q4al+pl)松软土、软土分布于沿线水田表层,为季节性松软土,厚02m,软土普遍分布于鱼塘和水田底部,一般厚02m,局部厚度46m;粉质粘土、粘土广泛分布于沿线地表层,厚03m、砂(细砂、中砂)呈

12、透镜状分布于沿线粘土与卵石层接触面,和卵石层间,厚02m,卵石土(Q3fgl-al):密实,饱和,厚度较大,钻探中未揭示到基岩,段内地质构造简单,特殊岩土为软土、松软土、人工填土,其中,崇州至王泗镇段存在深厚软土、松软土,路基工程应加强地基处理措施,不良地质为局部存在砂土液化,未见重大不良地质,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划分0.45s,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基本无侵蚀,局部具侵蚀性,环境作用等级为H1,总体工程地质条件较好。2.4.3 水文地质本段线路所属区域为岷江水系,岷江发源于岷山弓杠岭和郎架岭,全长735公里,流域面积14万平方公里,为长江上游左岸一级支流,有安昌江

13、、鸭子河、青白江、青衣江等主要支流。流域降水丰富,多年平均径流深676毫米,年均径流量916亿立方米。岷江都江堰以上河段,长341km,平均比降10.5,流域面积23037km2,为上游;都江堰至乐山大佛段,河段长216km,平均比降1.18,区间流域面积101550km2,为岷江中段;乐山大佛以下至宜宾段,河段长154km,平均比降0.65,区间流域面积11253km2,为下游。岷江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9001400mm,69月为汛期,暴雨频繁,往往出现大洪水。11月翌年4月为枯水期。河水含沙量较少,平均为0.21.0千克/立方米。多年平均输沙量4950万吨。历史最高水位441.0m,百年一遇

14、水位441.57m(成昆线岷江大桥处)。2.4.4 地震动参数按照中国国家地震局1978年对中国地震区、带作了三级划分,线路通过区域属于青藏高原地震区,松潘地震带龙门山活动断裂系统。龙门山呈北东走向,在与四川盆地的川西平原接壤处,出现3000m,2500m,1600m左右的几个地貌阶地逐渐下降至丘陵和平原。本带内由于高山峡谷显著,分水岭的海拔高度均在4000m以上,皆被构造和河流切割得支离破碎。沿龙门山活动断裂带的早古生代地层中分布有串珠状或线状排列的多期基性和酸性岩浆岩。燕山运动时断裂伴随大规模酸性和基性岩浆的侵入,造成一个宽度一般为15km 左右的鳞片状逆掩断层和逆断层带,由北西向东南逆推为主,使与川西平原接触形成突出的地形差异。从隆起很高并已变形的剥蚀面,具有特殊横断面的深切河谷,切割很深的地貌形态,温泉的存在,以及早期有过发生强烈地震活动的记录上看,足以说明本带地壳运动是既年轻又强烈,因此极易发生强烈的地震活动。最有力的证据就是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汶川的8.0级大地震。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客运专线(含城际铁路)的行车调度、运转、通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