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10285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905433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10285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10285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10285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10285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10285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1028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1028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设计教案背景阅读教学要走什么样的道路呢?我以为要走一条“强化诵读,注重感悟”的道路。众所周知,人们的语文能力是习得的,而语文能力的习得无一不是从感悟开始。通过对语言材料的反复感悟,学生才会从中总结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并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语感经验,形成了良好的语文素质。教材分析小稻秧脱险记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话故事,很适合儿童阅读和欣赏.整篇课文充满童趣,将科学常识寓于童话故事中,生动的语言,有个性的对话,有趣的情节都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凭借.进入三年级阶段,随着学生能力的增强,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各环节的参与度也与日俱增.具体体现在朗读训练中,以前总是由学生读,教师

2、加以点评.现在学生在正确把握与理解课文的前提下,对于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表达课文的思想内容已经有了一定自己的体会.我将这篇文章看作是增加学生自信心,提高表达能力,进一步激励学生自我欣赏,并自我改进的一个好机会.具体操作方法是: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由组内自行决定分工.基本上由三个角色(小稻秧,杂查,喷雾剂大夫)一个旁白组成.而且每人的工作量也基本均衡.不会在小组合作中出现无所事事或是包打天下的人出现.因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相当高,每个人都尽力想把自己的角色演好,真正把时间都用到了读书中去,不像以往那样往往在分工或一些琐事上花费很多时间,而真正用来读书的却只有一小部分.在大组交流过程中,由于有了

3、充分准备,而且每个小组成员在读时也已经互相提过意见,所以当在全班范围交流时,基本上起来表演的学生水平都比以往个人独立发言时高.在此基础上,我先要求同学说说他们的切身感受,可以是围绕说说自己觉得成功的地方,也可以说说自己要改进的地方.如果是评论他人的,要求说一条缺点之前必须先说一条优点.这样就有效地组织他们仔细倾听,实事求是地分析,并且取长补短的作风.总的来说,营造一个和谐,民主,活泼,真实的课堂气氛是提高课堂发言水平,提高学生思维水平的一个重要保证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演一演这个童话故事。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

4、纷纷”、“激烈”造句。3、在对语言文字朗读感悟的基础上,知道除草剂、喷雾器能够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教学重点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从而理解文意。2、在读好课文的基础上表演。教学难点抓住关键词句读、演课文。教学方法1、以读为主,读演结合,2、采用多种形式,将练习与生活紧密联系3、自主合作探究一导入新课1.在上课之前,我们来复习一首古诗,有哪些同学能把这幅图相应的诗背给老师听一听呢? 2.那为什么人们大热天要去除草呢?庄稼田里长草有什么危害呢?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书课题18、小稻秧脱险记4.那么同学们想一想:“险”是什么意思呢?“脱险”又

5、是什么意思呢?“险”就是危险,“脱险”就是脱离危险。5.说得真棒,哪位同学能说一说,通常情况下,稻秧会遇到什么危险呢?二、初读课文师过渡:那么这篇课文里的小稻秧到底遇到什么样的危险?又是怎样脱险的呢?(教师范读课文)1.自读课文。(1)对照拼音读生字,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查字典或根据“无字词典”来理解。(2)标出自然段,思考:那几个自然段写小稻秧遇险?那几个自然段写小稻秧脱险?2.检查自渎情况。3、老师想再请一位同学说说哪几个自然段写小稻秧遇险,那几个自然段写小稻秧脱险。生讨论,师板书:遇险(1-2)脱险(3-5)三、精读课文(一)学习“遇险”1.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12两个自然段,注意体会语气,

6、而且边读边思考一个问题:小稻秧遇到了什么样的危险?(1)哪位同学能把杂草的话读一读呢?请同学比一比读。(学生要读出声音大而且凶)(2)这篇课文我们已经读了好几遍,在读的过程中我们已经理解了气势汹汹的意思,那么其他几个词语:团团围住、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我想你们已经明白了吧?请已经读明白的同学举手。(3)请4位基本读懂的同学上讲台。(4)没有懂的同学请看我们表演,老师当小稻秧,你们当杂草。小稻秧把杂草团团围住,同学们应该怎么站?(学生从四面八方把老师团团围住)(5)杂草真密呀,真是团团围住(教师装着害怕的样子),你们要干什么?(问学生,该怎么说)(6)“快把营养交出来”(突出声音大、凶

7、)。(7)我刚搬到大田来,正需要营养,怎么可以交给你们呢?(8)(问全体学生)他们应该怎么办?(9)他们应该继续大声嚷,大声说,去抢营养,不抢就不是激烈。(杂草一拥而上,抢起了营养,稻秧没精打采地低下了头)(10)瞧,这群杂草一拥而上,凶不凶?(凶)这就是(气势汹汹),杂草讲不讲道理,(不讲)这就叫(蛮不讲理),杂草愿意听小稻秧解释,让小稻秧发言吗?(不让)这就叫(不由分说)。(11)这场争吵激不激烈?(激烈)请同学用“激烈”说一句话。(12)我遇到了蛮不讲理的杂草,怎么样了?板书:(当场病倒)(13)请同学来表演12 自然段内容。( 14)练习填空(二)学习“脱险”1.过渡:小稻秧现在遇到危

8、险,病倒了,那它又是怎样脱险的呢?2.请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小组长注意分配角色,读的时候读出相应的语气来,并画出不明白的地方。(1)这一段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提出来我们共同讨论。(2)联系下文理解词语。 警觉 下个不停 纷纷倒下 收拾四过渡:那么杂草到底得到了什么下场呢?(1)请看第4段,请同学带着感情读。(2)表演并朗读(3)读得不错,这棵杂草真的要完了。那么在这里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呢?(说话声音断断续续)(4)那么这句你还可以在其他地方加上一个省略号读出这样语气来吗?(5)让学生自由发挥创造读。(师读,生模仿读)(6)那么杂草到底得到了什么下场呢?(死了 纷纷倒下了 )(7)好

9、,这就是纷纷的意思,一个接一个,不是一齐。哪位同学能用“纷纷”说句话呢?五、过渡:杂草倒下去了,那些小稻秧结果怎么样呢?1、请同学表演(一生当杂草,一生读旁白)演杂草的学生摇着手跳起舞来(跳舞),然后猛吸几口气(吸足营养)然后拍拍肚皮(挺身子)(板书:吸足营养)六、总结全文1、请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2、请同学表演全文。3、好,今天老师做了一首小诗,来总结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小稻秧受到杂草的危害后,在喷雾器大夫的帮助下,终于脱离了危险。从这我们也可以看出农民伯伯也不需要在炎炎烈日下来锄禾,因为那样真是太辛苦,拯救庄稼有法宝,运用科学少不了。希望同学从小就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了,用科学来解决

10、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不需锄禾日当午,汗滴泥土真辛苦。拯救庄稼有法宝,运用科学少不了。七、作业:继续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演一演。教学反思今天,我执教了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的课文小稻秧脱险记。这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话故事,很适合儿童阅读和欣赏。整篇课文充满童趣,将科学常识寓于童话故事中,生动的语言、有个性的对话、有趣的情节都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凭借。一、积极质疑,自由感悟,表达独特感受。在教学时,我将本课的阅读分为三个层次:1、整体感知;2、读通;3、读好。首先,我让孩子们自己带着问题读书,目的是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再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通过读书、表演等方式

11、来解决问题、理解词语,这些都是读通课文的基础。“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等等这些词语都是学生画出的不明白的地方,使自己在阅读中发现的难点,也的确是本课需要理解的重点,这些词语与理解课文密切相关。在教学时,我没有向学生灌输词语的意思,也没有让学生死记硬背字典上的解释,而是让学生表演出自己对词语的理解,借助情境去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他们都通过生动表演,轻松的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和这些词语,又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将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表达了出来。二、以读为主,读演结合,让评价发挥指导作用。在教学本科第二部分时,我采用了“读读、演演、评评、再读读”这样读演结合的方法,仍以读为主,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自编自演,为角色的动作、神态、语气进行设计。学生表演的生动有趣,并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相互评价,尽情说出表演的感受,从中体会、感悟,在这样“读读、演演、评评、再读读”的过程中交流了自己的阅读感受。三、采用多种形式,将练习与生活紧密联系。在本课中,“激烈”和“纷纷”是要求造句的两个词语。我将造句练习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学生都从生活中找到了合适用这些词语的场景,轻松的完成了造句练习。设想都是美好的,在这节课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重视对学生的评价,让评价语言更加丰富,使评价能够更好的发挥它的指导作用。-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