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锐器伤处理操作流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904530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6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务人员锐器伤处理操作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医务人员锐器伤处理操作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医务人员锐器伤处理操作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医务人员锐器伤处理操作流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医务人员锐器伤处理操作流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务人员锐器伤处理操作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务人员锐器伤处理操作流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包头市中心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处理操作流程 包头市中心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处理操作流程 锐器伤对医务人员健康的潜在威胁不可忽视。 由锐器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感 染的危险日趋严重, 有报告锐器伤已经成为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感染最重要的传播途径。 我 国的调查数据显示,工作3 年以内的医院新职工(医生和护士)锐器伤发生率高达 95.66, 而锐器伤后报告者仅占 7.67。没有报告将导致职业暴露后不能获得有效的专业指导和相 应的医学处理, 对锐器伤的预后产生不利影响。 现制订我院医务人员锐器伤处理的标准操作 规程,望遵照执行。 1锐器伤的概念:由医疗锐器如注射器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

2、等造成的 皮肤损伤。 2锐器伤后的处理 医务人员被接触过病人血液或体液的锐器造成皮肤损伤 2.1 伤口紧急处理 2.1.1 立即挤出伤口部位的血 2.1.2 用流动水冲洗 2.1.3 安尔碘或酒精或碘酒消毒伤口 2.2 报告 2.2.1 报告部门负责人(医生向科主任报告、护士或工勤人员向护士长报告) 2.2.2 登记锐器伤表格(见附表 1)并请部门负责人签字后送交医院感染管理科(联 系人:王伟英,电话:5272) 2.2.3 医院感染管理科立即通报医务处、护理部,共同评估刺伤情况并指导处理。锐 器伤后应在 4h 内完成评估和处置 2.3 随访 2.3.1 首先确定病人是否具有血源性传染病(乙肝

3、、丙肝、HIV 等) ,如未进行检测须 立即抽患者血液进行检查。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具体情况提供相应的免费化验单、疫 苗(乙肝疫苗,到预防保健科门诊领取) 、药物(由市疾病控制中心提供,AZT、拉米 夫定、双汰芝、茚地那韦) 。 2.3.2 追踪和随访: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督促锐器伤当事人按时进行疫苗接种和化验, 并负责追踪确认化验结果和服用药物,配合医生进行定期监测随访,随访时间见流程 图。 2.3.3 医院和有关知情人应为事故当事人严格保密,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事故当事人 的情况。 2.3.3 在锐器伤处理过程中,医院感染管理科和感染管理科要为锐器伤当事人提供咨 询,必要时请心理医师帮助减轻其

4、紧张恐慌心理,稳定情绪。 2.4 伤口评估 如果病人情况确定,则分类处理 2.4.1 病人为 HBsAg (+) 受伤医务人员 HBsAg(+)或 Anti-HBs(+)或 Anti-HBc (+)不需注射疫苗或 HBIG; 受伤医务人员 HBsAg(-)或 Anti-HBs(-) 未注射疫苗 24小时内注射 HBIG并 注射疫苗刺伤后 6 个月, 一年监测 GOT,GPT,HBsAG,anti-HBs,anti-HBc 2.4.2 病人为 HCV 抗原 (+) 受伤者 HCV 抗原(-)3 个月后取血查 HCV anti 肝功能 2.4.3 病人为 HIV 抗体(+) 受伤医务人员 HIV

5、抗体(-) 经过评估后可立即服用预防用药并进行医学观 察一年:刺伤后 1 个月、2 个月、3 个月、6 个月查 HIV 抗体 2.4.3.1 首先须进行暴露级别(Exposure Code)的评估,分为 1、2、3 级。 暴露物是否是传染性物质,如血液、含血体液、其它传染性物质或被其污染的器械 血液或含血液体 其它潜在传染性物质 是 否 不需预防性治疗 暴 露 的 类 型 粘膜或可能有损伤的皮肤 量大 暴露时间长 2 级暴露 只沾染完整的皮肤 不需PEP* 高危 如: 伤口较深、 仪器上可见血液等 2 级暴露 低危 如:表皮 擦伤、针刺等 危险度 刺、割伤皮肤 1 级暴露 量小 暴露时间短 暴

6、露量 3 级暴露 2.4.3.2 确定 HIV 暴露源头严重程度,分为轻度、重度和不明。 暴露源的HIV情况 HIV阴性 暴露源的HIV滴度高(有症 状、CD4计数低) 暴露源的HIV滴度低(无症 状、CD4计数高) 无需PEP HIV阳性 暴露源不明 HIV暴露源级 别不明 HIV暴露源级 别2(重度) HIV暴露源级别 1(轻度) 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预防性用药的推荐处理方案(表) 表 职业暴露后预防性用药的处理方案 暴露级别 暴露源级别 预防性用药推荐处理方案 1 不一定使用PEP,可由职业暴露者 本人根据利害比较作出决定 1 2 使用基本用药程序 (1) 2 1 使用基本用

7、药程序 2 2 使用强化用药程序 (2) 3 1或2 使用强化用药程序 不明 暴露源级别不明使用基本用药程序 *PEP:HIV/AIDS 的职业暴露后预防(Postexposure Prophylaxis,PEP)应包括急 救、对暴露级别的评估、暴露源严重程度的评估、预防性用药的推荐处理方案、报 告与保密。 注: (1) 基本用药程序: 两种逆转录酶制剂, 使用常规治疗剂量, AZT (每次200mg, 每日3次,或每次300mg,每日2次)+拉米夫定(每次150mg每日2次) ,连续使 用28d。或双汰芝(AZT与3TC联合制剂)300mg/次,每日2次。 (2)强化用药程序:基本用药程序加

8、一种蛋白酶抑制剂,茚地那韦(800mg, tid,饭前1h及饭后2h服用) ,均使用常规治疗剂量。 2.4.4 病人无血源性传染病,则不需要进行任何处理,仅密切观察 3锐器伤处理操作流程图 预防性用药方案, 4h 内实施, 不超过 24 h 当天、4 周、8 周、12 周及第 6 月随访和咨询 记录整个过程, 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报告部门负责人 报告院感科 针刺伤员工抽血并化验 院感科紧急评估其级别 锐器无污染乙肝、 丙肝、HIV 病毒 抽血,密切观察随访 锐器污染或可能污染 乙肝、丙肝、HIV 病毒 暴露源 HIV 阳性 暴露源 HBsAg 阳性 24 小时内注射HBIG 并注射疫苗 当

9、天、第 3 月、6 月随访 暴露源 抗HCV阳性 当天、第 3 周、3 月、6 月随访和咨 伤口紧急处理 发生锐器伤 4参考文献 4.1 2004 年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 4.2 2004 年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 4.3 WHO 第三版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一、基本资料 锐器伤发生日期:20 _ 一、基本资料 锐器伤发生日期:20 _ 年 _ 年 _ 月 _ 月 _ 日; 记录编号_日; 记录编号_ 医务人员资料 病人资料 姓名: 性别: 年龄: 姓 名: 性别 年龄 部门: 职 称: 工号: 病区/部门: 住院号: 参加工作时间: 年 月 电话: 联系电话 锐器伤

10、后首次检验日期: 20_年_月_日 扎伤来源不明:是;否 检查结果:请按以下格式填写 阳性: (+) ;阴性: (-) ;不明: (未知) 扎伤前 扎伤当时 3 个月 6 个月 12 个月 病人如无结果,请立即检验 Anti-HIV ( ) ( ) ( ) ( ) ( ) Anti-HIV ( ) HBsAg ( ) ( ) HbsAg ( ) Anti-HBs ( ) ( ) Anti-HBs ( ) Anti-HBC ( ) ( ) Anti-HCV ( ) Anti-HCV ( ) ( ) ( ) ( ) ( ) VDRL ( ) 曾接受乙型肝炎疫苗注射: 是(共 次) ;否 曾接受乙型

11、肝炎免疫球蛋白注射: 是(共 次) ;否 二 .锐 器 伤 事 件 描 述二 .锐 器 伤 事 件 描 述 锐器伤发生的地点: 医务人员锐器伤的部位: 尖锐物品种类 锐器伤时的操作 锐器伤时的动作 (1)一般丢弃注射针 (1)采血 (1)打开针头套 (2)留置针 (2)放置导管等 (2)未对准或戳破 (3)头皮针 (3)手术 (3)加药时 (4)缝针 (4)配制补液 (4)套回针头套 (5)真空采血器 (5)皮内,皮下或肌肉注射 (5)分开针头及针筒弯曲或折断针头 (6)外科器械 (6)整理或清洗器械 (6)他人之意外扎伤 (7)玻璃物品 (7)其它(请详述): (7)分合器械如装上或取下刀片

12、 (8)其它(请详述): (8)整理或清理物品 (9)尖锐物品穿出收集盒 (10)尖锐物品隐藏于其它物品中 (11)使用时破碎物 (12)其它(请详述): 锐器伤物品曾接触过病人的血液及体液污染:(1)是;(2)否; (3)未知 锐器伤时是否戴手套:(1)是(戴单层手套);(2)是(戴双层手套);(3)否 受伤次数:(1)首次受伤;(2)曾经受伤(总共次数_次 锐器伤后处理:(1)挤血;(2)冲水;(3)擦安尔碘、碘酒或酒精;(4)病人抽血检查 部门负责人(主任/护士长) 签字: 20_年_月_日 防保科科长 签字: 20_年_月_日 医院感染管理科科长 签字: 20_年_月_日 注:注:为维护自身利益和健康安全, 请务必遵照锐器伤处理流程; 本单填妥后交感染管理科 (电话:527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