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课程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61901436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课件: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课件: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课件: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课件: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课程(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12/14,1,第四章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2018/12/14,2,统编教材的整体结构,一、心理是什么?(普、社、发心) 二、心理怎么样? (变心与健心) 三、出现问题怎么办? (心诊、心咨) 四、工具。 (心测),2018/12/14,3,全章内容的结构分析,一、本章教学总体目标: 解决“心理活动的具体性质” 如何。 回答:“心理怎么样?” “是好? 是坏?” 二、围绕本章总体目标,讨论六个大问题: 1、关于变态心理学 2、正常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 3、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 4、常见精神障碍 5、心理健康与否及健康心理学 6、压力与健康,2018/12/14,4,六大要领,通

2、过对15个独立单元的讲解来掌握。,三、六个大问题,通过24个独立单元讲解 (注意! 每个独立单元,就是一个 学习的要点) 1、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2、学科简史 3、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概念 4、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5、认知障碍 6、情感障碍 7、意志行为障碍 8、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 9、心境障碍,2018/12/14,5,10、神经症 11、应激相关障碍 12、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 13、心理生理障碍 14、癔症 15、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 16、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 17、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 18、健康心理学概述 19、常见躯体疾病患者的心理问题 20、心理不健康状态概述 21、心

3、理不健康的分类 22、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 23、压力的适应 24、压力的临床后果和中介系统,2018/12/14,6,要点 1 变态心理学对象,知识点 (1) 定义:变态心理学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知识点 (2) 研究范围 : 如何定义变态心理; 如何发生; 自身有那些种类; 不同种类的异常心理与行为的性质和特点, 它的具体表现形式,它给人造成怎样的痛 苦,它对人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有怎样 的破坏,等等。,2018/12/14,7,知识点(3) 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的研究对象 同一对象,但侧重点不同 变态心理学侧重研究和说明异常心理的基本性质与特点,研究个体心理差

4、异以及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 精神病学着重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以及精神病的预防与康复。 对心理诊断的指导思维是不同的。,2018/12/14,8,心理学家的样子,2018/12/14,9,要点 2 学科简史,知识点(1)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 希波克里特(Hippocrates)的体液学说 欧洲的中世纪:心理异常现象,完全被看作魔鬼附身 文艺复兴:再一次把心理的异常现象和大脑的功能联系在一起,17世纪中叶开始,神经科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861年,法国医生布罗卡(Broca)发现“布罗卡区”。帕斯德(pasteur)对身体疾病提出“细菌理论” 。,2018/12/1

5、4,10,知识点(2)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2018/12/14,11,知识点(2)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 两个基本命题 弗洛伊德的5个推断 (1)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这一动力冠名为“力比多”(libido); (2)“力比多”在幼年期驱动人的性心理发展,自出生起到发展结束,有三个发展阶段:口腔欲阶段、肛门欲阶段和生殖器欲阶段。 (3)人的心理结构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与此相对应的人格则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 (4)“本我”是按“快乐原则”活动,“自我”是按“现实原则”活动,“超我”是按“道德原则”活动。 (5)人为了防止冲突

6、引起焦虑,所以具有防止焦虑的能力,叫做“防御机制”也可称为压抑或克制能力。,2018/12/14,12,知识点(2)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说明 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是未来 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由于我们的“自我”必须随时随地的学习外部世 界,以便理性地处理“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 突和矛盾,所以我们体验着焦虑。 为防止、抵御和消除焦虑,我们必须克制、压 抑非理性冲动,2018/12/14,13,知识点(2)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 行为主义的解释,2018/12/14,14,知识点(2)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巴甫洛夫不是从纯心理学和

7、精神病学角度,即不是从现象学角度描述异常心理与行为,而是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来说明异常心理现象。 从总体上来说,巴甫洛夫先是通过动物试验,认识到高级神经系统(即大脑两半球皮质)功能的病理生理机制之后,再通过对临床病人的观察,最后用类比的方法来解释人的异常心理现象。 生活事件使我们极为兴奋,但我们同时又必须努力克制自己,于是我们的大脑两半球的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便产生冲突,冲突一旦持久不消除并打破神经过程的平衡,我们的神经功能便会紊乱并产生神经症或精神病。,2018/12/14,15,知识点(2)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实验性神经症:兴奋和抑制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但如果兴奋和抑制不能协调,就

8、会造成大脑机能的混乱,从而产生行为的混乱,称之为实验性神经症。 无所适从的狗: 巴甫洛夫让狗看两种图像:一种是圆形,另一种为椭圆形。每当见到圆形图像时,狗就得到一份食物;而每当见到椭圆形图像时,则挨一下痛苦的电击。如此重复若干次,狗就形成了条件反射:圆形出现,狗就摇头摆尾流口水,十分高兴;椭圆形出现,狗则紧张害怕。以后,实验者将圆形一点点变成椭圆形,将椭圆形一点点变成圆形。起初狗还能分辨,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可是,当这两种图像越来越相近时,狗则表现惶惑不安,无所适从,在笼子里乱转、嚎叫、拒食、腹肌痉挛、呕吐。再经过一段时间实验,狗不但患了“焦虑性神经症”,还出现皮肤干燥、脱屑、脱毛、溃疡。长期处

9、于这种紧张状态下的狗还出现了各种肿瘤,如甲状腺瘤、膀胱癌、肺癌等。,2018/12/14,16,知识点(2)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 提出“潜能”概念,同时赋予“潜能”具有趋向完善的性质和特点,他们认为心理的异常是由于“潜能”趋于完善的特征受到了阻碍,是“自我”无法实现的结果. 马斯洛认为心理异常最基本的表现是“存在焦虑”。这种“存在焦虑”就是“存在”和“责任”的冲突。由于人的根本意义是人的“存在”,所以“责任”便成为“存在”得以实现的阻碍因素。 严格地说,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目前仍然是一种哲学理念。或者说,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只不过是坚定的存在人本主义哲学的延伸.它就不

10、需要采用任何科学手段去证明任何东西。它只要提出一种假设并赋予这种假设某种固有的特性,再进一步从这种特性推论开来,就能解释一切,便可构成一种“学说”。,2018/12/14,17,要点 3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概念,知识点 (1)正常的心理活动的正面功能 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 能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组织正常运行; 它能使万物之灵的人类正常地、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以便创造性地改造世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2018/12/14,18,要点 3 正常心理与

11、异常心理的概念,知识点 (2)异常的心理活动的结果 心理的反面,即异常心理活动,是丧失了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由于丧失了正常心理活动的上述三大功能,所以无法保证人的正常生活,而且以其异常的心理特点,随时破坏人的身、心健康。,2018/12/14,19,要点 4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知识点(1)常识性的区分 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 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 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 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2018/12/14,20,要点 4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知识点(2)非标准化的区分李心天(1991) 从统计学角度 以常模为参照系 文化人类学角度 以社会的主流价值倾向为参照系 社会学角度

12、以道德准则和个体动机体系同时作为参照系 精神医学角度 以精神病临床症状为参照系 认知心理学角度 以个体认知的真实性和逻辑性为参照系,2018/12/14,21,要点 4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知识点(3)标准化的区分李心天(1991) 医学标准 统计学标准 内省经验标准 社会适应标准 “标准”和“角度”不同。“标准”凭数据,“角度”凭经验。,2018/12/14,22,要点 4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知识点(4)心理学的区分原则 郭念锋(1986、1995) 认为,既然目的是区分心理的正常与异常,就应该从心理学角度切入,以心理学对人类心理活动的一般性定义为依据;只有如此,才能使该问题明

13、朗化。,2018/12/14,23,要点 4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知识点(4)心理学的区分原则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原则,因为是概括性的, 所以包容性极强。 你可以使用任何心理学方法来证实这三大原则;也可以凭经验判断这三大原则。 * 上述三项原则,适用于鉴别是否患有心理疾病,2018/12/14,24,专栏4-1关于“梦”的临床诊断意义,自远古时期,释梦就是人类自我探索的一个方面 自弗洛伊德以后,释梦,就成了临床心理诊断方法。弗洛伊德认为,梦境是性本能挣脱意识禁锢之后的变相宣泄。所以,它有临床诊断价值。 说明梦的性质,必须从两方

14、面入手。第一,给出定义,确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第二,在临床实践中,考察梦与心理紊乱的关系。,2018/12/14,25,专栏4-1关于“梦”的临床诊断意义,梦的定义。“梦是特殊意识状态下的思维与情绪活动” 梦境中体验到的情绪具有临床诊断价值。人不但在现实生活中,面对不同内容的生活事件时可以体验到同一类情绪,也可以产生同一种情绪。 梦中的事件与现实事件不同,现实事件是客观存在,梦中事件却是人的想象。但是,两者之间并不是没有关联。 梦境本身,经常不具有现实意义,梦中的情绪体验,经常具有现实意义对于以了解情绪状态为目的释梦手段,我们称之为“情绪释梦”,2018/12/14,26,专栏4-1关于“梦”

15、的临床诊断意义,案例1: 肖 xx,女,28 岁,未婚,大学文化,公司经理助手。 求助者近来工作效率不高,不能集中精力,爱忘事。下班后,有一种飘飘乎乎的感觉,茶食无味,睡眠不安,为此来心理门诊。 经一般谈话法了解到,求助者三年前在陕西省一所大学毕业,来深圳工作。开始,生活上有些适应不良,半年后逐渐习惯。日常工作和心情、在单位人际关系尚好,三年来没有遭遇不利的生活事件。他自己不能说出目前不良心情的原因。,2018/12/14,27,专栏4-1关于“梦”的临床诊断意义,案例2: 沈,男,29 岁,未婚,大学文化,技术人员。 患者有不自主的肩部抽动,已有三年病史,神经科检查无任何异常所见,诊断为神经

16、官能症 。因近期有说不出的压抑感和早醒后不能再入眠而来心理门诊。,2018/12/14,28,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常见心理异常的主要症状,是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必备的基础知识。心理咨询师了解这些知识,是为了鉴别精神病和非精神病,以便将精神病转诊给精神科医生,留下非精神病。 对于有精神障碍的人,即通常所说的精神病患者,也要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治,但它只是辅助性的,而且是有条件的。其具体条件如下: 必须是在经过系统临床治疗,病理性症状缓解或基本消失以后; 主要目标应是社会功能的康复和预防复发; 必须密切配合精神科医生一起实施。,2018/12/14,29,要点 5 认知障碍感知障碍,知识点 1 感觉障碍 感觉过敏( hyperesthesia):患者对外界各种一般强度的刺激如光、声、冷、热以及某些不适感的感受性增高以至于不能忍耐。 感觉减退(hypoesthesia)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增高而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迟钝,此症状多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和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