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方剂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61899833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6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方剂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课件:方剂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课件:方剂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课件:方剂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课件:方剂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方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方剂(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解表药 第一节 辛温解表,1麻黄汤伤寒论 药物组成: 麻黄9 杏仁9 甘草6 桂枝6,趣记法:黄杏甘桂,功 效: 辛温发汗,宜肺平喘。 主 治: 外感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而喘,苔薄白,脉浮紧。 用方要点: 恶寒发热,无汗而喘,头痛身痛,脉浮紧。,2大青龙汤伤寒论 药物组成: 生姜6 炙甘草6 大枣4 桂枝6 麻黄10 石膏30 杏仁6,趣记法:姜枣膏甘麻杏桂,功 效: 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主 治: 外感风寒表实证兼里热者。症见发热恶寒,全身疼痛,无汗,烦躁,脉浮紧。,3桂枝汤伤寒论 药物组成: 桂枝9 大枣7 生姜9 芍药9 炙甘草6,趣记法:一枝大生姜,一芍甘草

2、熬成汤,功 效: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 治:外感风寒表虚证。症见发热恶心,汗出头痛,鼻鸣于呕,口淡不渴,苔白,脉浮缓或浮弱。 用方要点:发热恶心,头痛汗出,苔白,脉浮缓。,第二节 辛凉解表,1、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论 药物组成 麻黄9 杏仁9 炙甘草6 石膏25 趣记法: 麻杏甘石汤 功 效: 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主 治:外感风邢肺热咳喘。症见身热不解,咳喘气急,鼻翼煽动,口渴,有汗或无汗,苔薄白或黄,脉浮滑而数。 用方要点:发热,喘急,苔黄,脉数。 注意事项: 风寒咳喘,阴虚痨嗽不宜使用;汗多津亏、大渴、神乱等禁用。,2、升麻葛根汤阎氏小儿方论 药物组成:甘草3 芍药9 升麻5 葛根12

3、 趣记法:草药升根。 功 效:辛谅解肌,解毒通路。 主 治:麻疹初期末发或发而不道。症见发热恶风,头痛肢体痛咳嗽,目赤流泪,口渴, 舌红苔干,脉浮数。 用方要点:麻疹末发或发而不透,发热恶心,目赤,口渴,舌红苦干,脉浮数。 注意事项:麻疹已透或疹毒内陷者不宜使 用本方。,第九章 清热药 1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 药物组成: 黄芩6 黄连9 黄柏6 栀子9 趣记法: 三黄吃桅子。 功 效:泻火解毒。 主 治:一切实热火毒,三焦热盛之证。 症见大热烦躁,口舌咽干,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或然甚发斑,身热下痢,温热黄疸,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或外科痈疽疔毒。 用方要点: 热毒壅盛,身热烦躁,神昏错

4、乱,舌红苔黄,脉数有力及外科疮疡见红、肿、热、痛。,2、黄芩汤伤寒论 药物组成: 黄芩9 白芍药9 甘草3 大枣4 趣记法: 黄芩要炒枣。 功 效: 清热止利,和中止痛。 主 治: 邪热入里。症见身热口苦,腹痛下利,或热痢腹痛,舌红苔黄,脉数。 用方要点:身热,下利,腹痛,舌红,苔黄, 脉数。,第十章 泻下药,1大承气汤伤寒论 药物组成: 芒硝15 大黄9 厚朴6 枳实9 趣记法: 大黄硝厚朴。 功 效: 峻下热结。 主 治: 大便不通矢气频转,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硬,手足汗出,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 用方要点: 痞,满,燥,实,苔黄,脉实之胃 肠实热积滞证。,2、调胃承气趣 药

5、物组成: 芒硝 大黄 甘草 趣记法:忙大干,功 效: 缓下热结。 主 治: 阳明胃肠燥热。症见大便不通,口渴心烦,蒸蒸发热或腹中胀满,苔黄咏滑,以胃肠热盛所致之吐,口齿咽喉肿痛等。 用方要点:阳明热结燥实在下而无痞满者。 说 明: 本方煎汤时,芒硝后下。,3、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 药物组成:大黄9,制附子 9, 细辛5 顺口溜:大夫细心。 功效: 温经散寒,通便止痛。 主治: 寒实积聚。症见便秘,腹痛,恶寒肢冷,舌 苔黏腻,脉沉弦而紧。,第十一章 化湿药,1、藿香正气散和剂局方 药物组成:藿香9 紫苏叶6 白芷6 大腹皮6 茯苓6 白术6 半夏曲6,陈皮6,厚朴6 桔梗6 炙甘草6 佐以生姜 大

6、枣。用水煎服。 【顺口溜】江苏二陈姐,只找厚猪皮箱。 【功效】解表和中,理气化湿。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腹痛呕吐,肠鸣泄泻,口淡,苔白腻等症。,2、五苓散伤寒论,【组成用 法】猪苓9 茯苓9, 泽泻12 ,白术9 桂枝6,【顺口溜】泽苓白猪贵,【功效】化气利水,健脾祛湿。,【主治】内停水湿,外有风寒所致的头痛,发热,小便不利,烦渴欲饮,水入即吐,脉浮,苔白腻等症。外有风寒则头痛,发热恶寒;内聚水湿则小便 不利,水肿身重。,3、苓桂术甘汤伤寒论,【组成用法】茯苓 ,桂枝,白术,炙甘草。水煎服。,【顺口溜】桂苓白草。,【功效】健脾渗湿,温化痰饮。,【主治】痰饮

7、病。症见胸胁胀满,眩晕心悸,或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第十二章 利水渗湿药,1、五苓散 药物组成:茯苓 桂枝 泽泻 白术 猪苓 趣记法:茯桂泽白猪,功 效: 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 治:外有表证,内停水湿。症见头痛发热;烦渴欲饮,或水入即吐,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水量内停。症见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霍乱吐泻等。 用方要点: 头痛,发热,苔白,脉浮,小便不 利,水肿。,2五皮散华氏中藏经,药物组成: 茯苓皮 桑白皮 生姜皮 陈皮 槟榔皮 趣记法: 五皮茯桑姜陈郎。 功 效:利湿梢肿,行气祛湿。 主 治: 脾虚湿盛皮水。症见;身悉肿,肢体沉重,心腹胀满,上气喘急,小便不利以及妊

8、娠水肿等,苔白腻,脉沉缓。 用方要点:身悉肿,肢体沉重,小便不利。,第十三章 温里药 1吴茱萸汤伤寒论 药物组成: 生姜 大枣 人参 吴茱萸 趣记法: 姜大人钓萸。 功 效:温肝暖胃,降逆止呕。 主 治:胃中虚寒:食谷欲呕,胸隔满闷或胃脘疼痛,吞酸嘈杂。,2、四逆汤伤寒论 药物组成: 附子 炙甘草 干姜,趣记法: 父子吵僵了。 功 效: 回阳救逆。 主 治:少阴病;四肢厥逆恶寒倦卧,呕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微细。 用方要点: 四肢厥逆,恶寒吐利,腹痛,神倦嗜卧,舌苔白滑,脉微细。,第十四章 理气药,1越鞠丸,药物组成: 苍术 神曲 栀子 川弓 香 附,趣记法:苍神栀川附,功 效

9、:行气解郁。 主 治:气、血、痰、火、湿、食久部证。 症见胸隔痞闷,脘腹胀痛,嗳腹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等 用方要点:六郁之中,气郁为主,用于胸脘痞闷,脘腹胀痛,嗳腹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等。,2、瓜蒌薤白白酒汤 药物组成:白酒 瓜蒌实 薤白 趣记法:酒楼歇 功效:能阳散结 行气祛痰 主治:痰浊较轻的胸痹 症见胸部满痛,甚至胸痛 彻背,喘气咳唾,短气,苔白腻,脉沉弦成紧。,第十五章 消食药,1、保和丸丹溪心法,【组成 用法】山楂18 神曲6 半夏9 茯苓9 陈皮3 连翘3 莱菔子3 【顺口溜】半茯陈,莱翘山神。 【功效】消积和胃,清热利湿。 【主治】食积停滞。症见胸脘痞满,腹胀时痛,嗳腐厌食

10、,或大便不调,大便泄泻,舌苔厚腻而黄,脉滑。,2、枳实消痞丸兰室秘藏,【组成用法】党参9 茯苓6 ,白术6,黄连15 枳实15,干姜3 ,半夏曲9 ,麦芽曲6 厚朴12 炙甘草6(姜炒)。水煎服。 趣记法:四君朴实,黄麦半干 四君指:党参 茯苓 白术 甘草,【功效】消痞满,健脾胃。 【主治】脾虚不运,寒热互结。 脾气素虚则见颜面萎黄,食欲不振,倦怠无力;寒热互结于心下则见心下痞满;因有寒热互结,故而气机不畅,遂有全腹胀满,大便不畅之症。,第十六章 驱虫药 1、乌梅汤伤寒论,【组 成用法 】乌梅15,细辛3,干姜9,当归12,川椒9 制附子9,桂枝3,黄柏9,黄连12,党参9 水煎服。,【顺口溜

11、】辛参姜附归,枝椒连柏梅。,【功效】安蛔止痛,引火下行,寒热并治。 【主治】胸热脏寒,因蛔而厥。病人素有肠蛔虫病,又感寒凉,蛔动不安,因而产生剧烈腹痛,可用此方驱虫。,第十七章 止血药,1、黄土汤金匮要略,【组成用法】甘草9,干地黄9 熟附子9,白术9 黄芩9 阿胶9 灶心土30 水煎 服。,【顺口溜】附子在黄土地胶肥芩术草。,【功效】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主治】脾气虚寒所致的大便下血,及吐血、衄血、妇人血崩,血色暗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第十八章 活血药,1、桂枝茯苓丸,组成用法桂枝9 茯苓9 牡丹皮9 桃仁9 芍药9 【顺口溜】桂苓桃丹芍了,【功效】活血化瘀 缓消

12、肿块。 【主治】妇女少腹素有肿块,按之痛,腹挛急,脉涩;或妇女月经困难,行经腹胀痛;或难产、胞衣不下,死胎不下,以及产后恶露不尽而有腰痛拒按者。或妇女妊娠素有肿块致漏下不止之证。,2、活络效灵丹医学衷中参西录,【组成用法】丹参30,乳香9,当归15,没药9 【顺口溜】丹香没归。,【功效】活血化瘀,行血散结,通络止痛。 【主治】气血凝滞,心腹疼痛,腿痛,臂痛,内外疮疡,一切脏腑积聚,经络瘀阻。,第十九章 化痰止咳平喘,1、二陈汤和剂局方,药物组成:陈皮15,炙甘草5 乌梅1个 生姜7片 半夏15 茯苓9,【顺口溜】夏令陈草姜。,【功效】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咳嗽。症见痰多色白,胸膈胀

13、满,恶心呕吐,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润。,2、止嗽散医学心悟,【组成用法】桔梗5,荆芥1.5 白前1.5 甘草1.5 橘红3 ,百部5 紫菀5。水煎服。,【顺口溜】陈白百荆菀梗草。,【功效】止咳化痰,疏风解表。 【主治】外感咳嗽,日久不止,而咳嗽痰多,咳痰不畅,或有轻度风寒头痛,舌苔白,脉浮缓。 外感风寒则头痛,恶寒,恶风,脉浮缓,舌苔 白薄;肺气不宣则咳嗽气喘,痰多喉痒,痰咳不畅,第二十章 安神药,1、朱砂安神丸兰室秘藏,【组成用法】黄连5 朱砂3 生地黄15 ,炙甘草3 当归9,【顺口溜】老朱当皇帝。,【功效】镇心安神,清热养血。 【主治】心火亢盛,灼伤阴血而成心神不安,怔忡失 眠,胸中烦热,

14、夜睡多梦,舌红,脉细数。,2、酸枣仁汤金要略,【组成用法】酸枣仁15,甘草3,知母4 茯苓6 川芎3 【顺口溜】令母草老芎。 【功效】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主治】肝血不足,阳气偏胜的虚烦失眠,心悸盗汗,头目眩晕,咽干口燥,以及某些精神性疾病等。,第二十一章 平肝息气药,四逆散(伤寒论) 药物组成:枳实 芍药 炙甘草 柴胡 趣记法:只烧干柴 功效:透邪解郁 疏肝理脾 主治:肝郁脾滞,阳郁不伸之四逆证(即热厥),以及脘腹胁肋疼痛,或咳,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脉弦数。,第二十二章 开窍药 牛黄清心丸痘疹世医心法 药物组成:朱砂 黄连 牛黄 山栀子 黄芩 郁金 趣记法:猪连牛智擒鱼 功效:清热解毒

15、开窍安神 主治:温邪内陷,热入心包,症见神昏谵语,身热, 烦躁不安以及小儿惊厥,中风窍闭等。,第二十三章 补虚药 1、补气 四君子汤(圣济总录) 药物组成:炙甘草 白术 茯苓 人参 趣记法:老朱夫人 功效: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症见面色萎白,语声低微,四肢无力 食少或便溏,舌淡,脉细缓。,2、补血 四物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药物组成:当归 熟地 川芎 白芍药 趣记法:当地熊少 功效:补血和血 主治:血虚诸证,症见头晕目眩,面色萎黄不华,唇甲色淡,冲任虚损,月经不调,脐腹疼痛,妊娠胎动不安,血下不止,舌淡,脉细弱。,3、气血双补 十全大补汤(传信适用方) 药物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16、,生姜,大枣,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芪,肉桂 趣记法:八珍奇贵,十全十美 功效:温补气血 主治:气血不足,虚劳咳嗽,食少遺精,脚膝无力,妇女肉漏以及疮疡不敛等。,4、补阴 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药物组成:山药 茯苓 熟地 山萸肉 泽泻 牡丹皮 趣记法:山苓地域择牡丹 功效:滋阴补肾 主治:肝肾阴虚,症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遺精盗汗以及小儿卤门不合,舌红少苔,脉细数,5、补阳 肾气丸 药物组成:熟地 山药 山萸肉 泽泻 丹皮 茯苓 附子 肉桂 趣记法:六位帝王家富贵 功效:补肾助阳 主治:肾阳不足,症见腰痛脚软,下半身常有冷感,小便不利,尺脉沉细,舌淡而胖,苔薄白,以及脚气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