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实验动物疾病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61897602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3.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实验动物疾病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课件:实验动物疾病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课件:实验动物疾病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课件:实验动物疾病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课件:实验动物疾病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实验动物疾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实验动物疾病(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动物疾病,病毒:自然界最小微生物;在PH为7时较稳定;对干燥的抵抗力与病毒的种类及干燥的方法有关;多数能保存于50%的甘油中确诊病毒可通过检查包涵体等方法来确定。 细菌: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有细胞壁;水是主要成分,固形物主要由C、H、O、N组成,占总重量的75-80%;比重一般大于1;PH值可影响其代谢活动;高温是有效的灭菌方法,实验动物的传染病发展过程分为:潜伏期、前驱期、明显期(发病期)和转归期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称为传染锁链 各类动物应分室饲养,以防交叉感染 饲养和兽医人员应每年进行健康检查 实验动物的隔离措施主要用于新引入的动物 隔离是为了控制传染源,隔离场所应离开动物

2、繁殖区 检疫的目的是检查有无潜在性疾病的存在,新引进的动物应有供应商的的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书 新引进的灵长类动物要特别防止B型疱疹病毒 新引进的犬必须有犬瘟热、传染性肝炎、犬细小病毒等免疫证明 灭菌方法有热灭菌法、冷灭菌法和Co60辐照灭菌法 消毒不能杀死细菌的芽孢,比灭菌的范围窄 湿热高压灭菌:121,15min 干热高压灭菌:160 ,45min 预真空高压灭菌: 121,3min,低压蒸汽加甲醛灭菌法:70-80,2h 熏蒸消毒法一般为:15ml/m3福尔马林加7.5克高锰酸钾,熏蒸时室温应保持25 ,熏蒸后须静置24-48h,后在通风2-3天 80热消毒药水清洗是良好的消毒方法 实验动

3、物饲养或实验室进行喷雾消毒后关闭门窗,保持2-3h;门窗、墙壁等用中性洗涤液洗刷,必要时可用2%的热烧碱水洗涤,在高压水冲洗,鼠痘:又称脱脚病,可经皮肤伤口浸入机体,小鼠感染后肝、脾明显肿大,康复后也会通过粪便长期排毒,从而污染环境能够使病毒广泛传播。 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只有持续感染 的小鼠和急性感染的金黄地鼠才会传播病毒;感染该病毒的小鼠,大脑型最为表现为后肢强直性伸展;小鼠感染并康复后终生含高滴度的病毒,可经唾液、鼻分泌物及尿液向外排毒,同时该小鼠可成为无症状的带毒者,并通过子宫和乳汁传给后代,其后代可成为终生带毒者;人感染主要表现为流感症状和脑膜炎,仙台病毒:动物感染后肺部病变明显

4、,鼠肺呈杨梅色,易与浸润性肺癌相混淆;动物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普遍下降,妊娠大鼠会出现胚胎死亡;诊断主要通过免疫学方法,可采用过滤帽笼盒及剖宫产方法使动物免受感染 流行性出血热:自然宿主为小型啮齿类动物,污染尘埃飞沫形成气溶胶吸入感染是其最主要传播途径;兔病毒性出血热在自然条件下空气传播是主要传播方式,其主要预防方式为定期注射组织灭活疫苗,肝炎病毒:鼠肝炎多数呈亚临床或隐形感染,可改变各种免疫参数,ELISA及免疫荧光法可作为特异性诊断;症状可见尿色变深等;嗜神经型常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坏死;犬病毒性肝炎传染方式很多,但不能通过呼吸道传播 犬瘟热:可通过 消化道、呼吸道传播;主要表现双相热型,即

5、先升高,持续两天后降至正常维持2-3天后再升高;我国广泛使用的疫苗是鸡胚细胞培养弱毒疫苗,犬细小病毒:表现为急性出血性肠炎和非化脓性心肌炎,3-4周龄仔犬多呈急性心肌炎症状,病死率高达80-100%;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或污染饲料由消化道传播;肠炎型感染后出现腹泻,粪便呈灰黄色液体,最后因心衰和酸中毒而死 狂犬病:流行呈连锁性特征,病犬终因局部或全身麻痹而死;犬一旦发病即扑杀,并对周围环境彻底消毒 B病毒:恒河猴是自然宿主,幼猴感染后可能由于母源抗体免疫而呈现亚临床症状;可引起人致死性脑感染,沙门氏菌:人畜共患病,实验动物中常见感染为鼠伤寒和肠炎沙门氏菌病;患病动物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 布氏杆菌:可致动物流产 多杀性巴氏杆菌:可使动物发生出血性败血症 支原体:幼龄动物易感,常定居于动物呼吸道和生殖道;环境中氨浓度过高可促进其生产,继而促进肺炎和中耳炎的发生 志贺氏菌:实验动物中主要危害猕猴,对人可引起细菌性痢疾,真菌生长最适温度为37,实验动物皮肤真菌感染的传播方式主要为接触感染,一旦感染后,实验动物须全群淘汰,环境彻底消毒 寄生虫成虫寄生的宿主为终末宿主 实验动物感染弓形虫后常出现流产或死胎现象 兔球虫病主要以肠道传播,3月龄的家兔最易感,可感染人的球虫叫等孢子球虫 血液寄生虫主要通过节肢动物作为媒介传播 寄生虫感染动物后,常引起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