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861073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17_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孙中山,了解“布衣”与总统的关系,了解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体会甘于淡泊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试题第卷 (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其中1-11为单项选择1215为多项选择,多项选择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

2、法,以及在力的合成过程中用一个力代替几个力,这里都采用了微元法B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用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这是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C玻璃瓶内装满水,用穿有透明细管的橡皮泥封口。手捏玻璃瓶,细管内液面高度变化,说明玻璃瓶发生形变,该实验采用转换思想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2.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就越大 B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C.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等于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D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总是一致

3、3.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牛顿第一定律只是反映惯性大小的,因此也叫惯性定律C.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因此,物体在不受力时才有惯性D.牛顿第一定律既揭示了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原因,又揭示了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4.如图所示是A、B两运动物体的位移图象,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A、B两物体开始时相距100 m,运动方向相同B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20 m/sCA、B两物体运动8 s时,在距A的出发点60 m处相遇DA物体在运动中停了6 s5.这是同学们在课堂中接触过的一个实验

4、,做直线运动的钢球,在钢球运动路线旁边放一块磁铁由此判断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为:A 有初速度 B 合力为零C 有合力且初速不为零D 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6.如图所示为表面粗糙的倾斜皮带传输装置,皮带的传动速度保持不变物体被无初速度地放在皮带的底端A上,开始时物体在皮带上滑动,当它到达位置B后就不再相对皮带滑动,而是随皮带一起匀速运动,直至传送到顶端C,在传送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在AB段为沿皮带向上的滑动摩擦力在AB段为沿皮带向下的滑动摩擦力在BC段不受静摩擦力 在BC段受沿皮带向上的静摩擦力A B C D 7.如下图所示,图中的物体A均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弹力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

5、是: A 图甲中地面是光滑水平的,A与B间存在弹力B 图乙中两光滑斜面与水平地面的夹角分别为、,A对两斜面均有压力的作用C 图丙中地面光滑且水平,A与竖直墙壁有力的作用D 图丁中A受到斜面B对它的支持力的作用8.如图所示,用两个弹簧秤A和B,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结点O达到图中所示位置,在保持O点位置和B弹簧秤拉力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将弹簧秤A缓慢地沿顺时针方向转动,那么在此过程中,A与B的示数将分别:A 变大;变小 B 变小;变小C 先变小再变大;变小 D 先变大再变小;变大9.如图所示,一小球从空中自由落下,在与正下方的直立轻质弹簧接触直至速度为零的过程中,关于小球的运动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

6、的是:A 接触后,小球做减速运动,加速度的绝对值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小,最后等于零B 接触后,小球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其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为零C 接触后,速度为零的地方就是弹簧被压缩最大之处,加速度为零的地方也是弹簧被压缩最大之处D 接触后,小球速度最大的地方就是加速度最大的地方10.如图所示,离地面高h处有甲、乙两个小球,甲以初速度水平射出,同时乙以大小相同的初速度沿倾角为的光滑斜面滑下,若甲、乙同时到达地面,则的大小是:AB C D11.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面内,小球a、b从高度不同的两点,分别以初速度va和vb沿水平方向抛出,经过时间ta和tb后落到与两抛出点水平距离相等的P点

7、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 BC. D.12.竖直放置的两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满清水,内有一个蜡块能在水中以0.1 m/s的速度匀速上浮在蜡块从玻璃管的下端匀速上浮的同时,使玻璃管水平向右匀速运动,测得蜡块实际运动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如图所示若玻璃管的长度为1.0 m,在蜡块从底端上升到顶端的过程中,下列关于玻璃管水平方向的移动速度和水平运动的距离计算错误的是:A 0.1 m/s,1.73 m B 0.173 m/s,1.0 m C 0.173 m/s,1.73 m D 0.1 m/s,1.0 m13.如图所示,扶手电梯与地面的夹角为30,质量为m的人站在电梯上,当电梯斜向上做

8、匀加速运动时,人对电梯的压力是他体重的1.2倍,那么,关于电梯的加速度a的大小和人与电梯梯级表面间的静摩擦力f的大小,不正确的是:A. B. C. D. 14.一辆汽车正在以v2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司机看见车的正前方x033 m处有一只狗,如图甲所示,若从司机看见狗开始计时(t0),司机采取了一系列动作整个过程中汽车的运动规律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汽车先做匀速运动再做反向匀减速运动B 汽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C 若狗正以v4 m/s的速度与汽车同向奔跑,则不能摆脱被撞的噩运D 汽车从司机发现狗至停止运动的这段时间内前进的距离为48.4

9、m15.如图所示,一折杆固定在小车上,A,B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设小车向右的加速度为a,AB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a0时,F,方向沿AB杆B 当agtan时,F,方向沿AB杆C 无论a取何值,F都等于m,方向都沿AB杆D 无论a取何值,F都等于m,方向与AB杆所在直线无关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二、填空题(本题共3个题,共14分)16.(多选)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利用纸带上的数据得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后,以速度v为纵轴,以时间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某次实验中某同学描出的点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上一共描出了10个点,下列说法正确的

10、是:A 这10个点无论如何也不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小车运动的vt图象不可能为一条直线,而应为一条光滑的曲线B 这10个点中有8个点虽然不完全在一条直线上,但它们紧挨在一条直线附近,只有F和B两点离这条直线太远,因此可以表示小车运动规律C 在10个点当中只有4个点能画在一条直线上(A、D、G、I)、有六个点不在该直线上,这条直线肯定不能表示小车运动的规律D 与直线偏差较小的点(C、E、H、J)可能是实验误差造成的,而与直线偏离较大的点(B、F)则可能是实验中出现错误造成的17.有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

11、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FTOA、FTOB和FTOC,回答下列问题:(1)(多选)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A钩码的个数N1N22,N34B钩码的个数N1N33,N24C钩码的个数N1N2N34D钩码的个数N13,N24,N35(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A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B量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C用量角器量出三段绳子之间的夹角D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3)在作图时,你认为图中_(选填“甲”或“乙”)是正确的18.图甲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在实验操作中,将砝码盘和砝码所受的

12、重力看成小车所受合外力在保持小车总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所加砝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得到加速度随力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1)分析发现图线的水平轴上有明显的截距(OA不为零),这是因为_(2)在图乙的aF图线中,若排除(1)中的问题,AB段基本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由此得到,在小车总质量一定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小车受到的合外力的关系是 而BC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三 计算题(本题共3个小题,其中19题8分,20题12分,21题16分,共36分)19.三条轻绳结于O点,通过一轻弹簧秤将一重物悬挂起来,如图所示。已知系在竖直墙上的绳与墙成37角,弹簧秤水平且读数为3 N,求:重物的

13、质量和上端绳子的拉力(g=10 m/s2)20.如图所示,弹丸和足球的初速度均为v1=10m/s,方向向右设它们分别与木板作用的时间都是0.1s,那么:(1) 子弹击穿木板后速度大小变为7m/s,求弹丸击穿木板时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2) 足球与木板作用后反向弹回的速度大小为7m/s,求足球与木板碰撞反弹时的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2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4 kg,长为L2 m的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在此木板的右端上还有一质量为m1 kg的铁块,且视小铁块为质点,木板厚度不计今对木板突然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1)若不计铁块与木板间的摩擦,且拉力大小为6 N

14、,则小铁块经多长时间将离开木板?(2)若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铁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要使小铁块对地面的总位移不超过1.5 m,则施加在木板水平向右的拉力应满足什么条件?(g10 m/s2)高一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卷 (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其中1-11为单项选择1215为多项选择,多项选择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BCDCDBACBAAABDACDBCBD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二、填空题(本题共3个题,共14分,每空2分)16.BD17.(1)BCD (2)A(3)甲18.(1)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2)小车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过大三 计算题(本题共3个小题,其中19题8分,20题12分,21题16分,共36分)19.(8分)将竖直绳对O点的拉力T沿另两绳的反方向进行分解,分力分别为T1和T2,如图所示。则T1=Ttan37,又T=mg,所以T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