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9讲 城市区位、城市体系与城市空间结构课件 鲁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861002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3.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9讲 城市区位、城市体系与城市空间结构课件 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9讲 城市区位、城市体系与城市空间结构课件 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9讲 城市区位、城市体系与城市空间结构课件 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9讲 城市区位、城市体系与城市空间结构课件 鲁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9讲 城市区位、城市体系与城市空间结构课件 鲁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9讲 城市区位、城市体系与城市空间结构课件 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9讲 城市区位、城市体系与城市空间结构课件 鲁教版(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自主梳理考点互动探究教师备用习题,1.城市的区位选择 (1)概念 区位:区位是指某事物的位置及其与其他事物间的 。 城市区位:城市区位是指城市所占据的场所,与自然环境和 有着密切的关系。,空间联系,社会经济环境,汇合,工矿,河口,对外联系,水源,平原,中低,(2)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工矿业,社会经济因素,自然灾害,国际国内战争,沿海、沿江,扬州、济宁,合肥,减弱,2.城市体系 (1)城市的地位:城市是区域的 中心、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 (2)城市服务活动 为城市自身服务。 为 的地区服务,这是城市的基本活动,也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3)城市体系 概念:城市体系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规模不

2、同、等级不同、 上各具特色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特征:城市的等级不同,其功能和 也不同。,服务和管理,城市自身以外,功能,服务范围,(4)中心地理论 主要内容:较系统地阐明了区域内城市和城市内服务中心的数量、规模、 之间的关系。 应用:区域规划、 和商业网点布局等方面。 特征 a.服务范围在空间上呈 。 b.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不同。,等级,城市建设,六边形,大,高级,少,远,近,多,低级,小,c.原则: 、交通原则、行政原则。 (5)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案例分析,市场原则,上海,3.城市功能区 (1)成因:城市各项活动之间发生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

3、(2)常见功能区: 。 (3)其他功能区:行政区、文教区、风景区等。,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4.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 (1)历史因素:历史因素是城市功能分区的 。例如,北京市中心城区由于历史原因而形成了 。 (2)经济因素 因素 a.土地价格或地租水平:由地理位置、 等条件决定。 b. :由各种功能活动本身的特点决定。,形成基础,行政区,交通通达程度,付租能力,影响 a.商业区:分布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和地租次高地区中的 。 b.住宅区:分布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 c.工业区:分布在地租较低的其他地区。 (3)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高级和低级住宅区存在 发展的趋势。 (4)政策:对城市

4、功能区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工业时代:城市功能分区受到重视并被引入城市管理。 信息时代:土地混合利用成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重要特征。,道路相交处,背向,(5)城市空间结构模式 在历史、经济、社会和政策等因素作用下,城市功能分区在空间的分布与组合上,形成各种不同的空间结构模式,主要有 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和未来“田园城市”。 5.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1)影响城市建筑景观 例证:欧洲城市中心区很少建设现代化高楼大厦,少见高大楼群聚集的情况,美国则相反。 原因:城市发展历史的差异。,同心圆,(2)影响城市建筑格局,天人合一,城市中轴线,核心突破,探究点一 城市等级与城市体系,1.不同等级

5、城市的服务功能与空间分布的关系,图19-1,2.影响城市等级体系的因素,城市等级的提高和服务范围的扩大需要的基本条件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和丰富的资源。此外,人口条件也是其重要条件之一。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续表 ),特别提示 近年来,我国一些中小城市不顾自身实际,提出发展成为大城市甚至国际大都市的目标,建机场、五星级酒店等,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不同城市等级不同,服务范围不同,城市功能也不同,城市建设要从实际出发,找准城市自身的定位。,命题点一 城市服务功能 1. 2016全国卷 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

6、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1)(3)题。,命题探究,A 解析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分工明确,由此可知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服务种类。,(1)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 ) A.服务种类 B.服务等级 C.服务范围

7、 D.服务人口,B 解析由材料可知,各核心城市分工明确,同类产业活动集中在同一个城市,因而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空间集聚。,(2)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 ) A.技术创新 B.空间集聚 C.市场拓展 D.产品升级,D 解析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优化城乡用地结构。,(3)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 )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B.降低人口密度 C.促进城市竞争 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命题点二 城市等级体系 2. 2015北京卷 图19-2为某地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示意图。图中最有可能为博

8、物馆、乡(镇)行政机构、集贸市场的依次是 ( ) A. B. C. D.,图19-2,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不同等级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从图中可以看出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最大,并且其辐射范围跨越了县(区)界和省级行政区界,即是服务范围大、服务等级高的机构,最有可能为博物馆,故B项正确。的服务范围直接受到了县(区)界的限制,故可能是乡(镇)行政机构;集贸市场的服务范围最小,应为其中之一。,核心突破,探究点二 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三大功能区,(续表 ),2.常见功能区的规划布局,1.“六看法”判断城市三大功能区 (1)看面积:住宅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面积最小。 (2)看距市中心

9、远近:一般情况下,距市中心由近及远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3)看形态:商业区一般呈点状、条状,住宅区和工业区一般呈片状。 (4)看人口变化:商业区人口数量昼夜差别最大,白天人口多,夜晚人口少;住宅区与商业区正好相反;工业区人口数量昼夜差别最小。 (5)看建筑物密度: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住宅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最小。 (6)看分布趋势:住宅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区移动,在市中心的用地比例逐渐下降;商业区虽然也有向郊区交通便捷处移动的趋势,但其移动幅度较小,在市中心的用地比例上升幅度较大。,知能拓展,2.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方法 在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时要考虑很多因素,在合理协调工业用地

10、和住宅用地之间的关系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如图19-3)。,图19-3,(1)工业区和住宅区之间有便利的交通。 (2)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减少对住宅区的污染,其基本原则如下: 基本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可以布局在住宅区。 用地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以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有严重污染或有重大安全隐患的工业应远离城市布局,并考虑盛行风向和水源地。这类工业应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远离水源地并布局在河流的下游。 (3)在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设置防护带。,3.城市功能区布局是否合理的判断 判断城市功能区的布局是否合理,主要从工业区和住宅区的布局考虑,

11、还应注意城市的盛行风向、河流流向等方面。 (1)根据材料信息,利用图中的经纬度及相关地理事物、指向标等信息判断盛行风向。 (2)根据等高线数值和弯曲状况以及河流的粗细变化等判断河流的流向。 (3)注意高级住宅区一般和行政区、文化区相连;高新技术产业区应接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布局,建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方。,命题点一 城市功能区的分布与判断 3. 2016北京卷 城市居民往返于居住地和各功能区之间所耗费的能量总和,即出行能耗。图19-4示意某大城市居民月出行次数与出行能耗的组合关系。据图推断 ( ) A. 甲区多公共服务设施,靠近住宅区 B. 乙是位于郊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C. 丙区商业网

12、点等级低,服务半径小 D. 丁为中心商务区,能耗昼夜差异大,命题探究,图19-4,B 解析仔细读图,甲区出行能耗高、出行次数少,不可能有较多的公共服务设施,A错;乙区出行能耗高、出行次数多,位于郊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距住宅区远,人员往返频率高,符合题意,B对;丙区出行次数少,不可能是商业网点,C错;丁区出行能耗低、出行次数多,可能为距住宅区比较近的商业区,D错。,命题点二 城市主要功能区和城市规划 4. 2017江苏卷 图19-5为我国某城镇发展现状和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9-5,答案功能相对独立,互相影响少;发展空间大;有利于居住环境改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空间形态。从图中可

13、以看出,该城镇规划的空间形态由集中式向组团式发展,其优点可以从独立发展、干扰小、发展空间大等方面回答。,(1)该城镇规划的空间形态由集中式向组团式发展,其优点有 。,答案地形平坦,城镇盛行风下风向,城镇河流下游 靠近工业区;靠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布局的理由。从风频玫瑰图可以看出,该城镇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将工业用地集中布局在西南方,有利于保护环境;此外西南方地势平坦,处于河流下游。W处被规划为工业仓储用地,其有利条件可以从靠近工业区、交通便利等方面回答。,(2)为发展工业,该城镇将工业用地集中布局在西南方,考虑的自然条件主要有 。W处规划为工业仓储用地的理由有,答案加强各组

14、团联系的道路和桥梁建设,优化城市结构,合理布局各类城市用地(任答两点)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联系的措施。为使城镇五个组团紧密联系,形成有机整体,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加强各组团联系的道路和桥梁建设、优化城市结构等。,(3)为使城镇五个组团紧密联系,形成有机整体,规划采取的主要措施有,核心突破,探究点三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图19-6,(1)距市中心的远近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图19-7,(2)交通通达度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交通通达度越高,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城市不同区位土地的交通通达度不同,地租高低也就相应地存在着差异,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图19-8,2.

15、其他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图19-9,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命题点一 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因素 5. 2016江苏卷 图19-10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命题探究,图17-4,图17-4,图19-10,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分区。从图中可以看出,位于城市内部,与其他功能区相比占地面积最大,且交通便利,最有可能是住宅区,所以A正确。,(1)图19-10中最有可能是住宅区的是 ( ) A. B. C. D.,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温和地租的因素。城市中工业、人口密集的地方气温较高;一般城市中心地租最高,交通线路交会处地租较高。沿甲乙方向,气温、地租变化趋势曲线最有可能的是C项。,(2)沿甲乙方向,气温、地租变化趋势曲线最有可能的是 ( ),B,C,A,D,图19-11,命题点二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 6. 2017全国卷 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图19-12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1)(3)题。,图17-4,图17-4,图19-12,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地铁是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的一种形式,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站点周边的人流量。,(1)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 ) A.站点的用地面积 B.周边的人流量 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D.周边的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