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安市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1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856158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高安市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1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西省高安市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1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西省高安市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1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西省高安市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1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西省高安市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1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高安市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1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高安市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1月月考试题(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孙中山,了解“布衣”与总统的关系,了解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体会甘于淡泊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江西省高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1月月考试题第I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战国策到底是不是历史学著作战国策由西汉末年刘向编订而成,汉书艺文志将其与左传史记国语等一道归入“春秋类”:“战国策三十三篇,记春秋后。”四部归类法出现后,人们多将其归入史部。但对于这一分法,自宋代以来便有不同看法。如南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将战国策归入子部“纵横家”类:“予谓其纪事不皆实录,难尽信。盖出于学纵横者

2、所著,当附于此。”此后,高似孙子略、马端临文献通考及宋史艺文志都把战国策归入子部。那么,战国策到底是什么性质的书籍呢?在笔者看来,主张该书为历史学著作的理由是不充分的。“策”不是“册”人们以战国策为史学著作的依据之一,是认为“策”即“册”。如近代学者叶德辉在书林清话书林余话卷1中说:“余意当时以一国之事为一策,而其策有长有短,故又谓之短长。刘向又谓为游士策谋,盖不知策为简策之意。”王国维在简牍检署考校注中也有类似看法:“窃疑周秦游士甚重此书,以策书之,故名为策。以其札一长一短,故谓之短长。比尺籍短书,其简独长,故谓之长书修书。刘向以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定其名曰战国策。以策为策谋之策

3、,盖已非此书命名之本义。”然而考诸古字书,可知这一理解并不符合事实。说文解字竹部:“策,马箠也。从竹朿声。楚革切。”说文解字册部:“册,符命也。诸侯进受于王也。象其札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楚革切。”叶德辉和王国维试图将“长短”的名称和说文对“册”的解释联系起来,故而认为“策”就是“册”,因为册“象其札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但说文解字对“册”字形的解释并不合理,因为从出土简册来看,虽然有长有短,但在同一部简册里,简的长短都是一样的。战国策的“策”如果是“书册”之义,刘向可以直接用战国册的名称,不必用“策”来代替“册”。可见,这里的“策”是“策谋”,不是“简册”。战国策所载非史实内容甚多战国

4、策所载不少内容并非史实,比如“冯谖”,史记作“冯驩”。但先秦典籍中除战国策史记出现“冯谖”这个人以外,其他地方都没有出现。韩晖根据缪文远战国策考辨一书所述,在试论战国策之性质中认为,“今本战国策中属于拟托之作,有98篇, 而今本战国策据上海古籍重校本有497篇,鲍本有494篇,姚本486篇,以百分比统计分别占19.7%、19.8%、20%”。以此来看,似乎战国策里有80%左右的内容都是真实的,大都能和史实对应上。这里的史实是对史记而言的,但史记所记都是史实吗?单就冯谖来说,此人只在战国策和史记中出现,如果史记参考战国策内容的话,那么二者的可靠性就都值得怀疑。据郑良树战国策研究统计,史记中的周本

5、纪秦本纪秦始皇本纪和齐世家等11篇“世家”及韩非列传等23篇“列传”中涉及战国史实的文字总计4362行,其中与战国策所记大致相同的有2112行,占48%,涉及103章之多。如果战国策不是史实的话,史记中的相似内容就不是史实。如果将战国策中的伪托部分看作非史实的话,战国策中的非史实部分就绝不止20%。因此,以史记作为参考,从而将战国策看作历史类典籍是不全面的。李叔毅在试论战国策之为书中认为,“战国策不是史家为存史实而写的史书,而是另一种人按照特定目的而收录的一种资料。这不是说它没有历史价值,而只是说它不是一般概念上的历史书”。这一看法是比较客观的。战国策为策士修习的教材战国策又有长书修书短长等名

6、称。孙家洲在“短长”释义中认为,短长既不是杨宽在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的史料价值一文中所认为的“权变”意思,也不是叶德辉、王国维认为的简牍规格形制大小。他在汉末应劭和魏人张晏提出的“短长”应是“纵横之术”的解释上,认为是优劣得失之意。傅定淼在“短长书”释名中提出,足本或稍足本名“长书”、“修书”,存、佚错杂者谓之“短长”。刘向在战国策叙录里面介绍了战国时期的一个特殊阶层策士。策士们知晓天下机变,通晓各种权术,有很好的口才和辩才,能解决诸侯国棘手的问题。战国策中记载了苏秦的故事。他初到秦国游说,希望得到接纳,但秦王并未重用,于是苏秦“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

7、经过勤奋自学,后来他联合六国对抗秦国,威风一时。苏秦在自学过程中翻阅了很多书籍,例如“太公阴符之谋”之类的谋略之书。笔者认为,除了这些书目,他还会有一些类似“案例教学”的书或者笔记。这些“案例”也可以汇集成册,用于平时反复学习,“简练以为揣摩”。这样的书比较长,所以就称之为长书或修书。但这样大部头的简册不容易随身携带,方便携带的都是一些比较短小的书,类似今天的“手册”、“宝典”或“锦囊妙计”,这样短小的书称为短书。苏秦如果要去秦国,需要了解秦国的局势,然后根据自己平时做的笔记大纲,找出游说的内容和方法,这些就属于短书的内容。据此,笔者认为战国策是“秦火”后留存下来的战国时期“策士”阶层的修习教

8、材,长短不一,故称为长书修书短书,合起来是短长,内容是有关策谋和国家大事的,所以叫做国事事语国策。刘向名之曰战国策,是取其内容而言的。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近代学者叶德辉说“余意当时以一国之事为一策,而其策有长有短,故又谓之短长。刘向又谓为游士策谋,盖不知策为简策之意”来说明“策”即“册”,他认为战国策是历史著作。B.本文作者认为战国策里有80%左右的内容都是真实的,大都能和史记对应上;所以战国策80%左右的内容是历史事实。C.战国时期有一个特殊阶层策士,策士们知晓天下机变,通晓各种权术,有很好的口才和辩才,能解决诸侯国棘手的问题。 D.作者认为战国策是“秦

9、火”后留存下来的战国时期“策士”阶层的修习教材,长短不一,故称为长书修书短书,合起来是短长。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四部归类法出现后,人们多将战国策归入史部。但对于这一分法,自唐代以来便有不同看法。如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将战国策归入子部“纵横家”类。B. 人们以战国策为史学著作的依据之一,是认为“策”即“册”。汉代刘向、清代王国维、近代学者叶德辉等人的所有著作中都有此观点。C. 作者认为战国策的“策”如果是“书册”之义,刘向可以直接用战国册的名称,不必用“策”来代替“册”。可见,这里的“策”是“策谋”,不是“简册”。D. 叶德辉和王国维认为册“象其札一长一

10、短,中有二编之形”,因为他们试图将“长短”的名称和说文对“册”的解释联系起来,认为“策”就是“册”。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孙家洲在“短长”释义中认为,短长既不是杨宽在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的史料价值一文中所认为的简牍规格形制大小,也不是叶德辉、王国维认为的 “权变”意思。B. 孙家洲在汉末应劭和魏人张晏提出的“短长”应是“纵横之术”的解释上,认为“短长”是优劣得失之意。C. 战国策中记载了苏秦的故事,他勤奋自学,本文作者认为苏秦读的书中有一些类似“案例教学”的书或者笔记,这些“案例”也可以汇集成册,用于平时反复学习,“简练以为揣摩”。这样的书比较长

11、,所以就称之为长书或修书。D. 战国时,大部头的简册不容易随身携带,方便携带的都是一些比较短小的书,类似今天的“手册”、“宝典”或“锦囊妙计”,这样短小的书称为短书。(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冬夜的歌谢静太阳像一只橙黄的圆橘,渐渐被灰蒙蒙的暮云遮去。呜呜鸣响的西北风摇撼着树木,摇撼着电线杆。狂舞的雪片碰撞在窗玻璃上,开始了它化为冰凌的再生坐在温暖如春的屋里,靠近银白色热烘烘的暖气片,我在阅读欧亨利的名作最后一片叶子。写字台上的两盆腊梅和玉兰,给房间增添了淡淡的幽香。那圆的、扁的、方的、长的,从海滩捡回来的五彩石,点缀于花盆之间,望去完全没有冬日的景

12、象。妻悠然斜倚于沙发上,正在织一件米黄色的毛线衣。纤细的手指,轻盈地抖动不知从何处,传进耳鼓一阵时断时续的悠远的喊声:“各家各户注意啰小心煤气中毒防火防盗”这声音由远而近,在寒风凛冽的冬夜回响着,使我油然产生一种苍凉之感。读书的兴致完全被搅乱了。我刚看到“老贝尔门是住在她们这座楼房底层的一个画家。他年过六十,有一些像米开朗琪罗的摩西雕像那样的大胡子”便就此打住,折页合书,忍不住问:“这是谁?神经病?深更半夜在街里大呼小叫的,不怕惹人烦?”“你才出差回来,不知道咱们街里出现的新鲜事儿。”妻继续织着毛线衣,没抬头,“这是一个部队离休的老干部,回来跟女儿、女婿养老的,半个月前开始,天天这么喊呐!”“

13、嘿,干嘛不住干休所?”我诧异了。“大约是怕寂寞。”妻按自己的理解说。“他女儿、女婿也够呛,父亲辛劳了一辈子,晚年应该让他在家享享清福,怎么会让老人到街上干这呢?难道是缺钱花吗?”我不满地嘟哝。“哪里话,他的钱多的花不完,给区幼儿园送了三百,国库券买了一千。”妻抬起头来辩解说,“人家夜间值班,完全是尽义务。”我呆了,有些不可思议。听那喊声越来越大,已接近我居住的楼下。“各家各户注意啦,提高警惕,防火防盗,防止煤气中毒!”这声音倏忽间变得顺耳起来,可以听出是走南闯北、有点走了调儿的中原乡音,带着其特有的悠长的拖腔,容易使人联想到草原上的牧人,在广阔的原野呼唤走失的骏马“喂,这是谁家的自行车?谁的车

14、?快搬进去,天不早啦!”那绝不是民警们手中拿的那种半导体喇叭。是纸喇叭筒,还是铁皮的?我猜测,并直起身来,想看清楚这吆喝的老人的模样。窗玻璃上蒙着一层薄冰。室外是浓深的夜色和飞扬的雪花。“呀,真该死,是我的自行车忘搬了!”妻的脸上含着些微的惊慌。“我去搬!”穿上外套我飞步下楼。刚走到二楼楼梯口,见妻的那辆“凤凰”车已搁在梯口的空档上。我的心热了。此后,每天傍晚至深夜,我的耳边都回响着这老人的吆喝声。渐渐习惯了。像听风声、车声、雨声、树声一般习惯。这吆喝声,穿越深深的夜空,把人安然地带入了温暖甜美的梦乡。因为工作忙,业余时间要赶写技术论文,最后一片叶子一直没有读完,真有点对不住欧亨利先生。也对不

15、住妻,她读了多遍,向我介绍。不过,那吆喝声却必不可少。每当此刻,耳神经似乎变得特别敏锐灵巧。“咦,是时候了,怎么那老人没出来?”我在写字台边不安地问妻子。“哦,他作为区街系统的先进代表,到市里出席劳模会去了!”妻在读英语九百句,乐呵呵地告诉我。“我说呢!”心,释然了。“还有亲爱的,瞧瞧窗子外边,瞧瞧墙上那最后一片藤叶。难道你没有想过,为什么风刮得那样厉害,它却从来不摇一摇,动一动呢?唉,亲爱的,这片叶子才是贝尔门的杰作就是在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的晚上,他把它画在那里的。”我终于读完了最后一片叶子,这最后一段大约是小说的文“眼”吧?我大声地读给刚进门的妻听。妻的眼眶湿润了。肯定是为了贝尔门的献身精神。我看看表,该是老人吆喝的时间了。我凝神静听,没有。我挨近窗户,还没有,我不安起来。贝尔门的死和妻子的泪给我带来了不祥的预感。我拉开门,要到阳台上去“别等了,”妻在身后喊,声音有些哽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