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强化班) 苏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847951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强化班)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强化班)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强化班)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强化班)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强化班)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强化班)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强化班) 苏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孙中山,了解“布衣”与总统的关系,了解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体会甘于淡泊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分值: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基础知识(30分)1.把下面语段中拼音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后面的横线上。(4分)主持人是观众的忠实“服务员”,主持节目必须热情诚kn ,用语亲切自然,既不可呆板晦s,又不可哗众取宠,故弄xun虚。主持人是整个节目的“绿叶”,因此,话语过多等喧bn夺主的行为都是不恰当的。2.诗文名句填空。(8分)言必信, 。 宁为玉碎,。烽火连三月,。商女不知亡国恨,。将军百战死,。 人生自古谁

2、无死,。 ,化作春泥更护花。 ?悠悠。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A读经典著作应该扎扎实实,不能浮光掠影。B学者驳斥“日本殖民带给台湾现代化”,认为这种言论简直是莫名其妙。C好多明星正当壮年却身患不治之症,真是风烛残年,让人感慨万千。D昌黎先生在自己处于贬谪失意之时,壮志难酬之际,仍惦着一方水土,一方百姓,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真实写照。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我们从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B本届世界杯决赛,中国队与美国队争夺冠亚军。C透过“最美中学生”张文驰高考前捐肾救人的事迹的宣扬,使我们看到了“90后”中学生的人性之美。D团队的组织者

3、会不会正确地指引方向,是一个团队能否成为优秀团队的决定性因素。5.根据汉字是表意文字的特点,请仿照例句写出你的联想或想象。(不要求句式一致)(2分)一个“雨”字,让我仿佛看到了漫天的小雨淅淅沥沥地洒落,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个“集”字,让我仿佛看到了 ; 一个“山”字,让我仿佛看到了 。 6.名著阅读(6分)摘录一则“鲁滨逊日记”:五月四日出去钓鱼,但没有钓到一条我敢吃的鱼,当我感到十分厌倦,正要离开的时候,却钓到一只小海豚,我所用的长长的钓丝,是用绳纰(p)搓成的,只是没有钓钩,可是我还是经常钓到足够的鱼来吃,我把它们晒干了吃。 (1) 这则日记中,鲁滨逊的生存智慧具体表现在哪里?(3分)

4、(2) 请向你的朋友推荐名著鲁滨逊漂流记,并说说推荐的理由。(3分)7.“元旦”前夕,学校将举办一台“关注农民工”的文艺晚会,校领导和全体师生一起参加。假如由你担任主持人,你将准备怎样的开场白?(4分)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8-9题(4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8.这首送别诗不仅表达了与知己的惜别之情,还表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2分)9.“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名句,请说说它好在哪里。(2分)(二)阅读湖心亭看雪初至西湖记,回答第10-13题(16分)【甲】

5、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6、(袁宏道初至西湖记)注释: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东阿王:曹植。洛神:洛水的女神。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10.甲文选自,作者 ,号 , (时期)文学家。(4分)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拥毳衣炉火( )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3)从武林门而西( ) (4)即棹小舟入湖(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13.湖心亭看雪写的是雪后的西湖,西湖写的是春天的西湖,试比较两篇文章写景方法的不同。(2分) (三)阅读

7、怯懦,完成1416题。(10分)怯懦那一年她到北京读书,父亲跟随她一起北上打工。她从没有去看望过父亲,也无法找到他工作的地方。她只从父亲口中,知道他在一个新开发的工地上,做风餐露宿的民工,每个月领了钱,便会定时打到她卡上。她也曾想过去找他,像别的同学那样,领着他到学校四处转转,哪怕,只是在食堂里吃一顿简单的饭。但北京那么大,去任何一个地方,似乎都需要在公交地铁上辗转换乘,她想,或许他们彼此,在北京很难会有见面的机会。她知道自己心里,其实并不希望父亲能来看她。她羡慕常能收到父母包裹或是电话的舍友,看她们故意大惊小叫地在她面前,将漂亮的衣服、好吃的特产,孔雀开屏一样地展示给她;或者听她们在电话里,

8、温柔地朝父母撒娇,声音如一朵花儿,看似羞涩无比,却是拿最耀眼的色彩,刺伤了她的眼睛。她们与父母家人远隔千里却如同近在咫尺;而她与父亲,明明都同在北京,却似远隔天涯。常有舍友在挂掉电话后,装作漫不经心地问她,你的父母何时会来看你?她总是模棱两可地回答说,他们忙呢。 这也是父亲曾给过她的理由。他来到北京,只主动给她打过一次电话,打在同宿舍同学的手机上,听得出是在嘈杂的工地上,借了别人的手机,只匆匆地说,很忙,记得照顾好自己,我会每月给你寄钱。她还没有来得及问问父亲的情况,便听见那边有人喊:“55秒了,快挂!”之后电话那端,便只剩“嘟嘟”的声音。那位同学诧异地看了她一眼。她感到那视线如一把尖锐的刀子

9、,瞬间插入她的身体。她一直以为,在北京各个工地间辗转的父亲,除非回家,与她再不会有相见的机会。但她没有想到,却以那样难堪的方式,看到父亲。那是学校社团组织的一次电影展,她的舍友临时有事,让她在门口,帮忙发放“意见反馈表”,并照顾嘉宾。就在所有的票都发完,嘉宾也一一列席,她打算回自己座位上时,门口突然传来一阵争吵。她随着看热闹的人走过去,见门卫正把一个明显是民工的男人死劲往外推,男人硬是不动。周围一群同样衣着斑驳的民工一哄而上,与门卫理论,一片混乱中,她渐渐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原来这群在学校建筑工地的民工,听说晚上礼堂里有免费电影,便纷纷涌了过来;被推出的那个民工,假说找女儿,试图混进去。门卫识破

10、他们的伎俩,几番争执,便有了她看到的那一幕。礼堂里的灯渐次熄灭下去,她转身要走,背后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我就是要找我女儿,她叫陈叶,学外语的。她一下子怔住了。那一刻,她似乎被一根针给定住了,想要挪动脚步,却发觉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而且,愈是挣扎着想要逃脱,心底的疼痛,就来得愈是剧烈。最终,她没有回头,迅速走开。当所有的灯熄灭,电影在黑暗中开始时,泪水,终于哗哗地流下来。真没有想到,父亲原来离她如此近,近到不过是几百米,便可以从那片喧嚣的工地,走到她的宿舍;近到她每天从五楼的教室里,透过窗户,便能够看到不远处的脚手架上,蚂蚁一样忙碌的民工;近到她每天打饭,若是绕一段路,就会看到工地上,在初春的

11、风沙里,坐在钢筋水泥上,埋头吃饭的那群劳作者。可是,父亲却从来没有来找过她,直到那天晚上,他喝了点酒,又被保安欺负,在一群民工的怂恿下,终于在礼堂门口喊出了她的名字。她与父亲,都是怯懦的人14.根据小说的情节,以陈叶为陈述对象,完成下面的表格。(2分)情节主要事件开端(北京)陈叶与父亲同在北京却从未见面发展(宿舍)高潮(礼堂)15.试分析第段划线句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4分) 16.小说结尾说“她与父亲,都是怯懦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父女二人各自“怯懦”的具体表现和深层原因。(4分) (四)阅读一树樱桃绿映红,完成1721题。(10分)一树樱桃绿映红包利民樱桃是我心里的点点星光,樱桃树便

12、是生命中永不消散的一抹眷恋。那时邻家的南菜园里,便生长着一棵樱桃树,每当粉红的花儿绽满枝头,邻家小妹妹的笑脸里便漾满了春风的涟漪。那个时候,我就在树下,教她一笔一画地写字。资源库邻家那时极贫困,几个孩子都没上过学。而最小的妹妹,却很是渴望能认字看书,每一次我放学回来,她都要跑来看我写作业,就那样认真地看着,眼中闪着幽幽的光亮。她出人意料地聪慧,那些字,她都学得极快,夸她,她只是浅浅地笑,像风过水面。樱桃树上的花儿落尽,嫩绿的叶片便悄悄地覆盖,就像换了一种心情。再近两个月后,樱桃便成熟了。这个时候,邻家小妹妹便会捧着樱桃送给我。那些珠儿般的红樱桃,就躺在她洁白的掌心,在阳光下,直入心灵的美。二十

13、五年过去,在这离乡千里的城市,当买下现在所住的房子时,惊喜地发现窗前竟有两棵樱桃树。于是有一种巨大的亲切感,仿佛故乡的气息,穿透重重的时光,轻轻地落入心底。从故乡的小村搬走的时候,我才十四岁,是一个夏天,微雨,邻家的樱桃树正是果实成熟的时候,回头看,那些红红绿绿被雨洗得越发清新,而我的心,却被洗得满是濡湿的伤感。邻家小妹妹的眼中也下着雨,她就躲在樱桃树下,看着我坐的车渐行渐远。一树樱桃绿映红,是我心里离别的背景,还有,树下那个小小的无助的身影。当辗转的二十多年消散于时光深处,当那两棵樱桃树摇曳着走进我的眼睛,就像岁月的流水再度漫过心上,尘埃尽去。隔年的春天,樱桃树开花了,让我惊奇且惊喜的是,这两棵树,竟是白色的花朵。不是记忆中的浅粉,而是一种柔软的白,只有细细的几丝花蕊是粉红色,使得凝望间,在洁白之中闪过不易觉察的粉。然后,樱桃就红了。在这异乡,那些鲜红的樱桃点亮了所有的过往。在红绿之间,每一缕风都缠绕着我的眷恋与回忆,让我在遥远之处,在每一个四季轮回间,都能于小小的窗前,感受到故土的气息。心儿便漫流成河,成海,任幸福将我围绕。17、赏析题目“一树樱桃绿映红”的妙处。(2分) 18、故乡的樱桃树下有两幅画面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中,请分别为这两幅画配上简短的标题。(2分)(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