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34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847885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34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34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34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34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34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3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3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孙中山,了解“布衣”与总统的关系,了解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体会甘于淡泊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20分(含卷面书写3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本卷答案必须用蓝色或黑色笔芯钢笔(圆珠笔)做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有出色的表现!1、 语文知识积累(23分)1. 读下面诗句,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听,大自然的声音那是月光轻f (1) 平静的湖面听,大自然的声音那是微风低拂mo (2) 密的深林闭上你的眼睛倾听吧感受这一刻的静m (3) 与温馨 佚名(节选)2.古诗

2、文名句默写。(10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树树皆秋色, (1) ”是秋意颇浓的山野之美;“晴川历历汉阳树, (2) ”,是登楼远眺的江景之美;“ (3) ,长河落日圆”是塞外大漠雄浑壮丽之美;“ (4) , (5) ”白居易笔下西湖早春的花草之美。然览物之情,各有不同,面对奇山幽谷,吴均产生了鄙弃尘俗之念:“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6) , (7) 。”;面对傲雪凌霜的松柏,刘桢发出了“岂不罹凝寒? (8) ”的赞叹;面对情谊深厚的故乡水,李白抒发的是“ (9) , (10) ”的思乡之情.3. 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字词。(4分)(1)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3、(3)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4.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6分)(1)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 消息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新闻特写则主要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就属于新闻特写。B. 藤野先生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是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C. 长篇纪实文学长征有着浓厚的文学色彩,李鸣生带着强烈的感情来表现长征中的“人”,既有对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袖浓墨重彩的描绘,也有对很多无名红军战士细致入微的刻画。D.三峡的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所撰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2)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斯

4、诺在陕北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请你根据下面有关出身与家庭外貌形象、童年经历的材料,分别写出材料中的“他”或“我”指的是谁。A.我于一八八六年生在四川仪陇县一个叫马鞍场的村子里。我家是穷苦的佃农。为着一家二十口的生活,我们租了二十亩田。( )B.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的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髋骨突出。( )C.他的父亲是清朝一个武官,一天别的武官请他去赴宴。爸爸把他带去。做爸爸的吹嘘自己儿子如何勇敢无畏,有个客人想试他一下,在桌子底下开了一枪。大家说他面不改色,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 )二、现代文阅读(18分)阅读下

5、面的材料,完成59题 (甲)藤野先生(节选)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可以抄一点。”“拿来我看。”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一惊,同时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乙)回忆我的语文老师 曹文轩我所有的老师都学养深

6、厚,比如说我的数学老师,他的板书也特别棒。因为我们特别喜欢他的板书,所以每次在他上数学课之前,我们都不是用黑板擦,而是用湿毛巾反复地擦拭,直到把这块黑板擦得黑亮黑亮的。他讲数学课的时候,一边讲一边从右上角开始写那些公式、那些定理,等把课讲完,正好是一整面黑板的字。可惜当时没有相机,如果用相机把那个画面拍下来,今天装裱起来,挂在家里的墙上,就是一幅非常有装饰感、现代性很强的画。 那些老师各有各的品性,各有各的脾气。特别要感激的是我的语文老师,她是南京大学的高材生,是一个高高的,身体非常扁平的女人。这位女性是我心目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千百次寻找过,但是再也没有找到过一位这样的女

7、性。我记得她第一次走上讲台,把两只手轻轻地悬在讲台上,她没有带粉笔,没有带备课笔记,也没有带语文教材,是空手走上来的。她望着我们,说:“同学们,什么叫语文。”然后她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给我们阐释了什么叫“语文”。那期间,天开始下雨,她把脑袋转向窗外,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年四季的雨是不一样的。”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天里的雨也是不一样的,上午的雨与早晨的雨不一样,下午的雨与上午的雨也不一样,傍晚的雨与夜里的雨也不一样。”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雨落在草丛中和落在水塘里,那个样子和发出来的声音都是不一样的。”我至今还记得,我们所有的同学都把脑袋转向了窗口,外面有

8、一大片荷塘,千条万条银色的雨丝正纷纷飘落在那口很大很大的荷塘里。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大概一个星期之后,她走上讲台,那是一节作文课。她说了一句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班上作文写得最不好的同学是曹文轩。”在此之前,我的历任语文老师都说作文写得最好的同学是曹文轩。这个反差太大了!对我来讲,这个打击是巨大的,我根本无法接受她的判断,所以我当着她的面就把作文本撕了,扔在了地上,一头冲出教室,来到了离教室不远处的一条大河边。我至今还记得,我坐在大河边上,望着那条河,把地上的石子、瓦片一块一块狠狠地砸到水面上,一边砸,嘴里一边骂:“丑八怪!”晚上,我回到学校,来到了她的宿舍门口,我记得自己不是轻轻地把

9、她的门敲开,而几乎是用脚把她的门踢开的。她拉开了门,站在门口,微笑地看着我,说:“你请进来坐一会儿。”然后我就进了她的卧室,看到了她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我的六本作文本。她把这六本作文本一本一本地排列在她的桌子上,然后说:“你过来看看,我们先不说内容,就看这些字,前几本的那些作文,字非常稚拙,但是能看出你非常认真。你再看看最后一本作文,你的字已经张扬到什么程度了,你已经浮躁到什么程度了?”她又说:“在这六本作文里,都有一篇作文是写春天的,你在第一本里写春天的时候是非常诚实的,是非常朴素的对春天的描写,但是后来你慢慢地控制不住自己了,你有必要用那么多形容词吗?你的作文写得越来越臃肿,越来越夸张。当那

10、些老师都说你有才气的时候,你就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她说:“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我记得那一天离开她的宿舍,走进校园,月亮特别好。清澈的月光铺在校园里头。那个夜晚是值得我一生铭记的。没有那个夜晚,就没有我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我要说语文和语文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我这里无意贬低其他学科的老师对学生的作用,我只是说语文和语文老师是无可替代的。语文老师永远是一所学校的品质构建者和体现者。我无法想象一所学校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我也无法想象这个世界上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 我们应当对语文老师充满敬意。全世界都应当如此! (选自读者2016年第23期,有删改)5.文中曹

11、文轩深情回忆了自己的老师,其中写语文老师的有哪几件事?( )(2分)6.精读乙文中你认为重要的语段,结合相关内容,说说“我的语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7.联系甲乙两文内容,回答括号里的问题。(4分)(1) 我记得自己不是轻轻地把她的门敲开,而几乎是用脚把她的门踢开的。(这里为什么强调门是被“踢”开的?)( )(2)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把句子中加点的词删去,再与原句比较,说说两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8.甲文中鲁迅最终告别藤野先生,弃医从

12、文;乙文中曹文轩成了当代著名作家,你认为藤野先生和回忆我的语文老师两文中作者对老师的情感是否相同?请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5分)9.结合上文及下面的文字,请品析出语文老师对曹文轩文学创作的影响。( )(4分)这里的气味,倒是很好闻的。万顷芦苇,且又是在夏季青森森一片时,空气里满是清香。芦苇丛中还有一种不知名的香草,一缕一缕地掺杂在芦叶的清香里,使杜小康不时地去用劲嗅着。 (曹文轩孤独之旅)3、 古诗文阅读(18分)(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0.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 ”一

13、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环境 的特点。(2分)11.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二)阅读选文,完成1215题(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乙)印度之人,随地称国,语其所美,谓之印度。若其封疆之域,可得而言。五印度之境,周九万余里。三垂大海,北背雪山。北广南狭,形如半月。画野区分,七十余国。时特暑热,地多泉湿。北乃山阜隐轸,丘陵舄卤;东则川野沃润畴陇膏腴南方草木荣茂。西方土地硗确。斯大概也,可略言焉。 节选自大唐西域记【注释】

14、五印度:指当时印度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部分。山阜(f)隐轸【zhn:很多高山。丘陵舄(x)卤:丘陵地带是盐碱地。舄卤,盐碱地。畴已耕作的田地。硗(qio)确:指土地十分贫瘠,多形容沙石之地不适宜耕种。1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东 则 川 野 沃 润 畴 陇 膏 腴 南 方 草 木 荣 茂13.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1)晓雾将歇 () (2)夕日欲颓 ( ) (3)谓之印度 () (4)三垂大海 () 14.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斯大概也,可略言焉。 15.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时陶弘景写给谢中书的一封书信,境界清新;大唐西域记是玄奘西行的情况记述,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请分别用甲、乙两文中的四字短语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4分) (甲) (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