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介绍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847234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8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瑜伽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瑜伽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瑜伽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瑜伽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瑜伽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瑜伽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瑜伽介绍(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瑜 伽 菩 萨 戒,戒幢佛学研究所 2009年5月,一、菩萨戒 大乘菩萨所受持之戒律。又作大乘戒、佛性戒、一心戒、心地戒。反之,小乘声闻所受持之戒律,称小乘声闻戒。菩萨戒之内容为三聚净戒,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等三项,亦即聚集了持律仪、修善法、度众生等三大门之一切佛法,作为禁戒以持守之。 菩萨戒之大乘典籍甚多,可综合为梵网与瑜伽二类律典。 佛教大乘戒律书的总称。又称大乘毗尼、菩萨毗 尼或菩萨律藏、菩萨调伏藏等。 为修大乘菩萨行者应该受持之 戒律。,第一章、导 论,从敦博本到宗宝本,我本源自性清净一直沿袭未变。实际上其中的我是戒之误。此原句出自梵网经卷下,原文是我本卢舍那佛心地中,初

2、发心中常所诵一戒光明,金刚宝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萨本源,佛性种子。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识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中略)吾今当为此大众,重说无尽藏戒品,是一切众生戒,本源自性清净。坛经作者略取其中的戒,本源自性清净。后人讹作我本源自性清净。戒的本源即为佛性,为一切佛菩萨本源。坛经中讲的授无相戒,其实就是梵网经中讲的佛性戒。要众生悟见,皈依自身佛性和自三身佛,但不讲授菩萨戒的十重、四十八轻的戒相。故称之为无相戒。指禅宗所传的戒律。又称为达磨一心戒、达磨一乘戒、禅门大戒、佛祖正传菩萨戒。 即禅宗所谓之西天二十八祖次第传承的大乘 菩萨戒。系将一切戒法归结摄入于一己之 心上而观之戒法观

3、。什么叫佛性?,佛性戒,太虚大师全书 第六编 法相唯识学佛法自释尊示寂后,在印度即分大小乘,小乘有二十余派,无综合性。大乘三派:一曰法性般若宗,二曰法相唯识宗,三曰法界真净宗。此三派,玄奘在印度曾着会宗论,作综合之研究。故中国古德研究佛法,多为综合汇通之作。基师此章,即唯识宗之综合各宗、汇通他派之大着,如云:摄一切法归无为之主,故言一切法皆如也。摄法归有为之主,故言诸法皆唯识。摄法归简择之主,故言一切皆般若。 图表 密 宗 净土宗 无为主法界真净宗 华 严 法 华 摄一切法归 有为主法相唯识宗 禅 宗 简择主法性般若宗三论宗 此能摄虽有三主差别,其实皆总明佛法,且所摄皆一切法也。近来宏扬唯识者

4、,犹有偏蔽,多不能遍摄互融一切佛法,故特讲此章,以救宏此宗者之流弊焉。(太虚大师全书 9p945946),优婆夷但三归 在家菩萨 五戒 在家声闻 优婆塞 八戒 沙弥尼 别解脱律仪 摄律仪戒 沙弥 十戒 声 菩(菩萨十重戒)出家菩萨式叉摩那六法戒出家声闻 闻 萨 比丘尼 律 三 比丘具足戒 仪 聚 (定共戒)静虑律仪 戒摄善法戒 (道共戒)无漏律仪 摄有情戒,二、声闻戒,三、声闻戒与菩萨戒 、基础与目标 出离心为基础 阿罗汉 菩提心为基础 佛果 2内容 声闻乘律仪有三种(1)别解脱律仪,(2)静虑律仪,(3)无漏律仪(成实论不说无漏律仪,而以禅律仪即色界四禅,定律仪即无色界四定,说为三种)。 菩

5、萨摄律仪戒有三种(1)禅律仪,谓定共戒;(2)无漏律仪,谓道共戒;(3)别解脱戒,谓五、八、十、具。此则专就定、道可以称为戒者而言,若小乘所修之止观忍进等行,则亦应为摄善法戒所收。观佛为悭吝财物不肯布施的长者说汝能受持不杀生乃至不饮酒戒,即是行大布施。五戒尚且如此,具足等戒,亦莫不皆然。当知随举一戒,摄律、摄善、摄生三义无不具足。故知摄律仪,即是摄善、摄生;摄善法,亦是摄律、摄生;摄生亦是摄律、摄善。故小乘戒法,虽望受者自身为消极的防止惑业,然就以己度他情,而各得遂其生以言,也就是利他。不过亦仅于消极的利他而已,较诸菩萨以横溢的热情(大悲心所激发),表现为勇猛牺牲的度生大行,自然就瞠乎其后了!

6、所以说小乘之戒,仅收摄而自守;大乘之戒,兼开通而利生。 阿罗汉和佛有不同吗?,【三德】 指大涅槃所具之三种德相,即:法身、般若、解脱三者。 出金光明经玄义 法身、般若、解脱是为三,常乐我净是为德。(常即不迁不变,乐即安隐寂灭,我即自在无碍,净即离垢无染。佛以此四者为德也。) 一、法身德,法即轨法,谓诸佛由轨法而得成佛,故名法身。此之法身,在诸佛不增,在众生不减。众生迷之而成颠倒,诸佛悟之而得自在。迷悟虽殊,体性恒一,具足常乐我净,是名法身德。 二、般若德,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谓佛究竟始觉之智,而能觉了诸法不生不灭,清净无相,平等无二,不增不减,具足常乐我净,是名般若德。 三、解脱德,不系名解,

7、自在名脱。谓佛永离一切业累之缚,得大自在,具足常乐我净,是名解脱德。,【别解脱律仪】 梵语 pratimoks!a-sam!vara,巴利语 pat!imokkha-sam!vara。指七众于身口七支之诸恶一一分别弃舍所持之戒律。又作波罗提木叉律仪、依别解脱戒、别解脱戒、别解脱法、别解脱调伏、护从解脱、戒律仪、律仪戒、木叉戒。为三种律仪之一。与“静虑律仪”、“无漏律仪”相对。系于欲界受戒法而发得之戒体,故称为欲缠戒,属有漏戒。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一(大二四五二五上):“言别解脱者,由依别解脱经如说修行,于下下等九品诸惑,渐次断除,永不退故;于诸烦恼而得解脱,名别解脱。又见修烦恼其类各多,于别别品

8、而能舍离,名别解脱。” 此律仪有八,即苾刍律仪、苾刍尼律仪、正学律仪、勤策律仪、勤策女律仪、近事律仪、近事女律仪、近住律仪等;亦即七众持受之戒,包括比丘比丘尼具足戒、沙弥沙弥尼十戒、式叉摩那六法、优婆塞优婆夷五戒、邬波婆沙八斋戒。上述八种律仪,除近住男、女之八斋戒限一日一夜受持外,余七种皆当尽形寿终身奉持。(中阿含卷三十三释问经、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九、卷一二、卷一二二、杂阿毗昙心论卷三、俱舍论卷十四、成实论卷八“七善律仪品”、大智度论卷二十二、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入阿毗达磨论卷上、大乘义章卷十)((参见:戒)2896、“波罗提木叉”3444)p2806,【静虑律仪】 梵语 dhyana-sam!v

9、ara。指色缠戒,即色界之戒。律仪,指无表色之戒体。三种律仪之一。又作静虑生律仪、禅律仪、定律仪、定共戒、定戒、禅戒。即因修习禅定,发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之定时,内心自然生出能防非止恶之戒体。(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九、俱舍论卷十四、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三、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末)((参见:三种律仪)654、“无表色”5097)p6360 若即于此所受律仪能无缺犯以为依止,修无悔等、乃至具足入初静虑;由奢摩他能损伏力,损伏一切犯戒种子;是名静虑律仪。如初静虑,如是第二第三,第四静虑、当知亦尔。此中差别者,由远分对治所摄奢摩他道,转深损伏恶戒种子。 瑜伽五十三卷四页,【无漏律仪(梵anasrava-sa

10、m!vara)】 指入无漏定所发生的戒体。又称道共戒、道生律仪、无漏戒。即指学、无学圣者由得无漏定心而发的戒。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八云(大正31730b)无漏律仪所摄业者,谓已见谛者,由无漏作意力所得无漏远离戒性。 俱舍论卷十四说明得此律仪之相为(大正2974b) 无漏律仪由得无漏根本、近分、静虑地心,尔时便得,亦心俱故,彼声为显前静虑心,复说圣言简取无漏,六静虑地有无漏心,谓未至、中间及四根本定,非三近分。 此谓无漏律仪乃随心转之戒,在获得未至、中间及四根本等六地的无漏定心时即发得,恒与无漏心俱生俱灭,不转异心或无心等位。其余之无漏律仪虽唯厌坏对治,但其中与未至定中九无间道俱生之无漏律仪与静

11、虑律仪,皆能断欲界的恶戒及其能起的烦恼,成为断对治,故特名之为断律仪。如俱舍论卷十四云(大正2973b)未至定中九无间道,俱生静虑无漏律仪,以能永断欲缠恶戒及能起惑,名断律仪。,此戒如别解脱律仪,无有表业,唯有无表业。说一切有部以无表业为实色,故生于无色界的圣者虽成就此戒,然不必现起。唯识家则认为一切无表业并非实色。其中,凡能与色、无色界所有无漏道俱转,以断犯戒之非的功能为无漏律仪,并将其假立在现行之思上,故色无色界也皆应有此无漏戒。 关于舍戒之缘,俱舍论卷十五说有三缘,即(1)由得果,谓得果时舍前向道及果道故;(2)由练根,谓练根位由得利道舍钝道故;(3)由退失,谓得退时退失果道胜果道故。但

12、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表无表色章认为有止息舍、暂无舍、得果舍、练根舍、入无余涅槃一切永舍等五缘。 此外,成实论卷八十七善律仪品说善律仪有戒律仪、禅律仪、定律仪三种。无漏律仪属于后二。,菩萨律仪与密咒 若谓已受菩萨律仪修菩萨学,是入波罗蜜多乘者。若入密咒则不须尔,故非一切菩萨共道。 此乃最大邪执,三补止经、金刚空行经、金刚顶经等皆云:“我发最殊胜,无上菩提心,戒学、摄善法,及饶益有情。我于三聚戒,别别坚固持。”此说者受金刚乘律仪,须先发心受学三戒,续乃受持五部律仪。堪为依据曼陀罗轨,亦多宣说受共不共二种律仪。其共同者,即菩萨律仪故。又发心已受菩萨学,如其所学,除学三学或六度外,波罗蜜多大乘中亦无余道

13、故。四部密咒随入何门,皆须此故。故发大心与六度道,是金刚乘与波罗蜜多乘二所共道。请密咒师于一切种不应弃舍,如曼殊室利根本经云:“若具三法,咒行圆满。何等为三?谓不弃舍一切有情,守护菩萨净戒律仪,不舍自咒。”金刚须经云:“六波罗蜜行,如次应当学,具足有情利,而行菩萨行。”金刚幕第十二品云:“我发最胜菩提心,希有请唤诸有情,正行菩提殊胜行,为利众生愿成佛。”故二大乘虽有少分开遮不等,多分共同。故当了知波罗蜜多乘及密咒乘随入何门,决定须受如是律仪。,3特点与关系 (1)通戒与别戒释尊适应时宜而制的戒是别戒,如在家者受五戒,沙弥、沙弥尼受十戒,式叉摩那受六法戒,比丘、比丘尼受具足戒。不但有浅深层次,而

14、且是男女别受的。七众弟子,就是约所受戒的不同而分。菩萨戒是通戒,信佛的七众弟子都可以受。如先受五戒,再受菩萨戒,即名菩萨优婆塞,或菩萨优婆夷;沙弥受菩萨戒,名菩萨沙弥;比丘受菩萨戒,即名菩萨比丘。菩萨戒,是不问在家出家,男女老小,为一切发菩提心者所通受。,(2)自守与利生 小乘之戒,仅收摄而自守;大乘之戒,兼开通而利生。 大宝积经优波离会云为菩萨乘说不尽护戒,为声闻乘说尽护戒;为诸菩萨说开遮戒,为诸声闻说唯遮戒;为菩萨乘说深心戒,为声闻乘说次第戒。 清净毗尼方广经(大正241077c)云何名为菩萨毗尼?云何名为声闻毗尼?文殊师利言天子!怖畏三界毗尼是声闻毗尼。受无量生死,欲化一切诸众生等生于三

15、界毗尼,是菩萨毗尼。,(3)小乘戒约境论犯,防在身口,事形于外,染净条然,看似难而持实易; 菩萨戒依心论犯,行者须防护于起心动念之间,而心法迅捷,表里实难期一致,看似易持而实难!,(4)新得与熏发声闻戒可说是外铄的,大乘戒可说是本有而熏发的。如受七众戒,经受戒仪式而得戒,犯了根本重戒,戒就失了。同时,声闻戒是尽形寿的,一期的生命结束了,戒也随之失去。所以声闻学者,或以戒体为无表色,或以为不相应行。接近大乘的经部师,以为是心相续中的思功能,也还是新熏的。菩萨戒是自心本具的,所以璎珞本业经说一切菩萨凡圣戒,尽心为体;心无尽故,戒亦无尽。梵网经也说金刚宝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萨本源,佛性种子。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识色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