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6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840903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6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6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6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6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6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孙中山,了解“布衣”与总统的关系,了解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体会甘于淡泊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历史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们,请仔仔细细审题,认认真真答卷,工工整整书写!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2规定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中国领土割给俄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A.中俄瑷珲条约 B.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C.中俄北京条约 D.中

2、俄改订条约3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 ) A.海国图志 B.变法通议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4“看千年的中国去西安,看百年的中国去上海。”近代上海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在(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5汪林茂在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据此可见()A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B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C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D

3、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6所谓近代化主要是指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进程。中国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A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B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C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7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同之处是( )。A、都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B、都建立起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C、都提出了明确的政治纲领 D、都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队8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提到:“(1903年)梁启超否定了儒教中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材料中梁启超提出的“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这一观点随后有哪一

4、历史事件实现(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9.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前六七年间,中国政治斗争的焦点问题是( )A.改良主义与暴力革命问题之争 B.责任内阁与总统权力之争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争 D.专制独裁与民主共和之争10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B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C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11. “这场运动最重要的就是爱国主义争回我国在青岛的主权;另一方面是促使青年人自我觉醒。”“这场运动”是指( ) A. 洋务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 D. 国民革命运动12.某校举办“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图片

5、展。下列图片反映的事件中,确立了毛泽东正确领导地位的是 A.南湖游船开天地 B八一枪声建军队 C遵义会议扭乾坤 D井冈会师创新路13.某知识竞赛的试题中出现了这样一组词语:“华清池、兵谏、联共抗日、和平解决”,由此判断,该题正确答案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重庆谈判 D西安事变14. 1995年4月29日,纽约世界日报为毛泽东诗词全集的出版刊出一则广告:“毛泽东生前写了不少诗词,每一首背后都有一件甚至或数件中国近现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下列诗句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发生时间最早的是( ) A.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6、 C.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D.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15.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这首悲壮的歌曲反映的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台儿庄战役16. “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洒尽了他们的热血。”这描述的是( )A.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B.南昌起义的首创精神C.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壮举 D.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豪迈17.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曾于1940年9月11日致电朱德、彭德怀说:“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蒋介

7、石致电嘉奖的这场战役是( )A卢沟桥保卫战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18.“1947 年年中似乎标志着战争形势的一个转折点。共产党在 1947 年下半年发起了全面进攻。”这一“转折点”中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行动是( )A转战陕北 B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19人民解放军“关门打狗”,与国民党军队决战的东北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20.翻开原南京总统府办公桌的台历,透过历史的尘埃,我们还能看到上面写有“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的字样。这一天( )A.日军占领南京 B.抗日战争获得最终胜利C.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D.中

8、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二、辨析题:(本题 10 分) 21. 下面是李明同学整理的主题为近代回眸的知识卡片,请用你的火眼金睛将错误找出来并改正。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战败,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救亡图存,林则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康有为在其译述天演论中提出了“自强保种”的口号。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五四运动的爆发,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求和平,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抵渝和国民党代表谈判,史称“重庆谈判”。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不久便进攻陕甘宁解放区,全面内战由此爆发。中共中央发动了辽沈、淮海

9、、渡江三大战役,取得了战略决战的伟大胜利。(1)错误 改正 (2)错误 改正 (3)错误 改正 (4)错误 改正 (5)错误 改正 三、材料分析说明题(50分)22(13分)近代中国遭受过深重的苦难,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任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迟至1863年,中国的皇帝致函林肯,告之中国致力于保持与美国的友好关系,他在信函中称:“朕承天命,抚有四海,视中国和异邦同为一家,彼此无异也。”发此函时,中国已经输掉了与西方列强的两场战争西方列强正忙于在中国领土上划分势力范围。 基辛格论中国材料二 中东一役,主客之势中逸东劳、重寡之形中强东弱,乃日人一举而扫平壤,

10、再举而夺旅顺七举而降威海,(中国)俯首乞怜如鱼困陆,索重款而不敢辞,割全台而不敢问,遂令二十三省如凡上内,任与国之需求,四万万人如阶下囚,听外人之笑骂。 新政真诠何启、胡礼垣集材料三 假使我们是甲午到戊戌那个时代的人,眼看见我们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打败了以后又要割地赔款,我偿还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国吗?戊戌春季的瓜分更刺激了变法派和光绪帝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1)材料一中中国在“已经输掉”的第一场战争后被割占了哪一领土?第二次战争中哪个国家强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据材料一说明中国战败的哪项原因?(3分) (2)据材料二分析,“中东一役”后,中国与“东”国签订哪部条约?材

11、料二中涉及该条约的哪两项条款?这部条约标志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哪两项转变?(5分) (3)根据材料三简析戊戌变法的背景。(2分)该背景的战争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什么重要影响?(2分)(4)材料三中戊戌变法对当时人们的思想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1分)23.(11分)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要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为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1)材料一中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分别指的是孙中山的什么思想?并据材料一分析

12、孙中山当时要建立的“至为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 (5分)材料二 所有国民军对外之行动宣言如下:(一)所有中国此前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二)偿款借款照旧担认,仍由各省洋关如数摊还。(三)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律保护。中国同盟会方略对外宣言 (2)据材料二分析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有什么局限性?(2分)材料三:“愚之非难孔子之动机,非因孔子之道之不适于今世,乃以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今世之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新青年第三卷第6期)(3)材料三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一运动的旗帜是什么?(4分)24.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问

13、题:(16分)2015年11月7日,海峡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成功举行“习马会”,作为66年来两岸领导人之间的首次会面,“习马会”是两岸中国人持续努力的结果,这次会面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里程碑,奠定了未来两岸关系的新基础,向外界郑重宣布两岸要继续推动和平发展的强烈愿望,翻开了两岸和平发展历史的新一页。下面请同学们回顾国共两党90多年的风雨历程。(一)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材料一:由于我们革命,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因为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所以一般官僚军阀便把持民国,我们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我们今天要开这个学校是有什么希望呢?就是要从今天起,把革命的事业重新来创造,要用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有了这种好骨干,有了革命军,我们的事业便会成功。 孙中山(1)材料一中“这个学校”的教育方针是什么?哪位中国共产党人在这所学校中做出了巨大贡献?(2分)(2)这所学校为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为接下来哪一战争的胜利进军奠定了基础? (1分) 材料二:观察右图(3)右图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1分)(4)这一事件的解决标志着什么?(2分)(二)兄弟之殇,剑拔弩张材料一:讲起八一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