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乙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课时1个人收入的分配核心考点一我国的分配制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840080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乙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课时1个人收入的分配核心考点一我国的分配制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全国乙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课时1个人收入的分配核心考点一我国的分配制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全国乙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课时1个人收入的分配核心考点一我国的分配制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全国乙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课时1个人收入的分配核心考点一我国的分配制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全国乙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课时1个人收入的分配核心考点一我国的分配制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乙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课时1个人收入的分配核心考点一我国的分配制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乙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课时1个人收入的分配核心考点一我国的分配制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ontents Page,目录页,1.考点精讲,2.易错剖析,3.命题探究,4.视野拓展,课时1 个人收入的分配 核心考点一 我国的分配制度,1.考点精讲,一、按劳分配为主体,1、我国的分配制度及决定因素,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决定因素(必然性),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性,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决定,决定,生产关系,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产品如何分配,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决定,考点精讲,(3)分配尺度,(2)分配对象,(4)分配标准,公有制经济,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1)适用范围,2、按劳分配的含义(基本内容和要求),以劳动为尺度(质、量统一),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和津贴。,农村经济中的耕种土地收入,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做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考点精讲,3、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考点精讲,(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直接决定因素) (2)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根本原因)。 (3)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

3、配的直接原因。,4、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1)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生产力发展的积极意义) (2)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对社会的积极意义),5、按劳分配的地位:,占主体地位,由于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占多数,因此,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居主体地位。,考点精讲,(非按劳分配),生产要素,劳动要素 资本要素 技术要素 管理要素

4、土地要素 信息要素等,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考点精讲,按劳动要素分配。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按资本要素分配。储蓄所得利息、股票所得股息或分红、债券所得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等。 按技术要素分配 。技术入股、专利转让。 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高管,如CEO、经理的收入。 按土地要素分配。如出租土地、房屋的租金 按信息要素分配:如提供价格、供求等信息获得的收入,此外,从社会保障制度中取得的各种收入,也属于非按劳分配的收入。,考点精讲,判断下列各题属哪种分配方式? 1、小张是外资企业的普通职工,月工资1000元( ) 2、小李是该外资

5、企业(管理硕士)的经理,年薪15万( ) 3、铃木(董事长)一年从该企业获得收入500万美元( ) 4、小赵开了一家超市,雇工30人,一年纯利润12万( ) 5、小王老家的房子租给一商人,房租一年4000元( ) 6、某股民炒股票赚了3万元( ) 7、黄教授向某农民提供一条致富信息,收费200元( ) 8、小孙是卖服装的个体户, 一年净赚2.5万( ) 9、老刘承包了责任田,种植大棚蔬菜,年收入2万元( ),劳动,资本,土地,信息,劳动,管理,资本,资本,练一练,按劳分配,考点精讲,2、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的必要性和意义,必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意义:,注意:生产要素

6、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有利于提高效率,但 不利于缩小收入差距。,考点精讲,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 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 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 造的尊重。 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 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 展(调动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2. 易错剖析,易错剖析,混淆分配方式,某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技术员王某购买了内部职工股,年终按股分红得3 000元,他还将自己的专利技术投入公司入股,年终又获得17 000元,全年他共得工资36 000元,岗位津贴

7、960元,奖金12 800元。在王某一年的所得中,属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别是 ( ) A29 760元 17 000元 B49 760元 20 000元 C48 800元 20 000元 D44 260元 3 000元,2.设陷方式:通常的设陷方式是故意混淆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3.应对策略: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方式分为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范围内)、按生产要素分配(主要有资本要素、劳动要素、技术要素、管理要素等)。但在公有制经济范围内的收入不一定都属于按劳分配;劳动收入也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劳动收入包括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1.典例剖析:就本题而言,按劳分配的收入应该是在公有

8、制经济的前提下的工资、奖金等收入,应该是36 00012 80096049 760元,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是3 00017 00020 000元。,易错剖析,对应训练:甲在国有企业工作,年薪4万元;甲利用空闲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1万元;甲购买股票,年终分得红利1万元;甲出租住房,年收入1万元。甲一年的劳动收入为 ( ) A4万元 B5万元 C6万元 D7万元,解析:本题考查劳动收入的知识,易错选A。劳动收入是指各类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得的各种报酬。这样就不包括甲购买股票获得的红利1万元和出租住房的收入1万元。甲在国有企业上班,年薪4万元这是劳动收入,在民营企业兼职获得的1万元是按劳动要素分配,也是

9、劳动收入,总共5万元。,3.命题探究,命题探究,【典例1】 (2014海南卷,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下列举措中能够通过扩大财产权利而使农民增收的是( ) A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的抵押、担保和转让 B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C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完善粮食生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 D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确权登记,1.定考点:分配方式,2.析选项: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的抵押、担保和转让,既扩大了农民的财产权,又能够增加收入,A项符合题意。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土地仍然归集体所有,并没有扩大财产权,B项不符合题意

10、。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完善粮食生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能够增加农民收入,但没有扩大财产权,C项不符合题意。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确权登记,不会改变土地所有权,更不会增加农民收入,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A,命题点一:多种分配方式增加居民收入,命题探究,【训练1】(2014四川卷,2)M村在确认村民的土地经营权等权属后,将1 000亩土地的经营权流转给T公司,用于种植蔬菜和花卉,每户村民按850斤大米(约1 400元)/亩年的标准领取租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村民获得租金是因为土地与资本和劳动结合创造了价值 土地所有权在土地向专业公司流转后仍归每户村民所有 村民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所获收入属于非

11、农业劳动收入 土地经营权流转能使市场有效发挥配置土地资源的作用 A B C D,解析:村民所获租金不是劳动所得且土地不会创造价值,故错误。土地经营权流转没有改变土地集体所有的性质,故错误。农民所获租金是非劳动所得,土地经营权流转能盘活土地资源,发挥市场的作用,符合题意,应选D。 答案 D,4.视野拓展,视野拓展,1.正确认识各种收入形式,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不劳而获的剥削收入和资金收入 而言的。包括按劳分配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收入,非劳动收入:分为三类,即要素收入、政府转移支付和捐赠。 要素收入是指通过资本、技术、经营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获得的收入, 其中包括分红、利息、租金、出售专利

12、等获得的收入,提醒 工资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例:私营、外资企业中工人获得的工资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劳动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例: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劳动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收入。非劳动收入不一定是剥削收入,只有在雇佣劳动的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的企业主凭借资本获得的收入才是剥削收入。,2.关于分配方式的四大误区 (1)劳动收入等于按劳分配收入。(错误。劳动收入包括公有制经济中的按劳分配收入、非公有制经济中的按劳动要素分配收入等) (2)劳动收入都是合法收入,非劳动收入都是非法收入。(错误。劳动收入中,有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取得的合法收入,也有通过生产假冒伪劣商品等手段而获得的非法收入;非劳动收入中,同样有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合法收入,也有通过贪污受贿、偷税漏税等方法获得的非法收入。国家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 (3)凡是工资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错误。在公有制经济内获得的工资属于按劳分配,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获得的工资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4)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范围内的分配都属于按劳分配。(错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的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也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视野拓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