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外国诗两首《祖国》和《黑人谈河流》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839172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外国诗两首《祖国》和《黑人谈河流》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外国诗两首《祖国》和《黑人谈河流》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外国诗两首《祖国》和《黑人谈河流》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外国诗两首《祖国》和《黑人谈河流》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外国诗两首《祖国》和《黑人谈河流》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外国诗两首《祖国》和《黑人谈河流》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外国诗两首《祖国》和《黑人谈河流》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孙中山,了解“布衣”与总统的关系,了解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体会甘于淡泊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外国诗两首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诵读诗歌,感受诗人的爱国思乡情怀。2品味诗歌语言,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内涵。教学方法1诵读法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内容及其形式特点。2合作研讨法休斯的诗意象凝练、表意深刻。黑人谈河流中“河流”意象以及以夸张手法回顾历史等,可引导学生合作研讨,加深认识和体会。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品读祖国一、 导语设计同学们,爱国主义是诗歌的永恒主题,是民众,更是诗人的永恒歌唱。在我国诗歌长河中是这样,在外国优秀的

2、作品中也不乏其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外国诗两首,去聆听俄罗斯诗人莱蒙托夫和美国诗人休斯的吟唱。(板书文题、作者)二、资料助读1作者介绍密哈依尔莱蒙托夫(18141841)十九世纪俄国继普希金之后的伟大诗人。十四岁开始写诗,1837年他为普希金因决斗而死写的诗人之死一诗名震文坛。由于反抗专制统治,因此屡遭流放和入狱,最后死于预谋的决斗,年仅二十七岁。莱蒙托夫在短短十三年的创作生涯里,一共写下了四百多首抒情诗,名篇有帆浮云祖国,长诗二十余部,以恶魔童僧为代表,还有剧本假面舞会和杰出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等。诗人继承了普希金和十二月党人诗人的传统,把热爱祖国和歌颂自由作为诗歌创作的基本主题,其风格沉郁

3、中有刚劲,手法上既能出色地运用浪漫主义,又擅长现实主义的描写。2时代背景:祖国发表于1841年4月号的祖国纪事杂志。诗歌抒发对祖国“奇异的爱情”,明确否定沙皇统治集团所宣扬的那种虚伪的甚至反动的爱国主义。代表保守的贵族地主阶级利益的斯拉夫派诗人何米亚科夫曾经写了题为“祖国”的诗发表于1839年,认为俄罗斯的伟大就在于俄罗斯人民的“温顺”和对东正教的“虔信”。莱蒙托夫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通过令人感动也令人信服的形象描写,指明真正的爱国主义是同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分不开的。3名家点评:诗歌发表后,别林斯基称赞它是“一篇最好的普希金式的诗”,杜勃罗留波夫认为诗人达到了“真实地

4、、神圣地、理智地理解对祖国的爱”。三、整体感知1词语积累虔信qin 慰藉ji 虔信:恭敬而相信。2.多种形式朗读课文3理清思路:莱蒙托夫的祖国,从独特的角度,以自己的方式,抒发了对祖国的“爱情”。“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这一句统摄全诗,把对祖国的感情比喻为“爱情”。这是个奇特的想法。下面的诗句围绕这种“爱情”展开。“连我的理智也不能把它制胜无论是都不能激起我心中的幻梦”,诗人接连使用了几个表示让步的句子,强调他对祖国的这种“爱情”是无以替代的。“但我爱我不知道为什么”,转折词“但”和接连的两个破折号,表明“爱”是强烈的不可动摇的。诗人接着铺叙了俄罗斯的草原、森林、河流的景象,又详尽描

5、述了自己在乡间小路上“乘着马车”“透过苍茫的夜色”,寻找“颤抖的灯光”的过程。“我爱那野火冒起的轻烟,草原上过夜的大队车马,苍黄的田野中小山头上那两棵闪着微光的白桦”,这是他截取的几幅祖国的土地上常见的、令他感动的画面。正是这些寻常景物,在日厮夜守中唤起了诗人对祖国的“爱情”。第三段,诗人将笔触深入到俄罗斯人民的生活中。他以“我怀着人所不知的快乐”开头,详细描写了农家生活的场景:“堆满谷物的打谷场”“覆盖着稻草的农家茅房”“镶嵌着浮雕窗板的小窗”。到了“节日夜晚”,农人们尽情地饮酒、谈笑、舞蹈。诗人则同他们一起欢乐到深夜。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对祖国执著的“爱情”。在对“爱情”的阐释里,诗人没有选

6、择什么惊心动魄的事件或是不同寻常的场面,只描写了自己在祖国土地上看到的最平常的景色,最普通的农家生活。平平淡淡才是真,在平淡描述的背后,是诗人对祖国俄罗斯的真挚感情。文章层次如下:第一节诗人把对祖国的感情比喻为“爱情”,直接抒发对祖国的热爱。第二节诗人通过描绘祖国土地上的美丽风光(原野景色),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第三节诗人通过描绘俄罗斯人民平常的生活(农家生活),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四、品读把握感情再读课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怎样理解“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一句的内涵和作用。“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这一句统摄全诗,把对祖国的感情比喻为“爱情”。这是个奇特的想法。下面的诗句围绕

7、这种“爱情”展开。 诗人描绘了俄罗斯的河山风景和俄罗斯人民的生活,这些内容在诗中起何作用?在祖国中,诗人以平实的笔调描写俄罗斯原野的景色,还详细描述自己在原野夜色中旅行的感受,以及和农民一起欢乐的场景。诗人没有使用激烈昂扬的口气直接抒发对祖国的爱,只让自己的情感在寻常的生活里缓缓释放。在对原野景色和农家生活的描述里,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俄罗斯祖国深切的爱,这种爱是真实的,也是最本色的。 诗人主要采用了什么方式来抒发感情的?一开头,诗人就说“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接着使用了几个表示让步的句子强调他对祖国的这种爱情是无以替代的。又接着“我爱,我爱”,诗人反复强调,把自己炽热的爱国感情

8、融化在俄罗斯生活的动人画卷之中。因此,直抒胸臆是诗人抒情的主要方式。 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何特色?首先,想象奇特。他把对祖国的感情比喻为“爱情”,这是个奇特的想法。其次,语言平淡而感情炽热。诗人没有选择雄伟壮观的景象抒发诗兴,而借助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物:草原、森林、河流、小路、灯光,还有俄罗斯人民一组组快乐而简单的生活画面来抒发感情,于平淡中风本色更显感情的深沉、厚重。熟读课文五、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掌握以下三点:理解本诗于平淡中见真情的语言特色;把握诗歌诵读的节奏和感情;理解诗中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六、布置作业第二课时品读黑人谈河流一、复习导入1作者介绍:兰斯顿休斯(19021967)是“哈莱姆

9、(纽约黑人聚居区)的桂冠诗人”,是美国黑人文学最优秀的代表。他的作品主要是诗,也有小说和评论。他写作的题材大多是黑人的生活和种族问题,为黑人文学开辟了现实主义道路。出版有诗集困倦的布鲁斯给犹太人的漂亮衣裳等。2写作背景:黑人是具有悠久历史的种族。在现存的几类人种中,黑人是最早在地球上留下自己的足迹的。但在近代史上,黑人生存的土地受到殖民统治者的侵略,许多黑人沦为奴隶,并被贩卖到美洲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肉体和精神都饱受欺凌。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废除奴隶制度,黑人获得自由。这首诗是休斯乘车去墨西哥的旅途中一气呵成的,他自己说“用了十分钟至一刻钟时间”。诗人在谈到这首诗的写作过程时,从他父亲对自己同

10、胞的那种“奇怪的厌恶感”,说到他不理解父亲的想法,因为“我是个黑人,我非常喜欢黑人”。接着,诗人谈到列车缓缓从密西西比河上的铁桥上驶过,他由这条古老的河想到黑人的命运,想到林肯总统为了废除奴隶制,亲自乘木筏沿着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到新奥尔良,他又想到黑人过去生活中的其他河流非洲的刚果河、尼日尔河和尼罗河。诗就这样产生了。3名家点评:诗人叙说了美国黑人从“盘古开天”、非洲祖先,一直到成为美国黑人的全部文明史。黑人是一个古老的种族,他们在大地上辛勤劳动,对人类历史也作出过贡献。这首诗虽然没有直接描写黑人的苦难和斗争,但却可以激起黑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可以唤起他们争取自由的热望,可以增强他们为美好

11、未来而斗争的信心。这首诗写得凝练、深沉,节奏徐缓,但却蕴含着深不可测的力量。三、整体感知1词语积累:深邃su 晨曦 x瞰kn 望黝yu 黑深邃:深远,深奥。瞰望:从高处向下望。2.自由诵读全诗,整体感知诗意。教师提示:这首诗在语言结构上。长句、短句互相交错,参差跌宕;这样的变化既有涛行结构整齐均衡的一面,又不失之呆滞化一;既有诗行形式上的跳跃,又不失节奏上的和谐。3理清思路:在黑人谈河流一诗中,“河流”是个高度凝练的意象。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历史的象征。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我了解河流:我了解像世界一样古老的河流,/比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

12、”诗中的“我”不是某个具体的黑人,而是代表整个黑人的种族。在这一节诗中,诗人反复地强调黑人对“河流”(历史)的见证,并形象化地指出,这条“河流”“像世界一样古老”,比人类体内的河流“血液”更古老。“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第二节只这一行,它的作用是承上启下。上一节对河流的认识仅限于“了解”,到了这一节,“我”已经深入地用“灵魂”去感受河流。换句话说,黑人的“灵魂”因见证“河流”(历史)而深邃。下面一节,则是由此开始的历史回顾。“晨曦中我在幼发拉底河沐浴。”幼发拉底河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曾诞生过灿烂的古代文明。“在刚果河畔我盖了一间茅舍,河水潺潺催我入眠。我瞰望尼罗河,在河畔建造了

13、金字塔。”刚果河是非洲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尼罗河是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流域也诞生过灿烂的古代文明。“当林肯去新奥尔良时,我听到密西西比河的歌声,我瞧见它那浑浊的胸膛在夕阳下闪耀金光。”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大的河流。林肯在担任美国总统时,废除了奴隶制,使美国的黑奴获得解放。以上是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回顾历史。“我”的身影掠过亚、非、美三大洲,从古代到现代,在每一个地方都有令“我”难忘的河流。“我了解河流:古老的黝黑的河流。”第四节,在句式上与第一节相仿,但是句子更短,表意更简明。“黝黑的河流”可认为是喻指黑人的历史。最后一节,“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是第二节的重复,意在强化突出主题。黑人种

14、族见证了人类的发展历史,黑人的“灵魂”里容纳着人类的文明,历史的积淀,因而显得“深邃”。这首诗显示了黑人对自己种族的自豪感。在诗人生活的时代,种族歧视的恶习在美国还没有根除,诗人代表自己的种族写下了这样的诗篇,无疑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另外,从这首诗中我们还能感受到诗人一种淡淡的忧伤。这种忧伤源于黑人悠久的历史和深重的苦难。这首诗的艺术构思是跳跃的,但又有着严密的思想逻辑。我们如果仔细分析诗歌表象,似乎可以判断出这样一种思维逻辑:我认识河流它亘古如斯,比人类久远我在河流的哺育下发展、繁殖,河流是我生存的见证因此我认识河流生活折磨了我,教育了我,我的思想、灵魂和河流一样深沉。四、品读把握感情再读课文

15、,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诗人想通过谈“河流”来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在黑人淡河流一诗中,“河流”是个高度凝练的意象。遍布世界的大大小小的河流,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摇篮,是人类精神与物质文明的发祥地。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的象征。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我认识河流” 就是我认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诗两次出现有什么表达效果? “我的灵魂像河流一般深邃”,可以理解为由于黑人对“河流”(历史)的见证,人类文明、文化的成果都在黑人的“灵魂”里有所沉淀。这句诗,是作者代表全体黑人发出的自豪的宣言:黑人种族是有着悠久传统的种族。这句诗在第二节和第五节两次出现,形成结构上的前后呼应。第二节诗的作用是承上启下,表明“我”已经深入地用“灵魂”去感受河流,由此引出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