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_1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练习新人教版选修4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825444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秋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_1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练习新人教版选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秋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_1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练习新人教版选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秋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_1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练习新人教版选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秋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_1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练习新人教版选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秋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_1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练习新人教版选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秋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_1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练习新人教版选修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孙中山,了解“布衣”与总统的关系,了解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体会甘于淡泊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基础巩固1秦王嬴政采纳了李斯的统一方略,该方略是()A.先难后易,首先进攻强国,后灭弱国B.先易后难,首先进攻弱国,后灭强国C.先灭弱小的韩国,再扫除两翼,最后灭齐D.首先灭强大的齐国,再扫除两翼,最后灭韩解析秦王嬴政在统一六国时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战术,即从弱小的韩国开始,再扫除两翼,最后灭齐。答案C2下列秦始皇的举措,旨在巩固国家统一并顺应时代发展的是()“兼并天下”“设置郡县”“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器械一量,书同文字”“建皇帝之号,

2、立百官之职”A.B.C.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均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D3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下列各项与其无关的是()A.完成大一统B.统一度量衡C.全面推行郡县制D.废除王位世袭制解析秦始皇创立了皇帝制度,自称始皇帝,希望由自己开始,子孙能够二世、三世乃至千万世地传承,永掌政权。皇帝制度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皇位世袭。答案D4“六王毕,四海一”“海内为郡县”,完成以上功业的是()A.汉武帝B.唐太宗C.秦始皇D.周武王解析秦始皇灭东方六国,实现国家统一,全面推行郡县制,故选C项。答案C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指平民)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专心一

3、志的意思)。器械一量,书同文字。日月所照,舟舆(指船和车)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忧恤黔首,朝夕不懈。举错(同“措”)必当,莫不如画。选摘自始皇二十八年琅邪刻石材料二1973年8月5日,毛泽东作读,赠郭老(注:郭老指郭沫若)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请完成:(1)材料一中的哪些内容符合秦始皇的历史事实?(2)材料二中的“焚坑事件”指的是什么?毛泽东在诗中认为“焚坑事件要商量”,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参考答案(1)事实:勤于政务,富于实干;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建设水陆

4、交通;采取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确立起一整套先进的制度、规范。(2)事件:焚书坑儒。理解:秦始皇严加控制思想文化,手段野蛮残暴,是对文化的摧残,对政治生活也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有利于巩固统治和维护国家统一。所以应辩证地看待这一历史事件。能力提升1唐朝诗人李白在古风一诗中写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中称颂的事件发生在()A.公元221年B.公元220年C.公元前220年D.公元前221年解析从材料中的“秦王扫六合”可以看出,本题考查的是秦灭六国的时间。答案D2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

5、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这种思想产生的根源应追溯到()A.郡县制B.西周分封制C.王位世袭制D.中央集权制解析秦始皇认为,导致国家分裂割据的根源在于实行分封制,诸侯权力的增强对最高统治者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答案B3如果秦朝某官员欲检举其他官员的重大失职行为,按照秦朝中央官吏的职责,他可以找()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题干中的“中央官吏的职责”这一限制。按照秦朝中央“三公”的职权分工,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督百官。答案B秦铜权4统一货币和度量衡是秦始皇巩固统一的重要措施。如图所示是秦朝官府制作的标准器之一,它主要用于计测()A.长度

6、B.容积C.货币D.重量解析权即秤砣,由此可知这与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有关,它用来计测重量。答案D5历史学家顾颉刚说:“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下列哪些史实印证了其关于秦始皇的评论()A.统一文字、焚书令、秦朝速亡B.统一度量衡、修筑长城、秦朝速亡C.焚书令、秦朝速亡、科举制度D.焚书令、秦朝速亡、后世没有采用该手段解析秦始皇“不要人民读书”即指发布焚书令,最终秦朝走向了灭亡,所以说“始皇失败了”,但后世汉武帝“要人民只读一种书”,没有采用秦始皇的方式,所以成功了。故D项正确。答

7、案D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秦始皇作为历史上统一中国的第一人,他的千秋功过历代都有评说。秦朝时有人称赞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晋朝时有人指责他“无道”“视杀人如狗彘”。请完成:(1)从秦朝人对始皇的称赞中,你能得出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2)你怎样看待材料中晋朝人对秦始皇的评价?(3)你认为我们今天应该怎样评价秦始皇?解析评价人物时不能脱离人物活动的特定时代背景,不要苛求古人;要对历史人物作出客观的评价,不能只看到功或只看到过,犯以偏概全的错误。回答第(1)问,一方面要注意材料反映出的表面信息,另一方面要在此基础上归纳材料体现出的

8、深层次含义。回答第(2)问,要看到其观点的不全面性。第(3)问是开放性的设问,鼓励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一分为二地评价秦始皇。参考答案(1)表面信息: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推行了郡县制,颁布了统一的秦律,为中国历史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深层信息: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下,皇帝具有绝对的权威,人们只能对其歌功颂德,而不能对其过失有丝毫的批评。(2)评价不全面。晋朝人的评价主要看到了秦始皇的暴政。(如答出其他内容,只要言之有理也可)(3)评价秦始皇,应该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一方面,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创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并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他推

9、行暴政,导致了阶级矛盾的迅速激化,加速了秦朝的灭亡。总之,秦始皇既有功也有过,但功大于过。(回答本问,鼓励创新意识的发挥,答案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墨子:“一同天下。”孟子:“(天下)定于一。”荀子:“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材料二公元前221年,嬴政平定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秦始皇在登上皇帝宝座之初,做了许多大事,如人们熟知的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交通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秦齐两国是最强的,有着“西帝”和“东帝”的说法。后来秦国灭了齐国,尽管当时齐国的臣民表面上对秦国的统治言听计从,可私下很多人对秦并不认同,

10、梦想有朝一日让齐国“复活”。对于秦国的统治而言,齐国物产富饶,财力充足,将齐国的旧地安抚住,对秦始皇统治天下有重要的意义,他多次到齐国的属地东巡,主要目的是“示王权”。请完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思想家言论中“天下”的含义及其共同主张,并回答这种主张形成的社会原因。(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怎样评价中央集权制的历史作用?解析第(1)问材料一中的墨子、孟子、荀子都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历史特征,可知他们言论中的天下主要指周的统治区域,其共同主张是实现统一;原因从人心思定的角度分析。第(2)问考查了秦始皇

11、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历史作用。措施主要从设立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地方制度等方面回答,对于作用的评价要客观,既要看到进步性,也要指出问题。参考答案(1)周天子统治区域(或中国)。都主张统一。春秋战国持续数百年的战乱,使人心思定,渴望统一。(2)措施:秦始皇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皇帝是国家最高统治者;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废分封,设郡县;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等。评价:中央集权制的建立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发展、维护国家的统一起了重要作用。但中央集权制大大加强了统治者统治人民的力量,对人民有一定束缚作用。认识不够深刻全面,没能做到内心外行,表率化人。对照党章和焦裕禄等先进模范典型,感觉自己对党性锻炼标准不高、要求不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