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政治第03期生活与哲学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专题4_1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含解析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824707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高三政治第03期生活与哲学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专题4_1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7届高三政治第03期生活与哲学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专题4_1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7届高三政治第03期生活与哲学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专题4_1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7届高三政治第03期生活与哲学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专题4_1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7届高三政治第03期生活与哲学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专题4_1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届高三政治第03期生活与哲学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专题4_1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届高三政治第03期生活与哲学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专题4_1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孙中山,了解“布衣”与总统的关系,了解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体会甘于淡泊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专题4.1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一、 单项选择题1.(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观点一:美学中的“移情”说法人们高兴的时候,就仿佛觉得太阳在笑,青松在招手,花儿在点头;悲伤的时候,又觉得雨如泪,风如烟。观点二:存在就是被感知。这两种观点分属于不同的哲学派别,划分它们的标准A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B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C对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的不同理解D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答案】D【

2、考点定位】哲学的基本问题【名师点睛】哲学基本问题两方面内容与哲学派别划分的依据是高考对本单元知识考查的重点内容。如:(1)唯物主义思想以科学的发展为基础,唯心主义则与宗教联系在一起。在高考中往往通过宗教与科学就某一问题的认识分歧考查哲学思想的对立。(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阵营。它们之间的思想分歧只是围绕“物质是否是世界的本原”而展开,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2.(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王夫之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在哲学上的贡献主要是总结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唯物主义。以下说法中最可能是他说的是A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B宇

3、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C理生万物,理在气先,理为气本 D.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答案】A【解析】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世界的本意,意思是派生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A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选A,B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选A。【考点定位】哲学的基本派别【名师点睛】四个特别提醒(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从根本观点上看,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这里一定要注意是“从根本观点上看”。(2)既不能对所有的唯物主义一律提倡,也不能对所有的唯心主义全盘否定。(3)不能把追求物质满足看成是唯物主义,也不能把追

4、求精神满足看成是唯心主义。(4)不能认为一切唯心主义者都是不可知论者,都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3.(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哈佛大学的校训:“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正是基于这样的校训,哈佛大学除了培养了无数杰出的哲学家,在哲学点亮的这盏精神火炬的引导下,这所盛产影响美国乃至世界发展的重要人物的园地,还培养出了大量的杰出的科学家和作家。由此可见科学家取得的成就都是学习哲学的结果 与哲学为友是科学探索的智慧明灯科学是推动哲学发展的基础 哲学对科学具有指导作用A B C D.【答案】C【考点定位】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名师点睛】高考通常以有关哲学

5、与具体科学关系的观点、名言、事例为载体,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准确理解,尤其喜欢通过无用论、取代论等错误认识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比较、辨别能力。4. (2016学年广东仲元中学高三九月考测试卷文科综合)恩格斯曾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提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这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应该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方法论来指导人们的世界观从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行动纲领出发来指导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A B CD【答案】B 【解析】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

6、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故入选。马克思主义不是方法论故排除。表述错误。故本题选B。【考点定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名师点睛】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的世界,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的基础,强调发展,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并指导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5.(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测评政治试题)没有物就没有影,思想和事实的关系就是影与物的关系。这种观点A.是形而上学的不可知论B.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观点C.是主观唯

7、心主义观点 D.正确概括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答案】B【考点定位】哲学的基本观点【名师点睛】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具有四个特性,亦是局限性:第一:机械性,它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企图用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现象,甚至把人和动物都看成受力学规律支配的机器,因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称机械唯物主义;第二:形而上学性,它把一切事物都看作是彼此孤立的、在本质上是不发展变化的;第三:直观性,它对待世界、认识,都缺乏实践的观点;第四:不彻底性:它只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6.(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测评政治试题)2016年8月,德国慕尼黑

8、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出了一种新型三位透明成像技术,可以透过动物的皮肤甚至器官直接观察到细胞结构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该技术能让动物全身组织实现透明化。可在动物体内成像完整的神经系统或整个器官,有助于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大脑与躯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依此为基础的数据库还有望大幅减少科研所需的实验动物的数量。这说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规律具有客观性 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 实践是认识的重要来源 A. B. C. D. 【答案】B【考点定位】哲学的基本问题,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名师点睛】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也叫统一性)是指思维能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如果认为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客观存在(思维与存在

9、具有同一性),这种观点被称为可知论,如果认为思维不能正确反映客观存在(思维与存在不具有同一性),这种观点被称为不可知论。7.(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测评政治试题)我国古代经典著作和历史典故中的许多成语简短精辟,蕴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下列能够同时体现哲学史上“两个对子”的一组成语是A.画龙点睛与喧宾夺主,瑕不掩瑜与本末倒置B.返璞归真与审时度势,掩耳盗铃与鬼使神差C.防微杜渐与微不足道,唇齿相依与闭门造车D.实事求是与拔苗助长,统筹兼顾与顾此失彼【答案】D【解析】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实事求是”是唯物主义观点,拨苗助长是唯心主

10、义观点,它体现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统筹兼顾是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顾此失彼指的是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这体现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故D项观点正确,其它选项不符题意,故本题答案选择D。【考点定位】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名师点睛】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具有从属的意义,故哲学的基本派别应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8.(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哈佛大学的校训:“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正是基于这样的校训,哈佛大学除了培养了无数杰出的哲学家,在

11、哲学点亮的这盏精神火炬的引导下,这所盛产影响美国乃至世界发展的重要人物的园地,还培养出了大量的杰出的科学家和作家。由此可见: 科学家取得的成就都是学习哲学的结果 与哲学为友是科学探索的智慧明灯 科学是推动哲学发展的基础 哲学对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A. B. C. D.【答案】C 【考点定位】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名师点睛】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方面,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发展推动哲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9.(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风景画的

12、大师们都有一个特点,心灵极为丰富。自然界中的一片叶子、一滴露珠都能勾起一缕潜在的心绪,诱发出他们的旷味愁思。这说明() A存在离不开思维 B思维和存在相互转化 C存在决定思维 D思维再现存在【答案】C 【解析】自然界中的叶子、露珠属于客观存在,心绪和愁思属于思维,“勾起、诱发”说明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思维,C正确;物质决定意识,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存在离不开思维”的说法错误,排除A;思维与存在有严格的界限,二者不可以相互转化,B错误;思维不仅是对存在的简单再现,思维是对存在的能动的反映,D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考点定位】存在和思维的关系10.(重庆市巴蜀中学2017届高三12月考文综考

13、试政治试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就是随心所欲。”这两种关于“自由”的观点A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前者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是主观主义的观点C前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唯意志论的观点D前者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答案】C【考点定位】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名师点睛】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从本质上说,唯物主义对世界本原问题的回答是科学的,但唯物主义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形

14、态。对其科学性要作具体的分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由于对物质的解释不够科学,因而具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应大力提倡。11.(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数学家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书的序言中说:“时代思潮是由社会的有教养阶层中实际占统治地位的宇宙观所产生的。人类活动中如科学、美学、理论学都可能产生宇宙观,而又受宇宙观的影响。”,哲学具有批判宇宙观的功用。哲学的功用是缓慢的。思想往往要潜伏好几个世纪,然后人类几乎是突然

15、间发现它们已经在习惯中体现出来了。”这一段话体现了 各门具体科学要以哲学为基础,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对研究各门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 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A. B. C. D. 【答案】B【考点定位】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名师点晴】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具体科学区别研究对象整个世界某一特定领域任务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特殊规律作用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指导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联系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又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