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段太尉逸事状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2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824196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段太尉逸事状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段太尉逸事状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段太尉逸事状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段太尉逸事状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段太尉逸事状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段太尉逸事状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段太尉逸事状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孙中山,了解“布衣”与总统的关系,了解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体会甘于淡泊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段太尉逸事状一、文言基础专练(2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翻译题10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日群行丐取于市 丐:乞讨B戚不敢言 戚:忧虑C无伤也!请辞于军 辞:谢罪D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 识:认识解析:选BA项,丐:求取。C项,辞:致辞、陈说。D项,识:标记。2下列各项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B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C太尉判状,辞甚巽,使人求谕谌D备得太尉遗事,覆校无疑解析:选CC项,“巽”通“逊

2、”。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晞一营大噪,尽甲B乃我困汝C奈何欲以乱败郭氏D遇不可,必达其志,决非偶然者解析:选AA项,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披上铠甲”。其余均为使动用法。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B.C. D.解析:选DA项“以”,介词,用/连词,表示承接;B项“且”,连词,表并列,一面一面/副词,将要;C项“为”,介词,替/动词,做;D项“者”,都是代词,的人。5下列关于课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晞放纵士卒残害百姓,为所欲为,这样难对付的军队和主帅,段秀实却主动提出请求来担任都虞候前去平乱,这种勇敢的精神和超人的见识充分

3、显示了他的刚勇无畏。B淮西寓军帅尹少荣怒斥焦令谌的不敬、不耻,从正面表现了段秀实仁厚慈惠的爱民之心。C段秀实洞察朱泚之心,拒不收礼,将礼物栖之梁木的逸事,颂扬了他的高风亮节。D全文不着一句议论,纯用冷静从容的写实手法,在客观的叙述中隐含着深沉的歌颂之情。解析:选BB项,“从正面表现了段秀实仁厚慈惠的爱民之心”不对,应是侧面表现。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3分)译文: (2)太尉曰:“然终不以在吾第。”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4分)译文: (3)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3分)译文: 参考答案:(1)现在尚书

4、您放纵士兵行凶,横暴无度就将造成动乱,扰乱了朝廷边境地区的安宁,应该归罪于谁?(2)段太尉说:“但是终究不能把(大绫)放在我家里。”于是就把它送往司农处理公务的大堂,安放在屋梁上。(3)段太尉布置士兵抓获了这十七个人,把他们的头都砍下来挂在长矛上,竖立在市门外。二、阅读理解专练(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柳 宗 元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两汉诗、骚。下笔构思,与古为牟。精裁密致,灿若珠贝。当时流辈咸推之。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

5、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湮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老母,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为挚友,胡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会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已没者,仍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皆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有文卷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

6、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选自新唐书柳宗元传)多学一点1“宗元少聪警绝众”中的“绝”为形容词作动词,解释为超出。2“与古为牟”中“牟”为通假字,通“侔”,解释为等同,相当。3“当时流辈咸推之”中“推”解释为推崇。4“尤奇待宗元”中“奇待”解释为特殊对待。5“既罹窜逐”中“罹”解释为遭受。6“蕴骚人之郁悼”中“郁悼”解释为郁抑忧伤。7“即草奏章”中“草”解释为起草,草拟。8“以男女质钱”中“质”解释为抵押。9“不远千里皆随宗元师法”中的“随”解释为跟随,跟从。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湮厄/蕴骚

7、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B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湮/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C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湮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D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湮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解析:选C“十数篇”是表数量的短语,是说明“骚文”数量的,二者关系密切,不可切分,故可排除A、D两项;“写情”与“叙事”宜为句间对偶,应独立成句,故排除B项,确定选C。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第:中

8、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意为可以进授官爵之人;“第”是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文中的“登进士第”意为考中进士。B御史:是中国古代一种官名。自秦朝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官吏,一直延续至清。C授:指授予官职。古代授官有多种说法,如“拜”“举”“除”以及本文中的“转尚书礼部员外郎”的“转”、“移为柳州刺史”的“移”等。D元和:“元和”是唐宪宗所用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首创,后世历朝沿袭,形成制度。解析:选C“转”“移”指调动官职。9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柳宗元年少时就很有才华,擅长写两汉体式的诗文

9、,精心构思,文采斐然,考中进士后当了官。B王叔文掌权时,柳宗元曾经被引入宫廷中商议大事,不久王叔文失败,柳宗元等七人被贬。C柳宗元在柳州革除当地陋俗,解救奴隶,江岭间的读书人都来学习,凡经过他教导的都成为名士。D文章作者对柳宗元的人品才华十分赞赏,对他没能施展政治上的才能就被贬斥表示惋惜。解析:选AA项,“应举宏辞”后做官。10把文中横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宗元革其乡法,其已没者,仍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5分)译文: (2)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5分)译文: 参考答案:(1)柳宗元革除这种陋习,那些已经被没收为奴的,仍然拿出自己的钱把他们赎出,

10、让他们回归到自己父母身边。(2)观察使裴行立为柳宗元办理丧事,并护送他的妻子儿女返回京城,当时的人都认为他很有义气。参考译文:柳宗元年少时聪明敏悟超过众人,尤其擅长写作两汉体式的诗文。写作和构思,可以和古人相当。精心剪裁,缜密布局,文辞精美如珍珠贝母一样璀璨。当时的人们都推崇他。柳宗元考中进士后,又应举博学鸿辞科,被授予校书郎、蓝田尉的职务。贞元十九年,做了监察御史。顺宗皇帝即位,王叔文、韦执谊掌权,尤其特殊厚待柳宗元。他和监察吕温被秘密接引到皇宫中,王叔文等和他商量国事。柳宗元被调任尚书省礼部员外郎。王叔文想要重用柳宗元,正赶上他在位不久,王叔文改革失败。柳宗元等七个人都被贬官。柳宗元被贬为

11、邵州刺史,在半道,又被贬为永州司马。柳宗元遭受流放放逐的灾祸,来到野蛮荒凉的瘴疠之乡,命运不顺,才干被湮没,心中蕴涵着文人的郁抑忧伤,用文章抒写这种心情记录所遭遇的事情,有所行动必用文字记录。写了诗文十多篇,看了这些诗文的人都为之感伤。元和十年,照惯例调任柳州刺史。当时郎州司马刘禹锡被调任播州刺史,诏命下达,柳宗元对他的亲人说:“禹锡有年事已高的老母,现在调任郡官到蛮荒之地,西南方与世隔绝的地方,来回有万里之遥,如何与老母同行呢?如果母子分离两处,就会成为永别。我和刘禹锡是挚友,怎么能忍心他们如此呢?”柳宗元马上起草奏章,要求把柳州交给刘禹锡,自己到播州去。正好裴度也上奏此事,刘禹锡最终调任到连州。柳州当地的民俗,都会用自己的孩子抵押换钱,过了期限孩子就被没收归出钱的人。柳宗元革除这种陋习,那些已经被没收为奴的,仍然拿出自己的钱把他们赎出,让他们回归到自己父母身边。江南岭南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追随柳宗元学习和效法他,凡是经过他指教的,必然会成为名士。他的著述之多,声名震动当时,当时尊称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