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温州分公司modf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807624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温州分公司modf建设施工技术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温州分公司modf建设施工技术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温州分公司modf建设施工技术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温州分公司modf建设施工技术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温州分公司modf建设施工技术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温州分公司modf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温州分公司modf建设施工技术规范(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温州分公司接入层光总配线架(MODF)建设施工技术规范(试行)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温州分公司网络建设部2016年10月目 次1总则22规范性引用文件33术语和定义44命名与分类及推荐容量系列45要求56试验方法97检验规则12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149验收1410保修期1411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15技术服务15附录A161 总则本文件是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温州分公司向提供中国电信温州分公司接入层光总配线架采购项目主设备的公司(以下简称服务方)提出的技术规范书。根据此文件,服务方符合相关要求并提供具体具体的技术建议书。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温州分公司拥有本技术规范书的最终

2、解释权。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 2423.2-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 2423.9-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b:设备用恒定湿热GB/T 2423.17-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

3、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829-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T 3873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 5095.2-1997 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 第2部分:一般检查、电连续性和接触电阻测试、绝缘试验和电压应力试验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试验GB/T 12057.1-2000 光纤光缆连接器 第1部分:总规范YD/T 694-2004 总配线架YD/T 778-2006 光纤配

4、线架YD/T 896-1997 FC/APC型光纤活动连接器技术条件YD/T 987-1989 ST/PC型单模光纤光缆活动连接器技术规范YD/T 1200-2002 MU型单模光纤活动连接器技术条件YD/T 1272.1-2003 光纤活动连接器 第1部分:LC型YD/T 1272.2-2005 光纤活动连接器技术条件 第2部分:MT-RJ型YD/T 1272.3-2005 光纤活动连接器技术条件 第3部分:SC型SJ/T 11363-2006 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SJ/T 11365-2006 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IEC 61300-3-15: 1995-0

5、5抛光插针端面顶点偏移测量(Measurement - Eccentricity of a Convexpolished ferrule endface)IEC 61300-3-16:1995-05球状抛光插针端面曲率半径检查与测量(Examinations andMeasueremnts-endface radius of spherically polished ferrule)IEC 61300-3-17:1999-09抛光插针端面角度检查与测量(Examinations and Measueremnts-endface angle-polished ferrule)IEC 61300-

6、3-23:1998一04相对插针端面光纤位置检查与测量(Examinations and Measueremnts-fiber position re1ative to ferrule endface)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光纤总配线架 Optical fiber Main Distribution Frame,OMDF一侧连接外线光缆,另一侧连接光通信设备,可通过跳纤进行通信路由的分配连接,且具有链路中断检测或在线监测的测试端口的配线连接设备。3.2 双面跳纤式光纤总配线架 double-side jumper, OMDF由外线成端架和内线成端架背靠背组成,内线成

7、端架可根据PON等光纤复用技术选配安装测试端口单元,外线成端架安装普通单元的光纤总配线架。外线成端架又俗称直列,内线成端架又俗称横列,下同。3.3 光纤连接分配装置 optical fiber connecting and distributing device由适配器、适配器卡座、安装板或适配器及适配器安装板组装而成,供尾纤与跳纤或两根跳纤分别插人适配器外线侧和内线侧而完成活动连接的构件。3.4 光纤终接装置 optical fiber terminating device供光缆纤芯线与尾纤接续并盘绕光纤的构件。3.5 光纤存储装置 optical fiber storing device供

8、富余尾纤或跳纤盘绕的构件。3.6 顶点偏移 apex offset光纤连接器插头中插针凸球面顶点与纤芯中心之间的径向距离。3.7 光纤凹陷/凸出 fiber undercut/protrusion光纤连接器插头中插针凸球面与光纤端面之间的距离。3.8 成端盘 distribution pan由若干成端配线端口组成的功能组件。3.9 测试成端盘 test pan由若干成端配线端口和测试端口组成的功能组件。3.10 成端单元 distribution unit由若干成端盘组成的功能组件。4 命名与分类及推荐容量系列4.1 命名MODF的型号由中国电信企业标准标识、专业代号、主称代号、序号组成。如图

9、1所示。CT G ZP 序号配线架光通信设备中国电信企业标准标识图1 型号的组成4.2 MODF编号的管理4.2.1 MODF位置编号要求1.架的编号要求(1)MODF的单位为架,即每个独立安装的架体为一架。(2) MODF的第1整列编号为MODF01,第2整列编号为MODF02,依次往下。(3)设备侧架的编号顺序沿安装方向开始数起。排序规则为H01、H02、H03、H04、H05架。(4)线路侧架的编号顺序沿安装方向开始数起。排序规则为Z01、Z02、Z03、Z04、Z05架。(5)设备侧与线路侧架的编号应对应一致。2.框的编号要求(1)设备侧框的编号顺序均从上向下开始数起。排序规则为01、

10、02、03、04、05框(2)线路侧框的编号顺序均从上向下开始数起。排序规则为01、02、03、04、05框。3.托盘的编号要求(1)设备侧每排光纤终端单元的编号顺序从上向下开始数起。排序规则为01、02、03、04、05排。(2)线路侧一体化托盘的编号顺序从上向下开始数起。排序规则为01、02、03、04、05盘。4.端子的编号要求设备侧与线路侧端子的编号顺序均从左向右开始数起。排序规则为01、02、03、04、05个。5. MODF架的编号和标签:由卖家标识。4.3 分类及推荐容量系列按机架结构形式推荐使用双面跳纤式光纤总配线架。5.2.1 双面跳纤式光纤总配线架5.2.1.1高度尺寸系列

11、2600mm、2200mm。原则上使用2600mm;部分站点因走线架高度不足,可以采用2200mm。5.2.1.2深度尺寸系列650mm。5.2.1.3单架推荐容量系列2600mm:直列936芯,横列624芯2200mm:直列792芯,横列528芯5.2.2 光纤总配线架成端单元容量直列成端单元容量推荐采用72芯,横列成端单元容量推荐采用48芯;一般成端盘的容量推荐为12芯, 测试成端盘的容量推荐为24芯, 特殊芯数成端盘由需方与供方相互协商确定,成端盘的参考尺寸详见附录A。5 要求5.1 环境要求使用环境条件:工作温度:-5+40。相对湿度: 85%(+30时)。大气压力: 70106KPa

12、。5.2 外观与结构5.2.1 机架结构形式机架结构形式应以采用方便跳纤的敞开式结构为主,但也要便于安装机架,以达到防尘防鼠的要求。机架高度分为2600mm和2200mm两类,其宽度选用840mm。机架外形尺寸的偏差不超过2mm;外表面对底部基准面的垂直度公差不大于3mm。5.2.2 机架结构机架结构应牢固,装配具有一致性和互换性,紧固件无松动。外露和操作部位的锐边应倒圆角。双面架结构:直列机架6个成端盘为1个单元;横列机架4个端子盘为1个单元,水平通道分布在直列单元中间,直列除有光缆开剥固定装置外,与横列的结构基本相同。测试单元结构: 4个或者6个成端盘为1个单元,内线端子盘和测试端子盘一般

13、配对使用,上下相邻配置,上为内线成端盘,下为测试成端盘;两种成端盘外形尺寸相同,内线成端盘每盘12个端子,测试成端盘每盘24个端子,另有引出跳线12端。测试端子盘可根据需要配置,用于多链路复用的光接入设备的横列单元要求至少预留测试盘空间。端子盘结构:光纤总配线架的成端盘尺寸应通用、互换;基本尺寸宽度为290mm(不含导轨)、高度为25mm、深度为200mm,导轨厚度为2.5mm;并可通过增配轨道槽等附件,与其它端子盘尺寸兼容,满足现有机架、箱体的兼容与改造。5.2.3 引入光缆弯曲半径引入光缆进入机架时,其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光缆直径的15倍。5.2.4 保护套、衬垫及纤芯和尾纤弯曲半径光缆光纤穿

14、过金属板孔及沿结构件锐边转弯时,应装保护套及衬垫。纤芯、尾纤无论处于何处弯曲时,其曲率半径应不小于30mm。5.2.5 走线通道与跳线机架应具有通畅的垂直、水平走线通道,并以理线环、理线柱、走线槽、储线柱等形式组成;走线通道应分布设置,通道容量应满足各种可能跳纤方式时最多跳纤走线的需要,应避免跳纤的交叉走线。跳线顺序:双面架外线侧端子至内线侧端子的跳纤顺序:先走垂直上下通道至理线环进入水平通道、再至理线环跳到内线端子。双面架的跳纤垂直上下通道推荐在端子单元的左内侧,外线光缆和设备光缆的垂直上下通道都分布在直列架侧,设备光缆推荐在直列右侧,外线光缆推荐在直列右内面,光缆或束管靠边固定。水平通道在

15、直列端子单元中间,通道高度占两个盘的高度,宽度不小于150mm。5.2.6 最底层成端单元下底边离地高度不小于250mm。5.2.7 适配器选用光纤适配器推荐选用SC型;在机房面积紧张的情况下,也可以选用LC型,以提高端口密度,增加配线架容量。5.2.8 跳纤选用光纤总配线架跳纤直径推荐选用2mm,跳纤长度系列以1m为间隔,储纤长度不超过1m。跳线长度的计算的方法由卖家提供,同时提供跳线长度计算系统和光纤配线架机房现场计算表格。5.2.9 机架的表面涂覆层应表面光洁,色泽均匀、无流挂、无露底;金属件无毛刺锈蚀。5.2.10 结构装置上的文字、图形、符号和标志结构装置上的文字、图形、符号和标志均应清晰、完整、无误。5.3 材料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