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提分攻略专题限时集训3 论述类文本阅读(三)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771490 上传时间:2018-12-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提分攻略专题限时集训3 论述类文本阅读(三)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提分攻略专题限时集训3 论述类文本阅读(三)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提分攻略专题限时集训3 论述类文本阅读(三)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提分攻略专题限时集训3 论述类文本阅读(三)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提分攻略专题限时集训3 论述类文本阅读(三)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提分攻略专题限时集训3 论述类文本阅读(三)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提分攻略专题限时集训3 论述类文本阅读(三) word版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限时集训(三)论述类文本阅读(三)(对应学生用书第101页)(限时4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站在当代社会、网络时代的高点上,我们谈论传统文化,是在谈什么呢?有人说“谈传统文化,实际上是谈日常生活”,这种观点可以说道尽了文化、传统的本质特征。因为,对于我们的传统来说也好,对文化来说也好,它们不过是世世代代累积沉淀的习惯和信念,渗透在我们的生活的实践中,是一种生活方式。谈传统文化,实际上是在谈我们的生活与头脑中的传统文化的关系,也就是在谈你我他的日常生活,更谈我们的思路、我们的风度、我们的气派说到中华文化的玄妙处,我首先想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昆曲”。昆曲一向以“闲雅整肃、清俊

2、温润”的艺术品位著称,被看作是精妙高雅的传统艺术。它不仅是一种传统戏剧艺术形式,更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和情趣品位,这本身就是传统和时尚的结合。著名作家、昆曲制作人白先勇曾制作了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他大胆创新,并将时尚作为演出的美学标准之一,力求贴近当代人的日常审美生活,创作了美到极致的画面和舞美,让一部拥有400多年历史的传统名剧具有了符合今天审美趣味的时尚色彩,在演出时,人们感叹“太美了,美得惊心动魄,美得让人黯然神伤”昆曲表演中的水袖柔婉,昆腔曼妙,可谓是对这种“玄妙”美的最好解释,“罕有其匹”。传统文化是古老的文化,它走自己的路,处处坚持自身特色,但如果要融入社会与时代的大潮,变成我们的日常

3、生活,就要求新求异,从文化样式上、审美趣味上体现时代精神。故宫不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符号,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载体。近年来,故宫推出的一系列“萌系”文创产品迅速蹿红,比如朝珠耳机、“朕就是这样的汉子”折扇、建筑彩绘“秘密皇宫”与“戒急用忍”等,“故宫淘宝”在其微信公众平台发布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微信小文,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将有600年历史的故宫这一古老IP推上时代的风口浪尖故宫博物院推出的这一系列文化创意之举,改变文物仿制品素来古典、肃穆但缺少新鲜生命力的形象,切合了年轻人的审美心理,受到众多网友的认同和赞扬,正是这种随着时代生活进行文化创新和艺术个性超拔的努力,让古老的故宫走

4、入当代生活,融入时代的文化之中。这些年来,我们正努力寻找一个合理的方向和方式来对待传统文化,但现实中,我们看到有的人在割裂传统文化,有的人对传统文化进行浅薄和轻浮的解构和颠覆,更有甚者,干脆采取一种商业化的态度,消费传统文化事实告诉我们,中华传统文化本就该是亘古常新的,这是其绵延五千年而不曾断裂的秘诀所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就要让传统文化更深地进入我们的生活,内化为我们时代生活的一部分这是最好的传承之道。这也印证了文化和传统的生命力所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选自许民彤谈传统文化,实际是在谈什么,解放日报2017年10月26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5、是(3分)()A传统文化是世代习惯和信念渗透在我们的生活的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生活方式。B昆曲作为一种戏剧艺术形式是传统的,但它更代表了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和情趣品位。C传统文化要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在文化样式上、审美趣味上应体现出时代的精神。D中华传统文化五千年不曾断裂,就在于它时时求新,融入并内化为人们的时代生活。B曲解文意,原文说“它不仅是一种传统戏剧艺术形式,更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和情趣品位,这本身就是传统和时尚的结合”,并没有明确指出“生活方式和情趣品位”属于“时尚的”。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头以设问的方式引出“谈传统文化,实际上是谈日常生活”,并将此作为行

6、文的观点。B第三段以白先勇制作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为例,论述传统文化具有一种“玄妙”美。C最后一段批评了对待传统文化的不正确的方式,从反面论证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之道。D文章从“是什么”“怎么样”两个方面,论述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的关联,层层深入。B文中是以“昆曲表演中的水袖柔婉、昆腔曼妙”来论述传统文化的“玄妙美”,而白先勇制作青春版昆曲牡丹亭,源自他的大胆创新,将时尚作为演出的美学标准之一,力求贴近当代人的日常审美生活,这论述的是传统艺术具有传统与时尚合一的特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传统文化不只存在于日常生活的表面,更在于一种思路、风度、气派,是一种精神呈现。

7、B因为传统艺术的品位是可以和今天的审美趣味合拍的,所以可以将其推陈出新,具有时尚的色彩。C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创意之举,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商业化消费行为。D传统文化创意产品不同于文物仿制品,而是融入时尚元素,切合了年轻人的审美心理。C作者否定“商业化的态度,消费传统文化”,但对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创意系列是持赞赏态度的。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丝绸之路是民族交流融合的舞台“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古代丝绸之路架起了一座交流物产、连通人心的桥梁,对我国各民族交流融合、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往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续写古代丝绸之路的传奇,不仅要

8、看到其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还要看到其在民族交流融合方面的纽带作用。古代丝绸之路大体有草原道、绿洲道、茶马道以及海上道四条。除了汉族,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开拓者,他们的马队和骆驼队踏出了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草原丝路。他们的迁徙浪潮、相互交往以及游牧经济特点,使其自然而然地成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角色。早期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在开通草原古道、推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继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之后,鲜卑、柔然、吐谷浑、突厥、吐蕃、回纥、契丹、党项、蒙古等民族,都曾和丝绸之路结下不解之缘,有的一度控制了草原道和绿洲道,成为经营东西方贸易的主角。公

9、元439年,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统一了我国北方,使丝绸之路自汉代以来再度繁荣起来。北魏、西夏占据河西走廊后,吐谷浑控制的“青海道”和吐蕃控制的“青唐道”成为中原和南方通往西域的通道。因此,“青海道”又称“吐谷浑道”,“青唐道”又称“吐蕃道”。再看回纥,其与唐朝绢马贸易换回的绸绢,除了供本国贵族享用,还通过“草原道”大量转输到西方。“安史之乱”后,吐蕃完全占据了河西走廊及陇右地区,传统的丝绸之路东段受到阻遏,唐朝和西域各国的交往一度绕道回纥居住地。因此,这一时期的草原丝路有“回纥道”之称。“吐谷浑道”“吐蕃道”“回纥道”丝绸之路上民族交流融合绵延不断,开遍了民族交流融合之花。在肯定我国古代北方和西

10、北游牧民族为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繁荣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更要充分认识中原王朝的主体作用。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汉、唐、元、明各朝代为了经营西域,保障丝绸之路畅通,在丝绸之路沿途设置馆舍以提供食宿,建立都护府、都督府、州、县等以加强治理。这些措施对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安全具有决定性作用。丝绸之路密切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也密切了东西方关系。中原、江南以及巴蜀的名茶不仅输入西方,也输入西域、青藏高原与漠北,饮茶逐渐成为北方与西部民族的习俗。在西夏与宋朝的贸易中,“唯茶最为所欲之物”。同时,西域和中亚、欧洲的物产和文化也传入内地,今天内地随处可见的石榴、葡萄、胡葱、胡萝卜、大蒜、菠菜、芫荽、苜蓿,都是汉朝时从

11、西域传入内地的。到了唐朝,丝绸之路的东端终点长安、洛阳成为西域文化的荟萃之地,上至宫廷、下至百姓无不受西域文化的影响,穿胡服、习胡俗、食胡饼、听胡音成为时尚。在唐朝著名的十部音乐中,西域音乐就占五部。到了宋朝,中国的茶叶和丝绸被大量贩运到西方,西方的乳香、硇砂、玉石、珊瑚、玛瑙、琥珀、琉璃等被大量转售到中国。元朝时,中西交通空前畅通,中国的雕版与活字印刷术、火药等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欧洲和阿拉伯的天文、数学、医药、建筑等科学技术也传入中国。中华民族是诸多民族相互接触、融合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毫无疑问,在这个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丝绸之路是重要的沟通渠道与交流舞

12、台。丝绸之路像一条纽带,联结着农耕文明和草原文明,联结着内地汉族人民与边疆少数民族人民。未来,“一带一路”延伸之处必将是人文交流活跃之地,它不仅会继续描绘我国各民族交流融合五彩斑斓的画卷,还会进一步架起东西方各民族交流交往的桥梁。(选自人民网2017年3月8日)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丝绸之路大体有草原道、绿洲道、茶马道以及海上道四条,是东西方之间的一座交流物产、连通人心的桥梁。B为了推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之间的交流,早期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在开通草原古道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C控制了草原道的游牧民族,在与中原王朝交易时换回的绸绢,除了供本国贵族享用外,还

13、将其大量转输到西方。D丝绸之路的开拓以及之后的繁荣,离不开中原王朝的努力,但其中发挥主要作用的还是沿途各民族。AB项,因果混乱,因草原古道的开通,促进了交流,但并不一定是为了交流才开通古道;C项,范围不清,“控制了草原道的游牧民族”不当,范围过大,文中只说回纥是这样;D项,应该是“离不开沿途各民族的共同努力,但其中发挥主要作用的还是中原王朝”。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采用总分总式结构,先提出丝绸之路的作用,接着论述丝绸之路的产生、发展及具体作用,最后是总结展望。B文章列举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开通草原古道,论证了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也是丝绸之路重要开拓者的观点。C

14、文章从密切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密切东西方关系两个方面论述丝绸之路的作用,两方面中又以密切东西方关系为论述重点。D文章在结尾总结展望中以舞台和纽带设喻,形象地指出了丝绸之路在民族间交流中的重要作用。CC项,“以密切东西方关系为论述重点”不当,文章对密切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密切东西方关系这两个方面都做了详尽论述。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中原王朝不在丝绸之路沿途设置馆舍提供食宿,建立州府等加强治理,就不能很好地经营西域和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B丝绸之路促进了我国古代各民族之间甚至东西方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不仅局限于物质方面,还有文化和思想方面。C丝绸之路是民族沟通的渠道与交流的舞台,它使诸多民族相互接触、融合,并进而形成了多元统一体的中华民族。D“一带一路”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延续,它不但描绘出各民族交流融合的画卷,还会进一步架起东西方各民族交流交往的桥梁。CC项,“它使诸多民族相互接触、融合,并进而形成了多元统一体的中华民族”错,夸大了丝绸之路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