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学案设计:3.8 小狗包弟(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770492 上传时间:2018-12-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学案设计:3.8 小狗包弟(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学案设计:3.8 小狗包弟(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学案设计:3.8 小狗包弟(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学案设计:3.8 小狗包弟(2)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学案设计:3.8 小狗包弟(2)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学案设计:3.8 小狗包弟(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学案设计:3.8 小狗包弟(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8小狗包弟学习目标1.了解小狗和巴金的故事,分析巴金对小狗的感情。2.学习以小见大和对比的写作手法。3.通过圈点批画,学会为文章的内容作批注。4.学习巴金先生勇于自我反省的精神。自主认知一、整体感知1.读准字音,了解小狗和巴金的故事。2.收集“文革”和巴金的生平资料。二、自练自测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作揖()租赁()吠叫()叱骂()解剖()款待()创伤()绿草如茵()2.词语积累浩劫:逆来顺受:胆战心惊:合作探究1.对于巴金,包弟不是一条普通的小狗。26自然段集中描写了包弟的一些经历,请你根据这些经历的叙述,说说包弟是一只怎样的小狗。2.对于这样一只可爱、聪明、善解人意、有情有义且一

2、家人都很喜欢的小狗,巴金最后是如何处理的?你怎样看待巴金把包弟送上解剖台这一行为?3.“文革”是杀死小狗真正的罪魁祸首,巴金当时的选择实属迫不得已。然而,这位世纪老人却主动地背上了这个精神上的包袱,对一只小狗欠下了一笔十三年零五个月的心灵债。从巴金的歉疚和忏悔中,我们看到了巴金怎样的品质?结合当时的背景,你认为巴金的歉疚和忏悔对后世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4.纵观全文,写小狗包弟的遭遇,实际上是从侧面表现“文革”的荒唐与残酷,以小见大,引发后人反思历史。作者却在第1自然段写到艺术家和他邻居家的小狗。这个段落可以不写吗?这样安排有何作用?课堂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

3、款待(kun)揪回来(qi)欠债(zhi)B.呻唤(shn)作揖(y)浩劫(ji)C.拍摄(sh)吠叫(fi)解剖(pu)D.萧珊(shn)叱骂(ch)熬煎(jin)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作揖歉意舔舌头B.厌倦说谎摇头摆尾C.租赁虫蛀逆来顺受D.公寓俱乐部绿草如荫3.下列文段空白处依次应填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组是()狗来了,是一条日本种的黄毛小狗,而且有一种本领:它有什么要求时就立起身子,把两只前脚在一起不停地作揖。这本领不是我那位朋友出来的。它还有一位瑞典旧主人,关于他我毫无所知。他离开上海回国,把小狗送给接受房屋租赁权的人,小狗就归了我的朋友。小狗来的时候有一个外国名字,

4、它的译音是“斯包弟”。我们了这个名字,就叫它做“包弟”。A.干干净净并训练简化B.干干净净叉调教舍弃C.清清爽爽并调教舍弃D.清清爽爽叉训练简化4.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批斗结束,他走不动,让专政队拖着他游街示众,衣服撕破了,满身是血和泥土,口里发出呻唤。B.又有一次日本作家由起女士访问上海,来我家作客,对日本产的包弟非常喜欢,她说她在东京家中也养了狗。C.听妹妹们说,我们在广州的时候,睡房门紧闭,包弟每天清早守在房门口等候我们出来。D.晚上附近的小孩时常打门大喊大嚷,说是要杀小狗。听见包弟尖声吠叫,我就胆战心惊,害怕这种叫声会把抄“四旧”的红卫兵引到我家里来。5.括号中对加点

5、词的修辞手法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后来他回来了,大概是给人揪回来的,说他“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批他,斗他。(引用)B.当时我已经处于半靠边的状态,傍晚我们在院子里乘凉,孩子们都劝我把包弟送走,我请我的大妹妹设法。(象征)C.它亲热地叫着,扑到他跟前,到处闻闻,用舌头舔舔,用脚爪在他的身上抚摸。(拟人)资*源%库D.包弟变成了我们家的一个大“包袱”,晚上附近的小孩时常打门大喊大嚷,说是要杀小狗。听见包弟尖声吠叫,我就胆战心惊。(比喻)6.填入下文空白处最妥当的一项是()包弟在我们家待了七年,同我们一家人处得很好。它不咬人,见到陌生人,在大门口吠一阵,我们一声叫唤,它就跑开了。夜晚篱笆外面

6、人行道上常常有人走过,它听见某种声音就会朝着篱笆又跑又叫,。它在院子里和草地上的时候多些,有时我们在客厅里接待客人或者同老朋友聊天,它会进来作几个揖,讨糖果吃,引得客人发笑。A.常常吓得路人失魂落魄,但它也只是叫几声就安静了B.叫声的确有点刺耳,但它忠实地看守着我们的安全C.叫声的确有点刺耳,但它也只是叫几声就安静了D.常常吓得路人失魂落魄,但它忠实地看守着我们的安全7.阅读下面的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序已被打乱,排列正确的一项是()包弟送走后,我下班回家,听不见狗叫声,看不见包弟向我作揖、跟着我进屋,我反而感到轻松,真有一种甩掉包袱的感觉。但是在我吞了两片眠尔通、上床许久还不能入睡的时候,我不由

7、自主地想到了包弟,想来想去,我又觉得我不但不曾甩掉什么,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一方面责备自己,另一方面又想保全自己,不要让一家人跟自己一起堕入地狱。在我眼前出现的不是摇头摆尾、连连作揖的小狗,而是躺在解剖桌上给割开肚皮的包弟。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A.B.ZC.D.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710题。废园外巴金晚饭后出去散步,走着走着我又走到这里来了。从墙的缺口望见园内的景物

8、,还是一大片欣欣向荣的绿叶。在一个角落里,一簇深红色的花盛开,旁边是一座毁了的楼房的空架子。屋瓦全震落了,但是楼前一排绿栏杆还摇摇晃晃地悬在架子上。我看看花,花开得正好,大的花瓣,长的绿叶。这些花原先一定是种在窗前的,我想,一个星期前,有人从精致的屋子里推开小窗眺望园景,赞美的眼光便会落在这一簇花上。也许还有人整天倚窗望着园中的花树,把年轻人的渴望从眼里倾注在红花绿叶上面。但是现在窗没有了,楼房快要倾塌了。只有园子里还盖满绿色,花还在盛开。倘使花能够讲话,它们会告诉我,它们所看见的窗内的面颜,年轻的、中年的。是的,年轻的面颜,可是,如今永远消失了。花要告诉我的不止这个,它们一定要说出八月十四日

9、的惨剧。精致的楼房就是在那天毁了的。不到一刻钟的功夫,一座花园便成了废墟了。我望着园子,绿色使我的眼睛舒畅。废墟么?不,园子已经从敌人的炸弹下复活了。在那些带着旺盛生命的绿叶红花上,我看不出一点被人践踏的痕迹。但是耳边忽然响起一个女人的声音:“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我回头看,没有人。这句话就是在惨剧发生后的第二天听到的。Z那天中午我也走过这个园子,不过不是在这里,是在另一面,就是在楼房的后边。在那个中了弹的防空洞旁边,在地上或者在土坡上,我记不起了,躺着三具尸首,是用草席盖着的。中间一张草席下面露出一只瘦小的腿,腿上全是泥土,随便一看,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人腿。人们还在那里挖掘。远远地一个新堆

10、成的土坡上,也是从炸塌了的围墙缺口看进去,七八个人带着悲戚的面容,对着那具尸体发愣。这些人一定是和死者相识的罢。那个中年妇人指着露腿的死尸说:“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以后从另一个人的口里我知道了这个防空洞的悲惨故事。一只带泥的腿,一个少女的生命。我不认识这位小姐,我甚至没有见过她的面颜。但是望着一园花树,想到关闭在这个园子里的寂寞的青春,我觉得心里被什么东西搔着似地痛起来。连这个安静的地方,连这个渺小的生命,也不为那些太阳旗的空中武士所容,两三颗炸弹带走了年轻人的渴望。炸弹毁坏了一切,甚至这个寂寞的生存中的微弱的希望。这样地逃出囚笼,这个少女是永远见不到园外的广大世界了。花随着风摇头,好像

11、在叹息。它们看不见那个熟悉的窗前的面庞,一定感到寂寞而悲戚罢。但是一座楼隔在它们和防空洞的中间,使它们看不见一个少女被窒息的惨剧,使它们看不见带泥的腿。这我却是看见了。关于这我将怎样向人们诉说呢?夜色降下来,园子渐渐地隐没在黑暗里。我的眼前只有一片黑暗。但是花摇头的姿态还是看得见的。周围没有别的人,寂寞的感觉突然侵袭到我的身上来。为什么这样静?为什么不出现一个人来听我愤慨地讲述那个少女的故事?难道我是在梦里?脸颊上一点冷,一滴湿。我仰头看,落雨了。这不是梦。我不能长久立在大雨中,我应该回家了。那是刚刚被震坏的家,屋里到处都漏雨。1941年8月16日在昆明8.本文用了不少文字描写花,你认为这样写

12、的意图是什么?9.联系上下文,写出对“这样地逃出囚笼”的理解。10.文章倒数第2段连用三个问句,其作用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WWW三、语言文字应用11.下面给出的是赞颂巴金的上联,其中嵌入了他的名字中的“巴”字,请根据这一特点对出下联。上联:云水巴山雨下联:资*源%库Z12.请以“光阴是一把神奇而无情的刻刀”为开头写一段话,要求:(1)运用对比修辞手法。(2)句式整散结合。(3)字数在60100字之间。参考答案【自主认知】自练自测1.ylnfichpukunchungyn2.浩劫:灾难;灾祸。逆来顺受:对别人的欺负或无礼的待遇采取忍受的态度。胆战心惊:形容非常害怕。【合作探究】1.小狗

13、包弟对陌生人吠,主人一声叫,它唤就跑开;作揖讨糖果吃;日本朋友对它很感兴趣,拍摄包弟的镜头;由起女士非常喜欢包弟;萧珊喜欢包弟,讨骨头喂它。每天在门口等候我们出来。特点:可爱、聪明、善解人意、有情有义。2.因为“文革”抄“四旧”:一则养狗可能会被当做是小资情调;二则这只小狗的来历非同寻常,甚至可能被定为“里通外国”的罪名。为了保全全家人,不得不把包弟送上解剖台。故而巴金做出这样的选择,实在是出于无奈。(“文革”是包弟走上死路的根本原因)3.巴金对小狗包弟的歉疚与忏悔,不仅体现出他的善良和人道主义精神,更是对“文革”这场惊心动魄的大骗局的揭露,进而警醒后世不要重演这样的悲剧。巴金认为,他具有这样

14、的责任。而这,或许正是他被誉为“20世纪中国的良心”的重要原因。4.以此引出包弟的故事,起铺垫的作用。运用了对比手法,横向上在艺术家遭到迫害之时,邻居的小狗与认识艺术家的人形成对比,突出狗的有情有义,人的冷漠无情,社会的残酷暗示巴金不得已放弃包弟的原因;纵向上,小狗知恩图报,艺术家对小狗的深情永远没有改变;包弟对巴金有情有义,巴金固然钟爱包弟,最终放弃了它,比较中加深了巴金对包弟的怀念与歉疚。从表现主题的作用上看,与巴金和包弟的故事形成对照,说明人尤其是知识分子,甚至是一条狗,在“文革”中遭到迫害很常见,具有普遍性。狗的忠诚,人的背弃,折射出“文革”时期,人不如狗,人性扭曲的事实,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课堂练习】1.A解析:“揪”应读ji。2.D解析:“荫”应为“茵”。3.A解析:第一空,形容小狗应选“干干净净”。调教:调理教导;照料训练。训练: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舍弃:放弃;丢开;抛弃。简化:把繁杂的变成简单的。4.B解析:根据语境这里应该是“做客”。“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作客”指寄居在别处,如“万里悲秋常作客”,“作客他乡”。5.B解析:“半靠边”是比喻。6.C解析:“常常吓得路人失魂落魄”不能表现出小狗的可爱乖巧;“但它忠实地看守着我们的安全”语义太重了。7.C解析:作者写作的顺序是先写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