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吴淼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61739000 上传时间:2018-12-11 格式:PPT 页数:270 大小:14.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调查—吴淼_第1页
第1页 / 共270页
社会调查—吴淼_第2页
第2页 / 共270页
社会调查—吴淼_第3页
第3页 / 共270页
社会调查—吴淼_第4页
第4页 / 共270页
社会调查—吴淼_第5页
第5页 / 共2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调查—吴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调查—吴淼(2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学研究方法,主讲:吴 淼 Tel:62854389 E-mail:,引入,你们调查过吗? 四个问题: 为什么要进行社会调查?或者说,社会调查能够做什么? 社会调查调查获得的是什么样的资料?我们看一下近期网上的争论? 如何才能获得真实材料?(下得去) 调查的材料如何处理?(上得来),教材: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参考书: 1、袁方、王汉生. 社会研究方法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唐盛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新解.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3. 美艾尔巴比. 社会研究方法.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结业方式:考查

2、,内容: 研究设计 调查问题(访谈提纲) 研究报告 要求: 个人或小组创造性地完成 格式规范 实地调研 十九周上交,第一章 导 论,1 社会研究的概念与特征 2 社会研究方法体系 3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4 研究的过程,1 社会研究的概念与特征,一、概念 研究 :就是一个认真地提出问题,并以系统的方法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 社会研究:以经验的方式,对人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二、社会研究的特点,1、研究主题的社会性(非自然性) 社会主体、社会行为、社会关系、社会问题 2、研究方式的经验性(非思辨性) 经验材料 3、研究问题的科学的(非判断的)

3、 实然与应然 (科学的并不一定比判断于人类社会有益),三、社会研究中的困难,研究对象的能动性 研究环境的干扰性 社会现象的复杂性 研究规则的局限性 研究主体的主观性,2 社会研究方法体系,一、方法论 (methodology) 方法论是指指导研究的一般思想方法或哲学,包括研究的基本假设、逻辑、原则等问题。 社会科学能否客观地认真社会现象? 是否存在客观的社会现行? 应采用何种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 如何判断社会科学知识的真理性? 人的主观因素(价值观、伦理观)对社会研究有什么影响? (范式:社会事实、社会定义、社会行为),社会研究的两种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 positivist sociolo

4、gy 社会研究应向自然科学研究看齐,要通过具体客观的观察、通过经验概括得出结论。 孔德“观察优于想象” 迪尔凯姆“把社会事实作为事物来看待” 人文主义方法论 anti-positivist sociology 社会研究要考虑人的特殊性,要发挥研究者在研究中的主动性。 韦伯“投入理解” 米尔斯“人对人的理解”,二、研究方式,指研究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 社会学常用研究方式 1.调查研究 2.实验研究 3.实地研究 4.文献研究,三、具体方法和技术,包括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各种操作程序和技术。 1资料收集方法:问卷、访谈、测验、实验、文献等 2资料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定性分析 3

5、其他技术:问卷及量表制作技术、计算机技术、编码技术等,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方 法 论,基本研究方式,具体方法技术,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抽样方法,社会学研究方法体系,3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一、含义 定量研究:关于事物数量方面的研究,依赖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定性研究:关于事物构成和性质方 面内容的研究,依赖于对事物的含 义、特征、隐喻和象征的描述和理解。,二、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区别,(一)方法论基础 定量研究实证主义方法论 定性研究人文主义方法论 (二)研究方式 定量研究标准化、系统化 定性研究灵活性、特殊性 (三)分析方法 定量研究统计分析 定性研究文字描述,定量

6、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比较,定性研究特点,定性研究有以下特点: (1)定性研究所运用的方法多运用典型调查方法来获得资料,并以此为主要依据获得结论。 (2)定性研究可以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探寻其本质特征和要素,从个别的、典型的材料中得出结论。 (3)定性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多具有概括性或概貌性。 定性研究的不足: (1)定性研究只研究了某些典型事物,忽视了同类性质事物数量上的差异。以典型概括一般,其结果往往是对同类事物进行调查研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以偏盖全) (2)定性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受调查研究者主观成分的影响,不同的人可以选择不同的对象进行调查,甚至不同的人选择同一对象进行调查,但其结论也会出现不同

7、的、甚至出现相反的结论,势必造成可比性较差。(主观性较强) (3)用定性研究得出的结论,推断所涉及的社会现象,如果据以推导的大前提失真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很大的失误,而且不易觉察。(一错再错),定量研究的特点,定量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1)在实地调查搜集资料方面,定量研究强调运用抽样技术选择样本。 (2)在对样本进行调查研究中,定量研究是运用变量、操作化、假设、检验等概念和方法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量化研究。 (3)定量研究类型是为认识社会现象的不同性质提供量的说明、通过量的研究来了解事物的性质,或者通过量的分析、了解某一社会现象各要素之间量的关系。,4 研究的过程,一、确定研究课题 二、设计研究方

8、案 三、收集资料阶段 四、整理分析资料 五、得出结论,“中国独生子女问题研究” P1718,确定研究主题“中国独生子女问题研究” 明确研究问题“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研究” 研究设计 确定研究方法:抽样调查、问卷调查 确定调查地点、对象(湖北五市小学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及家长) 收集资料:赴五市进行问卷调查、个案访谈 分析资料:SPSS统计分析 结论独生子女:他们的家庭、教育和未来,第二章 理论与研究,1 理论及其层次 2 理论的构成要素 3 理论与研究的关系 4 理论建构与理论检验,1 理论及其构成要素,一、理论的概念 是以一种系统化的方式将经验世界中某些方面概念化并组织起来的一组内在相关的命题

9、。 理论来自于经验的实践 理论是一种抽象的、系统的认识 理论的目标是对经验现实作出解释 X,Y, 交易费用理论,二、理论的层次,1.宏观理论(巨型理论) 以全部社会现象或各种社会行为为对象,提供一种高度概括的解释框架,如进化论、结构功能主义。 2.中观理论(中层理论) 以某一方面的社会现象或某一类型的社会行为为对象,提供一种相对具体的分析框架,社会流动理论、角色理论。 3.微观理论 微观理论是一组陈述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并在逻辑上相互联系的命题,其中一些命题可以通过经验检验。,三、判断理论优劣的标准,理论的解释力: 解释范围 解释精度 结构繁复,3 理论的构成要素,一、概念 conceptio

10、n 定义 概念是对现象的一种抽象,它是一类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 构成 名词、抽象定义和经验含义 功能 提供一种观察或勾画那些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事物的方式。 概念运用 差序格局、权力模化、村庄记忆、(国家吸纳社会)政治吸纳行政,二、变量Variable,定义 具有一个以上不同取值(不同的子范畴、不同的属性,或不同的亚概念)的概念。 分类 类别变量、顺序变量、间距变量和比率变量 自变量、因变量和中介变量,自变量,中介变量,因变量,三、命题与假设,命题 是关于一个概念的特征或是多个概念间关系的陈述。 假设 是命题的基本形式,是有关变量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具有未知性、客观性、实证性。 假设的陈

11、述形式: 条件式、差异式、函数式 假设产生的条件 常识、预测与直觉、调查资料、现有理论等,3 理论与研究的关系,一、科学环 没有理论,经验性社会研究工具的使用就是经验主义。而缺少经验性的检验,关于社会的理论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或轻率意识形态。 【美】华莱士(Wallance)/社会学中的科学逻辑:科学是理论与研究之间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理论化 逻辑方法,科学环,二、两种推理方式,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经过概括抽象形成结论;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从力量内推演到经验事实。 假设演绎法:观察现象,进行经验概括,形成理论,运用理论推演,得到逻辑结论,再用具体的材料来检验理论。,三、理论对经验研究的

12、作用,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背景,为研究提供特定视野和概念框架 理论指导研究的方向 理论提供研究的解释,四、经验研究的理论功能,开创理论 重整理论 扭转理论 廓清理论,4 理论建构与理论检验,一、理论建构的过程理论从哪里来? 具体的、个别的资料共性归纳形成概念、命题、理论,理论建构流程,观察,经验概括,理论,二、理论检验的必要性,1.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由经验资料建立的理论。是在收集到事实之后所做出的主观解释。 从同一事实或同一经验概括中可构建不同的理论,哪一个更符合事实呢? 需要进行检验,e.g.女人比男人宗教信仰程度更高,负罪理论:妇女的负罪感比男人重,宗教可以减轻负

13、罪感。 P41 弗洛伊德理论:人都有恋父(母)情结,上帝的化身是男人(父亲),故更吸引女人 剥夺理论:女人受剥夺更深,宗教能安抚人心 角色理论:妇女职责是抚育子女,教堂在家庭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 社会学习理论:女性更多被教导要成为温柔、谦恭的人,她们更容易感到宗教的吸引力。,2.扎根理论的缺陷,扎根理论缺乏必然的可信度,因为它依据的经验证据是由不完全归纳提供的,可能被新的事实推翻。,(三)理论检验的过程,理论,假设,经验观察,接受或拒绝假设,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砍手党?,第三章 选题与文献回顾,1 研究问题及其来源 2 选题的标准 3 研究问题的明确化 4 文献回顾,1 研究问题及其来源,一

14、、研究问题的概念 研究问题 指的是一项社会研究所要回答的问题,它是一个可以通过研究来进行回答的问题,是对社会现象的集中、准确的表述,是社会研究的主题和导向 。 研究主题 是指社会研究所涉及的某一类现象领域或问题领域。 研究问题的选择的重要性 反映研究者水平 决定成果的研究方向,二、研究问题的来源,具体思想研究问题 从现实生活中观察和、发现和提炼问题 从个人经历中总结、升华为问题 从相关文献中概括和总结问题 国家政策 联想 特长生的培养模式研究, 2 选题的标准,一、重要性 是否具有社会价值或意义 1.理论意义:检验、创新、发展、运用等 2.实践意义: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参考 e.g.农村留守儿童

15、的养抚调查,二、创造性,创新点: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角度、依据理论、研究内容等 途径: 独创性,移植性,延伸性,拓展性 e.g. 城市街头农民工与城市非正规就业,三、可行性,1.主观限制 理论水平、知识结构、生活经历等。 2.客观限制 经费、资料、政策法规规定、道德舆论等,四、合适性,与研究主体的特殊条件的相关程度、 是不是最好的问题 考虑因素: 个人兴趣 熟悉程度 知识积淀,3 研究问题的明确化,一、明确化的含义 对研究问题进行界定,使问题的重点和方向更加清晰;对宽泛、笼统的研究范围,缩小为特定的领域。,二、问题明确化的方法,(一)缩小内容范围,从某个特定角度研究 如青少年犯罪,可以类

16、型、原因、后果等方面进行缩小 如何缩小?缩小的依据是什么? (二)缩小研究对象范围 (三)缩小地域范围,(四)陈述研究问题,划定与研究相关的资料范围 问题陈述必须清楚明白,直截了当 (单变量与多变量) A与B间的关系 问题最好以假设形式提出,形成变量间关系,体现研究导向 问题陈述可以用事实来检验的,具有可操作性,4 文献回顾,(一)文献回顾及意义 定义 文献回顾是文献检索,对能够掌握的有关本问题的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查阅和分析,了解该领域研究状况的过程。,感兴趣的现象或问题领域,较宽泛地查阅相关的文献,初步确定研究问题,进一步查阅更为专门的文献,进一步明确研究问题,文献回顾的意义:,帮助研究者熟悉和了解本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 为研究者提供可供参考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为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