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政治—经济生活-多变价格考点分析经典课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713920 上传时间:2018-12-10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高考政治—经济生活-多变价格考点分析经典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2017年高考政治—经济生活-多变价格考点分析经典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2017年高考政治—经济生活-多变价格考点分析经典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2017年高考政治—经济生活-多变价格考点分析经典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2017年高考政治—经济生活-多变价格考点分析经典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高考政治—经济生活-多变价格考点分析经典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高考政治—经济生活-多变价格考点分析经典课件(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经济生活,考点考向概览,高考复习策略,1立足课时结构:本课时立足一对关系,考查了两个方面,凸显了三个难点。立足供求与价格的关系,从价值与供求两个方面认识价格变动的原因,从价格变动分析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三个难点是指单位商品价值量的计算、相关商品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动、对价格曲线变动的分析。 2立足单元与教材结构:从单元看必须明确价格与货币的关系,价格与消费的关系。立足整个教材,我们可以从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角度,认识价格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具体分析价格变动与消费的关系,价格变动与企业生产的关系,价格变动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高考复习

2、策略,3本课时的主线是价格与供求的关系,备考时应注意掌握图表题和计算题的解题方法,重点关注价格变动的影响。复习中我们必须把握以下时事热点: (1)结合CPI持续上涨以及国家调控措施,从影响价格的因素认识价格变动的原因、影响以及国家宏观政策的经济依据。 (2)结合房地产、农产品和国际市场原油等重要商品价格的变化分析商品价格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3)运用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分析企业管理和技术创新。 (4)立足通货膨胀分析价格波动与企业生产的关系。,高考复习策略,名师点睛 一条规律 价值规律 两个影响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三个关系 供求与价格的关系、价值与价

3、格的关系、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气候 时间 地域,生产条件、政策 宗教信仰 习俗,(1)具体影响因素,考点一 供求影响价格,1、影响商品价格的具体因素和直接因素,(2)直接影响因素,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考点一 供求影响价格,1、影响商品价格的具体因素和直接因素,2、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对商品价格涨跌的影响,考点一 供求影响价格,考点一 供求影响价格,特别提示,引起价格变化的因素?,(1)间接因素: (2)直接因素: (2)决定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政策、风俗、宗教、政治局势、心理预期 、其他因素,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供过于求,价值决定价

4、格,可见,价格与供求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价格能否影响供求关系?,考点一 供求影响价格,1、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比较表,考点二、价值决定价格,2、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要其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特别提示】:价值是价格的决定因素,供求关系是价格的影响因素,供求关系不会也不能决定价格。,3、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每个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考点二、价值决定价格,1、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比较表,(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

5、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考点二、价值决定价格,赚钱,不亏不赚,亏本,(2)个别劳动时间对具体商品生产者的影响,(假设不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考点二、价值决定价格,每个商品生产者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表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因此,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的地位;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则处于不利的地位。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考点二、价值决定价格,4、

6、个别劳动时间的意义,结论:商品生产者要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必须缩短个别劳动时间,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是商品生产者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2011高考四川卷24)在谈到某些图书的价格时,有人认为:“每一份的品质都是由每一份的成本堆积起来的,没有真正物美价廉的东西。”这一观点蕴含的经济道理是 A图书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等于其价值 B图书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反映其价值 C图书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它不会等于其价值 D图书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但它不会偏离价值 【解析】“每一份的品质都是由每一份的成本堆积起来的”,反映了商品价格由价值

7、决定,一定要反映价值,B符合题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一定要在每时刻都等于价值,A错误;第每个交换点上,价格与价值不相符,但从较长时期看,价格仍等于价值,C错误;题干没有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D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牛刀小试,(2011高考山东卷18)下列四幅图描述了某商品的价格(P)、需求量(D)、价值量(V)以及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L)之间的关系 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传导过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D,牛刀小试,【解析】本题有点难度。首先要理清思路。根据经济生活的基本原理,从根本上决定商品价格的是商品的价

8、值,而商品的价值量又由社会劳动生产率决定。那么最开始的应该是价值量(V)与社会劳动生产率(L)之间的关系,应排在第一位。其次是价值决定价格,排在第二位,然后是需求与价格的关系,应该是。本题答案选D。,牛刀小试,劳动生产率: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它通常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1、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商品价值量与价值总量的影响,增多,减少,不变,增多,不变,增多,考点三、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速记口诀】:量大小,社时定;会生产,成反比,反 比,正比,反比,无关,无关,无关,无关,反比,正比,2、必须明确的几对关系,考点三、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个别

9、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量 (价值量产品数量),反 比,思维拓展价格变动与稳定物价的措施,考点三、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考点三、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思维拓展价格变动与稳定物价的措施,如果现在1只羊=2袋大米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二倍,生产大米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那么,一只羊可以换 A.1袋大米 B.4袋大米 C.3袋大米 D.2/3袋大米 点评 解答商品价值量计算题的口诀是:“提高加,降低减;正比乘,反比除”。 【解析】生产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二倍,此时1只羊=2代大米(1+2),即1只羊=2/3袋大米。故选D。我们也可以假定生产羊的

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二倍,现在1只羊可以换X袋大米,那么X(1+2)=2袋大米,计算可知X=2/3袋大米。,D,牛刀小试,(2007年全国文综卷13)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 A.4克 B.8克 C.16克 D.32克 【解析】由题中可知,去年1克黄金=8克白银,那么5件A商品=2克黄金=16克白银。今年黄金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但白银劳动生产率没有说提高,故5件A商品的价格仍然等于16克。正确答案是C。,C,牛刀小试,(2008年北京文综33

11、)2006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2007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它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 ) A.0.75元 B.0.80元 C.0.85元 D.1.25元 【解析】2007年该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此时,该商品的价值W=1(1+25%)=4/5元=0.8元,故选B。,B,牛刀小试,(2011课标全国卷)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 ) A1452万元 B1320万元

12、C1210万元 D1100万元 解析 本题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先计算出2011年,在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的情况下,该商品的价值量:132元(120%)110元;第二步计算出2011年,该企业在劳动生产率提高10%的情况下的年产量:10万件(110%)11万件;第三步计算出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110元11万件1210万元。故本题选C项。,牛刀小试,C,(2012武汉市四月调研)122011年某企业生产的甲商品单位价值量为60元,如果2012年生产A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该企业劳动效率提高了30%。若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今年创造的价值总量与去年相比 A增加1/1

13、0 B增加1/3 C不变 D增加1/12 【解析】2012年生产A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今年A商品的价值量=60(1+20%)=50元,假定去年该企业生产的产品数量是N,价值总量=产品数量价值量,去年企业的价值总量=60N,今年企业劳动效率提高30%,产品数量为N(1+30%),那么今年的价值总量=50N(1+30%)=65N,与去年相比是增加了5N/60N,即增加了1/12,正确答案是D。,D,牛刀小试,(2012商丘市二模)12假设2010年M国货币对N国货币汇率为16,11个单位N国货币可以购买某商品一件。2011年M国的通货膨胀率为20,该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若其他条

14、件不变,10单位M国货币可以购买该商品 A75件 B5件 C6件 D72件 【解析】2010年,1M=6N,即N=1/6M,某商品1W=11N货币=111/6M=11/6M,今年M国的通货膨胀率为20%,些时某商品1W=11/6M(1+20%)=11/5M,由于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某商品1W=11/5M(1+10%)=11/510/11M=10/5M,即某商品1W=2M,那么10单位M国货币可以购买该商品5件,正确答案B。,B,牛刀小试,考点四、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1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 )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15、。,1、正确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3 )价值规律的两个方面是内在统一的。,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格,2、理解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考点四、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第一,价格的波动是以价值为轴的,既不可能无限上涨,也不可能无限下跌,而是以价值为基础的。 第二,价格与供求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第三,从单个交换过程看,价格与价值并不一致,但从一段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价格总的来说仍然与价值相一致。,考点四、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思维拓展】如何准确理解“等价交换”?,考点四、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特别提示价格与供求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16、,【特别提示】:价值决定价格与市场决定价格的关系 (1)市场经济中,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主要是通过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实现的。市场决定价格,是指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 (2)价值决定价格,强调商品价格的高低是价值决定的,而不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市场决定价格,强调商品价格的高低是由市场形成的,而不是由计划形成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并受供求关系影响的,因此,市场形成价格离不开价值对价格的决定作用。,考点四、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2007年高考政治江苏卷17)“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及贵。”(史记货殖列传)从经济学角度看,这是( ) A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B计划机制作用的结果 C劳动决定价值的体现 D供求关系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