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6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61712902 上传时间:2018-12-10 格式:PPT 页数:163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文学史6_第1页
第1页 / 共163页
外国文学史6_第2页
第2页 / 共163页
外国文学史6_第3页
第3页 / 共163页
外国文学史6_第4页
第4页 / 共163页
外国文学史6_第5页
第5页 / 共1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国文学史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史6(1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19世纪初期文学 第一节:概 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条件和在欧洲主要国度的发展概况 2、掌握“湖畔派”、“恶魔派”、“耶拿派”等名词 3、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浪漫主义”概念的演变,近代的“浪漫主义”(Romanticism)概念源于中世纪的“罗曼司”(Romance),来自拉丁语。指中世纪的骑士生活、骑士传奇、英雄美女的爱情和风流韵事等。 罗曼司在17世纪中叶转为“浪漫的”(“罗曼蒂克”Romantic),具有“想象的”、“传奇般的”、“不切实际的”、“忧郁的”、“堂吉诃德式的”多重含义。 文艺复兴时期,塔索、斯宾塞的叙事诗继承了罗曼司的不少特点。到了17

2、世纪末,这些中世纪的罗曼司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总称为“浪漫的”诗歌。,一个流行术语,18世纪末、19世纪初,“浪漫的”就成了一个十分流行的术语。1777年,卢梭在一个孤独的漫步者的沉思中使用了这个字:“碧叶纳湖的沿岸比起日内瓦湖的沿岸来更荒野,更是浪漫的,因为岩石和树林更紧密地围绕着湖水。”,一个时代的文化风气,在浪漫主义的文学运动中,“浪漫的”发展为“浪漫主义”(Romanticism),含义比较固定,特指在英、法、德三个主要国家出现的文化环境,共同的特点是崇拜感情,崇拜大自然,反对古典主义的权威和传统。 浪漫主义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文学现象,而是一个时代的文化风气。在19世纪初期,政治、哲学

3、、音乐、绘画都表现出浪漫主义的特点,它们和文学中的浪漫主义互相影响,互为联系,结成了一个统一的浪漫主义文化环境,展示了浪漫主义时代的风貌。,一、产生的条件 1、历史条件 2、思想理论基础 德国的古典哲学(康德、黑格尔)利用其唯心主义基调,夸大主观,夸大自我,强调天才灵感,宣扬神秘主义。 英法等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圣西门、傅立叶、欧文)提出一套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自由平等的然而没有社会基础不切实际的计划来实现人类解放。这对浪漫主义的“幻想”与“不满现实”产生影响。 3、文学自身的继承性 浪漫主义文艺思潮与18世纪的欧洲文学有承继关系。德国十八世纪七十年代的“狂飙突进”运动中的崇尚感情、要求自由和

4、个性解放、歌颂自然等浪漫气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返回自然、主情思想、回到古代去的主张特别是对自由情感的追求,对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兴起了直接的作用。,德国古典哲学,浪漫主义所涉及的“自由”、“理性”和“感情”,包含着大量的哲学意义,以至浪漫主义这个词直到今天仍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 德国古典哲学是哲学领域里的浪漫运动,它成为文学领域里的浪漫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础,德国古典哲学的基调是唯心主义,它对自我的强调表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情绪。,康德的天才灵感说,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17241804)强调天才,灵感和主观能动性。他认为只有在艺术中才有天才,它是一种天生的、别人学习不到的独创的能力。他说,天

5、才是“天生的创造功能”,“天生的心理的能力”。天才艺术家在创作时的灵感是怎样涌上心头的,连艺术家本人也不清楚。 康德的天才论是一种不可知论的天才灵感说。比古希腊柏拉图的神赐论的“迷狂说”,在灵感学说史上进了一大步,由“神”转变为“人”的灵感说。,黑格尔的心灵的艺术,黑格尔(17701831)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建立了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从绝对精神出发,他分析自然美和艺术美,认为只有心灵才是真实的,只有心灵才能涵盖一切,由心灵产生的艺术美高于自然美。 他探讨艺术发展史,认为古典型艺术表现的精神是有限的,不自由,它必须让位于浪漫型艺术,因为浪漫型艺术表现的精神溢出物质,内容大于形式

6、,发展更加自由。这些学说和观点,为浪漫主义强调个人意识和精神作用产生了很大影响。,解放思想的作用,归纳起来,德国古典哲学是哲学领域中的浪漫运动,以上哲学观点反映了近代西方社会日益发展的个人主义,提高了人的尊严感 ,唤起了民族的觉醒,促进了对自由独立的要求。 在美学方面,它表现出强调精神产生物质、主体产生客体的唯心主义实质。 在艺术本质问题上,它强调自由、自我创造、天才、想象、情感和艺术直觉,起了解放思想的作用,为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武器。,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初期,一些先进思想家看到资本主义发展使劳动人民日益贫困,他们开始思考人民贫困的原因,抨击资本主义制度,提出建设新社会的方案,从而产生

7、了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这种理论的空想性,本身就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法国的圣西门、付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他们的空想主义克服了以往空想社会主义缺乏现实性的弱点,把理想建立在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上。,二、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基本特征 Romanticism在现代英、法、德文中的含义: 传奇般的; 仁慈的情感; 忧郁的思念; 对大自然的向往; 对过去一切的怀念。 基本特征: 1、偏重主观感情的抒发 2、赞美大自然,寄情于山水 3、尊重民族传统,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 4、常常采用对比、夸张等表现手法,强调主观情感,浪漫主义受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崇尚自我,提倡解放人的主观世界,

8、把表现自我提到首位。与古典主义崇尚理性相反。 华兹华斯在1800年致友人信说,诗描写的对象是人的本性,“我们从哪里寻找最好的标准呢?我回答,从内心去找;先全部裸露我自己的心,然后去观察天真坦率、生活平凡、永远不懂虚伪造作的人们。” 柯勒律治说:“最理想完善的诗人能把他的整个心灵抖擞起来,使每一机能都能按照它的相对价值和意义得到相成相得的安排。”(文学传记),重视抒情性,浪漫主义强调主观,表现自我,具体表现为向往唯情论,重视抒情性。浪漫主义作家的主观情感在创作中表现得特别强烈,他们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情感,抒发个性,塑造形象。 柯勒律治说:“最理想完善的诗人能把他的整个心灵抖擞起来,使每

9、一机能都能按照它的相对价值和意义得到相成相得的安排。”(文学传记) 华兹华斯说:“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浪漫主义的成就主要是诗歌,这些诗作都是因诗人充满激情的创作,是诗人自己的情感体验,读来特别富有感染力。,中西诗歌有“我”与无“我”的比较,西方浪漫主义诗歌抒发自我,诗中直接用“我”、“你”,人称做主语。与倡导个性有关。中国古典诗词没有主语,与中国人的集体意识和天人合一思想有关。小我都融入到自然的大我中去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近现代诗才有了主语“我”。,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短歌(海涅) 我的心,你不要忧郁, 把你的命运担起。 冬天

10、从我这里夺去的, 新春会交还给你。 有多少事物为你而存, 这世界还是多么美丽! 凡是你所喜爱的, 我的心,你都可以去爱!,热爱自然,浪漫主义继承了卢梭“回到自然”的口号和18世纪感伤文学“返回自然”的传统,着力歌颂大自然的美丽,描绘山岭、湖泊、海洋和森林,追求近代文明所丧失了的自然。 崇拜自然的风气是产业革命的反响和对城市工业文明的厌恶。通过抒发对大自然的感受,寄托自己的理想,以自然的 “美” 否定现实的 “丑”。 拜伦的卡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就是通过描绘自然风光,与现实英国的冷漠、自私、虚伪相对照。据说在哈罗尔德问世前,欧洲人还从来没有歌颂过大海的美。自然美给浪漫主义作品带来了色彩和异国情调。,

11、崇尚中古风,浪漫主义运动中有一个“回到中世纪”的口号,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浪漫主义一词本就是由中世纪的浪漫传奇演变来的,浪漫主义文学从搜集中世纪民间文学开始。因此,浪漫主义具有浓厚的崇拜中世纪的古风气。 中世纪的民间文学不受古典主义清规戒律的约束,想象丰富,情感真挚,表达方式自由,这正符合浪漫主义的理想追求。华兹华斯的长诗迈克赞美宗法制生活就是一例 。 德国格林兄弟童话是收集整理民间文学的成果。,浪漫派音乐,19世纪初期,欧洲音乐出现了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作曲派别,它和哲学、文学中的浪漫主义互相应和,又对后来的音乐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贝多芬(17701827)是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开浪漫音乐先河

12、的音乐巨人,从写作英雄之后,他的交响乐比较接近浪漫主义风格,带有明显的抒情性,甚或幻想式的,具有浪漫气息。,浪漫音乐代表,德国作曲家威柏(17861826)浪漫主义的歌剧作曲家,他的自由射手(1820)被认为是德国第一部浪漫歌剧。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17971828)被称为“歌曲大王”,他采用歌德、席勒、海涅等人的诗作为歌词,写作了600多首抒情歌曲。歌曲从自我感受出发,表现个人幻想的生活感情。 舒曼(18101856)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浪漫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音乐以抒情为主,表现自己的内在感觉和心理变化。,浪漫音乐美学特征,在19世纪前期,其他的浪漫音乐家还有: 意大利歌剧作曲家罗西

13、尼(17921868) 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18091847) 波兰作曲家肖邦(18101849) 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18111886),法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柏辽兹(18031869),总的说来,浪漫音乐的主要美学特征是崇尚情感代替了崇尚理性,强调音乐表现的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加强了幻想性,强调民族特点,强调文学性的诗意。,浪漫画派,在美术方面,19世纪20年代,法国出现了浪漫主义画派。18世纪末,法国古典主义绘画几乎统治了整个画坛,成为因循守旧的官方的学院派绘画艺术。浪漫主义绘画是在反抗古典画派的论争中兴起的。,籍里柯,籍里柯(17911824)是法国浪漫画派的先驱者,他的梅杜

14、萨之筏(1819)取材于当时的现实生活,法国的远航帆舰“梅杜萨号”由波旁王朝任命的外行船长造成沉船,船长弃船逃命,船上150人丧命,仅15人靠一临时小筏获生。籍里柯愤恨波旁王朝的腐败,作了这幅画揭露王朝官僚政治的腐朽。这幅画描绘筏上的人们望见远处船影时的兴奋场面。,梅杜萨之筏,古典主义偏爱水平线和垂直线,这幅画随波涌起的木筏是斜的,斜面上突起两个对抗的三角形人群是向前倾的三角,帆桅是向后倒的三角,两股力量的矛盾,造成一种紧张感。这种激昂动荡,热情洋溢的画风,打破了古典派的静止肃穆,成为浪漫主义先导的第一张绘画。,文艺界的联合,文化界的突出特点:各个艺术门类的作家、艺术家交往密切,关系深厚,推动

15、了浪漫主义运动,扩大了浪漫主义的影响。 音乐家肖邦和浪漫主义诗人摩赫那茨基是挚友。文学界的雨果、巴尔扎克、海涅、乔治桑、密茨凯维奇和音乐界的柏辽兹、肖邦、李斯特,美术界的德拉克洛瓦、柯罗等往来密切。 音乐家、美术家经常采用文学题材作曲作画。比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所选歌词是席勒的著名诗篇欢乐颂,舒曼根据拜伦的诗谱写了歌曲英雄颂,德拉克洛瓦根据司各特的小说艾凡赫画了利贝卡被劫。,三、重要作家作品 1、德国 德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出现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得以发展。 “耶拿派”: 1789年,弗史雷格尔兄弟(奥史雷格尔)和诺伐里斯、蒂克等人,以德国耶拿为中心,出版杂志雅典娜神殿,以宣传浪漫主

16、义文学主张,在浪漫主义创作的理论建树方面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他们的作品都缅怀过去,歌颂中世纪,后二人有宗教神秘色彩。这批作家被称为“耶拿派”。 霍夫曼: 用荒诞离奇的故事,反映官吏、市侩、小市民的庸俗无聊的生活,描述诗人的理想世界。,德国是浪漫主义文学的诞生地。18世纪60年代,Romantic一词传入德国(德语称Romantisch)把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都归到“浪漫的”行列中,因为他们的创作没有根据“古典的”传统。 歌德主张诗要从客观出发,席勒主张用主观方式写作。在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中,他说歌德是个浪漫派。于是,德国作家和批评家就把文学分为“古典的”和“浪漫的”,古典的作品是单纯客观的,浪漫的作品是复杂主观的。,18011804年,德国批评家史雷格尔在柏林讲座中沿用席勒的概念,提出“古典的”指古代的诗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