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江南赋序 大学语文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707412 上传时间:2018-12-10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55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哀江南赋序  大学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哀江南赋序  大学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哀江南赋序  大学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哀江南赋序  大学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哀江南赋序  大学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哀江南赋序 大学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哀江南赋序 大学语文(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哀江南赋(序),庾 信,教 学 目 的,教 学 重 点,作 者 简 介,背 景 简 介,内 容 述 评,艺 术 赏 析,思 考 练 习,资 料 链 接,退出,教学目的,了解梁代兴亡、庾信的家世及南北朝文化合流对文学的影响。,返回,教学重点,庾信在辞赋和骈文创作中的特色。 作者故国乡关之思及内心悔恨的情感。,返回,作者简介,庾信(513581),字子山,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南北朝著名文学家。初仕梁,任东宫领直、右卫将军等官,袭爵武康县侯。承圣三年(554)出使西魏,不久梁亡,他被迫留在北方。历仕西魏、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后世称庾开府。在梁时为文绮艳,与徐陵并为宫体文学代表,号

2、称“徐庾体”。仕北朝后,虽居高官显爵,但常怀故国之思,作品风格转为苍劲沉郁,故杜甫有“庾信文章老更成”之句。庾信的文学创作集六朝诗文之大成,虽用典颇多,但情文兼至,用意曲深而有变化自如之妙。有庾子山集。,返回,背景简介,庾信哀江南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宏篇杰作。据北史庾信传称:庾信由梁出使西魏被扣留,后又仕周,晚年“位虽通显,常作乡关之思,乃作哀江南赋”。原来,在公元554年冬天,西魏兵陷江陵而梁亡,萧梁贵族、平民十多万人被掳作奴隶,庾信母、妻也在俘虏之列。因信之故,一家得以团圆。但梁亡之惨,人民苦难,犹历历在目。故晚年仕周追抚往事,凭吊故国,哀矜故乡父老,同时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悲,成此哀江南赋。,

3、返回,哀江南赋序的思想内容,内容述评,全赋长达三四千字,因篇幅所限,这里仅录其序文六百余言,以见其艺术之一斑。其序概括地说明了作赋的背景和原因,如画龙点睛,在全赋中具纲领性作用,犹如现代交响乐的序曲,揭开了全赋生动悲壮的一幕。本文分四个自然段:第一段是序文总纲,以高度概括的形象笔墨描绘了翻天覆地、国破家亡的痛史,引出了“不无危苦之词,惟以悲哀为主”的抒情主题。以下历叙其“危苦”与“悲哀”情状。第二段从家史谈起,写出了自己飘泊流离而悲不自胜之痛。第三段从国事写起,说明自己有辱使命、无救故国之痛。最后一段则首尾呼应,总结历史兴亡,沉痛中仍存一缕希望。孙策之三分天下,项羽之称霸中原,目标非远。萧梁之

4、亡,侯景之叛,西魏之酷,仅是外因。如赋文所称:“若江陵之中否,乃金陵之祸始;虽借人之外力,实萧墙之内起。”国家之亡,重在内部的腐败和分崩离析。其记述历史兴亡,早已超越个人之悲,而具千古之痛,颇有现代借鉴意义。,返回,哀江南赋的艺术特色,以“悲哀”为主基调,感情充沛,文气流宕。 表情达意俱用典故,精切自然,浑无痕迹。 对偶工稳而不板滞,词气鼓动,笔意纵横。,艺术赏析,返回,思考与练习,一、 本文是六朝骈文的代表作,请你谈谈它在辞藻、对偶以及用典方面的特点。 二、 中国古代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人或读哀江南赋后,讥庾信改仕北国,是为“无耻”(全祖望鲒埼亭集外编题哀江南赋后)。请从历史的角度,谈谈此篇序

5、文的故国乡关之思及其内心悔恨,是感情真挚,抑或矫揉虚伪?应如何正确认识? 三、 高声朗读此文,细心体味骈文的语言节奏音乐美及其内在激情的关系。,哀江南赋序的文字,以四、六句为主,节奏感很强,善于调度变化,句式灵活,又善用虚词勾连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表现了极强的构造能力。像“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项籍用江东之子弟,人唯八千。遂乃分裂山河,宰割天下。岂有百万义师,一朝卷甲,芟荑斩伐,如草木焉!”对偶中间用散句,纵横自如。使用了大量的典故。善于化用旧典,每一个简短的包含典故的句子,都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联想,因而形成十分厚重的文章风格。但由此也使文章变得艰深难懂,且难免也有生硬的地方。,返回,资料链

6、接,相关评论 作者介绍 作者逸事 补充注释 相关图片,返回,相关评论,北史本传谓其“每有一文,都下莫不传诵。留北后虽居高位,却常怀故国之思,作品风格亦由早期的轻靡华丽变为苍劲沉郁。他的哀江南赋和拟咏怀诗可为代表。虽有堆砌典故、用意曲深之弊,但总的成就集六朝诗、赋、文创作之大成,对唐代文学影响甚巨。 ”杜甫称“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戏为六绝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也谓其“北迁以后,阅历既久,学问弥深。所作皆华实相扶,情文兼至,抽黄对白之中,灏气舒卷,变化自如”。,相关评论,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未觉前贤畏后生。(杜甫戏为六绝句) 而南冠、西河,旅人发叹,乡关之

7、思,仅寄于哀江南一赋,其视徐孝穆之得返旧都,奚啻李都尉之望苏属国哉!(张溥汉魏六朝三百家集题辞庾开府集)(按: 徐孝穆,徐陵。李都尉,李陵。苏属国,苏武。) (庾信)骈偶之文,则集六朝之大成,而导四杰之先路。自古迄今,屹然为四六宗匠。初在南朝,与徐陵齐名,二人以宫体相高耳。至信北迁以后,历阅既久,学问弥深,所作皆华实相扶,情文兼至,抽黄对白之中,灏气舒卷,变化自如,则非陵之所能及矣。(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四八集部别集类庾开府集笺注十卷) (宋)太宗端拱中进士刘安国酷爱哀江南赋,虽日旰未食而不饥。盖词气鼓动,快哉惬心而已。故前贤品评,以风、雅之变,而流宕之胜者。(李调元赋话卷八),返回,作者介

8、绍,庾信(513581),字子山,祖籍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南北朝文学家。 早年曾任梁湘东国常侍等职,陪同太子萧纲(梁简文帝)等写作一些绮艳的诗歌。梁武帝末,侯景叛乱,庾信时为建康令,率兵御敌,战败。建康失陷,他被迫逃亡江陵,投奔梁元帝萧绎。元帝承圣三年(554年)他奉命出使西魏,抵达长安不久,西魏攻克江陵,杀萧绎。他被留在长安,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故又称“庾开府”。 庾信被强留于长安,永别江南,内心很是痛苦,再加上流离颠沛的生活,使他在出使西魏以前和以后的思想、创作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庾信出使西魏以前的作品存者不多,一般没有摆脱“宫体诗”的影响,迄今被传诵的诗赋,大抵是到北方后所作

9、,这些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艺术风格都和早年有所不同。他的诗歌代表作有拟咏怀27首,虽属模拟阮籍,实则全是感叹自己的身世。他的乐府歌行,常常使用比兴手法自悲身世,如怨歌行、杨柳歌等。庾信到北方以后的诗歌苍劲沉郁,和他经历战乱及对北方景物有较深的感受有关,佳作有郊行值雪、望野、燕歌行、同卢记室从军。他的一些小诗写得亲切动人,很少用典,如寄王琳、寄徐陵、和侃法师三绝、重别周尚书二首等,都很著名。,庾信在辞赋方面的成就并不亚于诗歌,他的抒情小赋如枯树赋、竹杖赋、小园赋和伤心赋等,都是传诵的名作,著名的哀江南赋是其代表作。庾信又是南北朝骈文大家,他的文风以讲究对仗和几乎处处用典为特征,其文章多为应用文,但常

10、有抒情性和文学意味。 今本庾子山集以四部丛刊影印明代屠隆本为最早。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讲到明有汪刊本,共十二卷;还有朱曰藩刊本,仅六卷,有诗无文。此外还有明代张溥所刻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本,称庾开府集。庾信集较早的注释本是清代吴兆宜所注十卷本,稍后有倪璠注本十六卷。,作者介绍,作者介绍,庾信的文学创作,以他四十二岁时出使西魏为界,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在梁,作品多为宫体性质,轻艳流荡,富于辞采之美。羁留北朝后,诗赋大量抒发了自己怀念故国乡土的情绪,以及对身世的感伤,风格也转变为苍劲、悲凉。所以杜甫说:“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戏为六绝句) 庾信后期的赋,也有很大变化。最著名的作品,是哀

11、江南赋。赋前有序,是一篇能独立成章的骈文,交代作赋的缘由,概括全篇大意,语言精丽,意绪苍凉,本身就是一篇杰作。,返回,作者逸事,庾信的父亲是高官,又是誉满江南的大诗人,庾信的童年生活优越安定。他天生聪敏,又兼家学濡染,自幼便博览群书,据说尤善左传,很快便有文名。15岁那年受诏入东宫,19岁就成为抄撰学士。当时父子二人均在东宫,出入禁廷,当时帝亦好文,对之恩宠有加。他们近沐王恩,自然是春风得意了。这大概是庾信最幸福的一段时期了吧。生活无忧无虑,仕途青云直上,又是才华横溢文名远播的诗人。即使不是为了佳人,一个男人最希望的大概也是成为才子。而一个才子最希望的呢,又是可以披坚执锐,驰骋沙场。庾信虽然没打过仗,但仅仅是纸上谈兵,就使贼盗闻风而散,这如何不让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呢?这一时期庾信的诗文,多是宫廷艳赋,史评诗文“绮艳”,大概主要说的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返回,补充注释,赋,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重要文体,赋萌生于战国,兴盛于汉唐,衰于宋元明清。赋是介于诗、文之间的边缘文体。在两者之间,赋又更近于诗体。 “赋”字用为文体的第一人应推司马迁。真正把自己作品称为赋的作家第一人是司马相如。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排偶和藻饰是汉赋的一大特征。,返回,南朝仪仗画像砖,相关图片,北齐出行图壁画,石头城遗址,石头城遗址,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