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反应性疾病与检验(王纯伦)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689582 上传时间:2018-12-10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3.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敏反应性疾病与检验(王纯伦)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超敏反应性疾病与检验(王纯伦)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超敏反应性疾病与检验(王纯伦)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超敏反应性疾病与检验(王纯伦)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超敏反应性疾病与检验(王纯伦)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敏反应性疾病与检验(王纯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敏反应性疾病与检验(王纯伦)(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康职业技术学院 王纯伦,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4.超敏反应的免疫学检测,2.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1.超敏反应的概念、分类,学习内容,3.各型超敏反应的常见疾病,一、超 敏 反 应 概 述,概念:机体对抗原应答的结果造成组织损伤和/或生理功能紊乱。又称为变态反应或过敏反应。,(一)免疫概念 机体识别和清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生理平衡和稳定的功能。,是机体识别“自身”与“非己”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产生排斥作用的一种生理功能。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益。在一定条件下,当免疫功能失调时,也会对机体产生有害的反应和结果。,功能,(二)功能:具体表现在,超 敏 反 应 特 点

2、: 1、遵循免疫应答的普遍规律 2、有特异性的记忆性,超敏反应分型,I型超敏反应,速发型超敏反应,II型超敏反应,III型超敏反应,型超敏反应,细胞毒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迟发型超敏反应,第一节 I型超敏反应 又称速发型或过敏反应型超敏反应,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过程和发生机制,一、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主要物质,(一)变应原:种类多 植物花粉、屋尘、食物、药物、 异种血清等 。 (二)抗体:以IgE为主,IgE主要由鼻咽部、扁桃体、气管和胃肠道黏膜下固有层淋巴组织中的B细胞产生,(三)细胞: 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对型超敏反应有负反馈调节作用,嗜碱性粒细胞:

3、同肥大细胞一样,其表面有大量的FcR,胞浆内有含多种生物活性介质的大量嗜碱性颗粒。当IgE与其FcR结合形成“桥联”后可导致细胞脱颗粒,释放出生物活性介质而引起过敏反应。,(四)生物活性物质,1、 组胺:主要使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但是作用短暂。 2、白三烯(慢反应物质):对支气管平滑肌产生强烈而持久的收缩。,3、血小板活化因子:凝聚和活化血小板使之释放活性胺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 4、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三、临床常见的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1、全身性过敏反应:药物过敏性休克、血清过敏性休克,2、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3、消化道过敏反应,4、皮肤过敏反应,呼吸道过敏反

4、应,吸入,花粉、尘螨、真菌孢子、动物毛屑、呼吸道病原微生物等。,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哮喘,消化道过敏反应,食入,进食鱼、虾、蟹、蛋、乳等食物,恶心、哎吐、腹痛、腹泻 等过敏性胃肠炎,皮肤过敏反应,药物,食物,寄生虫,冷热,荨麻疹,湿疹,血管神经性水肿,I型超敏反应的主要特点,1、出现快,消退也快,2、出现功能紊乱、不出现严重组织 细胞损伤,3、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四、I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变应原皮试,脱敏治疗,药物治疗,五、I型超敏反应免疫学检测,皮试试验,血清总IgE检测,特异性IgE检测,第二节 II型超敏反应 (细胞溶解型或细胞毒型超敏反应 ),II型超敏反应是由IgG或IgM类抗

5、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后,在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作用下,引起的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应。,二、临床常见的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1、输血反应,2、新生儿溶血症,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4、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三、II型超敏反应免疫学检测,抗血细胞抗体的检测,RH抗体的检测,抗球蛋白检测,第三节 III型超敏反应 (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超敏反应 ),抗原+抗体 免疫复合物 沉积 在补体、中性粒细胞的作用下 血管及周围组织炎症。,一、II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一)中等大小免疫复合物的形成,抗原,+,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大分子的免疫复合物,易被吞噬细胞清除,小

6、分子的免疫复合物,不沉淀、易被滤过排出,中等大小免疫复合物,存在于循环,可能沉淀,免疫复合物,易于沉积血压较高的 毛细血管迂回处,肾小球基底膜和关节滑膜,(二)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的沉积,(三)免疫复合物沉积后引起的组织损伤,1、补体的 作 用,2、中性粒 细胞作用,产生过敏毒素,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介质,吸引中性粒细胞,局部中性粒细胞聚集,释放蛋白水解酶等物质,使血管基底膜及周围组织损伤,3.血小板的作用,血小板活化,产生5-羟色胺等物质 导致局部充血水肿等改变,二、临床常见的I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一)局部免疫复合物病,Arthus反应,类Arthus反应,(二

7、)全身免疫复合物病,血清病,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类风湿性 关节炎,三、III型超敏反应免疫学检测,-免疫复合物的检测,第四节 型超敏反应 (迟发型超敏反应 ),型超敏反应是由效应T细胞与相应抗原作用后,引起的以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组织细胞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临床常见的型超敏反应性疾病,传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接触性皮炎,接触性皮炎:通常为接触小分子半抗原物质所致。局部皮肤出现红斑、皮疹、水疱,严重者可表现为剥脱性皮炎。皮肤症状一般一接触变应原24小时后出现,48-72小时达高峰。,接触塑料拖鞋所致,三、型超敏反应免疫学检测,-型超敏反应皮肤试验: 包括结核菌素皮试和斑贴试验,本 讲 重 点 1、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2、四种类型超敏反应常见疾病 3、各型超敏反应的常用检测方法,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