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增分策略通用专题版实用课件:板块三 现代史部分 专题十三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82333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PPTX 页数:68 大小:2.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增分策略通用专题版实用课件:板块三 现代史部分 专题十三 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增分策略通用专题版实用课件:板块三 现代史部分 专题十三 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增分策略通用专题版实用课件:板块三 现代史部分 专题十三 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增分策略通用专题版实用课件:板块三 现代史部分 专题十三 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增分策略通用专题版实用课件:板块三 现代史部分 专题十三 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增分策略通用专题版实用课件:板块三 现代史部分 专题十三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增分策略通用专题版实用课件:板块三 现代史部分 专题十三 (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三 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对外关系,板块三 现代史部分,知识框架,内容索引,考点知识夯实,考向命题研析,压轴大题导练,考点知识夯实,考点一 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1.民主法制的确立(19491956年) (1)新中国的成立前提条件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2)三大政治制度的形成奠基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民主法制的破坏(19661976年) “文化大革命”践踏破坏 毛泽东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把“走资派”篡夺的权力夺回来,林彪、江青一伙别有用心,乘机兴风作浪,造成对民主与法制的践

2、踏。,3.民主法制的健全(1978年至今)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制建设健全完善 (1)平反冤假错案:纠正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平反冤假错案。 (2)政治体制改革:恢复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 (3)法制建设:实行依法治国。加强立法工作,修订宪法和颁布多部法律,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重点深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政治制度的中国特色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体现了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既能保障全体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又有利于国家政权机关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组织社会主义建设。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

3、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其显著特征是共产党执政、民主党派参政议政。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它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2018新课标全国卷,30)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 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 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 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真题导练,抓题眼 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分析了当前的主要矛盾

4、,进而提出党的中心工作是要建设社会主义。因此,在法制建设上,也必须与之同步,为建设社会主义提供法制保障。,抓题眼,答案,1.(2018绵阳模考)下面是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来源及人数比例统计表(部分),据此可推知,对点训练,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直接民主性质 B.全国人民代表主要是由政协推选产生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解析 根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来源及人数比例统计表无法得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直接民主性质,故A项错误; 全国人民代表主要是由选举产生,故B项错误; 根据材料无法得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故C

5、项错误; 根据表中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来源的广泛性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人民民主原则,故D项正确。,答案,解析,2.世界银行前驻华代表皮特鲍泰利教授说,“多党制并非民主的精髓,民主的要义是能够对人民负责”基于这点认识,鲍泰利断言,中国很有可能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通过一党制来实现民主的国家”。鲍泰利断言的中国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制 D.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答案,解析,解析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它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与材料中“多党制”“通过一党制来实现民主的国家”

6、相符,故D项正确。,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外交方针: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即“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 (2)外交成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953年)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新中国开创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3)步入国际舞台:日内瓦会议(1954年)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4)亚非会议:万隆会议(1955年)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和友谊。,考点二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2.中国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 (1)扬眉吐气: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

7、合法席位的恢复是中国外交战线的重大胜利。 (2)跨洋握手: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同时发表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3)冰释雪融: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对于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具有重要意义。,3.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外交 (1)政策原则:新时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具体表现就是不结盟。 (2)外交成就: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重点深化 1.新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 (1)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和原则。 (2)维护

8、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4)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5)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2.影响国家外交政策调整的主要因素 (1)根本原因:国家和民族利益,国家政权是国家利益的代表者,外交政策制定的首要目的和出发点是维护国家利益。 (2)上层建筑即国家政权的性质,特别是阶级属性(意识形态)。 (3)国际地位和国家实力。 (4)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即国际形势的变化。,1.(2018新课标全国卷,30)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

9、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真题导练,答案,找错点,找错点 西方国家试探建交可能性不能说明放弃支持国民党;新中国同苏联等17国建交,标志着冲破了美国外交孤立;新中国积极争取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支持,不急于获取西方国家的支持。,2.(2016新课标全国卷,31)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

10、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找错点 新中国1972年之后才实现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全方位外交政策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与西方国家贸易额的增加并不能说明中国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找错点,答案,3.历史学家牛军认为,新的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其特点是通过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和扩大和平地区,争取在中国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安全缓冲地带。下列内容符合“新的对外政策”意图的是

11、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B.提出并实施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点训练,答案,解析,解析 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1953年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与材料中“新的对外政策特点是通过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和扩大和平地区”相符,故B项正确。,4.(2018菏泽模考)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对19502005年中美两国双边关系进行了定量测量,测量结果如图。中美良性关系波动最小时期的出现主要缘于,答案,解析,A.中美建交,中国对

12、外开放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D.美国放弃了称霸全球战略,解析 根据图表得出,在19782005年这段时间里中美良性关系波动最小,内因是中国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增强,外因是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泥潭,因此,试图通过改善中美关系以遏制苏联,内因是主要原因,故A项正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1991年苏联解体,此时的世界格局是两极格局,故B项错误; 根据前面的分析,C项是外因,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 美国始终坚持称霸全球的战略,故D项错误。,考点三 祖国统一大业,1.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一国两制”构想理论提出 (1)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对台湾政策发

13、生重大转变。 (2)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并全面阐述“一国两制”构想。 (3)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提供法律保证,“一国两制”正式成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2.20世纪80年代以来 (1)香港、澳门回归成功实践 首先成功实践了“一国两制”理论,洗刷了中华民族百年国耻,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两岸和平交流关系发展 1992年底,“海基会”与“海协会”达成了“九二共识”。 1993年,在新加坡实现了“汪辜会谈”。 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到大陆进行了历史性的访问,有力地遏制了“”的嚣张气焰。 (3)2008年,两岸“三通”实现,使两岸关系揭开了和平发展

14、的新篇章。,重点深化 比较“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与民族区域自治区的异同点 (1)相同点: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实体的性质。 (2)不同点,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透露,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也准备同蒋介石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同时,毛泽东也主动通过外国来访者表示,台湾问题可以用谈判来解决,中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材料表明 A.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已正式确定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以正式确立 C.中国已成为世界外交舞台的强国 D.台湾问题已牵涉到中美外交问题,真题导练,抓题眼,答案,抓题眼 万隆会议召开于1955年,和平统一祖国方针正式确立

15、于20世纪80年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早于万隆会议召开;建国初,新中国以独立自主姿态步入国际政治舞台,当时并不是“强国”。,5.邓小平说,在香港驻军是“国家主权的象征,也是香港稳定和繁荣的保证”,而且,“切不要以为香港的事情全由香港人来管,中央一点也不管”。邓小平在此强调了 A.香港应作为中央管理下的行政地区 B.驻军应该适当参与特区行政事务 C.“一国两制”是因香港问题提出的 D.香港的稳定和繁荣是回归的前提,对点训练,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材料“邓小平说,在香港驻军是国家主权的象征,也是香港稳定和繁荣的保证,而且,切不要以为香港的事情全由香港人来管,中央一点也不管”可知,邓小平在这里

16、强调的就是香港并不是完全的自治,而是“一国两制”之下的地方特别行政区,故A项正确。,6.1963年,周恩来总理将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是指台湾必须回到祖国的怀抱。“四目”则是具体的操作方案: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当地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由蒋介石安排等。该政策 A.结束了两岸之间的军事对抗 B.打破了两岸之间的隔绝状态 C.宣告了祖国统一方针的确立 D.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答案,解析,解析 材料中“台湾回归祖国后,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体现了原则性,“当地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由蒋介石安排”体现了灵活性,故D项正确。,考向命题研析,新中国民主政治和世界形势对新中国外交的影响,考向一 主干知识迁移,命题点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在迎接一九五三年的伟大任务的元旦社论里,把“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宪法,通过国家建设计划”作为三项伟大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