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心理学.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663570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PPT 页数:221 大小:2.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费心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21页
消费心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21页
消费心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221页
消费心理学._第4页
第4页 / 共221页
消费心理学._第5页
第5页 / 共2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费心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费心理学.(2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费心理学,心理咨询室 崔元慧,导 论,判断力趣味测试: 如果你意外地拿到一千元奖金,想去买一个很需要 的挎包,但是钱不够;如果去买一双不急需要的运 动鞋,则又多了数百元,你会怎么做? 1.自已添些钱把挎包买回来。 2.买运动鞋再去买些其它的小东西。 3.什么都不买先存起来。,答案: 买挎包。你的决断力还算不错,虽然有时也会三心二意、 犹豫徘徊,可是总是在重要关头作出决定,比起普通人来说 已经算是杰出的了!你最大的特色是作了决定不再反悔。 买运动鞋。你是拿不定主意的人,做事没主见,处处要 求别人给你意见,你很少自已做判断,因为个性上你有些自 卑,不能肯定自已。 不买。你是判断力超级强的人,不客

2、气地说,你甚至有 点莽撞,就是因为你冲动率直的个性,反而考虑不够周详, 你常常后悔自己匆匆作决定,忽略了其它事情。,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对生活充满热爱,充满向 往,觉得生活充满乐趣。这种对生活的热情,不仅表现为积 极工作,勤奋学习,还表现在注重体形的健美锻炼与面容的 修饰。 心理健康的第二个标志是情绪的稳定,即不管面对怎样 的逆境,遭受怎样的打击都能保持愉快的心境,充沛的精力 和奋发向上的朝气。 心理健康的第三个标志是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无论是生 活在喧嚣的城市,还是生活在边远山区;无论是坐在办公室 中处理公务,还是在田间、工厂劳动, 都能迅速按环境的 变化调整生活的节奏,使身体迅速适应新

3、的环境需要。这样 就不至于给健康带来不良影响。,一、消费者的定义: 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 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法未作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 律、法规保护。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 资料,参照本法执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通过以上的规定,我们可以理解为消费者是指购买、 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个体社会成员(自然人),但购买 商品或接受服务后,又用于交易的除外。,二、消费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由消费者的定义我们可以知道,消费者心理的研究 的重要性。消费者心理是最广泛的群体心理,消费者的心 理活动直接影响他们的购买行为。消费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可归纳为三点: 1、有助

4、于企业全面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预测消费者需 求发展趋势,开拓市场,引导消费。 2、有助于提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更好地为消费 者服务。 3、有助于促进企业经营思想的转变,形成现代经营理念。,三、消费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消费心理学的含义: 以消费者的各种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和揭示消 费者购买、消费行为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及其变化规律, 并以次指导企业的市场营销的应用科学。 2、消费心理学的发展阶段 早期萌芽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 中期应用发展阶段:20世纪30年代60年代 后期变革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四、消费者心理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向 1、研究角度趋向多元化 2、研究参

5、数趋向多样化 3、研究方法趋向定量化,五、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消费者在购买行为中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 2、消费行为中所反映出的一般心理规律 3、消费者心理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六、消费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消费过程中消费者的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指心理活动的一般动态过程,即人脑对客观 现实的反映过程包括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活动过程。 2、消费过程中的群体心理 3、消费心理与市场营销的关系,七、研究消费心理应该遵循的三个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联系性原则,八、消费心理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直接观察法、仪器观察法、实际痕迹测量法 2、实验法:

6、 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 3、访谈法: 面对面访谈法、电话访谈法 4、投射法: 罗夏墨渍测验、主题统觉测验、角色扮演法、造句测验法、 问卷法,罗夏墨渍测验: 罗夏墨渍测验是瑞士精神医学家罗夏(Rorschach,H.) 在1921年创设的人格投影测定技术,罗夏自己把这技术 称为“精神诊断学一种知觉诊断的实验方法和结 果”。 罗夏在儿童时代因将沾上墨水的纸张折成两半,从 中发现一些对称的图形而得到启示。以后在精神病医院 的长年工作中,接触了大量的精神病患者的绘画,受到 心灵的震撼,最终发明出用图形来测定人格的心理诊断 技术。,现在全世界通用的墨迹刺激图版共10枚,其中5枚呈黑 灰色,2枚是黑灰

7、色中加红色,另有3枚是彩色的。罗夏将 这些图版在精神医学、心理学界推出时,并没有引起人们 的关注,反而被判为“伪科学”。这一心理测定技术发表 后的第二年,即1922午,罗夏因病去世,终年37岁。罗夏 去世后,这一心理测定技术在美国得到空前的发展,无论 在测定、分析和解释方法上,还是在临床诊断、治疗中, 都具有高度的实效性,其科学地位已在世界上完全得到确 立。,罗夏墨迹测定法的技术高度复杂,需要测定者具有专业 的学术知识,接受过一定的训练。 测定材料:十枚刺激图版,左右对称,无特定意义。 实施方法: 看见了什么,像什么,请大胆地想象; 图版不管从什么位置看都可以; 没有正答和误答; 把看到的、想

8、到的全部报告出来; 开始、结束要计时,但中间时间没有限制。 反应领域: 用W(整体反应)、D(大部分)、d(小部分)、Dd (特定部分)来表示对图版整体或部分的反应。,反应决定因素: 人类、动物、无生命事物、立体景色、平凡性、创造性等。 反应内容: 每枚图版反应时间如过短或过长,则表示过敏、忧郁, 或心智不良;平均反应时间5秒15秒左右; 如果对图版拒绝反应,则表示有心理抵抗或防卫机制过 剩等倾向。 如果对图版中的图形空隙作出反应,则表示有反抗、怀 疑、逆反等 如果对全部图版都作曲整体反应,则表示有不全感、欲 望不满等倾向。,如果对小部分图版作出反应,则表示人格有偏执、过于 批判的倾向。 反应

9、决定因素形态: 如形态反应不良,则当事人可能具有精神病。 色彩: 代表感情、情绪、欲求、人际关系; 运动: 表示思维活跃与否; 阴影:代表内心欲求、细致微妙的感情等; 平凡性:代表精神活动的平凡性或普通性等。,罗夏墨迹测定结果的分析与解释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 “形式分析”,即对各种反应形式用“记号化”的方式进行 数量统计,然后根据规定的指标对各种数量的比率进行分析。 这些指标包括反应数量、反应时间和反应领域,决定因素和 反应的形态水平,反应内容中的公共性、独创性、情感性, 思考、语言的表现形式,将这些指标归纳为智力侧面、情绪 控制侧面和人际关系侧面等三个范畴进行解释。二是“内容 分析”,即根据

10、个人对图版的自由反应内容,对个体人格特 征的固有意义进行分析。三是“系列分析”,即根据个体对 10枚图版的不同反应内容,从第一枚图版到第十枚图版按顺 序分析、解释。近年来,罗夏墨渍测定结果也利用计算机作 信息系统分析,这样可以大大缩短分析过程。,主题统觉测验 TAT由Morgm和Mzray于1935年编制, 1938年在哈佛心 理研究所用于研究人格,后来又用于研究精神病临床诊断和 儿童心理发展研究。也是一种重要的投射技术应用工具。 TAT由30幅画片和1张空白卡片组成,它与罗夏测验的墨迹 图不同,有一定主题,不是完全无结构的,都是一些含义隐晦的 情境。每张卡片都标有字母:M男人用,F女人用,B

11、M男孩和男 人共用,GF女孩和女人共用,BG男孩和女孩共用,MF男人和 女人共用。按照年龄和性别,把卡片组合成4套测验,每套20 张。测验分2次进行,每次只用10张图片。测第一系列花1小 时,一天后或更长时间后测第二系列。,测验是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让受试者坐得舒适,指导语 是:“我要将一些些图片给你看,并要你根据每一张图画的 内容讲一个故事。请你告诉我图画说明了什么样的情况,此 时发生了什么事,图画的主人翁内心有何感触,结局如何。 想到什么便说,别忙,能说多少便说多少。然后逐一出示10 张图片。后10张图片内容较为奇特复杂,容易引起情绪反 应,第二次指导语中要受试者讲故事时更加发挥想象力,讲

12、 得更加生动。要求被试者根据每张图片讲一个约300字左 右的故事,心智健全的成人所讲故事若少于140个字,表示缺、 乏亲睦关系和合作态度,就不再分析。讲完故事后立即进行 询问,询问依据指导语,解释依据图画。测验解释者要经过 几个月训练,还需具备临床经验。,TAT是人格测验,不能作为诊断工具,但可以发现受试者一 些病理特征:如情绪不稳的人看图以后情绪反应过分,任意编 造故事,或因情感而中断故事;抑郁者讲故事时表现抑郁,观念 性活动受阻,回答问题言词简短;强迫观念者描述图时详细得 出奇,古怪,出现过多的解释,卖弄学问;偏执者见到的主题常 常是猜疑、特务、偷偷摸摸,推断主试者动机,解释图片过于 道德

13、化;精神分裂症患者讲故事时常有妄想性内容、荒诞的 幻想、脱离社会现象、前后矛盾、内容过于推敲、象征化或 模糊不清,或将同性恋、性反常和违禁的侵犯内容介绍到故 事中。,消费者的需要与动机,一、消费者的需要与营销活动 二、消费者的动机与营销活动,一、消费者的需要与营销活动 1、什么是需要? 需要是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望和欲求,它反映了正 常生活的某个或某些方面的缺乏或不平衡。 2、精神分析论(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论,由奥地利精医学家弗洛依德在1896年创立。 精神分析论不仅是现代心理学中最大的理论之一,而且也是 20世纪内影响人类文化最大的理论之一。创造了心理动力学 的人格理论的弗洛伊德被描述为“思维

14、领域的达尔文”。他创 立的精神分析学的大厦,构筑于无意识理论的基础上。,主要理论: 一、人格结构 按弗洛伊德的理论,人格是一个整体,这整体包括三个 部分,分别称为自我、本我和超我。人格中的三个部分彼此 交互影响,在不同时期内,对个体行为产生不同的内动支配 作用。 本我(id):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从出生之日起即 已存在。构成本我的成分时人类的基本需求,如饥、渴、性 等。本我中需求产生时,个体要求满足,故支配本我的是 “唯乐原则”。,自我(ego):当儿童与物理世界接触,个性在一个新 的高度上成长。因为现实世界中的东西与头脑中的东西 是有联系的,能够满足本能的物、人和活动被追求。自 我通过

15、与现实的交往发展起来。 由本我而来的各种需求,如不能在现实中立即获得满 足,他就必须迁就现实的限制,并学习到如何在现实中 获得需求的满足。因此,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自我 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对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管制具有 缓冲与调节的作用。,超我(superego):是由于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 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超我有两个重要部分:一 为自我理想,是要求自己行为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二为 良心,是规定自己行为免于犯错的限制。如果个体行为符 合自我理想,就会感到满足和骄傲;反之,如果所作所为 违反自己的良心,就会感到愧疚。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道 德部分,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超我的

16、是完美原则。 自我、本我、超我三者,如能彼此交互调和,和谐运 作,就会成为一个正常发展适应良好的人。如果失去平衡 或彼此长期冲突,就难免导致个体生活适应困难,甚至演 变为心理异常。,二、人格动力 无意识、前意识、意识 :个性的“层次” 弗洛伊德把无意识看作个性的一部分,如果冰山的主要 部分存在于水面下,人类个性的主要部分也位于意识水平之 下,人类行为的真正重要的引起因素位于个性的这个部分中。 大脑的组成中,弗洛伊德把意识分为三个水平: 无意识包括我们没有觉察到的个性的所有方面。 前意识包括不在意识范围内但很容易得到的东西;很多思想 和主意在我们集中注意力时或者企图把它们带入意识层面时 就会得到,但它们并不总是处于意识水平。 意识包括存在于可以立即觉察到的水平的东西。 三者并非绝对的分类而是一个连续体,深藏于个性的底层。,三、释梦 梦是通向无意识的迂回道理,通过释梦,可以发现神经病 患者的被压抑的欲望。梦分“显梦”和“隐义”。 梦的工作方式有 4种:凝缩、换位、戏剧化和润饰 。 “梦是愿望的达成”梦的解析 四、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 婴儿的初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