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课标版)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55834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地理(课标版)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19届高考地理(课标版)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19届高考地理(课标版)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19届高考地理(课标版)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19届高考地理(课标版)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地理(课标版)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地理(课标版)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高考地理,考点一 岩石圈物质循环 1.三大类岩石的形成、特点,知识清单,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 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周而复始,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可归纳 为下面的模式图:,此图中,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必为岩浆岩(喷出岩或侵入岩),三个箭 头指向的为岩浆。,考点二 内力作用与地貌,1.内力作用 (1)能源来源: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主要表现形式及影响,(3)结果: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 高低不平 。 2.内力作用地貌 (1)褶皱山:岩层在挤压下发生塑性变形而形成的山脉。 (2)断块山:

2、由断层发育而成的山岭。 (3)火山:岩浆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往往会形成火山。 3.板块构造学说 (1)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a.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断裂构造带(海 岭、海沟)分割成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 太平洋 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b.这些板块“漂浮”在 软流层 之上,不停地运动;c.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是地壳比 较活跃的地带。,1.板块运动边界类型,2.地质构造的应用图示 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可通过 下图进行理解。,考点三 外力作用与地貌,1.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3、(2)主要表现形式及作用,(3)结果: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 平缓 。 2.河流地貌的发育 (1)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侵蚀方式主要有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不同河段或河流的不同 时期,河流侵蚀方式不同,地貌也不同,如下图:,(2)河流堆积地貌,主要的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考点四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1.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2.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山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原则及原因,方法1 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方法,方法技巧,1.明确各变式图中号码代表的意义 冷却凝固作用,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变质作用, 重熔再生作用。,2.判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有三个关注点

4、(1)自岩浆始,至岩浆终,且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只有一个箭 头指向的为岩浆岩; (2)沉积岩与变质岩可以相互转化,有两个箭头指向的为沉积岩或变质 岩; (3)三大类岩石都可以在地下重熔再生,形成岩浆,所以有三个箭头指向 的为岩浆。,例1 清源山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区北郊,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属于花岗 岩地貌。景区内地势起伏,奇石众多,素有“闽海蓬莱第一山”之美 誉。据此完成下题。 (2017湖南长郡中学一模,10)清源山上奇石的岩石类型属于下图中的 ( ),A. B. C. D.,解题思路 从文学材料信息中获取奇石的岩石类型从图示信息中 判断数字代表的岩石类型确定答案。 信息解读 答案

5、 C,方法2 褶皱与断层的判读方法,例2 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 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 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下表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完成下 题。,(2015山东文综,12,4分)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应为 ( ),解题思路 由观测点坐标确定考察路线结合材料信息判断构造线 方向由材料中三点的岩层新老关系,运用地质构造判读方法确定地 质构造,得出正确选项。 信息解读,答案 C,方法3 外力作用与地貌判读技巧 1.河流凹岸、凸岸的判读技巧 (1)怎样理解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做曲线

6、运动,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表 层水流趋向凹岸,冲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 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作用下,凹岸发生 侵蚀,凸岸发生堆积,河流变得越来越弯曲。如下图:,(2)结合“凹凸”二字理解凹岸和凸岸 下图把文字和河岸的形状结合起来,便于记忆,也不易混淆。,2.外力地貌的应用技巧 (1)风向的判定,(2)河流流向判定,例3 (2017辽宁大连一模,14)某河两河段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沉 积作用最强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解题思路 图示河道形态弯曲,辨别四地凹岸、凸岸属性运用“凹 岸侵蚀、凸岸堆积”原理确定沉积作用较强的两地结合图示海拔 体现的河段落差大小判断选项。 信息解读,答案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