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某平台10月内部特供卷 地理(一) 教师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54844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某平台10月内部特供卷 地理(一) 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届高三某平台10月内部特供卷 地理(一) 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届高三某平台10月内部特供卷 地理(一) 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届高三某平台10月内部特供卷 地理(一) 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届高三某平台10月内部特供卷 地理(一) 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某平台10月内部特供卷 地理(一) 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某平台10月内部特供卷 地理(一) 教师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82019学年好教育云平台10月份内部特供卷高三地理(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选择题)本卷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2、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2题。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380米B400米C590米D620米2如图所示区域的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是( )地形以丘陵、盆地为主 地势南高北低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 甲地所在地形区地势四周高、中间低ABCD【解析】第1题,由图知图中最高点为M地附近,海拔为600700米,最低点为河谷底部,海拔为100200米,故最大高差接近600米,选C。第2题,图中地形海拔多在200500米之间,等高线较稀疏,以丘陵为主,甲地所在地区四周高中间低,故选B。【答案】1C 2B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总结出来的,反映了太阳运行周期的规律,古人们依

3、此来进行农事活动。“秋”就是指暑去凉来,立秋意味着秋天的开始。下图示意我国二十四节气时间表,据此完成35题。3俗话说,“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2018年立秋时间为8月7日21点30分左右,属于晚立秋,此时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气环流是( )A江淮准静止锋B西北季风C副热带高气压D东南季风4立秋时,我国的夏、秋季分界线(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或等于22为入秋)大致在( )A秦岭淮河一线B祁连山横断山区一线C太行山燕山一线D南岭一线5考虑“二十四节气”的节气含义,可概括为三类,其中不包括( )A反映季节时令B反映月相变化C反映气候特征D反映动植物表象【解析】第3题,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7、8

4、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易形成伏旱天气,故选C。第4题,立秋时为8月7日前后,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仍处于夏季,只有海拔较高的青藏高原地区气温较低,故选B。第5题,二十四节气的形成是受地球公转的影响,因此可以反映季节、气候、动植物表象的变化,但与月相变化无关,故选B。【答案】3C 4B 5B下图为“山东省某地停车场示意图”,箭头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读图,回答67题。6下列日期,正午时能够遮阳最多的车位是( )A3月1日 B6月16日C9月1日 D1月1日7当太阳光线为时,该日山东省( )A正处梅雨季节B到处苹果飘香C一年中日出最早D各地昼夜等长【解析】第6题,由图可知,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5、,棚中入射光线越少,遮阳车位越多,山东地区一年之中夏至当天太阳高度最大,6月16日最接近夏至,故选B。第7题,太阳光线为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夏至日,这一天北半球白昼最长,日出最早,故选C。梅雨出现在6月中下旬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苹果秋季成熟,各地昼夜等长为春分或秋分,故排除A、B、D。【答案】6B 7C回南天(简称回南)是对我国南方地区一种天气现象的称呼,通常指每年春天时,气温开始回暖而湿度开始回升的现象。这种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春季的二三月份。回答810题。8“回南天”的产生原理是( )A冷空气南下降温,导致空气中的水汽在物体上凝结形成水珠B暖湿空气北上遇冷空气而降温,导致空气中的水汽

6、大量凝结形成水珠C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过多,达到过饱和状态,易在一些物体上凝结形成水珠D冷空气过后,暖湿气流使空气湿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形成水珠9当“回南天”出现时( )A及时开窗去潮B衣物更容易晾干C雨雾蒙蒙D阳光明媚10“回南天”常出现在春季而不是夏季,决定性因素是( )A气温高低B水汽多少C光照充足D气压变化【解析】第8题,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每年春季,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势力逐渐消退,冷空气走后,从南部海洋吹来的暖湿气流增强,致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容易产生水珠,故选D。第9题,回南天出现时空气湿度增大,可能出现雨雾蒙蒙的天气

7、,故选C。第10题,回南天是每年春天时,气温开始回暖而湿度开始回升的现象,出现时往往地表温度较低而空气温度较高,水汽容易凝结。夏季地温和气温普遍较高,则不会出现此类现象。故回南天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气温高低,选A。【答案】8D 9C 10A从7月下旬开始到8月29日第21号台风生成的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台风频发,呈现出“数量多爱北上雨水足喜扎堆”的显著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112题。11下列示意图中能代表登陆我国的台风的是( )A B C D12与常年相比,今年夏季的台风更加青睐华东沿海地区,是因为( )A夏季温度较常年偏高B海陆差异更明显C夏季风较常年更强D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强度偏强,位置偏北

8、【解析】第11题,台风属于热带气旋,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气流运动方向应为逆时针方向辐合,故选D。第12题,台风的移动路径受副热带高压影响,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华东沿海地区台风频率高说明台风位置更偏北,故可推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强度偏强,位置偏北,选D。【答案】11D 12D湖冰变化是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既能反映区域与全球气候变化,又能反映当地气温变化。湖冰冻结期为自初冰日到完全冻结日期之间的时间段;湖冰完全封冻期为完全冻结日与开始消融日之间的时间段;湖冰消融期为开始消融日至完全消融日之间的时间段;湖冰存在期为初冰日与完全消融日之间的时间段。纳木错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是

9、研究湖冰响应气候变化的理想区域。纳木错站观测资料表明,在湖冰冻结期初始阶段,湖面较大风速将已冻结的湖冰破坏并吹至岸边;在湖冰冻结期后期及湖冰完全冻结以后,湖面较大风速导致湖面大面积冻结与冰层厚度的大幅增加。下表为纳木错湖冰时间属性表。据材料和表格信息回答1315题。注:表中初冰日、完全冻结日、开始消融日和完全消融日采用年内第多少天表达,如2月15日为年内第46天。每年变幅的值若为正,表示推迟或增加,若为负,表示提前或减少。132011/2012年度,纳木错湖冰存在期及完全冻结日约为( )A219天 2月10日B146天 6月23日C219天 6月23日D146天 2月10日142000-201

10、3年期间,对区域气候变暖响应最显著的纳木错湖冰变化特征是( )A湖冰初冰日和开始消融的日期推迟B湖冰完全封冻期总体呈略微上升趋势C湖冰冻结期延长,冬季冻结速率加快D湖冰消融期缩短,春季消融速率加快152002/2003与2001/2002年度比较,纳木错湖冰开始消融日和完全封冻期差异明显,主要原因是由于2002/2003年度流域所在区域( )A气候变暖,湖冰完全冻结后风速较大B冬季平均气温较低,完全冻结日提前C冬季平均气温较低,冻结期后期阶段以后风速较大D冬季平均气温较高,湖冰冻结初始阶段风速较大【解析】第13题,由材料知“湖冰存在期为初冰日与完全消融日之间的时间段”,2011/2012年度初

11、冰日为第290天,完全消融日为次年第144天,间隔219天。湖冰冻结期为自初冰日到完全冻结日期之间的时间段,为116天,故可推知完全冻结日为次年第38天,接近2月10日,故选A。第14题,气候变暖则湖冰开始消融日提前,A错误;湖冰封冻期缩短,B、C错误;湖冰消融加快,D正确。第15题,2002/2003与2001/2002年度比较,纳木错湖冰开始消融日晚,而完全封冻期更长,说明冬季低温偏低。在湖冰冻结期后期及湖冰完全冻结以后,湖面较大风速会导致湖面大面积冻结与冰层厚度的大幅增加,故2002/2003年度风力偏大,选C。【答案】13A 14D 15C美国的圣劳伦斯岛位于白令海峡南口,曾经是白令海

12、上一个最荒凉的火山岛。随着太平洋至北冰洋航线的开通,预计21世纪中期,该岛上的甘伯尔小渔港将成为太平洋北端最重要的“海上交通港”。下图示意圣劳伦斯岛所在位置。据此完成1617题。16甘伯尔小渔港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是( )A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B靠近城市,经济腹地广阔C天然港湾,水深,风浪小D岛上捕鱼人口数量较多17图中虚线为昏线时( )A甘伯尔刚好发生白夜现象B甘伯尔比萨文格稍晚看见日出C岛上会出现成群的企鹅D岛上火山正在频繁喷发【解析】第16题,由图可知甘伯尔湾三面被陆地环绕,有利于避风避浪,是天然港湾,故选A;白令海峡附近没有大渔场,排除A。选项B、D不属于自然条件,不符合题意。第17

13、题,甘伯尔位于萨文格的西侧,地球自西向东转,因此甘伯尔比萨文格晚看到日出,故选B。根据昏线倾斜方向可判断此时直射点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甘伯尔纬度较高靠近极圈,会出现白夜现象,此时甘伯尔已经进入夜半球一段时间,所以并不是刚刚发生白夜,A错误。企鹅多分布于南半球,C错误。火山喷发受地壳运动影响,与晨昏线无关,D排除。【答案】16C 17B18古诗云:“光辉皎洁,古今但赏中秋月,寻思岂是月华别,都为人间天上气清澈。”为何中秋是赏月的最佳时节( )A从古到今人们养成的习惯B中秋时节月球距地球的距离最近C大气的散射作用D冷气团控制,秋高气爽,空气洁净【解析】第18题,由诗句“都

14、为人间天上气清澈”可知,中秋赏月的主要原因是空气洁净,因秋季北方大部分地区受冷气团控制,气流以下沉为主,降水少晴天多,空气洁净度高,适合赏月。【答案】18D19A(30N,110E)和B(34N,118E)理论上处于同一个日期的时间有( )A12小时 B24小时 C22小时32分钟 D23小时28分钟【解析】第19题,110E和118E相差8,地方时相差32分钟,位置靠东的118E经线进入新一天范围时,110E还需要32分才能与118E进入同一天,故两地处于同一日期的时间为24小时减去32分钟,即为23小时28分钟。【答案】19D20新时代,人们越来越注意健康,养生是必修课,很多人选择在上午十点到十一点晒太阳来强身健体,是因为( )空气质量较高; 避免直射; 预防感冒; 活血化瘀; 紫外线偏低; 气温适宜;A B C D【解析】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