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某平台10月内部特供卷 化学(四)教师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54838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某平台10月内部特供卷 化学(四)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届高三某平台10月内部特供卷 化学(四)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届高三某平台10月内部特供卷 化学(四)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届高三某平台10月内部特供卷 化学(四)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届高三某平台10月内部特供卷 化学(四)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某平台10月内部特供卷 化学(四)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某平台10月内部特供卷 化学(四)教师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8-2019学年上学期好教育云平台10月内部特供卷高三化学(四)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P31 S3

2、2 Cl35.5 Cu641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化学深入我们生活,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B“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D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答案】B【解析】A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故A 正确;B青蒿素的提取用的是低温萃取,属于物理方法,故B错误;C铁置换铜属于湿法炼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故C 正确;D剑刃硬度大,所以用碳铁合金,故D正确。2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图正

3、确的是AH2O2的电子式:H2HBCO2的比例模型: C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示意图:D硅酸盐Ca2Mg3Si8O22(OH)2可用氧化物形式表示为:2CaO5MgO8SiO2H2O【答案】D【解析】AH2O2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存在两个氧氢键和一个OO键,电子式为:,故A错误;B二氧化碳的分子式为CO2,由模型可知小球为碳原子,2个大球为氧原子,氧原子半径大,实际碳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半径,故B错误;C选项中的模型表明原子的比例大小、原子之间成键情况、空间结构,为丙烷的球棍模型,故C错误;D根据化合价生成氧化物形式,一般格式为:较活泼金属氧化物较不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注意符合元素的比例关系,

4、故Ca2Mg5Si8O22(OH)2可用氧化物表示为:2CaO5MgO8SiO2H2O,故D正确;故选D。3下列体系中,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含1.2molL1 NO的溶液,H+、Fe2+、Mg2+、BrB使酚酞变红的溶液:K+、Na+、NO、C1C滴加KSCN显红色的溶液:NH、K+、C1、ID0.1molL1 NaHCO3溶液:Na+、Ba2+、NO、AlO【答案】B【解析】A酸性溶液中NO 能够氧化Fe2+、Br,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使酚酞变红的溶液呈碱性,碱性条件下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故B正确;C滴加KSCN显红色的溶液中含有Fe3+,能够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

5、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含有AlO的溶液显碱性,促进HCO的电离,电离出的碳酸根离子与钡离子能够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B。4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蒸馏水湿润的pH试纸测量某溶液的pH=10B用10mL 量筒量取0.50molL-1 H2SO4溶液5.50mLC向铁钉上镀铜时,铁钉连接直流电源的正极D盛装Na2CO3溶液的试剂瓶要使用胶囊【答案】D【解析】ApH试纸测量某溶液的pH时不能湿润。错误。B10 mL量筒量取溶液的体积时只能估读到小数点后一位。错误。C向铁钉上镀铜时,镀件铁钉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镀层金属连接在电源的正极上。错误。DNa2CO3溶

6、液由于水解显碱性,容易与玻璃中的SiO2发生反应产生有粘性的Na2SiO3。若用玻璃塞就会导致玻璃瓶一玻璃塞粘在一起。所以盛装Na2CO3溶液的试剂瓶要使用胶塞。正确。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60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1NAB0.5molL-1 CuCl2溶液中含有的Cl个数为NAC标准状况下,H2和CO混合气体8.96L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消耗O2分子数为0.2NAD在反应4Cl2+8NaOH=6NaCl+NaClO+NaClO3+4H2O中,消耗1mol Cl2时转移的电子总数为1.5NA【答案】B【解析】A. 60g丙醇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丙醇中有11

7、条共价键,故1mol丙醇中含11NA条共价键,故A正确;B. 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氯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B错误;C. 标况下8.96L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0.4mol,而1mol氢气和1mol CO燃烧时均消耗0.5mol氧气,故0.4mol混合气体燃烧消耗0.2mol氧气,与两者的比例无关,故C正确;D. 反应4Cl2+8NaOH=6NaCl+NaClO+NaClO3+4H2O转移6mol电子,消耗4mol氯气,故当消耗1mol氯气时转移1.5mol电子即1.5NA个,故D正确;故选B。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Al3+2SO+2Ba2+4OH=

8、2BaSO4+A1O+2H2OB向氧氧化亚铁中加人足量的稀硝酸:Fe(OH)2+2H+=Fe2+2H2OC向磷酸二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NH+OH=NH3H2OD向CH2BrCOOH中加人足量的氧氧化钠溶液并加热:CH2BrCOOH+OHCH2BrCOO+H2O【答案】A【解析】A. 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时,明矾中的铝离子会转化为偏铝酸根,硫酸根全部生成沉淀,离子方程式为:Al3+2SO+2Ba2+4OH=2BaSO4+A1O+2H2O,故A正确;B. 硝酸具有氧化性,能将亚铁离子氧化,3Fe(OH)2+10H+NO=3Fe3+8H2O+NO,故B错误;C. 磷酸二氢铵溶液

9、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离子方程式为 NH+H2PO+3OH=3H2O+NH3+PO,故C错误;D、CH2BrCOOH中的羧基具有酸性,能和烧碱反应,溴原子能被羟基取代,CH2BrCOOH+2OHCH2OHCOO+H2O+Br,故D错误;故选A。7已知25、101 kPa下,如下图所示,石墨的燃烧热为一393.51 kJmol-1,金刚石的燃烧热为一395.4kJmol-1。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A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C(s、石墨)C(s、金刚石) H1.9kJmol1CH1H2D如果使用催化剂,H1和H2都变小【答案】B【解析】由图象可知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石墨)+O2(g

10、) =CO2(g);H=393.51 kJmol1;C(金刚石)+O2(g)=CO2(g);H=395.41 kJmol1,二者相减可得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A金刚石燃烧放出能量较多,则说明金刚石总能量较大,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A错误;B由以上分析可知C(s、石墨)=C(s、金刚石);H=+1.9 kJmol1,故B正确;C反应放热,则H0,金刚石放出的热量多,则有H1H2,故C错误;D催化剂不改变反应热的大小,故D错误;故选B。8关于有效碰撞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所有碰撞为有效碰撞B增大反应物浓度能够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定增

11、大C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D增大压强,活化分子数一定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定增大【答案】C【解析】A能发生反应的碰撞为有效碰撞,故A错误; B浓度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增大单位体积内分子总数,增大加了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目,有效碰撞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B错误;C升高温度增大,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目,有效碰撞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C正确;D恒温恒容下,通入不反应的气体,增大压强,反应气体物质的浓度不变,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不变,气体的反应速率不变,故D错误。9水的电离过程为:H2OH+OH,在不同温度下其平衡常数为Kw(25)=1.01

12、0-14,Kw(35)2.110-14,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H+)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在35时,c(H+)c(OH)C蒸馏水中通HCl,Kw增大 D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答案】D【解析】A. 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离子积增大,溶液c(H)增大,故错误;B. 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但c(H)=c(OH),故错误;C. Kw只受温度影响,与浓度等无关,故错误;D. 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说明反应是吸热反应,故正确。10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pH=1的NaHSO4溶液:c(H)=c(SO)十c(OH)B含有AgCl和AgI固体的悬浊液:c(Ag+)c(C1)=c(I)CC

13、O2的水溶液:c(H+)c(HCO)=2c(CO)D含等物质的量的NaHC2O4和Na2C2O4的溶液:3c(Na+)=2c(HC2O)+ c(C2O)+c(H2C2O4)【答案】A【解析】A根据电荷守恒,pH=1的NaHSO4溶液存在:c(Na+)+c(H+)=2c(SO)十c(OH),因为c(Na+)=c(SO),所以c(H)=c(SO)十c(OH),故A正确;B含有AgCl和AgI固体的悬浊液,碘化银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银,则氯离子浓度大于碘离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Ag+)c(Cl)c(I),故B错误;CH2CO3的第一步电离大于第二步电离,则c(H+)c(HCO)c(CO),但c(

14、HCO)不等于2c(CO),故C错误;D含等物质的量的NaHC2O4和Na2C2O4的溶液:2c(Na+)=3c(HC2O)+ c(C2O)+c(H2C2O4),故D错误;故选A。11短周期元素X、Y、Z、W、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原子达到稳定结构获得的电子数目和它的内层电子数目相等,X、Z同主族,Z是所在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R与Z形成的化合物其水溶液呈碱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R、Z、Y、WBX、Y分别与Z形成的多种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CY、R分别与X形成的化合物沸点依次升高DZ、W、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均能发生反应【答案】D【解析】短周期元素X、Y、Z、W、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原子达到稳定结构获得的电子数目和它的内层电子数目相等,Y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Y为O;X与Z同主族,Z是所在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Z为Na元素,则X为H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W为Al元素;R与Z形成的化合物其水溶液呈碱性,R为S元素。AW的离子有3个电子层,离子半径最大,A错误;BX、Y分别与Z形成的多种化合物中过氧化钠含有共价键和离子键,而氧化钠只含离子键,B错误;C水分子间能够形成氢键,沸点比硫化氢高,C错误;DZ、W、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