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课件:第三单元 8 咬文嚼字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49594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课件:第三单元 8 咬文嚼字 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课件:第三单元 8 咬文嚼字 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课件:第三单元 8 咬文嚼字 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课件:第三单元 8 咬文嚼字 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课件:第三单元 8 咬文嚼字 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课件:第三单元 8 咬文嚼字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课件:第三单元 8 咬文嚼字 (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文艺评论和随笔 8 咬文嚼字,咬文嚼字细品炼字精巧; 锱铢必较倍感用情深妙。,书香晨读,课前预习,课堂探究,技法提炼,随堂检测,时文赏读,书香晨读 开卷有益,“闻”与“看”,元朝诗人萨都剌有一次写了一联诗:“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吟哦再三,颇为自得。有位老人看见这联诗后,却连连摇头,不以为然。萨都剌一见此情,知道老人定有高见,便虚心向他讨教。老人说:“这一联诗,写得的确不凡,摹景状物,别有意境。只是上半联已有一个闻字,下半联又用一个听字,字虽有异,却皆隐耳意,恰犯诗家大忌。”萨都剌豁然大悟,忙问:“依您之见,改什么字为好?”老人不慌不忙地答道:“唐人诗中不是有林下老僧来看

2、雨的佳句吗?不妨把其中的看字借来一用。”萨都剌试着把“闻”雨改为“看”雨,仔细玩味,觉得果然更好。上半联的“看”字隐“眼”意,下半联的“听”字隐“耳”意,不仅更符合诗的“工对”,而且愈发显得情景交融,有声有色。萨都剌急忙上前施礼,称老人为“一字之师”。,课前预习 自主学习,文本助读,1.走近作者,朱光潜(1897-1986),现代 、 ,笔名 、盟石,安徽桐城人。早年曾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香港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并获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香港大学名誉教授等职。 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

3、诗论谈文学西方美学史等。其中 是最重要的一部,也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答案:美学家 文艺理论家 孟实 西方美学史,2.写作背景,文学,也称语言艺术。语言,是文学作品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的媒介和手段,然而,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往往对文学语言不够重视。一般人也不大重视语言修养,用一种粗枝大叶的态度对待语言文字,不注重推敲文字,甚至白字连篇,语病百出。针对当时文学创作的这一现象,朱光潜写下了这篇文章。,3.备用知识,随 笔 随笔,散文的一种。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

4、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严谨。,与课文相关的知识 (1)一川烟草 此句出自宋代贺铸青玉案: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注】 横塘:在苏州盘门外十余里,为贺铸住处。琐窗:雕花窗。蘅:香草。皋:水边的高地。,(2)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句出自唐代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基础积累,1.辨字注音 (1)单音字,

5、答案:(1)xin zn z zh yn z d cn z,答案:(2)jio jio ju lu l lo lu yn yn j ji,(2)多音字,2.辨形组词,答案:蛊惑 酒盅 疏朗 书声琅琅 袅娜 枭雄 娟秀 狷介 涓涓 捐献 洗澡 词藻 干燥 焦躁 噪音 尺牍 渎职 穷兵黩武 牛犊 买椟还珠 流弊 敝帚自珍 荫蔽 千里迢迢 沼泽 诏书,3.辨析词义,(1)因缘姻缘 辨析:“因缘”,佛教指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和辅助促成结果的条件或力量;缘分。泛指缘分。 “姻缘”,指婚姻的缘分。专指婚姻上的缘分。 例句:凡作者,和读者 愈远的,那作品就于读者愈加没有影响。 季羡林全集中收录了一篇新发现的散

6、文,这篇文章透露了季老18岁时错过的一段 ,季羡林曾遗憾地说:只有梦中团圆了。,答案:(1)因缘 姻缘,(2)简洁简捷 辨析:“简洁”,指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强调简明,一般形容说话、行文等。 “简捷”,指直截了当;简便快捷。强调简便,一般形容做法等。 例句:他 的讲话,是那样地雄浑而有力! 跳绳几乎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一项 易行的运动。,答案:(2)简洁 简捷,(3)捉摸琢磨 辨析:“捉摸”,指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式。 “琢磨”,指雕刻和打磨(玉石);加工使精美(指文章等)。多指反复思索。 例句:手语中,“驱动”“转型”这种词是很难翻译的。为此,他特意和“智囊团”一起 ,寻求最恰当的

7、表达方式。 山区的气候很难 ,作为广西中部高峰的天堂山,常常东边下雨西边晴,一下雨就可能发生山洪。,答案:(3)琢磨 捉摸,课堂探究 合作学习,结构图解,重点突破,1.【对应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朱光潜在文中论述的“咬文嚼字”和现代汉语词典上“咬文嚼字”的义项是否相同?为什么必须去咬文嚼字?,参考答案:(1)不同。现代汉语词典上“咬文嚼字”的义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注重实质内容)。朱光潜在文中赋予它褒扬义,鼓励人们去咬文嚼字。文中是指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2)因为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关,与情境有关,与意境有关

8、,与联想有关,与创新有关,要参透文章,写出好文章,必须学会“咬文嚼字”。,高考小贴士,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所谓“文中”有两种含义,一是对文章全局的整体把握;二是指具体词语的上下文,即通常说的语境。所谓“重要概念”,是指对表现文章的思想内容起着关键性作用的词语,是构建文章的基石。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方法 (1)理解词语的临时意义,辨析不同义项 每个词语都有基本意义,但为了表达的需要,有时却产生临时意义。要准确理解临时意义,也要根据上下文来推断。,(2)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隐含意义 解题时,必须透过词语的表层含义去理解词语所蕴含的文外含义,即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3)结合文体特点,理解

9、词语的表达作用 说明文的语言具有客观性、准确性、科学性的特点,它要求选用最恰当的词语,严密、简洁、恰如其分地把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性表达出来。 记叙文的语言具有形象性、简洁性、哲理性、抒情性,它常常用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叙事、写人、绘景、状物、抒发情感。 议论文的语言富于概括性、严密性、论辩性,它要求用词精练、简洁而含义深刻。,参考答案:强调“更改一两个字”不仅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最重要的是为表达思想情感服务,因为“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作者对“推敲”这个典故,进行了细密准确的分析,最后,作者极有分寸地说:“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

10、且与全诗调和的。”道理很简单,“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2.【对应考点:筛选整合信息】在第五段中,作者举韩愈劝贾岛把“推”字改成“敲”字的例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参考答案:作者不是随便举的几个例子。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第1、2、3个例子是文字修改方面的,说明咬文嚼字的重要性,即为什么要咬文嚼字;第4、5个例子是有关词语的联想意义的,说明咬文嚼字是文学创作有所创新的保证,即怎样咬文嚼字。因此,这几个例子并非随便列举的,而是根据文章论述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列举的。,3.【对应考点:分析文章结构、内容】作者在第八段中有一句话:“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

11、理。”难道作者真的是“随便”举的上面的几个例子吗?请简要说明理由。,观点争鸣,本文作者提倡读书要“咬文嚼字”,而陶渊明却说“好读书,不求甚解”,马南邨在不求甚解一文中,也提出与作者不同的主张,说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对此,你是怎样看的?,思路提示一:朱光潜在本文中所说的“咬文嚼字”,是说“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单就阅读来说,就是要求精读,不放过一字一句,要细细咀嚼文字的意味。精读,就是古人说的做到“字训其义,句贯其意,文寻其脉,篇会其旨”,逐步进入“字会、意会、情会、理会、神会”的境界。,思路提示二:马南邨在不求甚解中讲的是另一种读

12、书方法。他认为,读书主要在于“会意”,就是领会书的精神,而不要去做烦琐、牵强的解释。像读经典著作,就是要领悟它的精神实质,而不能只死抠它的一些字句。 思路提示三:“咬文嚼字”和“不求甚解”是读书的两个不同阶段、不同方法。“不求甚解”能让读者广泛涉猎,从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至于使自己局限于思维的定式中无法自拔。“咬文嚼字”则能让读者在精读中领会作品的精髓。精读方能深入,作为学生不可舍之。,技法提炼 写法借鉴,1.叙议结合,析评交织 文章以叙述开篇,不厌其烦地列举了炼字的例子,而且边举例,边分析,边讨论,使得“叙”中渗透议,“评”时不离析。因而文中所提出的观点,都有事例作论据,都有分析作支撑,

13、都有坚实的根基。如举“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和史记“李广射虎”一段改写的例子,说明“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举“僧推月下门”这一例子,说明“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举惠山烹小龙团诗里三、四两句的例子,说明“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2.举例典型,论证有力 本文用例很多,但并无累赘之感,除了以例分析,由例入理之外,用例典型也是原因之一。首先,作者所举用字成功之例,一般都是名篇中的名句。其次,作者举例时常变换角度,如第一部分中的几个事例,尽管都是在说文字与思想情感之间的密切联系,但角度却不同。而且,作者

14、所说的“意味不同”也是有侧重的。关于“是”和“这”的事例,侧重于说情感性质、强弱不同, “李广射虎”一例侧重于“情境”不同,“推敲”一例则强调“意境”不同。即使角度相同的事例,又有正有反,有古有今,分析时又常常使用对比的方式,这样既避免了简单重复,又增强了论证的力度。再次,作者对自己所选用的事例,能够进行重新审视,使之更有力地论证自己的观点。,3.语言自然,精练雅洁 本文谈论的是锤炼语言,其本身就是追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的典范。作者在行文时,很注意锤炼词句,其语言简洁精当。如:“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可谓形象、精练之至。语言亲切,颇有“谈话”之风

15、。也就是说,作者并不是正襟危坐地摆出学究状来谈论语言问题,他是以闲聊的意态,文雅的口语,把文字与思想情感、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给你慢慢道来,再配上生动、典型的事例,让你在对他的见解心悦诚服的同时,也为他那从容不迫的气度,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化繁为简的亲切语言所打动。,随堂检测 巩固学习,基础知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解析:D 言不及义:只说些无聊的话,不涉及正经道理。语境为译作水平低,属于望文生义。飞短流长:指造谣生事,搬弄是非。此处使用恰当。挥洒自如:形容书写作画运笔自如,不受拘束。也形容写文章流畅洒脱。此处不合语境。不情之请: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此处谦敬失当。念兹在兹:形容对某事非常重视,念念不忘。此处使用恰当。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此处使用正确。,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最新观察数据显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秋冬季气象条件整体不利,大气污染物扩散能力较差,这些进一步增大了实现任务目标的难度。 B.就“用”字的狭义说,美是最没有用处的。美的事物如诗歌、图画、音乐、舞蹈等等都是寒不可以为衣,饥不可以为食的。 C.经初步统计,自2015年以来,该团伙在购物网站上销售金额近亿元,买家的人数多达3.7万余人,遍布全国200多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