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鼻息肉摘除术的手术配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47238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0.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鼻内镜下鼻息肉摘除术的手术配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鼻内镜下鼻息肉摘除术的手术配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鼻内镜下鼻息肉摘除术的手术配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鼻内镜下鼻息肉摘除术的手术配合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鼻内镜下鼻息肉摘除术的手术配合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鼻内镜下鼻息肉摘除术的手术配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鼻内镜下鼻息肉摘除术的手术配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鼻内镜下鼻息肉摘除术的手术配合,2015年 9月,病史汇报,住院号: 357694,年龄: 67岁,性别: 男,姓名: 阮某某,床号: 1129,双侧鼻息肉并 慢性鼻窦炎,病史汇报 患者自二年前无明显诱因下逐渐出现鼻腔通气不畅,鼻塞为不完全性、间歇性,同时出现鼻漏不适,鼻漏初为粘脓性、量不多,后鼻漏逐渐转为脓性,鼻漏量亦逐渐增多伴鼻涕倒流、无臭、偶有涕中带血,嗅觉减退,左侧明显。二年来患者上述不适反复发作,近一年患者自觉鼻塞呈渐进性加重,左侧鼻塞逐渐转为持续性,为进一步诊治,门诊拟“鼻息肉“拟手术治疗,收治入病房。手术方式:鼻内镜下双侧上颌窦 开放 +筛窦开放+鼻息肉摘除,鼻塞,多脓涕,头痛,

2、临床表现,鼻腔检查,1.黏膜充血肿胀, 中鼻甲中鼻道明显 2.大量脓性分泌物 前组鼻窦炎在中鼻道 后组鼻窦炎在嗅裂,7,治疗,糖皮质激素疗法 手术:鼻内镜手术,鼻内镜手术的优点,手术仪器用物准备 协助麻醉及体位安置 手术配合 术后器械清洗保养,手术配合,手术用品准备,常规手术用物:孔单、大包、手术衣、鼻内镜器械、动力系统、30度镜头及冷光源、门诊手术包。 一次性物品:关节镜套、吸引器管*2、手套、一次性洁净袋、0.9%氯化钠1000ML,75%酒精,5ML针筒*2,10ML针筒*1。,手术用品准备,特殊器械及物品:仪器及设备:耳鼻喉专用动力系统、主机及配件(电源线电动切割吸引器、各型角度刀头、

3、进水管、脚踏开关、摄像系统、显视器、光源、摄像机)、墙式吸引器及电动吸引器等。,巡回配合,按常规进行手术核对,左手臂行浅静脉留置针留置。 按医嘱术前30min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 注意保暖,防止坠床。,巡回配合,正确摆放手术体位:采用患者取仰卧位,注意骨突处的保护,将患者双上肢分别固定于患者身体两侧,头部最好垫啫喱头圈,以防头部晃动,影响操作。因鼻内镜在鼻腔里、电动切割刀头在窦腔里,应防止穿通伤或视神经损伤。,巡回配合,合理布置手术间: 将所用动力系统及摄像系统主机放于患者头端,冲洗液挂于左侧床头,靠近摄像系统,无菌器械台置于患者头床尾,有利于手术者操作和视野,墙式吸引器及电动吸引器放于患者左

4、侧,静脉留置针建立于左侧手臂,盐水架置于左侧靠后,留出手术医生操作的位置。,协助手术医生消毒,铺巾,注意无菌原则。 正确连接影像系统并调节各参数, 保证仪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护士应熟悉医生的使用习惯和爱好,主刀的眼睛及摄像方向一致,显示器屏幕与主刀的眼光垂直,避免发生镜像现像,导致主刀的判断错误。动力系统的脚踏放于患者的右侧.,巡回配合,一般采用30度镜头 当使用电动切割吸引器时,首先将动力系统插上电源,调节转速 7500r/min,仪器的连接,连接电动切割吸引器手柄及刀头,连接生理盐水,注入鼻腔及窦腔, 踩下脚踏开关,在鼻内镜下开始切割鼻息肉或鼻窦息肉及炎性粘连组织,同时吸出切割下来的组织

5、。,仪器的连接,术中注意点: 局部注射浸润麻醉。在鼻腔黏膜表面麻醉后,必须局部注射浸润麻醉,因浸润麻醉能减少出血,利于手术操作。巡州护士要严格区分表面麻醉药和浸润麻醉剂。做好标记。我们的做法是:把供浸润麻醉的利多卡因放在小药杯里,表面麻醉剂丁卡因放在盛有棉片的消毒蝶内。,术中护理、病情观察,术中注意点: 术中应经常呼唤患者,询问头痛不痛,眼睛胀不胀,避免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应严密监护。 注意切割时水流量不宜过大,防止误吸。,术中护理、病情观察,1.仪器使用完毕后应将各部件按步骤拆下,刀头和手柄用清水清洗。 2.对有血液部件更要尽快清洗,防止血液凝固腐蚀器械。 3.注意设备和配件的消毒灭菌,避免交

6、叉感染,鼻内镜器械,动力系统电动切割吸引器手柄,各种角度的刀头,进水管采用高压蒸汽灭菌,鼻内镜 ,冷光源光纤,均采用低温等离子灭菌。,术后器械处理,4.电动切割器的保护,使用时应注意保护切割刀头,应直接接触组织,避免接触硬的器械和骨组织一旦吸引头被组织塞住,机器即自动停机。在去除组织后,机器能正常运行,使用后将切割刀头在清水中吸引清洗,用水枪冲洗干净再用气枪吹干。为防止光纤断裂,使用时不可打折。 手柄用湿纱布擦干。 5.光纤导线呈圆形盘曲,避免折叠成角,分类放回专用器械柜中 。,术后器械处理,定义: 鼻腔、鼻窦黏膜极度 水肿肥厚而形成的肿 物。,相关知识点,正常鼻腔,鼻息肉,相关知识,全身因素

7、,局部因素,临近器官的感染病灶,鼻腔填塞物留置过久,直接感染,鼻窦气压骤变,鼻腔疾病:急慢性鼻炎、变应性鼻炎鼻息肉等,1,2,3,4,5,病 因,致病菌: 多见化脓性球菌、注意混合性感染 病理: 卡他期 化脓期 并发症,病 因,鼻腔一个或多个表面光滑、灰白色或淡红色,如荔枝肉样半透明肿物、质软、可移动。,检查,CT检查,急性上颌窦炎: (1)同侧额部、颌面部或上列磨牙痛 (2)晨轻午后重 急性筛窦炎: (1)局限于内眦或鼻根部、可放射到头顶 (2)前组筛窦炎可似急性额窦炎 后组筛窦炎与急性蝶窦炎相似 (3)一般头痛较轻,临床表现,临床上鼻息肉病有以下特点: 有鼻息肉前期手术及术后复发史 糖皮质

8、激素有效 息肉样变黏膜与正常黏膜无明显分界线 双侧广泛炎症反应和息肉样变性 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鼻息肉病,部位: 前组鼻窦炎 额部和颌面部 后组鼻窦炎 颅底或枕部 周期性头痛的机制:与窦口的位置有关,相关知识点,1)急性化脓性鼻窦炎,发生在不同鼻窦疼痛有何特点?,1)急性化脓性鼻窦炎,发生在不同鼻窦疼痛有何特点? 急性上颌窦炎: (1)同侧额部、颌面部或上列磨牙痛 (2)晨轻午后重 急性筛窦炎: (1)局限于内眦或鼻根部、可放射到头顶 (2)前组筛窦炎可似急性额窦炎, 后组筛窦炎与急性蝶窦炎相似,相关知识点,1,3,4,5,硬式内镜器械清洗规范,水洗:流动水冲洗器械表面的血迹与污垢 高压水枪:彻

9、底清洗腔镜各部件 刷洗:器械轴节部,弯曲部,管腔内 酶洗:将腔镜器械拆开置于多酶洗液中5-10分钟 冲洗擦干:流动水冲洗,柔软纱布擦干,气枪吹干包装备用,硬式内镜的清洗消毒流程,使用后立即用流动水彻底清洗,除去血液,黏液等残留物质。 在流动水下彻底清洗内镜各部件,管腔用高压水枪彻底冲洗,可拆卸部分必须拆开清洗。 内镜器械的轴节部、弯曲部、管腔内用软毛刷彻底刷洗,刷洗时注意避免划伤镜面。 取出用高压气枪向各管道冲气,排出管道内的水分并擦干内镜表面。,相关知识点,5. 采用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 6. 灭菌后的内镜及附件应当按照无菌物品要求 进行储存。 7. 备注:若遇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发生故障时:2%碱性戊二醛浸泡10小时灭菌。 1)用消毒液进行消毒或灭菌时,有轴节的器械应当充分打开轴节,带管腔的器械腔内应充分注入消毒液。 2)采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灭菌的硬式内镜,灭菌后应当用无菌水彻底冲洗,再用无菌纱布擦干,方能使用。,相关知识点,枪状粘膜钳,枪状剪,息肉剪鼻,鼻息肉钳,吸引器通条,枪状镊,神经剥离子,消毒碟,长9号针头,深部扩鼻器,巾钳,小药杯,鼻中隔刀,鼻中隔圈套器,枪状粘膜钳,鼻内镜器械,吸引器头,包削刀内鞘,包削刀外鞘,灌注管连接头,灌注管,冲洗连接管,动力手柄,五官科动力系统,动力系统,导线,谢谢 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