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 温 肺 热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46936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 温 肺 热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风 温 肺 热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风 温 肺 热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风 温 肺 热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风 温 肺 热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风 温 肺 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 温 肺 热(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风 温 肺 热 风温肺热病是由风热病邪犯肺,热壅肺气,肺失清肃所致,以发热,咳嗽,胸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相当于急性肺部炎性病变。 西医的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肺炎等疾病与之颇为相似,可参考本病证辨证施护。 肺炎(pneumonia)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最常见为细菌性肺炎。近年来,由于环境改变,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等,使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而新的病原菌发生率耐药菌株不断增加,使肺炎总的死病率有上升趋势。 【病因病机】 1冬季气候反常不寒而暖,或春季风气当令阳气升发,均可使风邪从热化,成为风温之病邪。 2人体由于起居不

2、当、过劳伤正、素体虚弱等导致卫外功能低下,感受风温病邪而发病。 一 3风温阳热之邪,易伤津液,病情变化迅速,病变常从肺卫而传里。若邪热炽盛,正气又虚,病邪可由卫分直传营血或逆传心包;热邪内陷,则出现正虚欲脱的重证。 4常见的病因有感染(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理化因素(如放射线、吸入化学性气体等),另外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亦可弓I起。【评估证候特点】 1风热犯肺 身热无汗或少汗,微恶风寒,咳嗽痰少,头痛,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2痰热壅肺 身热烦渴,汗出,咳嗽气粗,或痰黄带血,胸闷胸痛,口渴,舌红苔黄,脉洪数或滑数。 3肺胃热盛 身热,午后为甚,心烦懊憔,口渴多饮,咳嗽痰黄

3、,腹满便秘,舌红,苔黄或灰黑而燥,脉滑数。 4热闭心包 壮热,烦躁不安,口渴不欲饮,甚则神昏谵语、痉厥或四肢厥冷,舌绛少津,苔黄,脉弦数或沉数。 5气阴两虚 身热渐退,干咳痰少而粘,自汗神倦,纳少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 6邪陷正脱呼吸短促,鼻翼煽动,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甚则汗出如油,四肢厥冷,紫绀,烦躁不安,身热骤降,或起病无身热,面色淡白,神志逐渐模糊,舌质淡紫,脉细数无力,或脉微欲绝。 【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 肺炎的症状取决于病原体侵袭力及宿主的状态,常见症状有发热、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出现脓性痰或血痰,伴或不伴胸痛。 早期肺部体征无明显异常,重症或病变范围大者可有呼吸

4、频率增快,发绀或呼吸困难等:肺实质时体征比较典型,如叩浊音、语颤增强或闻及湿性哕音。 部分肺炎痰液具有特征症状,如肺炎球菌肺炎科咳铁锈色痰、肺炎克雷伯杆菌咳砖红色胶东样痰、卫氏并殖吸虫病为果酱样痰等。 辅助检查 主要根据呼吸道分泌物的培养结果进行诊断。 其他辅助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血培养及胸腔积液培养免疫学技术;聚合酶链反应(PcR)及荧光标记抗体检查;血常规。 【护理措施】 (一)病情观察 1观察证候特点 患者身热,微恶风寒为风热犯肺;身热,咳嗽痰多而胸痛为痰热壅肺;身热,午后为甚者为肺胃热盛;壮热,烦躁不安,甚则神昏者为热闭心包。 2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若咳嗽痰少,多为风温初期,邪

5、犯肺卫;若咳嗽痰黄则邪热入里;若见痰中带血,为邪热内盛,灼伤肺络;若见干咳痰少而粘则为气阴两虚。 3观察病情变化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面色、神志、尿量等变化,尤其对老人、小儿、体弱者更应注意。患者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神志模糊、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指甲或口唇紫绀,或谵语惊厥等均为危重表现,要立即报告医生进行抢救。 (二)一般护理措施 1病室环境安静、整洁、舒适,病室经常开窗通风,以保持空气新鲜,合适的温度和湿度。风温初期注意防寒保暖,开窗通风时应注意给患者保暖,防止受凉。里热盛者病室宜凉爽湿润,邪入营血者宜安置单人病房,限制探视及陪护人数,减少交叉感染机会,避免强光和噪音的刺激。 2生

6、活护理,嘱其多卧床休息,保持舒适的体位,高热的患者加强皮肤护理和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评估患者疼痛情况,采取缓解疼痛措施如分散注意力等,疼痛剧烈时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嘱患者取患侧卧位,或用胶布固定胸壁,减少胸廓扩张度,以减轻疼痛。神昏、惊厥患者要加床档,防止坠床。, 3氧疗 遵医嘱给予氧气,使氧饱和度达90以上,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4保持呼吸道通畅 (1)、鼓励患者咳嗽,指导有效咳嗽,如无力咳嗽或痰液粘稠时,应协助患者排痰,更换体位、叩背、超声雾化吸入,应用祛痰剂等。同时指导患者作深呼吸,即呼气时轻轻压腹,吸气时松开的腹式呼吸锻炼,可促进肺底部分泌物的排出。吸入疗法、胸部叩击、体位弓

7、l流等。 (2)必要时行腹压吸痰,注意无菌操作技术。 (3)保证患者气管插管导管的通畅,做好人工气道和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详见相关章节) 5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高热多汗烦渴者,可给予生津清热之品,或流质或半流质,少食多餐,忌肥腻、辛辣、硬固、海腥等物。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饮水1 500ml以上,或喝绿豆汤、西瓜汁、梨汁等,利于稀释痰液及排痰。吞咽困难者,遵医嘱行鼻饲,鼻饲后30分钟内尽量不吸痰,可有效防止胃内容物误吸;或静脉给液以补充营养。热退、胃气渐复后给牛奶、蛋、瘦肉等。 6用药的护理 (1)遵医嘱应用抗生素、使用降温药物等,并严密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及时对症治疗。 (2)注意特殊

8、用药安全及有效性,如两性霉素B、尹曲康唑等。 7、正确留取痰标本 (1)痰常规标本的采集,嘱患者晨起用清水漱口清洁口腔,然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胜于痰标本采集瓶内,如查癌细胞,瓶内应放1 0甲醛溶液或95乙醇溶液固定后送检。 (2)痰培养标本的采集;嘱患者晨起先用漱口液漱口,再用清水漱口,以除去口腔中细菌。深吸后用力咳出12口痰于培养皿或瓶中。及时送检。 (3)24小时痰标本的采集,容器上的标签注明起止时间,并作好交接班,嘱患者将晨7时至次7时的痰液全部留在容器中送检,不可将漱口液、唾液等混入。 (4)吸痰管采集痰标本;在负压吸引器管头端接痰培养收集瓶,开动负压吸弓I后,痰液即被吸入瓶内,

9、立即送检。 8心理护理 多数患者担心疾病的愈后,要以诚恳热情的态度去关心、体贴、安慰患者,多与患者沟通,鼓励患者表达自身感受,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告知患者疾病的相关症状及表现、采取的治疗方案,危重患者,病情急、痛苦大,易产生悲观和忧伤情绪,应及时消除各种不良情绪的影响,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9常见继发性肺炎的护理 (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 sociateQ pneumonia,VAP)的护理 提高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加强无菌操作,严格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机械通气及人工气道的管理(详见相关章节)。 半卧位更利于呼吸通气,预防肺不张,病情平稳的患者应太高床头30度左右或

10、采取半卧位。 坠积性肺炎的护理 治疗上应早期足量应用广谱抗生素,也可将分泌物做病原学检查,根据药敏用药,必要时应用纤支镜吸出气道内分内分泌物 坠积性肺炎患者因咳痰无力,痰液较粘稠,行雾化吸入以湿化气道,同事协助华智能和翻身排背,帮助其排痰,病情允许者配合体液弓I流法效果更佳。 做好生活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通过翻身、体位引流、排背方式协助患者排痰,鼓励其进行咳嗽及深呼吸,使肺通气灌注改善,预防吸入行肺炎的发生。 对有吞咽功能障碍者,给予鼻饲,鼻饲前必须检查胃内容物有无潴留,并在鼻饲时给予半卧位,速度缓慢,以免误吸、呛咳。 1 0并发症及处理 (1)感染性休克 临床表现:心率加快、脉搏细速、血压下

11、降、精神萎靡、神志模糊、烦躁不安、皮肤湿冷、尿量减少等。 处理要点:患者取仰卧中凹位;高流量吸氧;遵医嘱快速补充血容量的同时使用血管活性药。 (2)低氧血症 临床表现:头痛、烦躁不安、嗜睡等精神症状;发绀、呼吸困难症状加重、心动过速 脉率增快等循环系统症状;Pa0 2 60mmHg伴或不伴c02潴留。 处理要点;保持呼吸道通畅,氧疗,遵医嘱用呼吸兴奋剂,必要时机械通气。 (三)辨证施护 1风热犯肺 (1)病室宜凉爽、通风,但要避免直接吹风。患者衣被适度,不可过暖。 (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适当选用辛凉发散的食品。 (3)辛凉解表药宜温服。服药后观察体温及伴随症状的变化。药后若热退、身

12、凉、脉静为顺,可不必尽剂;若热不降或反有增高趋势,脉数,提示病邪传入气分,应加强病情观察。 (4)可配合针灸治疗,选大椎、曲池、尺泽、肺俞等穴。 2痰热壅肺 (1)病室宜凉爽、通风,湿度应稍低。 (2)衣服不宜过暖,汗多者应及时擦汗更衣。 (3)痰色黄绿或腥臭脓痰者,要记痰量并送到化验室检查,及时发现是否为绿脓杆菌感染,以便采取措施;痰液经消毒后再倾倒,并做好痰具的消毒工作。 (4)患者痰液腥臭,使口腔内产生异味,应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 (5)饮食忌辛辣、香燥、助热动火之品。可食枇杷叶粥、鲜芦根粥,以助清热化痰。 (6)可用针刺退热,取穴大椎、曲池、合谷。 3肺胃热盛 (1)饮食宜凉润

13、,可食藕粉、绿豆汤、新鲜水果如香蕉、桃子、梨、西瓜等。口渴者可以鲜芦根煎水代茶饮。忌油腻、煎炸食品。 (2)保持大便通畅,可遵医嘱服用生大黄或番泻叶泡水饮服,或用温盐水灌肠,务必使大便排出,让邪有出路。并注意观察大便后体温是否下降。 4热闭心包 (1)意识朦胧或神昏者应予加床档,防止坠床。定时翻身拍背,预防褥疮发生。做好口腔护理,预防并发症。 (2)神志不清:吞咽因难,应鼻饲,保证营养和水分,亦可静脉补充。 5气阴两虚 (1)阴虚干咳者,可用川贝粉炖梨每日1次,以生津润燥止咳。 (2)饮食宜少食多餐,根据脾胃功能状况逐渐增加食量,不宜过早食用肥甘厚味,以防cc食复”。以清淡为宜,可用莲子、百合

14、、芡实、山药、红枣等煮烂食用,以益气健脾;或甘润多汁的瓜果及清补食品,如柑桔、雪梨、甘庶、西瓜、银耳、百合等以滋阴增液。 6邪陷正脱 (1)病室宜光线柔和,温暖适宜,避免环境中的各种不良刺激,并配备抢救用品,以便及时抢救。 (2)最好采取头、脚抬高30。中凹卧位,头抬高有利于减轻呼吸浅促,脚抬高有利于静脉回流。四肢厥冷,体温低于正常,可用热水袋保温。 (3)饮食宜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4)神昏者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头偏向一侧,以利分泌物排出,痰多时及时吸痰,以免阻塞气道。 (5)本病证病情危重,注意观察呼吸、脉搏、血压、神志的变化。呼吸短促,鼻翼煽动,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应及时报告医生作好抢救工作 7我科特色治疗护理:如果没有禁忌症,均可配合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冲洗并局部注射庆大霉素8万单位或头孢哌酮2克。 【健康指导】 1注意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