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错的名言警句作文讲评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46491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PPTX 页数:18 大小:3.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错的名言警句作文讲评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过错的名言警句作文讲评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过错的名言警句作文讲评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过错的名言警句作文讲评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过错的名言警句作文讲评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过错的名言警句作文讲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错的名言警句作文讲评(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过错的名言警句作文讲评,邱前进,一、原题回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事不谨,即贻四海之忧;不念不慎,即贻百年之患”玄烨 “终身不病的人不能成个名医”阿拉伯 “人们若想有所追求,就不能不犯错误。”(德国)普朗克 “与其补救于已然,不如防范于未然”古语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栽了跟头,别怪石头。”李景阳 “做事一错,补过无及”中国谚语 有关“过错”的名言警句很多,发人深省。读了上面七句名言,你有的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并合理引用,写一篇立意。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2、,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题目说明 本次作文参照2017年全国卷的模式,选用与论述“错误”相关的七个名言警句组成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目要求从七句名言警句中任选两三句,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并合理引用,体现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导向。 7句话有着各自的侧重。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重大抉择上的状貌,以及其分析能力、思想深度、行文气度和知识储备。,二【名句解析】 “一事不谨,即贻四海之忧;不念不慎,即贻百年之患”玄烨 贻:遗留 四海:古时认为中国四面环海.此泛指全国各地. 百年之患:指关系到长远利害的忧患. 做事要深思熟虑!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民众之忧虑、百年之痛苦. 此句意在告诫人

3、们做事要谨慎小心以免犯错。 “终身不病的人不能成个名医”阿拉伯 只有经历病痛的医生才能更深入的体会研究病情,才有助于其成长为名医。 此句意在强调一个人不犯错就不能成长成才。 “人们若想有所追求,就不能不犯错误。”(德国)普朗克 人能不断进步,就因为错误的积累,吃一堑、长一智。有所追求就必然会犯错。敢于犯错,敢于实践,在犯错中走向成功。 此句意在强调人要有所追求,就会犯错误。,“与其补救于已然,不如防范于未然”古语 防患于未然:在祸患发生之前就加以预防。 与其在祸患发生之后补救,不如在祸患发生之前就加以预防。 此句意在强调不要在犯错之后补过,而应在未发生问题前做好预防工作,避免犯错。 “不贵于无

4、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这两句大意是;可贵的不在于没有错误,而在于能够改正错误。圣人尚且有过,因此一辈子“无过”是不可能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勇于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改过”之可贵。可引用以勉励犯了错误的人。 此句意在强调没有过错并不是最好的,最好的在于犯错后能知错改错 “栽了跟头,别怪石头。”李景阳 此句意在强调犯了错误,不能埋怨客观,要从自身找原因。告诉人们有了过失、犯了错误要正确吸取教训。 “做事一错,补过无及”中国谚语 此句意在强调做错一件事,即使努力补救也无济于事,三、【审题立意】 七句名言是分别来自古今中外不同时期有关的名言警句,这些名言既充满深刻的思辨

5、性,又具有时代的价值导向性。 七句名言又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句做事前的态度,做事需谨慎,防患于未然,补过也无益。强调预防犯错的措施,犯错无法补救。 第二类:句对犯错的肯定,论述不要怕犯错的态度,犯错有助于成长成才成功。 第三类:句对犯错后的态度,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强调改错的重要性及改错的方法。,参考立意: 1.做事需谨慎,补过也无益。 2.做事需谨慎,防患于未然。 3.做事需谨慎,防患于未然,补过也无益。 4.犯错不可怕,作用价更高。犯错有助于成长成才成功。 5.追求会犯错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犯错。 7.在犯错中成长,从过错中明理。 8.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吸取教训快速成长。 9.不要怕犯建设性的错误,它可以成就一个人,但有些错误是不可以犯的,一旦犯错无法补救。 10.、不要怕犯错,改过就好,但最好能防患于未然。,没有围绕“错误”这一话题来写的视为偏题、跑题。选句不符合写作要求或没有合理引用要酌情扣分。 如何对待“挫折”、“失败”、“困难”等等,内容三类文处理,优秀范文1,优秀范文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