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46324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3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贝克莱的唯心主义哲学,贝克莱简介,乔治贝克莱,1685年3月12日在爱尔兰基尔肯尼的一个乡村绅士家庭出生,他是近代经验主义的重要代表之一,开创了主观唯心主义,并对后世的经验主义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其主要代表作有视觉新论人类知识原理 海拉斯和斐洛诺斯的对话三篇。 贝克莱的经验论不是为了给科学知识提供认识论基础,而是为了反对无神论,维护宗教信仰。,目录,存在就是被感知 对“物质”实体的批判 视觉理论 精神实体的存在,1.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的出发点:人类知识的对象是观念。(洛克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建立在观念的基础上,知识不能超出我们所具有的观念的范围。) 进一步推出,我们所能知道的只是观念

2、,而不是观念之外的事物。 一个观念的存在就在于被感知。 既然一个可感事物只能存在于观念之中,那么它的存在是因为我们感知了它。,1.存在就是被感知,经验论者的一个共识:知识或感觉的对象是观念,而不是事物。贝克莱所做的工作只是引申。他把“存在”限定于认识对象,然后用“被感知”来解释认识对象。从经验论的前提出发,他合乎逻辑地提出了“存在就是被感知”的结论。,2.对“物质”实体的批判,洛克承认“物质”实体的存在,也承认这一概念是不确定的,有假设的因素。贝克莱否定了洛克设定“实体”概念的理由,夸大了洛克怀疑实体确定存在的理由,得出了“物质是虚无”的结论。 洛克认为,感觉作为心灵的印记、摹本,至少必须反映

3、外物的一部分性质,与外物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洛克则反驳说:“观念只能与观念相似。” 洛克区分两种性的质的观念,认为第一性的质的观念与外物的性质相似。贝克莱利用第二性的质的观念的主观性,论证我们关于第一性的质的观念同样不反映外物的性质,而只存在于心灵之中。,2.对“物质”实体的批判,洛克认为。各种可感性质必须有一个不可感的支撑点,因此必须假定作为支撑点的实体存在。贝克莱说,这是传统的“抽象观念学说”在作祟。 洛克还认为,感觉必须有一个外在的原因,否则不能说明观念的来源,但洛克又认为观念由双重来源,心灵和外物一样也是观念的来源。贝克莱说,一个来源即心灵就足够了。 总之,物质实体既没有自身存在的理由,

4、也没有成为观念原因的理由;如果外物存在,则我们不可能知道,假设它不存在,也不妨碍我们相信现在所有的观念。,3.视觉理论,当时的哲学家都把物质的本质归结为广延。贝克莱消灭物质的努力面临着一个难题:广延似乎是视觉的对象,而视觉的对象是在我们的意识之外的。为了把广延也归结为我们心灵的观念,贝克莱发展了一个主观主义的视觉理论。 首先区分了视觉对象和触觉的对象。视觉的对象只是光和颜色,广延(包括形状和空间距离等)不是视觉的对象,而是触觉的对象。 光和颜色的混合形成“图像”,因图像的提示而形成的关于广延的观念叫做印迹。印迹是触觉的对象,即通过触觉而印入心灵的观念,它不随视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3.视觉理论

5、,贝克莱还讨论了图像提示印迹的具体途径。他说,图像的提示作用有三种:习惯性联想、比例关系的想象和相似关系的比较。这三种提示作用不是孤立的,后两种作用通过习惯性联想才能发生。 贝克莱还把能够引发另一种观念的观念叫做符号。一种是自然符号,由造物主上帝所建立;一种是人工符号,即由人工建立。 贝克莱的视觉理论把空间关系解释为视觉观念与触觉观念之间的关系,这种主观主义的空间观与牛顿力学中的“绝对空间”的观念是针锋相对的。但他用上帝的安排保证空间关系的恒定性和普遍性。每当他的主观唯心论与科学发生矛盾时,他就要搬出上帝。,4.精神实体的存在,贝克莱在否定物质实体的同时,肯定精神实体的存在。精神实体有无限和有

6、限两种,无限的精神实体就是上帝,有限的精神实体就是个别的心灵,或“自我”。 首先,虽说感觉是知识的基础,但感觉不能没有主体。“感知”活动需要一个主体,感觉内容需要一个寓所。 其次,观念本身是被动的。它们的产生、变化、消失的原因必定是一个无形的能动的实体。 再者,感觉总是个人的活动,除了我的“自我”之外,还有其他的“自我”存在。这样,观念的存在才是持久的、连续的。众人的共同感觉是真理性的标准。,4.精神实体的存在,贝克莱肯定上帝存在的一些理由: 第一,即使没有任何个别的心灵感知到事物,事物还会被“永恒的精神”、“宇宙的大心灵”所感知。世界上事物的多样性、连续性和永恒性证明了上帝存在。 第二,个别

7、心灵产生的观念的能力不是随心所欲的,被我们的感官所感知的观念不是个别意志的产物,一定有另一精神实体产生它们,把它们“印入”我们的感官,这一精神实体就是上帝。 第三,我们感觉到的观念有某种秩序,因此产生了自然间的恒常秩序、规律和连贯性的观念。秩序和规律的观念不可能是个别心灵产生的结果,于是,唯有上帝存在。,总结,总的来说,贝克莱的哲学是背理的:他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命题是违背常识之理的,对物质实体的否定违背唯物论的哲学之理,他的空间观违背科学之理;但对精神实体的肯定却是顺应信仰之理的。 他的哲学关注的目标是宗教,而不是科学知识。他的哲学的意义主要是负面的,或批判性的。她揭示了经验论的内在矛盾,向唯物主义、常识、科学提出挑战。,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