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单元排查落实练(十三)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638105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单元排查落实练(十三)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单元排查落实练(十三)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单元排查落实练(十三)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单元排查落实练(十三)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单元排查落实练(十三)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单元排查落实练(十三)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单元排查落实练(十三)新人教版必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第十三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排查落实练(十三)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提示错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有正误之分,并非所有哲学都是科学的。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提示错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不等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3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提示错误。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反作用,人民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4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使事物处于显著的变化之中。()提示错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不一定是显著的变化。5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提示错误。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6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提示错误。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造规律。7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提示错误。不一定是正确反映。8正确的意识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提示错误。客观实际是出发点。9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要获得知识就要亲自参加实践。()提示错误。获得认识的途径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10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提示错误。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一、选择题1哲学不是宗教,但它也

3、能给人以信仰;哲学不是艺术,但它也能给人以美感;哲学不是科学,但它也能给人以真理;哲学不是伦理,但它也能教人以向善。哲学就是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由此可见()哲学是研究具体科学的基础,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哲学不是科学之科学,它与艺术、伦理等各门科学有本质区别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的理论思维依赖于思维的历史和成就A B C D答案D解析错误,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题目中,哲学就是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故入选。2“宇宙创造过程中,上帝没有位置没有

4、必要借助上帝来为宇宙按下启动键。”这是斯蒂芬威廉霍金在他的大设计一书中提出的观点。从世界观上看,与该观点一致的有()康德:人是万物的尺度赫拉克拉特:世界是由一团火组成的泰勒斯:世界由水构成黑格尔: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起飞A B C D答案C解析霍金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观点。属于唯心主义;属于唯物主义;属于辩证法的思想。32017年4月20日,搭载着“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约596秒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飞船入轨后,将按预定程序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先后进行自动交会对接、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等3次交会对接,3次推

5、进剂在轨补加以及空间应用和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多项实验。这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材料表明()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利用规律人能够突破规律限制改造客观世界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A B C D答案B解析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错误。42017年要全面提升质量水平。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是由于()正确意识能够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认识源于实践,又推动实践的发展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

6、质的力量量变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积累A B C D答案B解析错误,正确的认识推动实践的发展。错误,精神力量要转化为物质力量必须要通过实践的环节。5纪录片航拍中国借助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物境”,激发了观众更为深层次的意识行为爱国情怀这一“意境”。“物境”与“意境”的统一得益于()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人作为实践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人们可以随意改变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A B C D答案B解析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而不是意识,故排除;人们改变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也必须立足实际、尊重规律,故排除。6观察下边漫画,并为其选配标题,你认为最贴切的是()A境界:贡献与索取B突破:抛弃

7、与创新C定位:主观与客观D奋斗:理想与现实答案C解析漫画启发我们要认清自己,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主观符合客观,选C;A强调了人生价值的实现,B强调了创新,坚持辩证否定观,D强调了奋斗,都与漫画不符。7在某中学举行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会上,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将看似异想天开的“点子”付诸行动,将奇思妙想转化为现实,让人啧啧称赞。关注民生、环保,细微观察生活,同学们的发明创造绝大多数和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认识活动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更有效地指导实践人们可以通过意识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意识对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具有客观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特征A B C D答案B解析

8、错误,应该是通过实践;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特征,错误。8“天宫二号”遨游太空,我国航天员开展了系列的太空植物科学实验,旨在揭示失重环境下地球植物的变异和生长状况。这表明()A人类的意识来源于客观对象,它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B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相对性,但需要依赖于客观实践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发展为认识深化提供新条件D掌握和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能促成正确认识的发展答案C解析“旨在揭示失重环境下地球植物的变异和生长状况”,表明的是要通过实践形成正确的认识,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B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系统优化的方法,排除D。92017年7月6日,欧洲梭子研究中心大型

9、强子对撞机(LHC)上的实验组宣布首次发现双粲重子,该发现由我国科学家主导。我国科学家高原宁表示:“发现粒子仅仅是个开始,由两个甚至是三个重夸克组成的重子还有很多没有被发现,未来的研究依然会非常地激动人心。”这一研究表明()人们的意识能够把观念变成现实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A B C D答案C二、非选择题10自2017年7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为传统中医药振兴制定的国家法律,是中医药发展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历史上,中华民族屡遭天灾、战乱和瘟疫,却能一次次转危为安,人口不断增加、文明得以传承,中医药功不可没。今天

10、,中医“治未病”,彰显其独特的优势,解决了西医无法解决的医学难题,为全球卫生治理提供了“中国处方”。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人因中药超剂量使用而发生的中毒事件将中医药“妖魔化”。殊不知,中医典籍中提出“中病即止”,用药过量就会出现毒性反应。中医药是一座有待挖掘的富矿,需要更多有识之士突破学科的成见和偏见,勇攀医学高峰,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批驳将中医药“妖魔化”的看法。答案(1)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中医药在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中、在解决西医无法解决的医学难题

11、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验证了中医药成果的科学性。(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中药超量使用与“中病即止”的中医理论是相冲突的,因超量使用而发生中毒事件与中医药本身是没有关系的。(3)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中医药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历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我们应不断推动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而不是将其“妖魔化”。(学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均可)11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称为“两权分离”。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大量农业人口转移到城镇,农村土地流

12、转规模不断扩大,土地承包权主体同经营权主体分离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近年来,国家开展了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向农民“确实权、颁铁证”。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现阶段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三权分置并行,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这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对今后一段时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将产生深远影响。结合材料,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我国土地制度改革之路。 答案(1)物质决定

13、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土地制度改革是针对我国土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的实际提出来的,有利于促进农村生产力解放和发展。(2)坚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权同经营权分离现象越来越普遍,国家实施土地三权分置遵循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国家实施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是建立在土地制度改革实践经验基础上的。(4)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的认识,说明追求和发展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经过专家组及技术指导员的共同努力,科技入户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促进了小麦 产量的大幅提升,农民种粮收益明显提高,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赞许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