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637926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2018年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二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中华文明转型的意义 贾文山尽管西方思想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西方市场经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被借用过来,而是经历了中国化的历程。中华文明最大的特点就是融合、创新,它能包容不同的文化并使之汇聚为一体,这种包容不是简单地混合,而是把不同的文化以不同的时空和功能分区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一种互补的文化结构。此外,中

2、华文化的创新也是极具特色的。在前期,中华文化以内源性的自我创新为主,而之后则以外源性的创新为主。其中,外源性创新更加注重吸收外来文化的新鲜血液,这种创新方式自儒释道文化融合开始,就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一种主导型创新模式,也是中华文明转型的一种范式。古代儒、释、道文化融合的文明转型,近代以来以马、中、西融合的文明转型,都是通过吸收外来文化,通过外源性创新和内部自我创造的内源性创新结合进行的。从目前阶段来看,如果说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在过去曾是一个大熔炉的话,那么现在则有种种迹象表明它逐步走向紧缩、保守和内敛,而中国则日益开放,今天的中华文明是一个融合了多元文化的体系,在这种文明体系中不仅包含了东方

3、的智慧,还包含西方的思想。文化的包容性和创新性自古就是中华文化的本性,一种明智的文明绝不会以“纯正性的名义”原封不动地把外来文化拿过来,而是要把外来文化进行本土化之后方能为我所用,结合中国古代儒、释、道文化融合和现代中、西、马文化融合的经验及效果都能证明这一点。中华文明的转型的意义就在于它提供了一种世界各国文化交流和社会交往的范式,这种范式同样可以应用于世界秩序的构建上。我们并不像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世界他国利用或隐或显的方式推行西方文化价值,在我们看来,重要的不是输出具体的文化内容,而是要与世界各文明一道,打造一套各个文明之间交流、沟通、和谐共生的实践范式。从中国文明转型的历史经验不难看出,不同

4、民族之间应该坚持差异基础上的对话,寻求文化之间的契合性和互补性,调和传统与现代,取缔中心与边缘,融合自我与他者,形成一个全球跨文明的“沟通共同体”。只有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出包容、平等、和谐的世界安全、利益、命运、责任的共同体。(摘编自贾文山中华文明转型为世界提供实践范式)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的市场经济思想是吸收西方市场经济思想而形成的,没有西方的经济思想,就没有中国的市场经济思想。B. 在中国古代儒、释、道文化融合前,中华文明以内源性的自我创新为主,没有注重吸收外来文化的新鲜血液。C. 目前与中国不一样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已经在紧缩、保守和内敛,

5、种种迹象已经证明了这一点。D. 中华文明转型后,没有在世界其他国家推行中华文化价值观,而是寻求各个民族文化之间的契合性和互补性。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第一自然段,先以实例说明中华文明的最大特点,然后论述中华文化的创新极具特色。B. 第一自然段,重点阐述外源性创新,本文也是紧紧地围绕外源性创新这个话题展开的。C. 第二自然段,对东西方文化的包容性进行比较,重点阐述东方文化的包容性和创新性。D. 第三自然段,对全文进行总结,重点阐述了中华文明的转型对于世界秩序构建的意义。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是内源性创新和外源性创新的

6、完美结合。B. 不同文明之间只有坚持差异基础上的对话,才能真正实现兼容并包。C. 如果不同文明能相互包容,就能形成一个全球跨文明的命运共同体。D. 世界上任何一种文明只要具备了创新性,就能够不断地转型并发展。【答案】1. D 2. C 3. D【解析】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没有西方的经济思想,就没有中国的市场经济思想”说法有误,根据第一段的信息可知,中国的市场经济思想是西方经济思想和中国本身经济思想的融合创新的结果。B项,“没有注重吸收外来

7、文化的新鲜血液”说法有误,文中第一段提到“外源性创新更加注重吸收外来文化的新鲜血液”,这里是说“更加注重”,说明之前的内源性的自我创新也是注重吸收外来文化的新鲜血液的。C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说法有误,文章第二段说的是“如果说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在过去曾是一个大熔炉的话,那么现在则有种种迹象表明它逐步走向紧缩、保守和内敛”,美国文化不能代表西方文化,且文中是说“逐步走向紧缩、保守和内敛”,并非“已经在紧缩、保守和内敛”。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

8、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

9、”“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如B项,文中说的是“外源性创新更加注重”,但不代表“内源性创新”就不注重,故选项中“内源性没有注重吸收”错误。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以及论证结构的把握,以及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C项,“对东西方文化的包容性进行比较”及“重点阐述东方文化”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是将“中华文化”和“西方文

10、化”对比,以及重点谈“中华文化”,不能把“中华文化”扩大为“东方文化”。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D项,“世界上任何一种文明只要具备了创新性,就能够不断地转型并发展”错误,“只要就”强调的是一种充分条件,但不是达到结果的唯一条件,而文章最后说的是“只有”,可见应该是“只有才”,表示必备条件,另外,除了要

11、具备创新性外,还要具备包容性。(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无爱即无忧 阿 盛是一副对联,青花瓷字,镶在两片大板上,显得很突出,字体是草书,约是清朝中叶烧制的。问价钱,不便宜,心想以后看着办。过了半年,迁新居,又路过那家艺品店,青花瓷字对联仍置于店中壁边,我再问一次价钱,同样的老板,不同的数目。还是觉得贵了些,摸摸看看,许久才下决心离开。将近三个月,没有闲暇,直到休年假,整理家具时忆起那一副对联,我特地到艺品店去。老地方,我一眼瞧及,对联稍惹尘埃,一边拭一边问价,老板微笑着说出,我实在讶异,顺口又问:“怎么比第一次开的价钱少一半?”老板年纪大,缺几颗牙

12、,讲话却不漏风:“你中意就拿去,不满意可以拿回来。”将对联带回家,挂在客厅壁面,分成左右,中间是大陆画家王鹏飞的达摩祖师画像,右联“有忍乃有济”,左联“无爱即无忧”。远看近看都庄重,我喜欢,同时以之自惕。于是与艺品店老板熟稔,见面谈这谈那,有时他教我鉴赏玉珮、木雕、铜器,有时随兴聊天。整一年,我没买什么,他也从未暗示要卖什么。有一次,我说:“古董业有行无市,胡乱开价,不大好吧?”他说:“没错,物件买卖总是如此,有人爱就有人抬告诉你,那一副对联原价比卖给你的多一倍,为什么?”我摇头,他点头:“像你这般年纪的人,多半在赌博或玩股票,根本没有心情到这个小店坐一坐谈一谈。你,看得出来不会跟着流行起狂7

13、8岁了,我见过很多人。那一副对联很好,清朝青花瓷的字,非常特别你在教书吗?”他第一次问我的职业,我们不曾提起这方面的事。我告诉他,我在报社工作。他把话题拉回到对联:“对联很好,你觉得如何?有的商人看准了顾客的心理一般人都有爱即有忧。唉,这个时代,爱情都买得到,何况是物件,所以啦,爱而不忍,只得花钱当冤大头;你说的有行无市,正是这样起因的”“对不起,”我插话,“我想知道,为什么便宜卖给我对联?我并不特别,很平凡的一个人。”老板哈一声:“就是了,我也是平凡人。问题是,现在有太多自以为了不起的人,平凡人反而少见呢。”我一时无语,喝茶。老板取换茶叶,茶壶空着,眼生,以前没见过;我顺手拿来看,吃了一惊,

14、茶壶是150年前制作的。我细细玩赏,不会错,出自清朝道光年间名家之手。老板将一捧茶叶放进茶壶,漫不经心的样子:“看出来啦?别玩茶壶,假货多,真货贵,让那些有钱人去玩吧,过几天也许就卖出去了,你不妨多看几眼你不必问价钱。”我没问价钱,但茶壶确实完美,多看了几眼。老板倒水入壶:“我说呢,你做个参考吧,玩古董跟做人一样。记得,无忍则无济,有爱即有忧,这是倒过来思考,不是大哲理,却是很多人做不到的。”我至今仍记得他说话时的表情。每每注视家中的那一副青花瓷字对联,就会怀念那个只知姓而不知名的老板。数月前,我到艺品店去,店已不在,问隔邻人家,说是老板“刚走不久”。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妇人说:“他啊,怪人啦!连

15、钱都不爱,乐天乐天的,生前卖掉所有的古董,然后不久就去了。不太了解他,奇怪问他做什么?”(选自中国散文鉴赏文库(现代卷)4. 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开头写作者多次到艺品店询问对联价格,暗扣文题“无爱即无忧”,为下文情节开展做了铺垫。B. 文中“.摸摸看看,许久才下决心离开”这个细节生动地写出了“我”对对联的特别喜欢C. 艺品店老板自信地说那个茶壶“过几天也许就卖出去了”,因为那个茶壶是个假货,价值不高。D. 老板的“无忍则无济”这句话的意思是: 人如果不能够控制贪婪的欲望,就往往做不成事情。5. 结合文本,请简要概括不懂得“无爱即无忧”道理的人有哪些表现。

16、6. 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标题“无爱即无忧”的具体内涵。【答案】4. C 5. 不懂得对联的意趣,对这副对联兴趣不大,。赌博、玩股票,追逐金钱,不懂要“爱而忍之”。不理解艺品店老板的行为。 6. “无爱”指没有贪婪之心。“无忧”指没有人生的痛苦。因为“无爱”,所以“无忧”。人如果能够控制物欲,没有贪婪之心,那么就能远离烦忧。人如果放纵自身的喜爱之情,产生贪婪之心,就会招致人生的痛苦。【解析】4.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这是一道综合题,既有内容的考查,也有技巧的考查。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是“正确”还是“错误”,是“一项”还是“两项”。本题中,C项,“因为那个茶壶是个假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