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课时跟踪检测(七)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 鲁教版选修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634277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课时跟踪检测(七)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 鲁教版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 课时跟踪检测(七)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 鲁教版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 课时跟踪检测(七)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 鲁教版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 课时跟踪检测(七)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 鲁教版选修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课时跟踪检测(七)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 鲁教版选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课时跟踪检测(七)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 鲁教版选修(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课时跟踪检测(七) 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一、选择题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A春旱、寒潮、沙尘暴B寒潮、台风、沙尘暴C干热风、暴雪、沙尘暴D干热风、寒潮、冻害2该地区最有可能是()A准噶尔盆地B东北平原C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解析:1.A2.C该地区冬季风强盛,距冬季风源地近,易发生寒潮天气;降水总量少,变率大,春季灌溉用水多,易发生春旱;接近沙源地,多沙尘暴天气;加上该地人口、城市密集,

2、植被覆盖率低,可判定该地为华北平原。3下列地区与主要自然灾害搭配正确的是()A长江中下游平原旱灾B西南横断山区地震、滑坡、泥石流C东北地区台风D西北地区低温冷害解析:选B长江中下游平原多洪涝灾害,东北地区低温冷害严重,西北地区多地震、沙尘暴、霜冻、干旱、病虫害等自然灾害。读下图,回答45题。4下列关于所属灾害带正确的是()A属于东北灾害带B属于海洋灾害带C属于青藏高原灾害带 D属于西北灾害带5图中所属灾害带的主要灾害对应正确的是()A是暴雨、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B是台风、风暴潮、赤潮C是台风、旱灾、病虫害D是沙尘暴、干旱、病虫害解析:4.D5.D第4题,由图可知,属于东部灾害带,属于中部灾

3、害带,属于西北灾害带。第5题,东部灾害带主要有:洪涝、旱灾、病虫害等;中部灾害带主要有暴雨、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西北灾害带主要有地震、沙尘暴、霜冻、干旱、病虫害等。读20世纪5090年代广东省平均受灾情况统计表,完成67题。项目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受灾人口/ (万人/年)2427438591 2261 590受灾农田/ (万公顷/年)18.143.953.782.089.16广东省突发性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居全国之首,其中最常见的气象灾害有()A地震、洪涝、台风B海啸、风暴潮、干旱C低温冷害、冰雹、滑坡 D台风、洪涝、暴雨7广东

4、省受灾面积和受灾人口逐年上升的原因是()A寒潮灾害频繁B人口增长快,经济发展迅速C居民防灾、减灾意识淡薄D季风环流改变解析:6.D7.B第6题,地震、滑坡属于地质灾害,海啸、风暴潮属于海洋灾害。第7题,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自然灾害发生时,受灾人口和受灾农田就会逐年上升。二、综合题8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地区多发的自然灾害是_、_。(2)右上图中死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是()A地震灾害B地质(滑坡、泥石流)灾害C气象灾害 D海洋灾害(3)简要分析我国成为世界上自然灾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的原因。解析:第(1)题,地区为我国东部季风区,地形以平原为主,由于季风不稳定,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

5、,年际变化也较大,使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季节,往往交替出现水旱灾害。第(2)题,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地震是危害最大的地质灾害,死亡人数最多,其次是气象灾害和滑坡、泥石流;海洋灾害造成死亡人数最少。第(3)题,我国自然灾害较严重,与我国所处的位置、地形、地质条件及气候条件有关。答案:(1)洪涝干旱(2)A(3)气候类型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洪涝、暴雨、干旱等灾害多发;国土广大,地形以山地为主,地质条件复杂,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地震频发;海岸线漫长,常受台风、风暴潮等侵袭。9读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及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自然灾害空间分布特点是_。(2)从图中看出,内蒙古自

6、治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有_、_等。(3)试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多洪涝灾害的原因。解析:对于读图题,首先要注意图区所示的范围,熟悉图例所代表的地理事物以及这些事物在整个图区的分布。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多洪涝灾害的原因,应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着手。答案:(1)东南一侧自然灾害多(2)洪涝病虫害(3)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降水变率大;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砍伐森林、陡坡开荒,导致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缩小,调蓄洪水的能力下降。经过专家组及技术指导员的共同努力,科技入户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促进了小麦 产量的大幅提升,农民种粮收益明显提高,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赞许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