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和情感心理学基础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615274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35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情绪和情感心理学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情绪和情感心理学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情绪和情感心理学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情绪和情感心理学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情绪和情感心理学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情绪和情感心理学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绪和情感心理学基础(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情绪的心理学基础,内容提要 情绪的概念、成分组成 和功能 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 情绪调节的内容、类型和基本过程,情绪的概念,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心理活动 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是个体与环境间某种关系的维持或改变 当客观事物符合需要和愿望积极的、肯定的 人生四大喜事 当客观事物不符合需要消极、否定的 四川地震:失去亲人会引起悲痛 突然生病后会焦虑和悲观,情绪的成分组成,三种成分: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 (一)主观体验 个体对不同情绪状态的自我感受 构成了情绪的心理内容,情绪和情感的成分组成,(二)外部表现表情 情绪状态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 情绪和情感

2、伴随的外部表现,统称为表情 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 表情的功能:提供非言语信息和感觉反馈,情绪和情感的成分组成,面部表情 是所有面部肌肉变化所组成的模式 能精细地表达不同性质的情绪 是鉴别情绪的主要标志 高兴时额眉平展、面颊上提、嘴角上翘,情绪和情感的成分组成,姿态表情 是面部表情以外的身体其他部分的表情动作 包括手势、身体姿势等 人在痛苦时捶胸顿足,愤怒时摩拳擦掌等 语调表情 是表达情绪的一种重要形式 通过言语的声调、节奏和速度等变化来表达 如高兴时语调高昂、语速快 痛苦时泣不成声、语调低沉、语速慢,情绪的成分组成,(三)生理唤醒 是指情绪产生所伴随的生理性反应 涉及广泛的神经结构 中

3、枢神经系统的脑干、中央灰质、丘脑、杏仁核、下丘脑、蓝斑、松果体、前额皮层 外周神经系统 涉及内、外分泌腺 是一种生理性激活水平 不同情绪、情感的生理反应模式不一样 如满意、愉快时心跳节律正常 痛苦时血管容积缩小等。,情绪的成分组成,三种成份存在相对固定的关系 即某种主观体验和相应的表情模式及生理唤醒联系在一起的。 愉快必然伴随欢快的面容或手舞足蹈的外显行为。 恐惧或暴怒时,怒发冲冠、摩拳擦掌、心跳加速、 血压升高、呼吸频率增加甚至出现间歇或停顿 研究发现,身体的反馈活动可增强情绪体验 喜形于色,不动声色。,情绪的分类,从生物进化角度分: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基本情绪是先天固有的、不学而能的,具有

4、独立的神经生理机制、内部体验和外部表现,并有不同的适应功能 复合情绪则是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的 从情绪维量划分:高兴、轻松、厌烦和惊恐四种 从情绪状态划分:心境、激情和应激等,情绪的功能,适应功能 动机功能 组织功能 信号功能,情绪和情感的功能,(一)适应功能: 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方式 如动物遇到危险时产生怕的呼救求生手段 人们通过各种情绪、情感,了解自身或他人的处境与状况,适应社会需要,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情绪的功能,(二)动机功能:情绪是动机的源泉之一 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 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们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情绪对于生理

5、内驱力也具有放大信号的作用,成为驱使人们行为的强大动力。 这时人们产生的恐慌感和急迫感就会放大和增强内驱 力,使之成为行为的强大动力。,情绪的功能,(三)组织功能 情绪作为脑内的检测系统,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作用。 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提高认知活动的效果。 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如恐惧、痛苦等会对操作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消极情绪水平越高,操作效果越差。 情绪的组织功能表现在人的行为上 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易注意事物美好的一面 其行为比较开放,愿意接纳外界的事物。 消极的情绪状态,容易失望、悲观 放弃自己的愿望,有时甚至产生攻击性行为。,情绪和情感的功能,(四)信号功能:

6、 在人际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 通过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实现的 表情是思想的信号 如用微笑表示赞赏,用点头表示默认 表情也是言语交流的重要补充 如手势、语调 等能使言语信息更明确,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情绪维度与两极性的定义 情绪的维度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 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 这些特征的变化幅度又具有两极性 每个特征都存在两种对立的状态,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一)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两极 需要得到满足时的肯定情绪 积极的、增力的可提高活动能力 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的否定情绪 消极的、减力的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消耗体力,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二)激动性有激动与平静两极 激动是一种强烈

7、的、外显的情绪状态 激怒、狂喜、极度恐惧常由重大事件引发 突如其来的地震会引起人们极度的恐惧 平静的情绪是指一种平稳安静的情绪状态 是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时的基本情绪状态 也是基本的工作条件,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三)强度有强、弱两极 如从愉快,高兴到狂喜 从生气,恼怒到狂怒 过犹不及 (四)紧张程度有紧张和轻松两极 决定于情境的紧迫性,心理准备状态以及应变能力 情境比较复杂,心理准备不足而且应变能力比较差 往往容易紧张,甚至不知所措 情境不太紧急,心理准备比较充分,应变能力比较强 人就不会紧张,而觉得比较轻松自如,情绪调节,情绪调节(emotion regulation)定义 是个体管理和改

8、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 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具体情绪的调节,情绪调节的对象包括所有正性和负性的具体情绪 例如快乐、兴趣、悲伤、愤怒、恐惧、抑郁、焦虑等。 关于情绪调节,人们很容易想到对负性情绪的调节 当愤怒时人们需要克制 悲伤时需要转换环境,想一些开心的事情等。 正性情绪在某些情况下也需要调节。 当学生在学校里取得了好成绩时,不能表现得过分高兴,以免影响其他同学的情绪。,唤醒水平的调节,情绪调节是个体对自己情绪的唤醒水平的调节 高唤醒对认知操作起瓦解和破坏作用 如狂怒会使人失去理智,出现越轨行为 低唤醒时认知操作能力得

9、不到充分发挥 如昏昏欲睡、无精打采时思维迟钝,反应不灵敏 成功的情绪调节 要管理情绪体验和行为,使之处在适度的水平 既包括抑制、削弱和掩盖,也包括维持和增强 抑制过高的唤醒水平和强烈的情感体验 增强低强度的情绪,情绪成分的调节,情绪调节的范围广泛 包括情绪系统的各个成分和情绪系统以外的认知和行为 情绪系统的调节 主要是调节情绪的生理反应、主观体验和表情行为 情绪紧张或焦虑时,通过放松,控制血压和脉搏 体验痛苦时,离开情境使自己开心一点 过分高兴时掩饰和控制自己的表情动作等。 情绪格调和动力性的调节 调节情绪的强度、范围、不稳定性、潜伏期、发动时间、良好情绪的恢复和维持等,情绪调节的类型,对于情

10、绪调节,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按情绪调节的来源分:内部调节和外部调节 根据情绪调节的特点不同分:修正、维持和增强调节 根据情绪调节的针对性不同分:原因调节和反应调节 根据情绪调节的效果分:良好调节和不良调节,良好调节和不良调节,情绪调节是为了使个体在情绪唤醒情境中,保持功能上的适应状态,使情感表达处在可忍耐且灵活变动的范围之内。 良好调节指情绪调节使情绪、认知和行为达到协调 不良调节指调节使个体失去对情绪的主动控制,使心理功能受到损害,阻碍认知活动,并导致作业成绩下降。,情绪调节的基本过程,五个方面: 生理调节 情绪体验调节 表情动作调节 认知调节 人际调节,(一)生理调节,情绪的生理调节

11、是以一定的生理过程为基础的,调节过程中存在着相应的生理反应变化模式。 生理唤醒是典型的情绪生理反应 常用生理指标有心率、舒张压、瞳孔、神经内分泌 负情绪诱发心率显著增加 悲伤受抑制:躯体活动水平下降,皮肤电和呼吸间隔上升 快乐受抑制:躯体活动、心率、皮肤电水平等明显下降 情绪生理成分的调节是系统性的,这种调节将改变或降低处于高唤醒水平的烦恼和痛苦。,(二)情绪体验调节,情绪体验调节是情绪调节的重要方面。 当体验过于强烈时,个体会有意识地进行调整。 不同情绪体验有着不同的情绪调节过程,可采用不同的策略。 萨尔利(1997)发现 悲伤时采取寻求帮助策略 伤感时采取回避的策略。 格罗斯等人(1997

12、,1998)发现 忽视可以比较有效地降低厌恶感 抑制快乐的表情可以降低快乐感受等。,(三)行为调节,行为调节是通过控制和改变表情和行为实现的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主要采用两种调节方式 一是抑制和掩盖不适当的情绪表达 二是呈现适当的交流信号 如向他人表示请求时,即使感到失望或愤怒,也要管理或控制情绪,以致于不影响信息的表达和交流。 行为调节可以对情绪体验产生影响 快乐和愤怒的脸部肌肉使个体产生相应的体验 愤怒的表情活动可以增强愤怒的情绪体验,(四)认知调节,情绪系统和认知系统是信息加工过程的两个子系统, 情绪可以是信息加工过程的启动状态, 也可以是信息加工的背景。 良好的认知调节: 感知或再认需要

13、调节的不良情绪; 解释情绪唤醒的原因和认识改变情绪的方式和途径; 做出改变情绪的决定并设定目标; 产生适当的个体力所能及的调节反应; 对反应进行评价,尤其是评价这些反应是否达到目标; 将调节付诸实践。,(五)人际调节,人际调节属于社会调节或外部环境调节 起重要作用的因素: 个体的动机状态:主要指个体正在追求的目标。 如果外部事件与个体追求的目标有关,那么这些事件就可能引起个体的情绪。 在社会信号中,他人的情绪信号,尤其是与个体关系密切 的人(如母亲、教师、朋友等)发出的情绪信号对情绪调节有较大的作用。 在自然环境 中,美丽风景令人赏心悦目;而混乱、肮脏、臭气熏天的环境则令人恶心。 个人记忆也会

14、影响人们的情绪,有些环境让人想起愉快的情境,而有些环境让人回忆起痛苦。,情绪调节中的个体差异,情绪调节可以发展为一种能力,就是“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 不同个体的情绪智力是有差异的。 迈尔(Mayer,1997)认为,情绪智力包含四个方面 对情绪的知觉、评价和表达的能力 用情绪促进思维的能力 理解和分析情绪的能力 调节情绪以促进情绪与智力发展的能力。,情绪调节中的个体差异,个体差异的相关因素 情绪激活阈值 主要取决于神经内分泌的特征 粘液质, 多血质,胆汁质, 情绪易感性 取决于个体后天的情感经历,它表现为有的个体更容易陷入某种负性情绪,因而使认知操作受到

15、破坏,而有的个体则不太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 生理唤醒的差异表现在个体情绪的强度和反应性质的不同。,情绪调节与身心健康,良好的调节能促进身心健康 贝克认为,某些认知策略可以预防或减轻抑郁。 格罗斯研究发现,情绪调节可以降低情感体验,从而减轻焦虑等负性情绪的不良影响,对身心健康有益。 不良的情绪调节破坏身心健康 长期压抑悲伤和哭泣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抑制爱会引起支气管疾病或癌症 不表达情绪会加速癌症的恶化 对愤怒的压抑与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有密切联系 情绪调节过程与健康的关系是情绪调节的重要方面,小 结,1、情绪定义 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心理活动 2、情绪的三种独特成分 生理唤醒、主观体验和外部表现 3、情绪四大功能 具有适应、动机、组织和信号等功能 4、情绪的四个维度 具有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特征 5、情绪调节的基本过程 生理调节、情绪体验调节、表情动作调节、认知调节、人际调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