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置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614253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置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置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置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置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置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置(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主要内容,该做哪些工作? 怎么做? 存在哪些问题? 如何进行改进?,提纲,一、乡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覆盖率达100%。 传染病网络报告设备。 疫情报告人员能力要求。 二、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规范管理率达到100%。 管理组织与制度。 院内感染控制。 门诊日志登记 出入院登记本使用 检验结果登记 影像结果登记,提纲,传染病疫情院内自查。 传染病疫情资料备份。 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 对村卫生室诊所传染病报告的督导 三、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 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率。 法定传染病报告及时性。 纸质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性、准确性。 纸质卡信息

2、与网报信息一致性。 传染病报告卡查重。,提纲,四、重点传染病管理。 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率达到100%。 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及时性。 配合疾控机构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工作内容及要求,一、医疗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覆盖率达100%,传染病网络报告设备。 专用台式电脑、直拨电话、杀毒软件、打印机、移动硬盘 传染病管理人员 有专门领导负责,有专兼职疫情管理人员至少1名 疫情报告人员操作计算机能力。 熟练操作计算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操作与维护。 工作中常用文档的撰写。,二、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规范管理率达100%,管理组织与制度

3、。 组织机构设置 1.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上墙和文件存档) 2.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上墙和文件存档) 有院领导和负责具体工作人员两方面组成 3.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自查小组 成员含院长、负责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人员及临床医务人员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工作领导小组(上墙和文件存档) 由院长、相关工作领导和负责具体工作人员组成,二、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规范管理率达100%,管理组织与制度。 规章制度建设 1.传染病诊断、登记、报告制度 2.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及化验室登记制度 门诊日志登记制度 出入院登记制度 化验室登记制度或影像科室登记制度 3.检验部门阳性结果反馈制度 化验

4、室和门诊、住院部阳性结果反馈工作制度 影像室和门诊、住院部阳性结果反馈工作制度,二、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规范管理率达100%,管理组织与制度。 规章制度建设 4.对可能的传染病暴发事件、聚集性症候群等异常情况的处理机制与流程(有制度、有流程图) 5.传染病报告卡的使用、交接和保存制度 6.传染病信息网络直报制度 包括计算机网络直报管理的维护、录入人员职责、登陆密码账号管理规定、录入时间和保证工作正常运转等方面的规定,二、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规范管理率达100%,管理组织与制度。 规章制度建设 7.院内自查与奖惩制度 8.传染病疫情分析与反馈制度 9.传染病报告培训制度 包括培训计划、培训对象、培训

5、内容及培训效果评估等方面的规定。 对新上岗的医生和实习生、进修生等进行传染病报告知识技术培训以及对全院医生定期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应纳入培训计划中。 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制度,二、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规范管理率达100%,管理组织与制度。 规章制度建设 11.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1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制度 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二、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规范管理率达100%,管理组织与制度。 例会(制度) 内部交流疫情信息,探讨相关业务,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按照情况决定召开次数(每周、每月或每季度) 由

6、分管主任组织,业务骨干参加会议。 有会议记录,二、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规范管理率达100%,如何制定规章制度? 题目准确与内容相符 此项制度的目的、目标、作用等 明确该制度哪些科室或部门执行、具体由什么人负责领导、什么人负责执行 此项工作的内容和要求是怎么的,二、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规范管理率达100%,制定规章制度时的注意事项 根据国家最新的文件要求及时修订制度内容 结合本单位实际,不能完全照抄照搬 简明扼要,把要点说清楚 格式规范 文件格式 文档格式,二、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规范管理率达100%,制定规章制度时的注意事项 实际工作中常见问题举例: 2004年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中,法定报告的传染病

7、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7种。 2008年5月2日,国家卫生部将手足口病纳入法定丙类传染病。 2009年4月30日,将甲型H1N1流感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 2013年10月28日,国家卫计委发文,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将甲型H1N1流感从乙类调整为丙类并纳入流行性感冒;解除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目前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2、乙26、丙11三类共39种。,二、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规范管理率达100%,院内控感。 预检分诊设置 设置规范,位置合理、有人员值守(做好个人防护)、标志明显(标志牌和流程图)、登记完整(有去向)、配备手消、体温计、一次性手套

8、、口罩、有物品消毒记录等 发热门诊设置 位置合理(相对独立)、人员值守(个人防护)、有相关防护物品与登记 肠道门诊设置(5-10月份开设) 位置合理(相对独立)、登记完整、有消毒设施与记录、有污物桶和医疗废物桶,二、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规范管理率达100%,院内控感。 普通门诊 是否落实消毒措施,各项消毒记录完整 各类门诊传染病诊断规范 落实医生的传染病首诊负责制 其他相关工作 医疗废弃物按照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的要求规范处理 消毒记录齐全、废弃物处理登记齐全、垃圾分类规范。,二、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规范管理率达100%,门诊日志登记。 电子病历管理系统应具备生成电子门诊日志的功能,包含纸质门诊日志

9、应具有的项目。 纸质门诊日志至少要包括就诊日期、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身份证号、现住址、病名(初步诊断)、发病日期、初诊或复诊10项基本内容; 另:14岁以下儿童家长姓名、常住地址(学生同时填写就读学校/幼儿园) 病名项目应填写诊断病名,不能填写症状。,二、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规范管理率达100%,出入院登记。 电子病历管理系统应具备生成电子出入院登记本的功能,包含纸质出入院登记本应具有的项目。 纸质出入院登记本至少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转归情况(是否死亡、死亡原因、死亡日期等)等10项基本内容。 要求登记完整,填写规范。,二、医疗机构传染

10、病报告规范管理率达100%,检验和影像(包含放射科、B 超室等)部门登记。 登记项目:应包括送检科室或医生、病人姓名、检验结果、检验日期; 检验和影像部门必须建立异常检测结果返回送检科室或医生的反馈机制(包括门诊和住院),反馈机制以反馈记录或医生签字为准。,二、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规范管理率达100%,传染病疫情院内自查。 传染病院内自查从两个层次进行:一是临床科室每日自查;二是全院(包括诊疗科室、辅助科室、辖区社区卫生服务站)每月自查。 本院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工作年终进行全面检查。 院领导小组组织院内自查(主管院长或科室主任参加)。并将检查结果报主管院长,形成通报,通报全院。 要

11、求医疗机构至少一月一次自查和通报。,二、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规范管理率达100%,传染病疫情院内自查。 自查记录内容包括: 自查原始记录和自查通报 自查原始记录应包括:单位名称、检查时间、检查人员 :Xx(职务)、Xx(职务)、Xx(职务)、Xx(职务)、受检单位/科室、部门等、检查内容(漏报、文书登记规范、报告质量) 、检查情况 、建议和整改措施、奖惩记录和整改情况 。 自查通报:整合自查原始记录形成规范的自查报告以院内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各科室。,二、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规范管理率达100%,传染病疫情资料备份。 要求对网络直报的疫情信息和相关资料定期导出,生产电子文档,进行双重备份(电脑和移动盘

12、)。 月初5号前备份年初(1月1日)至上月月底累计报告的卡片。,二、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规范管理率达100%,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培训。 培训内容:传染病防治法(每年至少一次)、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规范(每年至少一次)、重点及新发传染病诊断标准、传染病防控方案等。 培训资料整理齐全:培训计划(或通知)、小结、签到、授课内容、试卷、影像资料等。 培训覆盖率80%(院内医护人员及辖区村卫生室),二、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规范管理率达100%,对村卫生室诊所传染病报告的督导。 每季度对所辖村卫生室督导一遍。 督导内容:门诊日志登记是否规范(项目填写是否完整、正确),传染病诊断是否正确、传染病登记本登记是否规范、

13、有无漏报、报告卡的填写质量、重点传染病的处置和居家管理情况等。 资料留存:督导计划、原始督导记录和督导报告、整改报告等。,三、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首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病例(实验室诊断、临床诊断、疑似病例、病原携带者)后,做好门诊日志登记、传染病登记并按要求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 ; 传染病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执行首诊负责制。 疫情信息管理员应每天收集核实传染病报告卡(至少上、下午各1 次),并进行网络直报。,三、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报告病种: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其他按要求报告的传染病。 甲类:鼠疫和霍乱 乙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H7N9

14、禽流感、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三、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丙类:流行性感冒(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其它感染性腹泻病。 其他传染病:水痘、结核性胸膜炎、人感染猪练球菌、不明原因、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

15、器疱诊、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森林脑炎、肝吸虫病、恙虫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其他、其他疾病。,三、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报告时限: 2h: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病人或疑似病人; 24h: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三、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三、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传染病网络直报,三、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传染病网络直报,三、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填卡及时性:检查门诊日志中医生诊断日期和疫情卡填卡日期,两个日期是同一天即为填卡及时。 录入及时性:检查医生填卡日期与

16、报告卡生成日期是否在同一天内,两个日期在一天内即为录入及时。 总之按规定时间内上报,即为及时性。,三、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完整性: 传染病报告卡中带“”的项目填写完整; 现住址的填写,原则是指病人发病时的居住地,不是户籍所在的地址,至少须详细填写到乡镇(街道)。患者若为学生,患者若为学生,患者单位必须填写患者就读的学校或托幼机构名称。符合以上要求的为填写完整卡片,一条未达要求即为不完整。,三、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准确性: 凡字迹清楚,无逻辑错误,提供的基本情况准确的卡片判断为准确,否则为不准确; 录入计算机的信息与原始报告卡吻合的为录入准确,否则为录入不准确。 注意: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传染病登记本、化验室登记本与纸质传染病报告卡和网络直报系统中的上报信息必须一致。,三、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需要订正报告的情形 发现报告错误; 或报告病例转归或诊断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对传染病报告卡和/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等进行订正。 需重新填写一张传染病纸质报告卡,网络直报系统对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