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协管员培训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613348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3.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协管员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协管员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协管员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协管员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协管员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协管员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协管员培训(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协管员培训,扎兰屯市卫生监督所 接铭伟,课件目录,一、公共场所基本概念 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适用的法律法规 三、公共场所日常卫生监督内容 四、公共场所经常性卫生监督内容及方法 五、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 六、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办理,一、基本概念,公共场所:是指人群聚集,并供公众进行生活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等使用的一切有维护结构的场所。 住宿场所:指向消费者提供住宿及相关综合服务的场所,如宾馆、饭店、旅店、旅馆、招待所、度假村(山庄)等。 沐浴场所:包括浴场(含会馆、会所、俱乐部所设的浴场)、桑拿中心(含宾馆、饭店、酒店、娱乐城对外开放的桑拿部和水吧SPA等)、浴室(含浴池、洗浴中心

2、)、温泉浴、足浴等。,一、基本概念,美发场所:指根据宾客的头型、脸型、发质和要求,运用手法技艺、器械设备并借助洗发、护发、染发、烫发等产品,为其提供发型设计、修剪造型、发质养护和烫染等服务的场所,包括等候、洗发、理发、烫染等区域和专间。 美容场所:指根据宾客的脸型、皮肤特点和要求,运用手法技术、器械设备并借助化妆、美容护肤等产品,为其提供非创伤性和非侵入性的皮肤清洁、护理、保养、修饰等服务的场所,包括等候、洗净、美容等区域和专间。,一、基本概念,游艺厅(室):指以操作游戏、游艺设备进行娱乐的各类游艺娱乐场所。 体育场(馆):指室内运动、健身等场所,不含露天体育场。 游泳场(馆):包括人工游泳场

3、所、天然游泳场所和水上游乐设施。 公园:指公园内有围护结构的公共场所。 商场(店)、书店:指城市营业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的各类百货大楼、超市、综合性或专业性商场(商店),书城、书吧、书店等场所。,根据条例的规定,目前能依法进行卫生监督的公共场所共有7类28种: 1.宾馆、旅店、招待所、车马店、饭馆、 咖啡馆、酒吧、茶座;(住宿场所) 2.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洗浴与美容场所) 3.影剧院、录象厅(室)、游艺厅(室)、舞厅、音乐厅。(文化娱乐场所),一、公共场所的分类,4.体育场(馆)、游泳场(馆)、公园。(体育与游乐场所) 5.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化交流场所) 6.商场

4、(店)、书店。(购物场所) 7.候诊室、候车(机、船)室、公共交通工具。(就诊场所与公共交通),一、公共场所的分类,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适用法律法规,卫生监督的法律依据 法规标准名称 颁布年限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1987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11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 1996 公共场所标准检验方法 2000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 2006 公共场所卫生规范(4个) 2007,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适用法律法规,1.是否持有公共场卫生所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明; 2.旅店(宾馆)店容、店貌整洁、美观无污染物; 3.建有健全的卫生管理组织和卫生管理制度,配备卫生管理人

5、员,设置卫生档案; 4.专用消毒间整洁、无杂物,消毒设施齐备并正常运转;布草间内分类码放整齐; 5.客用公共用品用具一客一换;客房内的洗漱池、浴盆、马桶每日清洗消毒; 6.具备“四防” (防鼠、防蝇、防蚊、防蟑螂)措施; 7. 一次性顾客用品(拖鞋、杯具)保洁间整洁、无杂物; 8.室内醒目处是否有“禁止吸烟”标示,客房内是否提供烟灰缸 9.所使用的客用化妆品必须索取生产厂的卫生许可证、许可批件及检验报告; 10.无卫生间客房是否提供了脸盆、脚盆,并有区分标志;,三、住宿场所公共场所经常性卫生监督的重点,亮证经营,卫生许可证原件应悬挂在经营场所明显醒目位置(如接待处、前台的面向顾客墙面等处),自

6、查记录,经营者应当加强自身管理, 制订卫生检查计划,规定检查时间、检查项目及考核标准。检查服务过程卫生状况并记录,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行为及时制止并提出处理意见。建议经营者参照本表进行自查也可自行设计自查记录表,每月至少有一次全面自查记录并有相应处理结果。,客用化妆品,1、标签:粘贴、印刷在包装上及置于销售包装内的说明性材料。 2、标签应用中文注明产品名称、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卫生许可证号等内容,对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化妆品尚须注明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提供客用化妆品的单位,应索取生产厂家或受委托加工化妆品生产企业的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产品检验报告单等相关资料复印件。,消毒间,提供非一次性

7、杯(饮)具的住宿场所应设置专用密闭的消毒间。 1、消毒间应做到“专人、专室、专工具、专消毒、专储存”。 2、建筑结构兼顾耐用、易于维修、易于保持清洁、应能避免有害动物的侵入和栖息。 3、消毒间应设置在室内并为独立的隔间,消毒间在门、窗关闭时与外环境、以及其他公共服务场所之间能够相互分隔。 4、消毒间的面积应同公共场所的使用面积相匹配,各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行规定消毒间的面积与公共场所的使用面积之比例。,专用消毒间,消毒间环境,1、消毒间环境整洁,地面、墙面、顶面、台面、柜内等处均应清洁,无脱落,各类物品摆放整齐。 2、消毒间内不得放置拖把、饮水机、制冰机、开水锅炉等与消毒无关的杂物。,消毒间环

8、境,消毒药品,2、使用的消毒产品的生产企业应取得当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产品应取得卫生部颁发的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在采购时应注意产品标签并向供货方索取查验相关证件和批件(或购物凭证)。,消毒设施,消毒设施,消毒药物配比容器 容器为带有计量单位的配比容器,如量筒,量杯等,主要为保证消毒液配比浓度的正确。使用固体片剂或仅用热力消毒法可合理缺项。(有效氯检测试纸),消毒药物配比容器,非一次性拖鞋消毒,1、为客人提供的非一次性拖鞋的单位应有相应的拖鞋消毒设施,配备拖鞋专用消毒桶,大小应和提供拖鞋的多少相适应。拖鞋消毒池(桶)必须专用,不得用于其他物品的消毒。 2、 拖鞋的消毒推荐使用化

9、学消毒(如使用含氯消毒剂)浓度应在1000mg/L,浸泡30分钟,消毒液每4小时更换一次。,非一次性拖鞋消毒,布草间,棉织品经烘干后应在洁净处整烫折叠,使用专用运输工具及时运送至储藏间保存。 1、星级宾馆设立专用布草间,普通旅店设置密闭储存布草设施。 2、布草间面积应与住宿场所使用面积、床位数相适应,各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行规定。 3、普通旅店设置密闭储存布草设施,储存布草的设施不得设置在公众经常经过的通道处。 4、布草间只用于储存清洗消毒后的洁净布草。,布草间,清洁工具,1、清洗、消毒恭桶、面盆、浴盆的工具及盛放工具的容器应分开,清洁工具应专用,防止交叉传染。 2、客房内的清洁工具应该按照清

10、洁打扫的功能进行分类,清洁工具必须按清洁的部位明显区分开,如:清洁客房的工具和清洁卫生间的工具应有明显标识区分,清洁卫生间内恭桶、面盆、浴盆、台面、地面等设施的抹布应有明显的标识和颜色区分。 3、所使用的抹布应一间客房一套,并分类回收、清洗、消毒。,清洁工具,清洁工具,歌舞厅、游艺厅、茶座、咖啡厅的日常卫生监督重点,机械通风换气设备设施 茶具洗消间、洗消设施、保洁柜 公共卫生间设计及排气系统 洗手设备,茶具消毒间,理发店、美容店的日常卫生监督重点,营业面积 烫发间设置单独的排风设备 毛巾、工具的消毒设备设施 干净毛巾保洁柜 采光照明,美容美发消毒间,1.是否持有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

11、证明; 2.内外环境卫生整洁,无污染物; 3.建有健全的卫生管理组织和卫生管理制度,配备卫生管理人员,设置卫生档案; 4.设置有专用消毒间;消毒间用于客用杯具、拖鞋消毒,内整洁,无杂物消毒设施齐备(消毒桶、毛刷、消毒液)并正常运转;客用公共用品用具(拖鞋、浴巾、面巾、床单等)一客一换一消毒,存衣柜保持清洁卫生; 5.供顾客使用的洁净浴巾等是否存放密闭布草柜内; 6.具备“四防” (防鼠、防蝇、防蚊、防蟑螂)措施; 7. 客用物品换洗记录是否齐全; 8.室内醒目处是否有“禁止吸烟”及禁止皮肤病患者洗浴标志; 9.所使用的客用化妆品索取生产厂的卫生许可证、许可批件及检验报告; 10、使用的水符合国

12、家饮用水卫生标准;,三、公共浴室公共场所日常卫生监督的重点,游泳场(馆)的日常卫生监督重点,平面布局,包括泳客进出通道,更衣室、卫生间、淋浴室、游泳池之间的先后合理连接 淋浴装置和强制性浸脚消毒池 池水净化消毒设施 游泳池四边防污水回流措施 机械同风装置 采光照明,网吧、游艺室公共场所日常卫生监督的重点,1、持有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明; 2、室内应当保持空气流通空气质量应当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要求 3、室内的采光照明、噪声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4、应当做好室内设施的清洗、消毒、保洁工作。 5、室内醒目处有“禁止吸烟”标志;,公共场所经常性卫生监督的主要内容,一、经常性卫生监督的关键环节

13、 二、经常性卫生监督的基本方法 三、经常性卫生监督的主要内容,经常性卫生监督的关键环节,(一)室内空气质量:强排式机械排风、空调系统; (二)消毒效果:公共用品用具、泳(浴)水 (三)从业人员:体检、培训; (四)强化管理相对人的自律行为,经常性卫生监督的基本方法,(一)观察现场 现场观察是公共场所经常性卫生监督的重要检查方法。公共场所基本卫生状况可通过现场观察获得大体印象。通过观察可以了解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的现场环境卫生状况;卫生设备、设施的完好状况与使用状况;“卫生许可证”和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有效状况等。 (二)询问调查 询问调查是在现场察看的基础上,通过对生产经营者、从业人员及顾客进行询问,

14、对发现的卫生问题作进一步深入的了解和验证, 是现场卫生监督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如询问卫生制度执行状况; 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和相关卫生知识掌握状况;卫生事故发生的过程。询问顾客对卫生条件、卫生状况的印象和体验等。 (三)卫生监测 卫生监测是通过科学仪器和检测方法作出对公共场所卫生学指标进行定量的科学测定。卫生检测的项目、地点、频次均须执行相关的卫生标准和检测检查规范。卫生监测应严密组织和准备,以保证获得数据的准确性。卫生监测的布点数量和监测频率,应遵循抽样调查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以最小工作量满足监测目的,避免卫生资源的浪费或增加经营单位的负担。,经常性卫生监督的基本方法,(四)现场记录 在现场对

15、观察、询问、监测等检查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采用文字的形式准确记录,以便作为档案管理、科学研究和行政处罚、行政诉讼的证物。监督文书的制作是经常性卫生监督记录的最常用方法,应正确使用卫生部统一的现场监督笔录。照相、录像取证时, 要注意在画面上同时存在被监督单位的标志或陪检人员和工作人员,以增强政务的特指性和关联性 (五)监督指导 对不符合卫生法规和卫生标准规定所存在的卫生问题,给予卫生技术指导,提出改进意见,限期改进。对存在违法行为者,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在卫生监督指导中卫生监督员要注意把相关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一切从实际出发。对非原则性的问题和可改可不改的问题,不要坚持按自己的意愿去

16、改进。要利用“卫生许可证”换证和复核的时机,对经营单位提出相对从严的改进意见,以利逐步提高公共场所卫生水平。,经常性卫生监督的主要内容,卫生许可证 卫生许可证是公共场所经营单位获得卫生行政部门行政许可的凭证。在卫生监督过程中,要注意公共场所经营单位是否获得“卫生许可证”以及“许可的内容”。还应检查经营单位的“卫生许可证” 是否在有效期内,经营场所和经营内容是否更改和增减。在经营过程中,经营单位可能扩大了经营场所,增加了新的经营项目,而没有主动申报接受预防性卫生监督,更改“卫生许可证”上的相关项目;或者更换了法人代表或负责人,没有及时申报更改等。通过监督检查, 可以强化预防性卫生监督及加强“卫生许可证”的法律效力。 卫生管理制度 具备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制度上墙,并有专人负责,注意卫生制度落实情况。,经常性卫生监督的主要内容,从业人员健康证明、个人卫生知识培训监督 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的经常性卫生监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