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第一篇教材梳理复习第三单元中国现代史第12课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业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612382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第一篇教材梳理复习第三单元中国现代史第12课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考历史第一篇教材梳理复习第三单元中国现代史第12课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考历史第一篇教材梳理复习第三单元中国现代史第12课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考历史第一篇教材梳理复习第三单元中国现代史第12课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考历史第一篇教材梳理复习第三单元中国现代史第12课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第一篇教材梳理复习第三单元中国现代史第12课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第一篇教材梳理复习第三单元中国现代史第12课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课时训练(十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夯实练|1改编题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很多重要的会议,其中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为开展拨乱反正工作提供前提的是()A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C工作重心转移和实行改革开放D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领导22017绥化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会议是()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3改编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

2、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其中的“转折”体现在()A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B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C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4改编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主制度与法律体系日趋完善。改革开放后的民主法制建设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较,突出的特点是()A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初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C颁布和实施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2017广东20世纪50年代晚期以后,中国农村长期保持以“生产队”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到80年代初,以“家庭(

3、户)”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在农村得到广泛推行。这一生产组织形式的变迁反映了中国农村()A土地所有权变化 B经济体制的变革C乡镇企业的出现 D农民积极性提高62017内江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一场攻坚战的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废除人民公社制度C建立经济特区D国有企业改革72017衡阳对联折射社会生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中反映改革开放之后情况的是()A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主席B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C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D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82017泰安五四制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数据表。这种增长趋势主要得

4、益于当时我国()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92017随州如图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其中增长最快时期的推动因素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C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D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02017东营邓小平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是()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11改编题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请问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B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

5、线C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中共十五大开始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能力提升练|12改编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以下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叙述正确的是()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A BC D132017陕西下面是我国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的增长统计表(单位:亿美元)。该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对外贸易(进出口)1980年1990年2000年2015年381.41 154.44 722.939 600引进外资,1984年1990年

6、2000年2015年27051 028.95 935.61 262.7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对外开放逐步扩大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D独立自主和平外交142017内江下列会议与其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选项会议内容A1977年,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恢复邓小平职务的决定B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C1982年,中共十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D1987年,中共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5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展览一:追

7、根溯源(1)改革开放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提出的?展览二:领导风采(2)党的哪位领导人是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展览三:农村巨变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3)上述材料反映出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哪次严重失误?展览四:开放窗口“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4)1980年,

8、我国决定设置经济特区,请写出最早设立的4个经济特区。展览结语:展望未来(5)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参考答案1A2C解析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3C解析 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是五四运动,A项错误;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B项错误;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的是遵义会议,D项错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现了“转折”。故选C项。4B解析 A、C、D三项都产生在改革开放

9、之前,与题意不符,可排除。改革开放以后,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的立法工作,陆续颁布一系列法律,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故选B项。5B解析 农村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反映出农村政策的变化,农村由实行人民公社转变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土地所有权没有发生变化,A项错误;C、D两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可排除。故选B项。6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改革的重点是对国有企业的改革。7D解析 A项说的是新中国的成立;B项说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C项说的是人民公社运动;D项说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反映了改革开

10、放之后的情况。故选D项。8B解析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题干所给的时间信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1978年;着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在1999年;只有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符合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间段。9D解析 图中显示增长最快的时期是1985年1997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1978年,A项错误;建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是在1980年,B项错误;C项与题意不符,可排除。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经济得到快速发展,D项正确。10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

11、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1D解析 中共十二大开始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项错误,故选D项。12C解析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符合题意。的内容是关于邓小平理论的评价;的内容是在中共十五大提出的,与题意不符,可排除。故选C项。13B解析 A、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可排除。从1980年开放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开始,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所以我国对外

12、贸易和引进外资不断增长。故选B项。14B解析 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而不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B项错误。15(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邓小平。(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4)深圳、珠海、汕头、厦门。(5)坚持走改革开放的道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答出三点即可)解析 本题以社会主义建设为线索,考查的是对知识点的识记能力和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概括能力。第(1)问通过“改革开放”可得出答案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第(2)问通过“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可得出答案是邓小平。第(3)问通过“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失误”可得出答案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第(4)问考查经济特区设立这个知识点。第(5)问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经过专家组及技术指导员的共同努力,科技入户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促进了小麦 产量的大幅提升,农民种粮收益明显提高,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赞许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