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美术上教学设计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612416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6.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美术上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一年级美术上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一年级美术上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一年级美术上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一年级美术上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美术上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美术上教学设计(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美术教学目的一、教学指导思想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础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方面。本学期美术共20课,教材的内容充分的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创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求新、求异为目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从

2、而使学生的头脑中逐渐形成简单、具体的形象。本学期在绘画的具体形象上有所要求,学习一些简单的简笔画,把基础打实。三、学情分析1、学生由幼儿园转入小学,习惯比较差,易失去注意力。2、学生的绘画习惯养成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3、美术课的课堂常规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鲜的内容,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指导。4、学生来自不同的幼儿园,所学技能与方法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差别。四、教学主要目标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1、认识和运用各种平面形、常用色。2、运用形和色,进行临摹、添画、记忆画、

3、想象画练习。3、学习使用各种简易绘画工具,学习撕、折、拼、贴和揉捏、搓、挖等手工制作法,养成正确地绘画、制作姿势与习惯。4、欣赏祖国风光和儿童画、民间美术作品的美。5、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促进从无意想象过渡到有意想象,从再现想象过渡到创造想象。6、在绘画活动中大胆用笔用色,鼓励儿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7、提高手部运动的灵活性,促进手和脑的协调发展。8、提高对色彩美、形状美的能力。9、培养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10、让学生感受美术活动的愉悦,激发儿童对艺术活动的兴趣。五、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认识常用的色彩及形状,体验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

4、采用撕、剪、贴、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2探索感知泥性,归纳几种基本的玩泥方法,口头发表体验感受。3欣赏感受剪纸、撕纸、折纸艺术之美,学习剪纸、撕纸、折纸造型表现的方法。4探索用线描的形式表现各种物体。5引导学生感知并发现食物之美,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二)难点:1学生对感受物体的发表,并用口语来表达。2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引导学生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3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个性,充分激发学生对卡通形象的感受,在学习活动中能举一反三进行探究。4领会自然界中的食物与美术作品的区别,让小朋友们学习观察艺术作品,对作品的造型、色彩、情节予以描述,说出自己的

5、感受。六、教学措施1、教师联系各学科的课堂要求,根据美术课的自身特点,明确地向学生提出正确的学习态度,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直观性演示,动作要规范化,给学生以楷模,学习正确作画方法,充分调动起学习气氛。3、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4、注意学生的情绪,语言要亲切,气氛要轻松,要积极鼓励学生动脑筋,大胆添画,来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七、主要教学活动类型造型 表现、设计 应用、欣赏 评述八、主要导学方法参与法、实践法、探索法、讨论法、谈话法、辩论法教学进度计划周次起止时间教学内容课时数18.25-

6、8.25报名注册 028.28-9.1认识美术工具 大家都来做 239.4-9.8彩线连彩点 下雨啦 249.11-9.15五彩的烟花 259.18-9.22美丽的印纹 小挂饰269.25-9.29鱼儿游游2710.2-10.6“国庆”放假0810.9-10.13我在空中飞 2910.16-10.20我的新朋友 21010.23-10.27花儿寄深情21110.30-11.3我做的文具21211.6-11.10会动的小纸人21311.13-11.17繁忙的大街21411.20-11.24乘上列车去画画21511.27-12.1童话里的小屋21612.4-12.8会滚的玩具21712.11-12

7、.15电脑美术 过年啦21812.18-12.22美丽的植物和动物21912.25-12.39复习、考试 0201.1-1.5总结放假0课题:认识美术工具第1课时(总第1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认识美术工具P教科书11页)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美术工具和材料,大胆、自由的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3、引导学生在认识美术工具和材料中对美术课产生兴趣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美术工具和材料,大胆、自由的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教具准备 油画笔、水彩颜料、橡皮泥、剪刀、图画纸、宣纸等美术工具和颜料。一、引导阶段:教师在课前利用旧衣服自制一挎包,放入各种美术材料和工具。上课

8、时让学生上来抽奖:抽出一样来让其他人说说这是什么东西?是干什么用的?引起学生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二、教师选几样常用材料当场操作、示范。并出示不同材料所作的美术作品,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能及特点和不同的表现效果。二、学生创作鼓励学生学用自己感兴趣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以体会工具和材料的性能。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尽量鼓励学生大胆、自由的表现,使学生对美术课产生兴趣。三、收拾与整理;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整洁。教学反思课题:大家都来做第1课时(总第2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大家都来做(P教科书23页)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用

9、学具、彩线等工具,排列各种线和图形。2、让学生体验线的美感。3、强调在排列创作过程中发扬集体团结协作精神。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用学具、彩线等工具,排列各种线和图形。教具准备各种颜色的线。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安定学生情绪。二、教师示范:1、教师用线摆出曲线、折线、直线。2、教师用线摆出人物、动物的图形。三、学生作业:1、人人参与,用各种彩线摆出自己喜欢的的图案。2、通过组与组交流,互相补充,拓展思路,了解自己小组所设计排列作品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修改。四、收拾与整理:作品完成后,督促学生收拾整理好工具与材料,保持环境清洁卫生。教学反思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课题:彩线连彩点第1课时(总第3课时

10、)二次修改教学内容彩线连彩点(P教科书45页)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点与线,自由表达自己想象中的画面,体验绘画与创造的乐趣。、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常见的建筑、人物、字母及各种自然物体,用点、线、面概括成的形态进行重新组合,绘制成非具象的画面效果,产生丰富的想象空间。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常见的建筑、人物、字母及各种自然物体,用点、线、面概括成的形态进行重新组合,绘制成非具象的画面效果,产生丰富的想象空间。教具准备 蜡笔、水笔、色彩纸。()引导阶段:、欣赏康定斯基作品选、计算机图像资料和中国画资料中各种由点、线组成的画面。引导学生打破常规的具象描写思维模式,用点线自由表现自己对事物的感受、

11、从中感受到绘画与创作的乐趣。、通过欣赏引导学生用比一比、说一说等方法了解线的粗细、点的大小、色彩的变化、画面的节奏以及其协调性。、出示各种常见的线材料,请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名字、比一比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形状细长。不同点:材料不同、有的直、有的弯、有粗有细、颜色不同。)、线材料变成点材料:教师把纸条揉成团、把纸条、绒线和绳子剪成小段或碎片。引导学生观察他们的形状都发生了什么变化。引申:再将点材料拼摆成线材料。()发展阶段:、体验用不同的笔画成不同的点和线;、采用单线、涂色及剪贴等形式来表现自己对事物的感受。、鼓励学生选择各种点线面组成新的画面。利用手中的各种工具试着绘制一至两张与众不同

12、的画面。课后拓展:尝试在同一内容中用单线、涂色及剪贴各种不同形式表现物体形象、体会不同的画面效果。教学反思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课题:下雨啦第1课时(总第4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下雨啦(P教科书67页)教学目标、用一组较有方向性的线条来表现雨滴。、回忆雨中人、事物的特征,并将他们表现出来。3、强调在排列创作过程中发扬集体团结协作精神。重点难点回忆雨中人、事物的特征,并将他们表现出来。教具准备雨景的图片。一、引导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讨论并交流雨中实物与平时不一样的地方:在雨中,人们是什么样子的,小动物怎么样了,树木、花草有没有变化,汽车开过积水的路面会出现怎样的景象?用喷壶向打开的雨伞上洒

13、水,引导学生听雨声、观察雨水顺着伞流下的样子;向装有水的水盆里洒水,引导学生看雨滴在水里的样子;向花盆里洒水,看泥土淋雨后颜色的变化。鼓励学生说出自己观察到的与众不同的雨景特征。教师在适当时机出示相应图片、录像对学生进行启发。二、教师示范:1、教师示范画出雨点、雨线。三、学生自由作画。建议学生将向要表现的主体画在画面的显著位置,而且要画的大一些,然后再添加与主体有关的背景。添加背景时,教师出示范作并示范如何“被遮掉一部分”的方法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如:雨伞将人头遮住一部分。鼓励学生将画面自认为最满意的部分或自认为最重要的部分涂色,鼓励有能力的学生用彩纸剪贴、色纸画等形式表现画面。四、展示学生作

14、品。教学反思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课题:五彩的烟花第1课时(总第5课时)二次修改教学内容五彩的烟花一(P教科书89页)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体验各种材料的不同效果。、引导学生尝试用线材表现烟花。、指导学生学会安全的使用剪刀等工具。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尝试用线材表现烟花。教具准备油画棒。一、引导阶段:、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哪儿见过烟花,都有什么样子的。、引导学生回忆烟花是如何升空的,用手势表演一下烟花。(同时引导学生发现烟花升空后是从中间向外放射)二、掌握、创作阶段;、观察烟花的照片,说说它们的形状象什么?、请几位同学到前面的大纸上,用油画棒或水彩笔画画烟花。其他同学在自己桌子上用水彩笔或彩线摆出烟花的形状。、烟花的形状丰富多变,要如何变?教师在学生画的烟花上进行再创作,有的加粗,有的线加长,有的线弯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