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总复习七上第五章世界的居民教材知识梳理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613049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2.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地理总复习七上第五章世界的居民教材知识梳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中考地理总复习七上第五章世界的居民教材知识梳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中考地理总复习七上第五章世界的居民教材知识梳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中考地理总复习七上第五章世界的居民教材知识梳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中考地理总复习七上第五章世界的居民教材知识梳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地理总复习七上第五章世界的居民教材知识梳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地理总复习七上第五章世界的居民教材知识梳理课件(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世界的居民,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考点全梳理,考点1 世界的人口 考点2 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考点3 聚落人类的聚居地,世界的人口,考点 1,1. 人口的增长,(1)人口总数:2011年10月31日人口已达_亿。 (2)人口自然增长率 定义:人口自然增长率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速度的_。 公式: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_-人口_。,70,快慢,出生率,死亡率,(3)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_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从全球范围看,_洲、北美洲,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亚洲、非洲和南美洲,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2、,高,欧,2. 人口的分布,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1)人口密度:指某一地区平均每平方千米的_。,人口数量,(2)世界人口分布规律及原因,东部和,北美洲,南部,严寒,3. 人口问题,计划生育,人口,老龄化,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考点 2,1. 三大人种,(1)三大人种划分:根据体质方面的差异划分为三大人种,即_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黄色,(2)三大人种的分布,南美,西部,非,2. 多样的语言,东南亚,英语,俄罗斯,西,北,3. 三大宗教,阿拉伯,大洋,亚,聚落人类的聚居地,考点 3,1. 乡村与城市,(1)定义:人类聚居的场所称为聚落,乡村和城市是聚落的两种基本类型。 (2)乡村聚落与城

3、市聚落的差异,(2)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的差异,低矮,稠密,2. 聚落与自然环境,(1)形成条件: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地形平坦等。 (2)聚落形态、分布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较大,山谷地带,绿洲,(3)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寒冷,炎热干燥,大,风沙,口,考点2,3. 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1)原因:世界各地的聚落既有人类利用和改造大自然的痕迹,也记录并传递着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信息,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2)保护措施: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建筑物的侵蚀;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禁止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避免过度旅游开发对文化遗产的破坏;将有特色的传统聚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4、进行保护等。,考点2,(3)价值:聚落既有科学研究价值,也有文化审美的价值;体现了人地和谐的关系,是国内外著名的旅游资源。,考点3,世界人口的特点及分布,(2017德州)下列关于世界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口增长过快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B. 亚洲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C. 热带雨林地区水热条件十分优越,人口稠密 D. 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命题点 1,常考命题点突破,D,考点2,【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人口的增长与分布。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发达国家人口出现负增长;非洲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热带雨林地区全年高温多雨,气候湿热,不宜居住,人口稀疏

5、;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故选D。,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2)社会经济因素 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等。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3)政治文化因素 政治因素、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科技发展水平、人口政策、历史因素、文化教育状况也是影响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甚至可以在一定时期内改变人口分布状况。,世界人口问题,(2017九江)某地区居住条件和交通状况(如图),那么该地区的现状最有可能是( ),命题点 2,A,A. 人口增长过快 B. 环境资源压力小 C.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D. 人口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人口

6、问题。从图中拥挤的住宅和交通可知,该地区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给资源和环境造成空前的压力,也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影响,使居民的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人口问题,聚落,1. (2017梧州)位于黔东南的西江千户苗寨是我国最大的苗族古村寨,村寨依山而建。苗族古村寨的建筑材料主要是( ) A. 青砖 B. 石块 C. 黄土 D. 竹木,命题点 2,D,【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黔东南地区的苗寨是我国传统民居吊脚楼的代表区域,其建筑材料多就地取材,以竹木为原材料。,2. (2017贵港)下列民居建筑与其地点搭配不当的是( ) 窑洞贵阳 B. 竹楼西双版纳 C. 吊脚楼

7、湘西 D. 土楼福建,A,【解析】窑洞是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的典型民居,A项错误。,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1)传统民居与地形关系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民居布局较为规则,且多院落,如四合院。 山地、丘陵地区,地表崎岖,民居依山而建,并且面积较小。如贵州和湘西少数民族的吊脚楼。,(2)传统民居与河流关系:河流较多的地区,民居沿河分布,如我国南方地区不少聚落名称中都带有“桥”字。 (3)民居就地取材:传统民居一般会就地取材,北极冰屋的材料取自北极的冰块;东北的木屋材料取自东北林区;黄土高原的黄土节理性好,适合建窑洞;南方地区的竹楼以当地竹木为材料等。,备考实战演练,1. (2016株洲)下图是某

8、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该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的时段是( )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A,【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自然增长的判读。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只要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人口数量就在增加。从图中可以看出,和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和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2.(2018原创)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据统计,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图中圆圈里,造成人口聚集的自然原因可能是( ),C,A. 纬度过高 B. 地势过高 C. 气候温暖湿润 D. 工业发达,【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圆圈内人口众多的原因主要是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居住。,3. (2016云南模拟)读北京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1)聚落一般分为乡村和_两大类型。 (2)图中反映的聚落类型的房屋建筑特点是_ ,居民主要从事_活动(填“农业”或“非农业”)。 (3)塔里木盆地地区的聚落集中分布在_上。 (4)在城市建设中,你认为该如何开发和保护北京的四合院? _ 。,城市,高楼密集,非农业,绿洲,有选择性的保护和开发(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